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在长沙,我第一次看到报纸——《民力报》(注:应为《民立报》,作者系音译),那是一份民族革命的报纸,刊载着一个名叫黄兴的湖南人领导的广州反清起义和七十二烈士殉难的消息。我深受这篇报道的感动,发现《民力报》充满了激动人心的材料。这份报纸是于右任主编的,他后来成为国民党的一个有名的领导人。这个时候,我也听说了孙中山这个人和同盟会的纲领。当时全国处于第一次革命的前夜。我激动之下写了一篇文章贴在学堂的墙上。这是我第一次发表政见,思想还有些糊涂。我还没有放弃我对康有为、梁启超的钦佩。我并不清楚他们之间的差别。所以我在文章里提出,把孙中山从日本请回来当新政府的总统,康有为当国务总理,梁启超当外交部长!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毛泽东自述》(1936年6月毛泽东接受斯诺采访时自述)

材料二 ……两个革命阶段中,第一个为第二个准备条件,而两个阶段必须衔接,不容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的阶段,这是正确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发展论。 

——《毛泽东选集》合订本

(1)材料中“第一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材料可看出毛泽东在“第一次发表政见”时赞成在中国实行什么政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毛泽东为什么说自己当时“思想还有些糊涂”?康、梁与孙中山及毛泽东三者所走的救国道路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材料二是毛泽东在他的哪篇文章中所论述的什么理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利用这则口述史料来研究毛泽东思想发展历程,你有何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辛亥革命。

(2)赞成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3)分不清立宪派与革命派的不同主张。道路:①康、梁主张通过改良的手段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②孙中山:通过革命的手段实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③毛泽东:通过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

(4)《新民主主义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5)材料为毛泽东本人口述历史,因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但口述史料受口述者及记述者个人因素影响较大,因而具有不确定性及片面性,最好与原始史料配合使。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代夏作民主。”

——《尚书》 

材料二 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三  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  “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清末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思想核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民主指君主,最高统治者。

(2 )民主范围狭隘;表决方式简单;公共权力滥用。

(3 )同:分工明确;相互制衡。异:唐朝的三省最终受制于皇权,体现了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西方的三权分立立足于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

(4)背景: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失败;甲午战争的结果。核心:民主、自由。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人在一篇文章中声称“革命必先反满反清,其清廷已蜕变为‘洋人之走狗’,焉可保狗护狗而不打狗乎?”,这篇文章的作者可能是

[ ]

A谭嗣同

B严复

C邹容

D章太炎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头20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正确的是

[ ]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现代中国在学习西方政治模式的历程中,学习对象经历了下列演变:

[ ]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正确答案

A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资产阶级革命派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