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
- 共1230题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帐面价值的差额,正确的会计处理是()
A.计入资本公积
B.计入期初留存收益
C.计入营业外收入
D.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正确答案
A
解析
自用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该房地产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企业处置一项以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实际收到的金额为5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为400万元,累计折旧100万元。营业税税率为5%,下列关于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是( )。
A.贷记“其他业务收入”500万元
B.借记“其他业务成本”300万元
C.借记“营业税金及附加”25万元
D.贷记“营业外收入”175万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其他资本公积但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的是( )
A.溢价发行股票形成的资本公积
B.因享有联营企业其他综合收益形成的资本公积
C.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
D.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等待期内形成的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本题涉及教材不同章节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他综合收益的情况包括以下情况:(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2)确认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或减少(3)计入其他资本公积的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利得或损失中属于有效套期的部分,以及其后续的转出;(4)境外经营外币报表折算差额的增加或减少(5)与计入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针对不确认为当期损益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所得税影响。如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资本公积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对于A选项,所有者资本投入导致的实收资本(或股本)与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增加,不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下列各项中,应计入投资收益的事项有( )。
A.处置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金额
B.处置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原计入“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
C.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发生亏损
D.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大于可收回金额
E.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方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时
正确答案
B,C,E
解析
[解析] 选项A,计入其他业务成本;选项D,
计入资产减值损失。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发生变化的有( )。
A.计提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B.计提投资性房地产折旧
C.对投资性房地产的维修
D.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改良
E.公允价值模式下,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发生变动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选项C计入当期损益,不影响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下列各项中,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能调整的项目有( )。
A.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让的净收益
B.国债的利息收入
C.广告宣传费支出
D.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E.权益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确认的投资收益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业务发生时,不通过“资本公积”科目核算的有( )。
A.无法偿还的应付账款
B.采用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企业实现净利润
C.收到国家拨入专门用于技术改造的拨款
D.采用权益法核算下,被投资企业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E.企业将自用的建筑物转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公允价值小于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解析] 选项A,应直接转入“营业外收入”;选项B,投资企业按享有的份额确认为投资收益;选项C,应确认为一项负债,只有在拨款项目完成后形成资产价值的部分才能转为资本公积;选项E,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下列企业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假定不存在其他的纳税调整事项,关于递延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A.甲公司2010年经营亏损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在未来5年内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税所得额,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00万元
B.乙公司2010年年初购入设备一台,乙公司在会计处理时按照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设备符合税收优惠条件允许加速计提折旧,当年计税时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金额比年限平均法多计提1000万元,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0万元
C.丙公司2010年年初以2000万元购入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2010年年末该项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0万元
D.丁公司2010年年初以4000万元购入一项投资性房地产,对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10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计税基础为3600万元,为此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50万元
正确答案
A,C
解析
[解析] 选项B,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250万元;选项D,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3000万元,计税基础3600万元,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150万元。
A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A公司于2007年1月1日折价发行了面值为2500万元公司债券,发行价格为2000万元,票面利率为4.72%,债券实际利率为
10%,次年1月5日支付利息,到期二次还本。A公司发行公司债券募集的资金专门用于建造一栋五层的办公楼,办公楼从2007年1月1日开始建设,采用出包方式建造,假定当日一次支付工程款3000万元,工程于2007年底完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支付工程款尾款60万元,其中该办公楼第一层的实际成本为700万元,公允价值为800万元,将用于经营性出租或出售。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办公楼,预计使用年限为50年,净残值率为5%,采用直线法于年末计提折旧。2007年12月31日办公楼第一层出租给中国银行作为储蓄所,租期为5年,从2008年末开始支付租金分别为100万元、80万元、60万元、40万元、20万元,其余四层办公楼交付管理部门使用。2008年末收到租金为100万元,2008年末办公楼第一层的公允价值为850万元。2009年末办公楼第一层的公允价值为810万元。
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于年末摊销。除该借款以外无其他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要求:
(1)编制2007年1月1日支付工程款的会计分录。
(2)2007年12月31日计算有关应付债券的利息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3)编制2007年12月31日支付工程尾款的会计分录。
(4)编制2007年12月31日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会计分录。
(5)编制2007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6)编制2008年12月31日收到租金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08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8)2008年12月31日计算有关应付债券的利息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9)编制2008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10)编制2009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
(1)编制2007年1月1日支付工程款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3000
贷:银行存款 3000
(2)2007年12月31日计算有关应付债券的利息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实际利息费用=2000×10%=200(万元)
应付利息=2500×4.72%=118(万元)
实际利息费用与应付利息的差额=200-118=82(万元)
应予资本化的利息费用为200万元
借:在建工程 200
贷:应付利息 118
应付债券一利息调整 82
(3)编制2007年12月31日支付工程尾款的会计分录
借:在建工程 60
贷:银行存款 60
(4)编制2007年12月31日办理竣工决算手续的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2560
投资性房地产一办公楼(成本) 700
贷:在建工程 3260
(5)编制2007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一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00
(6)编制2008年12月31日收到租金的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60
其他应付款 40
(7)编制2008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的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2560×(1-5%)/50=48.64
贷:累计折旧 48.64
(8)2008年12月31日计算有关应付债券的利息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实际利息费用=(2000+82)×10%=208.2(万元)
应付利息=2500×4.72%=118(万元)
实际利息费用与应付利息的差额=208.2-118=90.2(万元)
借:财务费用 208.2
贷:应付利息 118
应付债券一利息调整 90.2
(9)编制2008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借:投资性房地产一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 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50
(10)编制2009年12月31日调整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40
贷:投资性房地产一办公楼(公允价值变动) 40
解析
暂无解析
下列各项中,能够影响企业当期损益的是( )。
A.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价值
B.采用成本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可收回金额高于账面余额
C.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期末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余额
D.自用的房地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转换日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选项AB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选项D计入资本公积;选项C,应将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影响当期损益。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