- 原子与原子核的结构
- 共532题
用高速运动的粒子去轰击原子核,是揭开原子核内部奥秘的基本方法。轰击结果产生了另一种新核,其核反应方程的一般形式为,其中
是靶核的符号,x为入射粒子的符号,
是新生核的符号,y是放射出的粒子的符号。1919年卢瑟福首先做了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1930年查德威克发现中子,核反应方程为:
_____________。至此,人们确认了原子核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的。
正确答案
,
,质子,中子
一个质量为m0静止的ω介子衰变为三个静止质量都是m的π介子,它们在同一平面内运动,彼此运动方向的夹角为120°,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每个π介子的动能为 .
正确答案
衰变前后质量减小量为m0-3m,由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知释放的能量为(m0-3m)c2,释放的核能转化为三个π介子的动能,所以每个π介子的动能为
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__发现质子的实验装置。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窗口F处装有银箔,气体可从阀门T充入,A是放射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放射源A放出的是α粒子
B.充入氮气前,调整银箔厚度,使S上能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C.充入纯净的氧气后,会在S上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
D.该实验的核反应方程为:+
N→
O+
正确答案
查德威克,A
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素3015P衰变成3014Si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________,3215P是3015P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 mg3215P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 mg的3215P经________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
正确答案
见解析
解析:3015P衰变的方程:3015P→3014Si+01e,即这种粒子为正电子.题图中纵坐标表示剩余3215P的质量,经过t天4 mg的3215P还剩0.25 mg,也就是1 mg中还剩mg="0.0625" mg,由题图估读出此时对应天数为56天.(54~58天都算对)
约里奥·居里夫妇因发现人工放射性而获得了193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们发现的放射性元索衰变成
的同时放出另一种粒子,这种粒子是 。
是
的同位素,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示踪技术。1mg
随时间衰变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估算4mg的
经多 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
正确答案
正电子,56天
根据方程式两端质量数,质子数守恒,可得,放出的这种电子为正电子,从图中可知1mg的衰变成0.5mg需要14天可知4mg的
经56天的衰变后还剩0.25 mg
两个氘核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氦核(氦的同位素).已知氘核的质量mD=2.01360 u,氦核的质量mHe=3.0150 u,中子的质量mn=1.0087 u .
(1)写出聚变方程并计算释放的核能.
(2)若反应前两个氘核的动能均为0.35 MeV.它们正面对撞发生聚变,且反应后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动能,则产生的氦核和中子的动能各为多大?
正确答案
(1) 3.26 MeV(2) EkHe=0.99 MeV,Ekn=2.97 MeV.
(1)聚变的核反应方程2H→
He+
n,核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为Δm=2mD-(mHe+mn)=0.0035 u
释放的核能为ΔE=0.0035×931.5 MeV=3.26 MeV.
(2)对撞过程动量守恒,由于反应前两氘核动能相同,其动量等值反向,因此反应前后系统的动量为0,即
0=mHevHe+mnvn,反应前后总能量守恒,得
mHev
+
mnv
=ΔE+2Ek0,
解得EkHe=0.99 MeV,Ekn=2.97 MeV.
原子反应堆的功率为104 kW,1 h消耗的燃料为8.75 g.已知每个235U裂变时放出的核能为2×108 eV,求核燃料中235U所占的百分比.
正确答案
5%
本题考查核反应堆.
W=Pt=107×3600 J=3.6×1010 J (2分)
W1=2×108 eV=3.2×10-11 J (2分)
n==1.125×1021 (2分)
m=235n u=235×1.125×1021×1.66×10-27 kg=4.39×10-4 kg="0.439" g (2分)
="5%. " (2分)
238U的半衰期是4.5×109年,假设一块矿石中含有2 kg的238U.求:
(1)经过45亿年后,还剩多少238U?
(2)假设发生衰变的铀都变成了206Pb,矿石中含有多少铅?
(3)这时铀、铅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正确答案
(1)1 kg (2)0.866 kg (3)1∶0.866
(1)45亿年是238U的半衰期,这样还剩238U为1 kg. (3分)
(2)1 kg的238U衰变为206Pb,则铅的质量为
×1 kg="0.866" kg. (3分)
(3)铀、铅的质量之比为1∶0.866 (2分)
两个氘核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氦核(氦的同位素),若在反应前两个氘核的动能均为,它们正面碰撞发生核聚变,且反应后释放的能量全部转化为动能,反应后所产生的中子的动能为2.49MeV,求该核反应所释放的核能。已知氘核的质量为
,氦核的质量为
,中子的质量为
。
正确答案
设反应前氘核动量的大小为p,反应后生成的中子和氦核动量的大小分别为和
,其动能分别为
和
,反应所释放的核能为
,则:
由动量守恒得:
由能量守恒得:
因为,所以
由<1>、<2>、<3>解得:
即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出3.26MeV的能量。
由此可知,由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计算核能,还要和相关知识相结合。
图为卢瑟福和他的同事们做粒子散射实验的装置示意图,荧光屏和显微镜一起分别放在图中的A、B、C、D四个位置时,观察到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
B.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只比在A位置时稍少些
C.在C、D位置时,屏上观察不到闪光
D.在D位置时,屏上仍能观察到一些闪光,但次数极少
正确答案
AD
因为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然沿原来方向前进,在A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最多,A对;因为少数
粒子穿过金箔后发生了较大偏转,在B位置时,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比在A位置时要少得多,B错;
粒子散射实验中有极少数
粒子转角超过90°,甚至接近180°,所以C错D对。正确选项为A、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