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 共34276题

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反映出列强侵华的主要趋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A从经济侵略到政治侵略

B从开埠通商到割占领土

C从单独侵华到共同侵华

D从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中国,有这样一座城市,它为近代中同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冠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受辱,它为抗战时期日军在这里屠杀三十万中国军民的罪行而饮恨,它就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南京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中国近代有一个不平等条约规定如华民与英人发生纠纷:“……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该条款规定使中国丧失了什么主权?

A领土主权

B贸易主权

C关自主权

D司法主权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不能作为直接依据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后,英国与中国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英国发动战争的本质目的的是哪一条款

A赔款

B通商

C沿海和内河的航运权

D协定关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统一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位西方游客到上海旅游,他

A因为学不会使用筷子而常常挨饿

B在电影院里只能看到西方的有声电影

C看到满街的男人梳着油光滑亮的长辫子而倍感新奇

D通过报刊能够及时了解各国的新闻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2年是《南京条约》签署170周年,百年荣辱起于此,某班同学以此为契机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不同史观解读《南京条约》,下列研究性成果不正确的是

A西方工业文明与东方农耕文明的冲突——文明史观

B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全球史观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张的必然结果——革命史观

D晚清人们生活习俗出现西化——社会史观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851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伦敦的海德公园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剪彩,充分展示了英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同时也昭示了英国对市场的需求,基于这种需求,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在签订的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需求的是()

① 勒索大量赔款② 协定关税③ 开放通商口岸④ 割占香港岛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针对列强发动的某次对外战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先生愤怒地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文中的“两个强盗”和“夏宫”是指

A英、法颐和园

B葡、西颐和园

C英、法圆明园

D美、日圆明园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五口通商章程》附带的《海关税则》规定,中国海关税率大幅度压低到5%-6%左右。这一规定反映了: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初衷②中国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 ③海关失去了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④中国海关税与国际接轨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口诀记忆历史内容效率高且印象深刻。我且编一个以作示范:“公使进北京,内地可游历;增开十口岸,军舰长江行。赔款且不论,搜刮老百姓;天津事没完,接着占北京。”该口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条约内容是()

A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

C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

D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北京条约》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社会矛盾的变化

B社会性质的变化

C革命任务的变化

D思想领域的变化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俄国得到的“好处”有

①俄国公使可以进驻北京

②割占中国东北大片领土

③俄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经商

④取得清政府赔款200万两白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正确答案

D
下一知识点 :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