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性遗传
- 共4414题
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由基因D、d控制;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由基因R、r控制.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发现结果与预期不相符.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实验,结果都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果蝇的眼形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_.
(2)实验结果与预期不相符,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______或______的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3)图中F1的圆眼残翅雌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
(4)若要获得更明确的结论,请你设计最简便的探究实验.
①用基因型为______和______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
②结果与结论:
a.若______,则______.
b.若______,则______.
正确答案
圆眼
眼形
RRXDXD
RRXDXd
RRXDY
RRXDXd
子代中有雌果蝇
基因型为RRXDXD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子代中无雌果蝇
基因型为RRXDXd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解析
解:(1)根据分析,果蝇的眼形性状中,显性性状是圆眼.由于F1中雄性有棒眼个体、雌性没有,而雄性和雌性中都有长翅与残翅,所以果蝇的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眼形.
(2)由于亲本都是长翅,而F1中有长翅与残翅,发生性状分离,所以残翅属于的隐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是RrXDXd和RrXDY.根据亲代基因型可知,F1代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1RRXDXD+1RRXDXd+2RrXDXD+2RrXDXd):(1rrXDXD+1rrXDXd)=6:2,而实际比例是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RRXDXD或RRXDXd的个体死亡.
(3)理论上,F1的圆眼残翅雌果蝇基因型为rrXDX_,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4)①用基因型为RRXDY与RRXdXd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将子代再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培养.
②结果与结论:
若子代中有雌果蝇,则基因型为RRXDXD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若子代中无雌果蝇,则基因型为RRXDXd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故答案为:
(1)圆眼 眼形
(2)RRXDXD RRXDXd
(3)
(4)①RRXDY RRXDXd
②若子代中有雌果蝇,则基因型为RRXDXD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若子代中无雌果蝇,则基因型为RRXDXd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存活
果蝇是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实验动物,具有易饲养、多种易于区分的性状等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探针检测某雄性果蝇不同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如图一所示.图中大写字母A~H都表示相应的、可能存在的显性基因,它们分别对隐性基因a~h完全显性.分析该果蝇的基因型,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至少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的情况(不考虑变异),原因是______.
(2)果蝇X染色体上具有决定眼形的基因B,雌果蝇基因组成与眼形关系如下:
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______.若d基因与眼形基因B连锁,且d在纯合时(XdBBXdBB、XdBBY)能使胚胎死亡,那么如图二所示的棒眼雌果蝇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
(3)果蝇2号染色体上存在A、a和C、c两对等位基因,如图三.
①A、a和C、c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基因______定律.
②若基因A和C都是纯合致死基因,则在一果蝇群体中,果蝇个体可能存在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
③根据条件②分析,若图示三所示品系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基因A、a、C、c频率发生变化的情况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和图一分析可知:这7类细胞来自同一个雌果蝇个体,显性基因A~H在这些细胞中具有选择性表达,说明该果蝇个体的基因型中存在A~H种显性基因,所以不可能出现至少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的情况.
(2)由于决定眼形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X染色体上出现两个B基因时果蝇表现为棒眼,所以雄性棒眼果蝇的基因组成为XBBY.图二所示的棒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dBBXB,与野生正常眼雄果蝇(XBY)杂交,子代果蝇中的XdBBY个体胚胎死亡,所以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棒眼雌果蝇(XdBBXB):正常眼雌果蝇(XBXB):正常眼雄果蝇(XBY)=1:1:1.
(3)由于A、a和C、c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若基因A和C都是纯合致死基因,则在一果蝇群体中,果蝇个体可能存在的基因型分别是AaCc、Aacc、aaCc、aacc.图示三所示品系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产生的配子都是Ac和aC,后代基因型为AAcc(纯合致死)、aaCC(纯合致死)、AaCc,即正常个体的基因型为AaCc,所以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100%.子代AaCc与亲代AaCc相比,基因A、a、C、c频率没有发生变化.
故答案为:
(1)不可能 这7类细胞来自同一个雌果蝇个体,显性基因A~H在这些细胞中具有选择性表达,说明该果蝇个体的基因型中存在A~H种显性基因,所以不可能出现至少有一对隐性基因纯合的情况
(2)XBBY 棒眼雌果蝇:正常眼雌果蝇:正常眼雄果蝇=1:1:1
(3)①分离
②AaCc、Aacc、aaCc、aacc
③100% 都不发生改变
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请根据以下信息回答问题:
(1)根据A图中显示,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______,除此之外,多基因遗传病还有的特点.______(至少写出2项)
(2)Klinefelter综合症(XXY)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现已知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其病因是患者双亲中的______产生配子时,在减数______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3)B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色觉正常基因为B,红绿色盲基因为b,正常肤色基因为A,白化病基因为a).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8号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7号个体完全不携带这两种致病基因的概率是______.
(4)A图中给出的三种遗传病中能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产前珍断的是______.
(5)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图示,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成年以后发病率较高.此外,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有: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
(2)现已知父亲色觉正常(XBY)、母亲患红绿色盲(XbXb),生了一个色觉正常的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则该患者的基因型是XBXbY,其中母亲提供的配子的基因型是Xb,则父亲提供配子的基因型是XBY,说明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
(3)8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所以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由于2号个体的基因型是XbY,所以4号个体的基因型是AaXBXb,8号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7号个体是男性,一定不携带色盲基因,可能的基因型是AA或Aa,是AA的可能性是.
(4)基因突变不能用显微镜观察,而染色体变异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所以A图中的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5)若一个卵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由该DNA复制形成的子代DNA有一条是变异的,一条是正常的,它的同源染色体则是正常的,这4条DNA分子分别到4个子细胞中,所以不正常配子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1)成年人发病风险显著增加(或成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发病人数急剧上升) ①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②在群体中发率较高;③常表现为家族聚集.
(2)父亲 第一
(3)AaXBXb aaXBXB或aaXBXb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5)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本校连续四年来全体学生的体检结果对全体学生进行红绿色盲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汇总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回答:
(1)第1组同学分析上表数据,可反映出红绿色盲遗传具有______特点,并计算出调查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为______.
(2)第2组同学希望了解红绿色盲症的______,所以调查色盲男生甲的家族遗传病史,记录如下:男生甲的外祖父为红绿色盲,但其外祖母、祖父母、父母均正常.请问:男生甲的家族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______,这种传递特点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3)调查中发现一男生(Ⅲ10)患有红绿色盲,其姐姐患有白化病,经调查其家族系谱图如图:
①若Ⅲ7与Ⅲ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_____.
②若Ⅲ7为肤色正常的纯合子,与基因型为aaXBXB的女性结婚,妻子怀孕后到医院进行遗传咨询,了解到若在妊娠早期对胎儿脱屑进行检查,可准确判断后代是否会患这两种病.妻子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______(填序号),若妻子基因型为aaXBXb,应采取下列哪种措施______(填序号).
A、染色体数目检测 B、基因检测 C、性别检测 D、无需进行上述检测
(4)当地人群中约25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现在有一个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性,与当地一个无亲缘关系的正常男性婚配,他们所生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观察表格可以看出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调查群体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发病人数÷调查的总人数=(8+13+1+6+12)÷(404+398+524+432+436+328+402+298+40)=1.23%
(2)若要了解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就要调查患者家族遗传病史.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的色盲基因总是通过女儿传递给外孙.所以第2组同学希望了解红绿色盲症的遗传方式,所以调查色盲男生甲的家族遗传病史.已知男生甲的外祖父为红绿色盲,但其外祖母、祖父母、父母均正常.则男生甲的家族中色盲基因的传递途径是:外祖父→母亲→男生本人,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交叉遗传.
(3))①由表格男女患红绿色盲数量可知男性患者数量明显多于女性患者,可推测红绿色盲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又因为Ⅱ-3、Ⅱ-4不患白化病,生了患病的女儿Ⅲ-8,所以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先分析白化病:Ⅲ-7不患病,其父母均不患病,但有一患病的姊妹,所以Ⅲ-7的基因型为AA占,Aa 占
,Ⅲ-9患白化病,基因型是aa,Ⅲ-7与Ⅲ-9的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是aa=
×
=
;再分析色盲:Ⅲ-7不患病,基因型为XBY,Ⅲ-9不患病,但其母患病,Ⅲ-9的基因型是XBXb,Ⅲ-7与Ⅲ-9的后代患色盲的概率是XbY=
,所以若III7与III9婚配,生育子女中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
=
若III7为肤色正常的纯合子,基因型为 AAXBY,与基因型为aaXBXB的女性结婚,后代的基因型为AaXBX和AaXBY,不会患病所以无需进行遗传咨询,若妻子基因型为aaXBXb,后代男孩有一半患病,因此在妻子妊娠早期要对胎儿进行性别检测.
(4)当地人群中约2500人中有一个白化病患者,即aa的基因型频率为,则基因频率为a=
、A=
.由遗传平衡定律,自然人群中Aa的概率为2×
×
,正常男性是Aa的概率应该是Aa÷(AA+Aa)=(2×
×
)÷(1-
)=
,表现型正常,其双亲也正常,但其弟弟是白化病患者的女性的基因型为A_,是Aa的概率为
.所以他们所生男孩患白化病的概率为
×
×
=
.
故答案为:
(1)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1.23%
(2)遗传方式 外祖父→母亲→男生本人 交叉遗传(隔代遗传)
(3)① ②D C
(4)或0.0065
果蝇为XY型性别决定,与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不同的是,果蝇由受精卵中的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
(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受精卵,其原因可能是亲代雌果蝇卵细胞形成过程中______未分开,产生了含有XX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与正常含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后形成XXY受精卵;还可能是亲代雄果蝇产生精子时______未分开,并与正常的卵细胞结合后形成XXY受精卵.
(2)果蝇的红眼(B)对白眼(b)为显性,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一只白眼雌蝇和一只红眼雄蝇交配后,F1代雌蝇和雄蝇均既有红眼也有白眼,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亲代果蝇中某一亲本的性染色体数目异常.
①这一杂交组合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是______(父本、母本),其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②亲代白眼雌蝇的基因型是______,其产生的卵细胞中,基因组成的类型可能有
______(写出具体的基因组成);亲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子代红眼雄蝇的基因型是______.
(3)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而身体右侧有“性梳”(“性梳”是雄果蝇特有性状).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______(原始生殖、体)细胞的______分裂过程中.
正确答案
两条同源的X染色体未分开或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XY
母本
XXY
XbXbY
XbXb、Y;Xb、XbY
XBY
XBY
体
有丝
解析
解:(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受精卵,可能有两种情况:①正常的精子Y与异常分卵细胞XX结合所得,②异常的精子XY与正常的卵细胞X结合所得,情况①异常的XX卵细胞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情况②的异常的XY精子只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未分开,如果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得到的异常精子应该是XX或YY,不符合题意.
(2))①由于雄性的性染色体只能是XY、XYY,并且雄性为红眼,XBYY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红眼,不符合题意.因此一定是母本性染色体异常,只能是XXY.
②亲代白眼雌果蝇的性染色体为XXY,因此基因型为XbXbY,其产生的卵细胞基因组成的类型可能有Xb、XbXb、XbY、Y.亲代红眼雄蝇是正常的,其基因型是XBY,它产生的精子有XB和Y,后代中雄果蝇基因型有:XBY、XbY,红眼果蝇为XBY.
(3)根据题意描述,身体两侧染色体组成不同,则不能来源于原始生殖细胞,因为原始生殖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一定会使所有细胞都保持一致,所以一定是发生于体细胞,体细胞都是进行有丝分裂的.
故答案为:
(1)两条同源的X染色体未分开或复制后产生的姐妹染色单体 同源染色体XY
(2)①母本 XXY ②XbXbY XbXb、Y;Xb、XbY XBY XBY
(3)体 有丝
图甲是某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图,其中Ⅱ、Ⅲ、Ⅳ代表3对常染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D和d这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符合______定律.
(2)该果蝇产生AbcXD配子的可能性为______.
(3)基因A、a和C、c分别表示果蝇的翅型和体色,且基因A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用翻翅灰身果蝇与正常翅黑身果蝇交配,F1为翻翅黑身和正常翅黑身,比例为1:1.F1的翻翅黑身相互交配,产生的F2的表现型及比值
为翻翅黑身:翻翅灰身:正常翅黑身:正常翅灰身=6:2:3:1 根据以上信息可知,果蝇的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F2中致死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基因型有____________.
请用柱状图乙表示F2中的翻翅黑身果蝇的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4)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研究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是否和果蝇的体色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预测实验的结果及结论.
杂交方案:______.
结果及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位于细胞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2)图中可以看出该果蝇的基因型为AaBbCcXDXd,并且Aa和Bb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连锁关系,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该果蝇产生AbcXD配子的可能性=.
(3)C、c表示果蝇的体色,亲代灰身和黑身杂交,后代全为黑身,因此可以确定黑身为显性;由于F1的翻翅黑身相互交配,由于后代中AA纯合致死,并且产生的F2的翻翅:正常翅=2:1,因此可以确定翻翅基因型为Aa,aa为正常翅.因此可确定亲本基因型为Aacc(翻翅灰身)×aaCC(正常翅黑身),F1为翻翅黑身(AaCc)和正常翅黑身(aaCc);F1的翻翅黑身(AaCc)相互交配,后代中致死的个体有(AA),基因型为AACC、AACc、AAcc.F2中的翻翅黑身果蝇的基因型为AaCC(
)、AaCc(
),它们与aacc测交,后代中AaCc(翻翅黑身):Aacc(翻翅灰身):aaCc(正常翅黑身):aacc(正常翅灰身)=2:1:2:1.
(4)果蝇的体色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的等位基因和果蝇的体色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将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如果它们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定律.因此可用黑身灰体×灰身黑檀体→F1,再让F1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即可.
故答案为:
(1)基因分离
(2)
(3)翻翅黑身 AACC、AACc、AAcc
(4)杂交方案:黑身灰体×灰身黑檀体→F1,再让F1中的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F2
结果及结论:如果F2出现四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9:3:3:1,说明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控制灰体、黑檀体的这对等位基因和果蝇的体色基因不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反之,则可能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如图是某家系红绿色盲遗传图解.请据图回答.图中除男孩Ⅲ3和他的祖父Ⅰ4是红绿色盲外,其他人视觉都正常,问:(相关染色体上的基因用字母B、b表示)
(1)Ⅲ3的基因型是______,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______.
(2)Ⅰ中与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有关的亲属的基因型是______;
(3)Ⅰ1和Ⅰ2再生一个女儿是患者的概率为______;生男孩为患者的概率______.
(4)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可知,男孩Ⅲ3为红绿色盲患者,该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Ⅲ3的基因型是XbY,因此其母亲Ⅱ1的基因型为XBXb,而父亲Ⅱ2表现型正常XBY,因此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XBXB或XBXb.
(2)分析系谱图可知,男孩Ⅲ3的红绿色盲基因来自于其母亲Ⅱ1,而其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其外祖母Ⅰ1,即其外祖母为携带者,其基因型为XBXb.
(3)Ⅱ代1号基因型为XBY,2号基因型为XBXb,故红绿色盲女孩的可能性是0,再生一男孩是红绿色盲的可能性是.
(4)根据(1)小题判断可知,Ⅲ2的可能基因型是XBXB、
XBXb,而Ⅲ1的基因型为XBY,因此Ⅳ1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故答案为:
(1)XbY XBXB或 XBXb
(2)XBXb
(3)0
(4)
下列关于遗传知识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人类的男性的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而常染色体不一定,所以父亲通过儿子将其染色体传至孙子体细胞中最少可能有1条,最多可能是23条,A正确;
B、基因型为AaB的正常绵羊,B基因只有一个,说明该生物是雄性的,基因型可以写成AaXBY,可以产生4种类型的精子:AXB、AY、aXB、aY,B正确;
C、杂合子自交,后代杂合子的比例是()n,所以让杂合体Aa连续自交三代,则第四代中杂合体所占比例为(
)4=
,C正确;
D、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的儿子,这是性状分离现象,是基因等位分离的结果,只有一对等位基因,所以不会出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错误.
故选:D.
(2015秋•海淀区期末)黑腹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是显性,长翅(D)对残翅(d)是显性.科研人员用灰体长翅(BBDD)和黑体残翅(bbdd)果蝇杂交,F1个体均为灰体长翅.
(1)科研人员用F1果蝇进行下列两种方式杂交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①由实验结果可推断,和
基因在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且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
②两组实验杂交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F1______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______发生了片段交换,发生这种交换的原始生殖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2)科研人员得到了隐性纯系小翅果蝇,用这种果蝇与纯系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
①根据实验______的F11结果可知,控制小翅的等位基因 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实验三中F2代果蝇长翅:小翅:残翅的比例为______,说明果蝇翅形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
②实验三中纯系亲本的基因型是分别为______;实验四中F2长翅、小翅和残翅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种.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由分析可知,果蝇的体色、翅长度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因此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1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实验一,BbDd×bbdd,由于子一代产生的配子是两种类型,BD:bd=1:1,因此子二代只出现两种性状,且比例是1:1;实验二中,BbDd×bbdd,子一代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发生类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产生了四种类型的配子,BD:Bd:bD:bd=42:8:8:42,bbdd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配子,因此杂交后代出现灰体长翅占42%黑体残翅占42%、灰体残翅占8%、黑体长翅占8;产生的重组配子的比例是16%,因此发生这种交换的原始生殖细胞所占的比例为32%.
(2)①实验四,小翅雌蝇×残翅雄蝇,后代的雄果蝇都表现为小翅,因此控制小翅的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实验三中F2代果蝇长翅:小翅:残翅≈9:3:4,说明果蝇翅形的遗传有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②验三中,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XMXm、DdXMY,纯系亲本的基因型是分别为ddXMXM、DDXmY;实验四中,亲本基因型是DDXmXm×ddXMY,子一代的基因型是DdXMXm、DdXmY,子二代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DDXMXm、DDXMY、DdXMXm、DdXMY四种,小翅果蝇的基因型是DDXmXm、DDXmY、DdXmXm、DdXmY四种,残翅果蝇的基因型是ddXMXM、ddXMXm、ddXMY、ddXmY四种.
故答案为:
(1)①常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雌 非姐妹染色单体 32%
(2)①四 X 9:3:4 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ddXMXM、DDXmY 4、4、4
果蝇是研究遗传学的常用材料.
现有一果蝇种群,已知基因D、d控制体色,基因G、g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常染色体上.下表为果蝇不同杂交组合及其结果
(1)杂交组合2的F1中,灰身残翅和黑身残翅的比例为2:1,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
(2)杂交组合3中亲本灰身残翅果蝇与黑身长翅果蝇基因型分别为______,选择该组合F1中的灰身长翅雌雄果蝇彼此交配,F2中灰身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
(3)某突变体果蝇的X染色体上存在CLB区段(用XCLB表示),B为控制棒眼的显性基因,L基因的纯合子在胚胎期死亡(XCLBXCLB与XCLBY不能存活),CLB存在时,X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不发生交换.正常跟果蝇X染色体无CLB区段(用X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基因B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内相邻碱基A与T通过______连接(填化合物名称);
②基因B表达过程中,RNA聚合酶需识别并结合______才能催化形成mRNA.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杂交组合2中灰身×灰身,后代了黑身,说明灰身对黑身是显性性状,且双亲都是杂合子Dd,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说明显性纯合子致死.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杂交实验3中双亲的基因型是Ddgg、ddGG.F1的灰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是DdGg,让它们雌雄果蝇彼此交配,F2中灰身长翅果蝇所占比例为=
.
(3)根据DNA分子的结构图可知,DNA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基因B中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内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而两条链碱基间通过氢键相连.在基因的表达过程中,RNA聚合酶需与启动子识别并结合才能催化形成mRNA.
故答案为:
(1)灰身果蝇纯合(DD)致死
(3)Ddgg、ddGG
(3)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启动子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