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假设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大多开始于夜晚22:00点,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取材的最佳时间是(  )

A夜晚22:00至次日0:18

B次日8:24至10:42

C次日10:42至13:00

D次日0:18至10:42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分裂间期是一个新的细胞周期的开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主要是观察分裂期的各期图象.洋葱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大多开始于夜晚22:00点,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是10.4h,分裂期持续时间为2-3h,所以要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取材的最佳时间是次日8:24至10:42.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长

C细胞的种类不同,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也可能不相同

D一个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为止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

A、分裂间期历时长占细胞周期的90%--95%,故A正确;

B、细胞分裂与细胞代谢有关,酶的活性影响细胞代谢,而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酶的活性,故B错误;

C、对于不同物种的生物和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细胞周期的时间长短也不同,故C正确;

D、细胞周期是对于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不同的细胞周期长短不一.先利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试回答:

(1)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______h.实验开始时细胞核中被标记的物质是______,图1中______期(用图中字母表示)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2)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原因______

被标记的细胞数目减少的原因______

(3)图2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______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

解:(1)细胞分裂一次经历的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根据题意结合图1可知,由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到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表示分裂期,时间为3h;由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到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表示分裂间期,时间为10h.所以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为10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所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细胞被标记的是DNA.由于DNA进行复制时双螺旋结构打开,此时最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而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即AB和DE期.

(2)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细胞增殖1次,100%的细胞被标记,以后随着细胞增殖次数的增加,不被标记的细胞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多,所以被标记细胞比例会逐渐减少.由于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被标记的细胞数目也会逐渐减少.

(3)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即图1中的CD期,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故答案为:

(1)10   DNA    AB和DE

(2)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细胞增殖1次,100%的细胞被标记,以后随着细胞增殖次数的增加,不被标记的细胞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多,故被标记细胞比例减少    细胞衰老、死亡、脱落

(3)CD   4

解析

解:(1)细胞分裂一次经历的时间为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根据题意结合图1可知,由B(标记细胞开始进入分裂期)到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表示分裂期,时间为3h;由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到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表示分裂间期,时间为10h.所以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为10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合成DNA的原料,所以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细胞被标记的是DNA.由于DNA进行复制时双螺旋结构打开,此时最不稳定,容易发生突变,而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即AB和DE期.

(2)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细胞增殖1次,100%的细胞被标记,以后随着细胞增殖次数的增加,不被标记的细胞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多,所以被标记细胞比例会逐渐减少.由于细胞的衰老、死亡、脱落,被标记的细胞数目也会逐渐减少.

(3)图2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即图1中的CD期,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4个染色体组.

故答案为:

(1)10   DNA    AB和DE

(2)依据DNA半保留复制特点,细胞增殖1次,100%的细胞被标记,以后随着细胞增殖次数的增加,不被标记的细胞开始出现并不断增多,故被标记细胞比例减少    细胞衰老、死亡、脱落

(3)CD   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a→d表示连续分裂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此图中a、c时长相等,b、d时长相等,则a+b或b+c都可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d时期发生过染色体数目加倍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

D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参与活动的细胞器主要有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b+c不是一个细胞周期,细胞周期是先细胞分裂间期,后分裂期,A错误;

B、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d时期为分裂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过染色体数目加倍,B正确;

C、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d段分裂期,C正确;

D、在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参与活动的细胞器主要有高尔基体、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D正确.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15秋•黔东南州校级月考)如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______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______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处于M期细胞由______形成纺锤体,在M期,______作用,保证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DNA的合成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共需要15小时.

(2)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由于纺锤体的牵引作用,保证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1)S   15

(2)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纺锤体的牵引   染色体变异

解析

解:(1)DNA的合成在S期,当在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时,DNA合成被抑制,即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若使所有细胞都停留在G1、S期交界处,则刚完成DNA复制的细胞需要经过G2、M和G1,共需要15小时.

(2)动物细胞的纺锤体是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由于纺锤体的牵引作用,保证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故答案为:

(1)S   15

(2)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纺锤体的牵引   染色体变异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处在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生殖细胞属于高等分化的细胞,产生后不能进入下个细胞周期;故A错误.

B、机体内连续分裂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故B错误.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间期;故C错误.

D、细胞分裂间期,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为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 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DE 阶段为分裂间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发生在分裂期,A错误;

B、BC阶段为分裂间期,此期间发生了DNA的复制,故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B正确;

C、CD阶段为分裂期,CD阶段之前就完成了与DNA复制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错误;

D、一个细胞周期应为先是分裂间期,后是分裂期,应表示为BC+CD或DE+EF,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连续分裂的细胞,计算细胞周期开始的时间应从什么时候开始(  )

A细胞形成时

B细胞核开始形成时

C染色体出现时

D染色体消失时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细胞周期是指对于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故A正确;

B、细胞核在细胞分裂末期形成,故B错误;

C、染色体出现于分裂前期,故C错误;

D、染色体消失于分裂末期,故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熟的生殖细胞产生后立即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

B机体内所有的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

C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细胞分裂期提供物质基础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成熟的生殖细胞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进行分裂,无细胞周期,A错误;

B、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能进行分裂,因此无细胞周期,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B错误;

C、DNA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因此抑制DNA的合成,细胞将停留在分裂间期,C错误;

D、细胞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分裂期做物质准备,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为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甲→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B甲→甲的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C乙→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D乙→乙的过程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甲→乙的过程时间较短,表示分裂期,A错误;

B、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应为乙→乙的过程,B错误;

C、乙→甲的过程时间长,表示分裂间期,C错误;

D、乙→乙的过程为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为止,表示一个细胞周期,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乙→甲时期

B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乙→甲→乙

C乙→甲时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活动旺盛

D甲→乙时期,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DNA和染色体数目加倍分别发生间期和后期,故A错误.

B、据图可知,乙是起点又是终点.乙→甲是分裂间期、甲→乙是分裂期,故该细胞的细胞周期为乙→甲→乙,B正确.

C、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蛋白质合成发生在细胞间期.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发生在末期,故C错误.

D、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细胞的生命历程包括有丝分裂、分化等过程.请问答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问题

(1)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S期进行DNA复制,G1期和G2期进行旺盛的蛋白质合成.

在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______期占整个细胞周期比例较大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发现核DNA复制由某信号蛋白启动,该信号蛋内在G1期结束时合成完毕并在G2期起始阶段被灭活.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如果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______.如果将M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将出现______现象.

(2)假定染色体数为10条(不含3H)的某生物体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色体中,带有标记的有______

(3)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其全能性会受到限制.山中伸弥教授用某种病毒为运载体,将 4种g的基因导入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中,使之成功转化为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成果荣获2012年诺贝尔奖,其应用前景是对iPS细胞进行______后,可用于器官移植,从而避免传统方法中,因______细胞攻击异体移植器官而造成的治疗失败.但是由于____________中可能带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导致iPS细胞癌变率高达20%.山中仲弥教授的成果用于临床尚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正确答案

(1)观察曲线可知,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因此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分裂期占整个细胞周期比例较大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核DNA复制由某信号蛋白启动,该信号蛋内在G1期结束时合成完毕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提前;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M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将出现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现象.

(2)把不含3H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10条),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细胞中,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3H,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共有20条DNA分子,其中不含3H的10条,另10条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上含有3H,所以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

色体中,带有标记的有0条到10条.

(3)由题意可知,iPS细胞是多功能干细胞,在临床上用于器官移植要首先对其进行定向诱导分化,此法可以避免传统方法中,因效应T细胞攻击异体移植器官而造成的治疗失败,但是由于运载体和目的基因中可能带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导致iPS细胞癌变率高.

故答案应为:

(1)分裂期  提前   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   (2)0条到10条  (3)定向诱导分化  效应T  运载体  目的基因

解析

(1)观察曲线可知,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远远长于分裂期,因此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选择分裂期占整个细胞周期比例较大的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分析题干材料可知,核DNA复制由某信号蛋白启动,该信号蛋内在G1期结束时合成完毕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提前;M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M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将出现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现象.

(2)把不含3H生物体细胞(染色体数是10条),放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细胞中,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3H,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后期,共有20条DNA分子,其中不含3H的10条,另10条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上含有3H,所以移向细胞某一极的染

色体中,带有标记的有0条到10条.

(3)由题意可知,iPS细胞是多功能干细胞,在临床上用于器官移植要首先对其进行定向诱导分化,此法可以避免传统方法中,因效应T细胞攻击异体移植器官而造成的治疗失败,但是由于运载体和目的基因中可能带有与癌变有关的基因,导致iPS细胞癌变率高.

故答案应为:

(1)分裂期  提前   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   (2)0条到10条  (3)定向诱导分化  效应T  运载体  目的基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

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M期细胞至少需要10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A错误;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0+1.5=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B正确;

C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不同的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所需时间不同,C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中的a→d表示连续分裂细胞的两个细胞周期,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为一个细胞周期

B遗传物质平分一般发生在b段或d段

Cb和c为一个细胞周期

Da段或c段结束DNA含量增加一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由题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可以表示为(a+b)或(c+d),A正确;

B、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期,即b或d段,B正确;

C、b为上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期,c为下一个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C错误;

D、a段或c段为分裂间期,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细胞周期的概念:______的细胞,从______完成时开始,到______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正确答案

连续分裂

一次分裂

下一次分裂

解析

解: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

故答案为:

连续分裂     一次分裂     下一次分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细胞的生命历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