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 共2777题
2010年7月以来,我国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济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及时采取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和稳定市场价格工作,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1)简要说明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6分)
(2)在调控物价上我们是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的?(8分)
正确答案
(1)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普遍降低,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影响城市低收入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3分)②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农产品价格上涨,农业及相关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者会扩大生产规模;有些以农产品为原材料的生产者因生产成本增加,其价格竞争力减弱,促使其采用先进技术、改善管理或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3分)
(2)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当前物价形势严峻,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只有抑制价格上涨势头,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分)
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过快,加大了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成本。调控物价,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2分)
③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国务院采取措施,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做到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4分)
(1)课本的基础知识点,价格变动的影响,我们注意从两个角度分析,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2)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其实我们就是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角度去分析即可。
在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崇尚绿色低碳生活。据调查,河北某地外销的无公害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40%。全市仅有13个蔬菜品种获河北省无公害蔬菜资质认证,2万亩达到A级绿色食品标准。河北省的无公害蔬菜以其优良的品质热销北京。
(1)为什么无公害蔬菜价格比普通蔬菜高30%~40%?
(2)请分析无公害蔬菜价格的高涨对生产经营者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价值决定价格。无公害蔬菜品质优良,成本高,价值量大,所以价格会比普通蔬菜高;
②供求影响价格。人们越来越崇尚绿色低碳生活,而无公害蔬菜供应量少,供不应求,所以无公害蔬菜的价格高。
(2)(共10分)(只要言之有理,可给分)
①调节生产,无公害蔬菜价格高涨,生产经营者有利可图,扩大生产规模;(4分)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生产经营者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3分)
③促进生产经营者不断创新,开发出更多的适合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3分)
试题分析:本题第(1)问实质是考查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价值决定价格,二是供求影响价格。第(2)问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在审题的基础上,首先要想到教材中关于“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的知识,然后联系材料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有所取舍,看材料是如何反映出价格影响生产的。本题中无论是调节生产,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都在材料中有所体现,所以可从三方面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点评:做本题:第一步,审读设问,明确答题方向。依据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和答题方向,可以通过设问中的关键词或者所涉及的主体进行定位。第二步,审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依据设问限定,审读材料,提取有效地材料信息。第三步,依据材料信息与设问限定,整合知识,组织答案。
阅读分析材料,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掀起了一股自来水涨价热潮。尤其最近两个月,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举行水价上调的听证会。其他许多城市也处于准备阶段。2012年1月1日起,广州自来水全面涨价;4月1日,南京上调自来水价;4月27日,上海举行水价调整听证会;5月10日,北京表示调整综合水价。可以说,水价上调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基本上都已经是大势所趋。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谈谈水价上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正确答案
①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水作为生活必需品,水价上涨也不会大幅度减少人们对水的需求。(6分)
②水价上涨,使生产成本增加,使产品价格上涨,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为此生产者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及科学的管理,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6分)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在审题的基础上,首先要想到教材中关于“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和生活的影响”的知识,然后联系材料进行分析。根据材料有所取舍,看材料是如何反映出价格影响生产和生活的。本题中对生产的影响是采用先进的技术及科学的管理,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提高水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材料中有所体现,对生活的影响从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其需求量的影响较小。组织答案时要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点评:本题是收敛性试题,这类试题的主要特点是:设问中的知识范围要求很具体,或者具体到某一个知识点,或者具体到一个知识模块。但也有个别试题,会涉及知识的迁移和借用,这就需要学活、用活知识,做到融会贯通。此类试题的解题思路:读取设问时要把握三点:知识范围(注意答案有时看似超出范围要求,这里有个知识的渗透和借用问题)、待分析的事件、答题角度。以所要求的知识范围为依据,到材料中寻找相关信息,并有理有据地组织答案;如果所要求的原理用完后仍有重要信息没有分析,就要考虑知识的迁移和借用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A市近来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关情况
注:①2010年的数据为A市政府出台的“房产新政”中的相关内容,新政将加大对房产商捂盘惜售行为的查处力度,抑制投机性购房。②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
2010年A市政府出台的房产新政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房产政策,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普遍欢迎。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A市政府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房产新政的现实意义。(12分)
正确答案
略
2010年7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发布的《2010年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强调,下半年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保持警惕。中国人民银行监测的5000户工业企业产品销售价格景气指数从一季度的53.2%上升至54.2%,已经连续六个季度上升。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的居民储户调查显示,二季度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为70.3%,比上季度上升4.7个百分点。
小题1:简要说明物价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
小题2:“下半年对物价上涨的可能性要保持警惕”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并请你为防止物价上涨提几点合理建议。(8分)
正确答案
(1)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一般说来,物价上涨,人们购买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影响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2分)②对生产的影响:a,物价上涨,有些生产者获利会增加,生产者可能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b,有些生产者可能因生产成本增加,其价格竞争力减弱。为增强企业竞争力而采取先进技术、改善管理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或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等,(4分)
(2)依据:物价持续上涨,最终会引发通货膨胀,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2分)
建议:①控制纸币发行量。②刺激企业扩大生产,增加有效供给。③采取必要措施,促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恢复平衡,推动物价平稳回落。(每点2分)
试题分析:(1)设问是“简要说明物价上涨可能带来的影响”,考生就要回忆经济书中和物价有关的所有知识点,找到是——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价格影响生活,因为价格升高,人们对这种商品的需求就会减少,会影响消费水平;价格影响生产,价格升高,利润增加,生产会扩大,迫使劳动者提高劳动生产率以获得降价空间,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2)为什么要对物价上涨保持警惕?因为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信号。怎样防止物价上涨?物价上涨,是供不应求,是需求过旺,是因为纸币发行过多,一是要控制纸币的发行,二要想方设法增加供应,使总供应和总需求达到平衡。
点评:材料在书外,知识在书中,考生一定要想办法从材料中找到出题者要考查的知识点,只要找到知识点,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接下来只要联系材料进行分析就可以了。这需要考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时候,能认真领会,理解书本知识点,而且还要把知识点熟记下来,这样才能得心应手的使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