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福建期末)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α=37°,光滑的斜面上边放一个小球,用与斜面平行的轻绳把小球系住,使斜面与小球(sin37°=0.6,cos37°=0.8,g=10m/s2

(1)若以共同的加速度向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当绳的拉力恰好为零时,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2)若以共同加速度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斜面支持力恰好为零时,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正确答案

解:(1)当绳子的拉力恰好为零,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α=ma1

解得:

(2)当斜面的支持力恰好为零,小球受重力和拉力两个力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tα=ma2

解得:

答:(1)加速度大小为7.5m/s2

(2)加速度的大小为m/s2

解析

解:(1)当绳子的拉力恰好为零,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两个力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α=ma1

解得:

(2)当斜面的支持力恰好为零,小球受重力和拉力两个力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tα=ma2

解得:

答:(1)加速度大小为7.5m/s2

(2)加速度的大小为m/s2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物体从倾角为θ的固定长直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已知斜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与物体离开斜面顶端距离x之间满足μ=kx(k为已知量),则物体刚下滑时加速度大小为______,下滑过程中速度最大值为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

正确答案

gsinθ

解析

解:(1)物体刚下滑时,只受重力作用,物体所受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F=mgsin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此时产生的加速度

a=

(2)当物体的加速度为0时,物体的速度最大,故此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相等,即:

f=μmgcosθ=mgsinθ

又因为:μ=kx

所以:kxmgcosθ=mgsinθ可得此时物体的位移x=

从开始下滑到物体速度最大时物体产生的位移为x,故在此过程中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在些过程中摩擦力为变力,摩擦力大小为

f=μmgcosθ=kxmgcoθ摩擦力大小随位移增大而均匀增大,故摩擦力在位移x中的所做的功

根据动能定理有:

=

故答案为:gsinθ,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长为5m,以2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将该物体由静止轻放到传送带的A端.求物体被送到另一端B点所需的时间为(g 取10m/s2)(  )

As

Bs

C2.5s

D3 s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设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求得a=2m/s2

设达到皮带速度v时发生的位移为s1,所用时间为t1,则

v2=2as1

解得

s1=1m

根据速度公式有v=at1

解得时间t1=1s

此时距离B端s2=5m-s1=5-1=4m 

接下来做匀速运动的时间t2==2s

所以t=t1+t2=3s

故选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细杆的一端与小球相连,可绕过O点的水平轴自由转动,细杆长0.5m,小球质量为3.0kg,现给小球一初速度使它做圆周运动,若小球通过轨道最低点a处的速度为va=4m/s,通过轨道最高点b处的速度为vb=2m/s,取g=10m/s2,则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对细杆作用力的情况是(  )

Aa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126N

Ba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126N

Cb处为拉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6N

Db处为压力,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6N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在最低点,杆子一定表现为拉力,有F-mg=,则F=mg+=.小球对杆子的作用力方向向下.故A错误,B正确.

    C、在最高点,有mg+F=,则F=.所以杆子表现为支持力,球对杆子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我国是最早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之一,卫星回收舱返回大气层后受到空气阻力作用、先做变减速运动,最后做匀速运动,若回收舱质量为m,空气阻力大小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即F=kv2,则卫星回收舱的收尾速率为______(收尾速率即最终匀速运动的速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平衡有:mg=f,f=kv2,联立两式解得v=

故答案为: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2016春•河南校级月考)“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悬点等高、完全相同的两根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夹角为60°,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每根橡皮绳的拉力为mg

B若将悬点间距离变小,则每根橡皮绳所受拉力将变小

C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腹间断裂,则小明此时加速度以a=g

D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加速度a=g

正确答案

B,D

解析

解:A、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2Fcos30°=mg,解得F=,故A错误.

B、根据共点力平衡得,2Fcosθ=mg,当悬点间的距离变小,则θ变小,cosθ变大,可知悬绳的拉力变小.故B正确.

C、当左侧橡皮绳断裂,断裂的瞬间,右侧弹性绳的拉力不变,则重力和右侧绳拉力的合力与左侧绳初始时拉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则合力大小为,则加速度为.故C错误,D正确.

故选:B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质量为2kg的物体子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点的初速度为5m/s

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N

C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垂直

D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m/s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A、x轴方向初速度为vx=3m/s,y轴方向初速度vy=-4m/s,质点的初速度v0==5m/s.故A正确.

B、x轴方向的加速度a==1.5m/s2,质点的合力F=ma=3N,故B正确;

C、合力沿x轴方向,初速度方向在x轴与y轴负半轴夹角之间,故合力与初速度方向不垂直,C正确;

D、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v=>6m/s,故D错误;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山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已知滑块A与B质量之比为1:2,设滑块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则(  )

Aμ1μ2=

Bμ1μ2=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对A、B整体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F=μ2(m1+m2)g     ①

再对物体B分析,受推力、重力、向左的支持力和向上的最大静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水平方向:F=N    

竖直方向:m2g=f

其中:f=μ1N

联立有:m2g=μ1F   ②

联立①②解得μ1μ2=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所示,运动员从倾角为53°的斜坡上无初速滑下,在斜面底端有一个高h=1.4m、宽L=1.2m的长方体障碍物,在距水平地面高度H=3.2m的A点有一极短的小圆弧,使速度变为水平方向.运动员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已知sin53°=0.8,cos53°=0.6)求:

(1)运动员沿斜面滑行的加速度.

(2)为使运动员不触及障碍物,运动员应从距A点多远处开始滑下.

(3)在恰好不触及障碍物的条件下,运动员无初速滑下经多长时间运动到水平面上?并作出运动员加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正确答案

解:(1)设运动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53°-μmgcos53°=ma

解得:a=5m/s2

(2)设从距A点X0处下滑恰好不触及障碍物,到达A处时速度为V

由运动学规律:V2=2aX0

离开斜面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h=

水平方向:Hcot53°+L=Vt

解得:X0=3.6m

故应从距A点x≥3.6m 处开始滑下.

(3)从出发点到A的位移为X0 加速度为a=5m/s2,设运动时间为t1

则:

代入数据解得:t1=1.2s

从A点到落到地面,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2

H=

代入数据得:t2=0.8s

运动总时间:t=t1+t2=1.2+0.8=2s

运动员加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答:(1)运动员沿斜面滑行的加速度5m/s2

(2)运动员应从距A点x≥3.6m处开始下滑.

(3)在恰好不触及障碍物的条件下,运动员无初速滑下经2s运动到水平面上;a-t图如上图所示.

解析

解:(1)设运动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sin53°-μmgcos53°=ma

解得:a=5m/s2

(2)设从距A点X0处下滑恰好不触及障碍物,到达A处时速度为V

由运动学规律:V2=2aX0

离开斜面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H-h=

水平方向:Hcot53°+L=Vt

解得:X0=3.6m

故应从距A点x≥3.6m 处开始滑下.

(3)从出发点到A的位移为X0 加速度为a=5m/s2,设运动时间为t1

则:

代入数据解得:t1=1.2s

从A点到落到地面,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2

H=

代入数据得:t2=0.8s

运动总时间:t=t1+t2=1.2+0.8=2s

运动员加速度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答:(1)运动员沿斜面滑行的加速度5m/s2

(2)运动员应从距A点x≥3.6m处开始下滑.

(3)在恰好不触及障碍物的条件下,运动员无初速滑下经2s运动到水平面上;a-t图如上图所示.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质量为7kg的物体,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在水平方向上互成90°的两个都是10N的力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______,2s末物体的动量是______,此时动能是______

正确答案

2.02m/s2

28.28kgm/s

57.1J

解析

解:物体受到的合力为:F==10N;

故物体的加速度为:a===2.02m/s2

2s末的动量为:P=mv=mat=7×2.02×2=28.28kgm/s;

2s末的动能为:Ek=mv2=×7×(4.04)2=57.1J;

故答案为:2.02m/s2;28.28kgm/s;57.1J.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一质量为1kg的小球套在一根固定的直杆上,直杆与水平面夹角θ为30°,现小球在F=10N的沿杆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A点静止出发沿杆向上运动,已知杆与球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试求:

(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a1

(2)若F作用2s后撤去,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Sm

(3)若从撤去力F开始计时,小球经多长时间将经过距A点上方为4.64m的B点.

正确答案

解:(1)在力F作用时有:

F-mgsin30°-μmgcos30°=ma1

代入数据解得a1=2 m/s2

(2)刚撤去F时,小球的速度v1=a1t1=2×2m/s=4m/s   

 小球的位移s1=t1==4m

撤去力F后,小球上滑时有:

mgsin30°+μmgcos30°=ma2

代入数据解得a2=8m/s2

因此小球上滑时间t2===0.5s  

上滑位移s2==1m

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m=s1+s2=4+1m=5m

(3)在上滑阶段通过B点:

SAB-S1=v1 t3-a2t32

通过B点时间t3=0.2 s,另t3=0.8s (舍去)

小球返回时有:

mgsin30°-mgcos30°=ma3

代入数据解得a3=2m/s2

因此小球由顶端返回B点时有:

Sm-SAB=a3t42

代入数据解得t4=0.6s

通过通过B点时间t2+t4=1.1s

答:(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2)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为5m;

(3)小球经0.2s或1.1s时间将经过距A点上方为4.64m的B点.

解析

解:(1)在力F作用时有:

F-mgsin30°-μmgcos30°=ma1

代入数据解得a1=2 m/s2

(2)刚撤去F时,小球的速度v1=a1t1=2×2m/s=4m/s   

 小球的位移s1=t1==4m

撤去力F后,小球上滑时有:

mgsin30°+μmgcos30°=ma2

代入数据解得a2=8m/s2

因此小球上滑时间t2===0.5s  

上滑位移s2==1m

则小球上滑的最大距离为sm=s1+s2=4+1m=5m

(3)在上滑阶段通过B点:

SAB-S1=v1 t3-a2t32

通过B点时间t3=0.2 s,另t3=0.8s (舍去)

小球返回时有:

mgsin30°-mgcos30°=ma3

代入数据解得a3=2m/s2

因此小球由顶端返回B点时有:

Sm-SAB=a3t42

代入数据解得t4=0.6s

通过通过B点时间t2+t4=1.1s

答:(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2)小球上滑过程中距A点最大距离为5m;

(3)小球经0.2s或1.1s时间将经过距A点上方为4.64m的B点.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套在一根固定的水平长直杆上,环与杆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给环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圆环由静止开始运动,同时对环施加一个竖直向上、大小随速度变化的作用力F1=kv,其中k为常数,则圆环运动过程中(  )

A最大加速度为

B最大加速度为

C最大速度为

D最大速度为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A、当F1=mg,即:kv=mg,v=时,圆环水平方向不受摩擦力,则圆环的加速度最大为a=,A正确B错误;

C、当滑动摩擦力f=μ(kv-mg)=F时,对应的速度最大,v=,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冲上木板,已知滑块和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若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能保持静止不动,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须满足什么条件?

(2)若长木板的质量M=0.2kg,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滑块的质量也为0.2kg.滑块以v0=1.2m/s的速度滑上长板的左端,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滑块恰好不滑离长木板,求木板的长度.

正确答案

解:(1)长木板受到滑块向前的摩擦力f11mg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fmax2(M+m)g

由题意得:当f1≤fmax时木板能保持静止不动,

即:μ2μ1

(2)对m:μ1mg=ma1 解得:a1=4m/s2

对M:μ1mg-μ2(M+m)g=Ma2 解得:a2=2m/s2

设经历时间为t两者速度相同,则:v0-a1t=a2t

解得:t=0.2s

两者共同速度为:v=a2t=0.4m/s

两者相对静止前,小滑块的位移:s1=v0t-a1t2=0.16m

两者相对静止前,木板的位移:s1=a2t2==0.04m

故相对位移为△s=0.16-0.04=0.12m

答:(1)若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能保持静止不动,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须满足μ2μ1

(2)木板的长度至少为0.12m.

解析

解:(1)长木板受到滑块向前的摩擦力f11mg

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fmax2(M+m)g

由题意得:当f1≤fmax时木板能保持静止不动,

即:μ2μ1

(2)对m:μ1mg=ma1 解得:a1=4m/s2

对M:μ1mg-μ2(M+m)g=Ma2 解得:a2=2m/s2

设经历时间为t两者速度相同,则:v0-a1t=a2t

解得:t=0.2s

两者共同速度为:v=a2t=0.4m/s

两者相对静止前,小滑块的位移:s1=v0t-a1t2=0.16m

两者相对静止前,木板的位移:s1=a2t2==0.04m

故相对位移为△s=0.16-0.04=0.12m

答:(1)若滑块在木板上滑动时,木板能保持静止不动,木板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须满足μ2μ1

(2)木板的长度至少为0.12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是利用传送带装运煤块的示意图.已知传送带的倾角θ=37°,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µ=0.8,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相等,主动轮上边缘与运煤车底板间的竖直高度H=1.8m,与运煤车车箱中心的水平距离x=1.2m.现在传送带底端由静止释放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在传送带的作用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到达主动轮时绕轮轴做匀速圆周运动.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水平抛出并落在车箱中心,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及主动轮的半径R;

(2)煤块在传送带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所用的时间t.

正确答案

解:(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得x=vt        H=

代入数据解得v=2m/s      

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煤块到达轮的最高点时对轮的压力为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

代入数据得R=0.4m    

(2)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

a==µgcosθ-gsinθ=0.4m/s2

由v=v0+at得

t==5s                   

答:(1)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为2m/s,主动轮的半径R为0.4m.

(2)煤块在传送带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所用的时间t为5s.

解析

解:(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

得x=vt        H=

代入数据解得v=2m/s      

要使煤块在轮的最高点做平抛运动,则煤块到达轮的最高点时对轮的压力为零,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m

代入数据得R=0.4m    

(2)由牛顿第二定律F=ma得

a==µgcosθ-gsinθ=0.4m/s2

由v=v0+at得

t==5s                   

答:(1)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v为2m/s,主动轮的半径R为0.4m.

(2)煤块在传送带上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所用的时间t为5s.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牛顿运动定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