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影视事业的发展史上,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电影的主流是(  )

A古装电影,如《定军山》

B武侠电影,如《七剑下天山》

C左翼电影,如《渔光曲》

D救亡电影,如《风云儿女》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指

A《申报》

B《点石斋画报》

C《大公报》

D《新小说》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以来,科技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下列场景不符合历史史实的一项是

A1839年,广州市民通过阅读《申报》了解虎门销烟情况

B1939年,上海市民观看获奖电影《渔光曲》

C1949年,南京居民收听北平和谈最新进展

D1999年,济南市民在街头观看国庆阅兵直播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政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D电报的广泛使用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中国近代,“来自西方的商品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它没有大炮那么可怕,但比大炮更有力量,它不像思想那么感染人心,但却比思想更广泛地走到每一个人的生活里去。”下列西方事物成为中国人生活组成部分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西装②电话③无线广播④电影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代中国出现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是

A《中外纪闻》

B《国闻报》

C《申报》

D《新青年》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四大古典名著都被搬上荧屏,这四大古典名著是(  )

①《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②《水浒传》和《西游记》③《西厢记》和《牡丹亭》 ④《桃花扇》和《长生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1958年5月1日,新华社在首都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已于当晚19:05分开始试播,它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这座电视台是

A北京电视台

B上海电视台

C江苏电视台

D湖南电视台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世纪初,巴黎、柏林、伦敦的嗜好和说话腔调,传播到了国家最遥远的乡村。根深蒂固的地方文化被全国性文化取代,各国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受到国际消费文化的影响。促成欧洲这种文化变迁的主要媒介是

A报纸和广播

B铁路和飞机

C电影和电视

D网络和漫画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第四媒介”指的是()

A电话

B手机

C互联网

D电视

正确答案

C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大众传媒的变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