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反应原理
- 共2396题
graduate
正确答案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略
知识点
12.25℃时,向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后生成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颜色和溶度积如下表: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2.常温下,K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常数(Ka、Kb)、溶度积常数(Ksp)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9.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其对应目的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25℃时,已知: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2.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溶度积常数Ksp(CaF2)=1.46×10-10现向1 L0.2mol·L-1HF溶液中加入1 L0.2 mol·L-1CaCl2溶液,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化工生产中含Cu2+的废水常用MnS(s)作沉淀剂,其反应原理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heat
正确答案
27.酸性条件下,锡在水溶液中有Sn2+、Sn4+两种主要存在形式。SnSO4是一种重要的硫酸盐,广泛应用于镀锡工业,其制备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 SnCl2用盐酸而不用水直接溶解的原因是:( )
加入锡粉的作用是:( )
(2) 反应I生成的沉淀为Sn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检验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3分)
(4)反应Ⅱ硫酸的作用之一是控制溶液的pH。若溶液中c(Sn2+)=1.0mol·L—1,则室温下应控制溶液pH( )。(已知:Ksp[Sn(OH)2]=1.0×10—26)
(5)酸性条件下,SnSO4还可用作双氧水的去除剂,试写出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潮湿环境中,镀锡铜即使锡层破损也能防止形成铜绿,请结合有关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 )。
正确答案
(1)抑制Sn2+水解, 防止Sn2+被氧化
(2)SnCl2 + Na2CO3 = SnO + CO2↑+2NaCl
(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入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沉淀已洗涤干净分)
(4)小于1 (若写成≤1给1分)
(5)Sn2+ + H2O2 + 2H+ = Sn4+ + 2H2O
(6)潮湿环境中,Sn与Cu构成原电池,Sn作为负极,保护正极Cu不被氧化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0.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3.25℃时,已知Ksp(Ag2SO4)=1.2×10-5,Ksp(AgCl)=1.8×10-10,Ksp(Ag2C2O4)=3.5×10-11,Ksp(AgI)=1.5×10-16,该温度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难溶物质的溶解平衡等知识点
解题思路
A.根据题目所给Ksp :
AgCl饱和溶液中c(Ag+)=(1.8×10-10)-1/2,
Ag2C2O4饱和溶液中c(Ag+)=(3.5×10-11)-2/3,
AgI饱和溶液中c(Ag+)=(1.5×10-16)-1/2
比较大小得A正确。
B.Qc(Ag2SO4)=(0.01 mol·L-1 )2x0.01 mol·L-1 =1x10-6小于Ksp(Ag2SO4)=1.2×10-5,没有沉淀生成,B错误。
C.根据Ksp(AgCl)=1.8×10-10,Ksp(AgI)=1.5×10-16,相同类型的物质,总是朝着溶解度更小的物质转化,故会产生沉淀,C错误。
D。原理同C选项,氯离子和碘离子浓度相等,滴加阴离子先达AgI的溶度积,先出现黄色沉淀,D错误。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