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现有高秆抗病(DDTT)和矮秆不抗病(ddtt)的两个植物品种,这两对性状是完全显性.如果用这两个品种培育出矮秆抗病的新品种,其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第一是常规的杂交育种,其方法是:

①第一步:______

②第二步:______

③第三步:______

(2)第二是能够缩短育种年限的方法,常用的方法______,简要说明培育过程如下:

①杂交得子一代基因型为______,将子一代的花粉离体培养,得该植物单倍体基因型为______

②将四种单倍体植株用______处理,使其______加倍成基因型为______四种二倍体植物;该四种二倍体植物的表现型为______

③长成植株后,选矮秆抗病植株,基因型为______,即为所需培养的新品种.

正确答案

解:(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首先将两个亲本(DDTT和ddtt)杂交,获得F1(DdTt),F1自交获得F2,F2的表现型有4种: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在从F2中选择矮秆抗病植株自交,从中选择矮秆抗病植株,再自交、选择,直到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首先将两个亲本(DDTT和ddtt)杂交,获得F1(DdTt),将子一代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四种单倍体:DT、Dt、dT、dt,将四种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二倍体植株,基因型为DDTT、DDtt、ddTT、ddtt,表现型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再从中选择矮秆抗病植株,基因型即为ddTT,即为所需培养的新品种.

故答案是:

(1)①将两个亲本杂交获得F1  

②F1自交得到F2 

③在F2中选择矮秆抗病类型的植株自交,从中选择矮秆抗病类型植株,依此类推,不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单倍体育种

①DdTt    DT、Dt、dT、dt 

②秋水仙素    染色体数目  DDTT、DDtt、ddTT、ddtt   高秆抗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

③ddTT

解析

解:(1)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首先将两个亲本(DDTT和ddtt)杂交,获得F1(DdTt),F1自交获得F2,F2的表现型有4种: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在从F2中选择矮秆抗病植株自交,从中选择矮秆抗病植株,再自交、选择,直到后代不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首先将两个亲本(DDTT和ddtt)杂交,获得F1(DdTt),将子一代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四种单倍体:DT、Dt、dT、dt,将四种单倍体植株用秋水仙素处理,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二倍体植株,基因型为DDTT、DDtt、ddTT、ddtt,表现型为高秆抗病、高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再从中选择矮秆抗病植株,基因型即为ddTT,即为所需培养的新品种.

故答案是:

(1)①将两个亲本杂交获得F1  

②F1自交得到F2 

③在F2中选择矮秆抗病类型的植株自交,从中选择矮秆抗病类型植株,依此类推,不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

(2)单倍体育种

①DdTt    DT、Dt、dT、dt 

②秋水仙素    染色体数目  DDTT、DDtt、ddTT、ddtt   高秆抗秆不抗病、矮秆抗病、矮秆不抗病

③ddTT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现有两个小麦品种,一个是高秆(D)抗锈病(T),另一个是矮秆(d)易染锈病(t),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通过如图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获得小麦新品种.请回答:

(1)哪一种育种方法能缩短育种年限?______,此方法依据的育种原理是______

(2)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____

(3)(二)过程中,D和d的分离发生在______期;(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______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中的杂合子占______

正确答案

方法一

染色体变异

DT

ddTT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花药离体培养

解析

解:(1)根据图示可知,方法一为单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的依据的是染色体数目变异,即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直接发育形成的个体,其最大优点是能明显地缩短育种年限.

(2)图中①为配子,基因型为DdTt的F1减数分裂可产生4种配子(DT、Dt、dT、dt).因为①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和染色体加倍后形成DDTT,故①的基因型为DT;图中④是由配子②染色体数目加倍而成,配子②是dT,所以④的基因型为ddTT.

(3)(二)过程是减数分裂产生配子,D和d是等位基因,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三)过程是获得单倍体幼苗,常采用的方法称为花药离体培养.

(4)(五)过程产生的抗倒伏抗锈病植株基因型及比例为ddTT和ddTt,其中杂合体占

故答案为:

(1)方法一    染色体变异

(2)DT    ddTT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    花药离体培养

(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植物育种过程中,可用不同化学物质(如甲磺酸乙酯、秋水仙素)处理获得新品种.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结构改变,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碱基对转换成A-T碱基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EMS溶液处理获得性状变异的水稻,这种可遗传的变异称为______

(2)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的特点.

(3)经EMS诱变处理后表现型优良的水稻植株也可能携带有害基因,为了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可进行基因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

(4)经测定,某水稻DNA分子片段中含有碱基A 600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4%.那么,该DNA片段中碱基C所占比例和数量分别是______

(5)水稻体细胞中含有24条染色体,用32P标记其DNA分子双链,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有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根据题干“DNA序列中G-C碱基对转换成A-T碱基对”分析可知:通过EMS溶液处理获得性状变异的水稻属于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基因突变频率.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3)植株根、茎和叶是种子通过有丝分裂发育而来,所以都带有全套遗传物质,因而可进行基因检测,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

(4)在DNA分子中,A=T,G=C.因此DNA片段中碱基C所占比例:C=50%-A=26%;碱基C的数量为650个.

(5)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其DNA分子双链,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有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是48个;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有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是24个.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

(3)体细胞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4)26%、650

(5)24

解析

解:(1)根据题干“DNA序列中G-C碱基对转换成A-T碱基对”分析可知:通过EMS溶液处理获得性状变异的水稻属于基因突变.

(2)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所以用EMS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基因突变频率.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3)植株根、茎和叶是种子通过有丝分裂发育而来,所以都带有全套遗传物质,因而可进行基因检测,确定是否携带有害基因.

(4)在DNA分子中,A=T,G=C.因此DNA片段中碱基C所占比例:C=50%-A=26%;碱基C的数量为650个.

(5)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用32P标记其DNA分子双链,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一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有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是48个;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一个细胞中有32P标记的DNA分子数是24个.

故答案为:

(1)基因突变

(2)基因突变频率    不定向性

(3)体细胞具有全套遗传物质

(4)26%、650

(5)2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兴宁市校级期中)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的哪种性状一出现就能稳定遗传(  )

A优良性状

B隐性性状

C显性性状

D相对性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优良性状如果是显性杂合体,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一定能够稳定遗传,A错误;

B、在杂交育种中,一定能够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因为隐性性状是纯合子,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B正确;

C、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其自交后代可能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不能够稳定遗传,C错误;

D、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农业育种中,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实质是利用(  )

A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和基因突变

D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根据以上表格分析可知:

(1)杂交育种的过程为杂交→自交→选优,其原理是基因重组;

(2)诱变育种的方法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诱导基因突变,其原理是基因突变.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工诱变培育新品种,目前最常用的是(  )

A用射线或激光照射

B花药离体培养

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

D人工杂交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用射线或激光照射属于诱发基因突变的物理因素,是人工诱变培育新品种最常用的方法,A正确;

B、花药离体培养是单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B错误;

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是多倍体育种常用的方法,C错误;

D、人工杂交是杂交育种的常用方法,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三亚校级月考)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号降落预定落点,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先进行列.据报道,神舟飞船可搭载生物菌种、植物幼苗、农作物和花卉的种子等,这是进行太空育种的关键环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太空育种能使花卉都变得鲜艳

C太空育种一定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D太空育种一定能产生新物种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太空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

B、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有利的少,有害的多,不一定能使花卉变得鲜艳,B错误;

C、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有利的少,有害的多,不一定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C错误;

D、太空育种能产生新品种,不能产生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物种,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  )

A杂交育种法

B诱变育种

C单倍体育种

D多倍体育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缺点是成功率低,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此外需要大量处理诱变材料才能获得所需性状.杂交育种的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育种周期较长.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迅速获得纯合体,加快育种进程.多倍体育种的特点是植株个体巨大、合成的代谢产物增多,但是发育迟缓,结实率低.综上所述,既要提高农作物的变异频率,又要使后代变异性状较快稳定,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诱发突变和自然突变相比,正确的是(  )

A诱发突变对生物的生存是有利的

B诱发突变可以引起生物性状的定向变异

C诱发突变产生的生物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D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率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突变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诱发突变对生物的生存不一定是有利的,A错误;

B、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

C、诱发突变产生的生物性状不一定是显性性状,与可能是隐性性状,C错误;

D、诱发突变的突变率比自然突变的突变率高,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太空育种是将农作物种子塔载于返回式地球卫星,借助于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结等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变化,使种子发生变异,从而选择出对人类有益的物种类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太空育种的原理主要基因突变

B太空条件下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

C太空育种可以缩短育种周期,但从太空搭载回来以后,在地面上要进行不少于四代的培育,才可能培育出优良性状品种

D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产生新物种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太空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A正确;

B、太空条件下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B正确;

C、诱变育种具有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缩短育种周期,以及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C正确;

D、太空诱变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

故选:D.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