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 共803题
诱变育种是创造新品种的重要方法,这是因为诱变育种(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基因突变具有是多害少利性,则诱变育种不一定对人有利,A错误;
B、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频率,但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错误;
C、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C正确;
D、AB选项错误,D错误.
故选:C.
诱变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突变是指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诱变育种指的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利用物理、化学等因素,诱发生物体产生突变,从中选择培育成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新品种,所以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故选:C.
下列育种实践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水稻F1花药经培养获得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使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正确;
B、让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得F1再自交,从F2中选出抗虫矮秆小麦,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
C、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可以获得抗病植株,C正确;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产生新的基因,从而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该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基因的突变频率,但是不能改变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D错误.
故选:D.
育种是农作物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有效措施.诱变育种与杂交育种相比具有的优势是( )
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 ②能形成新基因 ③能形成新基因型 ④一般对个体生存有利.
正确答案
解析
解:①诱变育种可以产生新的基因,能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①正确;
②诱变育种可以形成新基因,②正确;
③两者都能形成新基因型,③错误;
④诱变育种一般对个体有害,④错误.
故选:A.
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瞟呤,后者不与胞嘧啶配对而与胸腺嘧啶配对.为获得更多的水稻变异类型,育种专家常用适宜浓度的EMS溶液浸泡种子后再进行大田种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人工使用EMS浸泡种子能使鸟嘌呤变成7-乙基鸟嘌呤,DNA序列中的G-C转换成A-T,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A错误;
B、A-T对增多,使氢键数目减少,DNA分子的热稳定性降低,B错误;
C、水稻的DNA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配对,二者含量相等,C错误;
D、使用EMS浸泡种子会导致基因突变,产生新基因,进而形成新的基因型,D正确.
故选:D.
曲线a表示使用诱变剂前青霉素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曲线b、c、d 表示使用诱变剂后青霉素菌株数和青霉素产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分析图形,青霉菌在诱变剂的作用下由a变异为b、c、d,青霉素的产量不等,体现了突变的多方向性,A正确;
B、自然状态下,突变率是很低的,诱变剂可以提高突变频率,但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不能决定变异的方向,B错误;
C、图中由a变为b、c、d体现了变异的不定向性,其中d产量最高,是最符合人们生产要求的变异类型,C错误;
D、青霉菌在诱变剂作用下发生的变异可能有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但没有进行减数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
为获得高产抗病小麦,育种者应用60Coγ射线照射感病小麦种子,鉴定发现了某些抗病植株,为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抗病植株产生的种子有许多是杂合体,不能直接用于农业生产,A错误;
B、通常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作为诱变材料,B错误;
C、60Coγ射线照射后增大了基因突变的频率,因而可以提高抗病类型出现的频率,C正确;
D、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往往不多,所以该育种方法产生的新基因不可能均控制小麦优良性状,D错误.
故选C.
玉米植株的紧凑株型(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小)与平展株型(叶片与茎秆夹角较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翻的相对性状.同样栽培条件下,紧凑株型产量比平展株型高20%左右,但均不耐盐.紧凑株型与平展株型杂交,F1为紧凑株型,F1自交子代有紧凑株型与平展株型.请回答:
(1)在杂交过程时,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是______.
(2)紧凑型基因转录过程需要______酶,转录产物的加工场所是______.
(3)为了快速培育耐盐的紧凑型玉米植株,育种工作者通过如图1过程进行培育.
用γ射线照射属于人工诱变方法中的______.在高浓度NaCl培养基中,仅有个别胚状体能顺利发育成幼苗,说明这部分幼苗的细胞核中______出现.获得的幼苗还需经过______处理,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4)为确定荻得的某株耐盐植株的遗传基础,进行了如图2杂交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耐盐是______性状.进一步研究确定耐盐等位基因(A、a)与株型等位基因(B、b)是独立遗传的,请用遗传图解推测F1测交后代情况.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玉米是雌雄同体异花,在杂交过程时,为了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如母本开花前套袋、去雄、人工授粉后套袋等.
(2)基因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转录产物的加工场所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
(3)为了快速培育耐盐的紧凑型玉米植株,育种工作者需要通过单倍体方法进行培育.γ射线照射属于人工诱变方法中的辐射诱变,原理是基因突变;在高浓度NaCl培养基中培养是对胚状体耐盐性的选择;获得的幼苗为单倍体,还需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4)图2杂交实验中,子一代全为普通紧凑型,表明耐盐、平展型为隐性性状,普通、紧凑型为显性性状.若耐盐等位基因(A、a)与株型等位基因(B、b)是独立遗传的,则F1测交后代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遗传图解推测F1测交后代情况如下图:
故答案为:
(1)母本开花前套袋、去雄、人工授粉后套袋.
(2)RNA聚合酶 细胞核.
(3)辐射诱变 耐盐基因 秋水仙素.
(4)隐性.
遗传图解
解析
解:(1)玉米是雌雄同体异花,在杂交过程时,为了防止其他花粉的干扰,需要进行的必要操作,如母本开花前套袋、去雄、人工授粉后套袋等.
(2)基因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转录产物的加工场所是在细胞核中进行的.
(3)为了快速培育耐盐的紧凑型玉米植株,育种工作者需要通过单倍体方法进行培育.γ射线照射属于人工诱变方法中的辐射诱变,原理是基因突变;在高浓度NaCl培养基中培养是对胚状体耐盐性的选择;获得的幼苗为单倍体,还需经过秋水仙素处理,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才能得到稳定遗传的植株.
(4)图2杂交实验中,子一代全为普通紧凑型,表明耐盐、平展型为隐性性状,普通、紧凑型为显性性状.若耐盐等位基因(A、a)与株型等位基因(B、b)是独立遗传的,则F1测交后代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所以遗传图解推测F1测交后代情况如下图:
故答案为:
(1)母本开花前套袋、去雄、人工授粉后套袋.
(2)RNA聚合酶 细胞核.
(3)辐射诱变 耐盐基因 秋水仙素.
(4)隐性.
遗传图解
下列育种过程能产生新基因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让高秆易倒伏抗锈病小麦与矮秆抗倒伏易染锈病小麦杂交获得双抗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A错误;
B、用激光照射小麦种子获得抗寒新品种,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所以能产生新基因,B正确;
C、一棵桃树经嫁接长出十几个品种的果实,属于无性繁殖,没有产生新的基因和新的基因型,C错误;
D、秋水仙素诱导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没有产生新基因,只产生新的基因型,D错误.
故选:B.
(2015秋•佛山校级期末)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诱变育种优点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诱变育种可以提高变异频率,从而可能创造人类需要的新类型,A正确;
B、诱变育种能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使育种年限显著缩短,B正确;
C、诱变育种能提高突变率,在短时间内大幅度改良生物性状,从而获得更多优良变异类型,C正确;
D、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变的方向和性质不能控制,具有盲目性,所以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D错误.
故选:D.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