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的本质
- 共1805题
研究基因遗传规律的主要方法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不能观察到,只能通过基因表达出的性状来推知,A正确;
B、仅从理论分析是不准确,科学研究需要严谨准确,B错误;
C、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染色体,连细丝状的染色质都观察不到,C错误;
D、测交实验只是用来验证实验结论的,D错误.
故选:A.
下列关于人类探究遗传奥秘历程中所用的实验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孟德尔在以豌豆为实验材料研究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的方法,A正确;
B、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时,运用了类比推理的方法,B正确;
C、格里菲思进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时,没有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D正确.
故选:C.
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⑤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①错误;
②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②错误;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③正确;
④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④错误;
⑤水稻的遗传物质是DNA,⑤正确.
故选:B.
下列关于人类探索生物科学奥秘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A正确;
B、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B错误;
C、沃泰默通过稀盐酸和胰腺分泌的相关实验发现了促胰液素的存在,C错误;
D、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结构时,采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D错误.
故选:A.
科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卓越贡献.下列是关于科学家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 )
①欧文顿通过提取细胞膜,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②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建构了物理模型
③达尔文的《物种起》标志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确立
④罗伯特森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提出了生物膜“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三层结构
⑤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⑥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欧文顿发现凡是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于是他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①错误;
②沃森和克里克研究DNA分子的结构时,运用了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②正确;
③达尔文的进化理论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但对于遗传变异的本质未作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而现代生物进化论的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只是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打下基础,并不是确立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③错误;
④罗伯特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膜,发现了暗-亮-暗三层结构,推出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④错误;
⑤摩尔根以果蝇为材料,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并通过实验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⑤正确;
⑥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含35S和32P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观察子代的放射线情况,从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⑥正确.
故选:C.
(2015春•孝感期中)下列关于遗传学发展史上的几个重要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A错误;
B、萨顿根据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类比推理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正确;
C、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C正确;
D、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D正确.
故选:A.
下列有关生物学的科学研究与所用的科学方法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采用了纸层析法,A正确;
B、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B正确;
C、孟德尔发生遗传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C正确;
D、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采用了取样器取样法,D错误.
故选:D.
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其顺序是( )
①提出疑问 ②设计实验 ③实施实验 ④得出结论 ⑤分析数据 ⑥提出假设 ⑦新的疑问.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生命科学探究过程首先要确定命题,然后提出合理的假设并设计方案,接着实施实验步骤,统计数据,最后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再提出新的疑问.
故选:B.
艾弗里将R型肺炎双球菌培养在含S型细菌DNA的培养基中,得到了S型肺炎双球菌,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的这种变异是不定向的;故A错误.
B、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DNA实现重组重组,表现出S型细菌的性状,此变异属于广义上的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故B正确.
C、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故C错误.
D、S型细菌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相混合后才能转化成S型细菌,而单独将S型细菌的DNA注入到小老鼠时已经失去活性;故D错误.
故选:B.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但没有证实遗传因子的本质,A错误;
B、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使DNA和蛋白质彻底分离,因此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B正确;
C、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和外界环境共同决定,C错误;
D、DNA分子中,除了两侧游离的磷酸基团,其余磷酸基团均连接2个脱氧核糖,D错误.
故选:B.
自从世界上发现了能感染人类的高致病禽流感病毒,我国就参与了抗击禽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禽流感的疫苗.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获得大量禽流感病毒,是用______的培养基进行培养,其原因是______.
(2)若未知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种类,则利用特定颜色反应鉴定其核衣壳化学组成的原理是:
①RNA在浓盐酸中与苔黑酚试剂共热显绿色
②______;
③______.
(3)某科研小组对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略
实验目的: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实验用具:显微注射器、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活鸡胚、DNA酶、RNA酶等
实验步骤:
①取等量的大小相同的活鸡胚A、B两组.
②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______;向B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______.
③在适宜且相同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
④分别从培养后的活鸡胚中抽取样品,检测是否产生禽流感病毒产生.
结果预测:Ⅰ______
Ⅱ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繁殖,因此培养禽流感病毒时,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
(2)禽流感病毒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核酸可能是DNA或RNA,其中DNA的检测原理是:DNA与二苯胺水浴煮沸呈蓝色;蛋白质的检测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
(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因此实验过程中可设计两组实验,即A组和B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DNA酶;向B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RNA酶.若A组活鸡胚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没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若A组活鸡胚中无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故答案为:
(1)含有活的宿主细胞的培养基 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繁殖
(2)②DNA与二苯胺水浴煮沸呈蓝色 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3)②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DNA酶 等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RNA酶
④Ⅰ若A组活鸡胚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没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Ⅱ若A组活鸡胚中无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
解:(1)禽流感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能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繁殖,因此培养禽流感病毒时,不是将病毒直接接种到无细胞的培养基上,而是以活鸡胚为培养基.
(2)禽流感病毒有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核酸可能是DNA或RNA,其中DNA的检测原理是:DNA与二苯胺水浴煮沸呈蓝色;蛋白质的检测原理是: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显紫色.
(3)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因此实验过程中可设计两组实验,即A组和B组,用显微注射技术,向A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DNA酶;向B组活鸡胚细胞中注射等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RNA酶.若A组活鸡胚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没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若A组活鸡胚中无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故答案为:
(1)含有活的宿主细胞的培养基 病毒只能在活的宿主细胞中繁殖
(2)②DNA与二苯胺水浴煮沸呈蓝色 ③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呈紫色
(3)②适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DNA酶 等量的禽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物与RNA酶
④Ⅰ若A组活鸡胚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没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Ⅱ若A组活鸡胚中无禽流感病毒产生,B组中有禽流感病毒产生,则禽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下列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科学方法依次是( )
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发现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分离定律的发现,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采用的是类比推理法;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采用的是假说演绎法.
故选:B.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几个著名经典实验中,在实验设计思路中最关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最关键的是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机械分离、化学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等)将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体现实验设计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从而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故选:D.
下列叙述不能说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T2噬菌体的DNA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后能指导合成T2噬菌体的外壳蛋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活的R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最终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不能证明核酸是遗传物质,B错误;
C、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
D、烟草花叶病毒的RNA与霍氏车前草病毒的蛋白质重建而成的新病毒能感染烟草并增殖出完整的烟草花叶病毒,这证明R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研究方法相一致的是( )
①1866年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提出遗传定律;
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故选:C.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