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通过R1的电流I1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B,C,D

解析

解:以R1为研究对象,根据欧姆定律得:I1=

以R2为研究对象,根据欧姆定律得:I2=

而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则得:I1=I2=

以整个电路为研究对象,则得:I1=

故选:BCD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有三个电阻,其阻值分别为10Ω、20Ω、30Ω,现把它们分别按不同方式连接后加上相同的直流电压.问:

(1)在总电路上可能获得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多少?

(2)对20Ω的电阻来说,在各种可能的连接方式中能使获得最大功率的有哪些连接方式?获得最小功率的有哪些连接方式?(只要求画出电路图表示).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三个电阻串联时获得的电阻最大,最大值为:

Rmax=10+20+30=60Ω;

三个电阻并联时获得的电阻最小,根据并联电路特点:并联之后的总电阻小于支路中的最小电阻:=++

解得:Rmin=Ω.

因电压不变,由U=IR得: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

(2)20Ω的电阻是定值电阻,当电压最大时获得的功率最大,而最大电压等于直流电压,可有两种连接方式如图a、b所示.

20Ω的电压最小时获得的功率最小,连接方式如图c所示.

答:(1)在总电路上可能获得最大电流与最小电流之比为11:1.

(2)对20Ω的电阻来说,在各种可能的连接方式中能使获得最大功率的连接方式如图a、b所示,获得最小功率的连接方式如图c所示.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U=24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值为100Ω,R1=50Ω.当滑片P滑至R2的中点时,a、b两端的电压为(  )

A8V

B12V

C16V

D24V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题,滑片P滑至R2的中点,变阻器下半部分电阻为50Ω,下半部分电阻与R1并联的阻值为 R=R1=25Ω

则a.b两端的电压为:

 Uab=U=×24V=8V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为1A和2A,若将电阻R3、R4的位置互换,则两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据此可知(  )

A电阻R4可能比电阻R3的阻值大

B通过电阻R1的电流强度为2A

C通过电阻R2的电流强度为1.5A

D电阻R3的阻值一定为电阻R2的2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画出等效电路图,如图所示,R2、R3、R4并联,

若互换R3、R4的位置,两电流表的示数不变,则R3=R4.故A错误.

BCD、因为电流表A1的示数为1A,所以I4=I3=0.5A;因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为2A,则I2+I3=2A;所以I2=1.5A;

因为R2与R3并联,电压相等,通过R2的电流大于通过R3的电流,则电阻R2小于电阻R3的阻值.

通过R1的电流等于总电流,即I1=IA1+I2=1A+1.5A=2.5A,由于电阻R1和电阻R2两端的电压关系未知,无法得出两电阻的阻值关系.故C正确,BD错误.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裸导线A和B,如果把导线A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导线B对折后结合起来,然后分别加上相同的电压,则它们的电阻之比RA:RB______,相同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之比qA:qB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原来的电阻为R,其中的一根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电阻定律,电阻R1=4R,另一根对折后绞合起来,长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根据电阻定律,电阻R2=R,则两电阻之比为16:1.电压相等,根据欧姆定律,电流比为1:16,根据q=It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电量之比为1:16.

故答案为:16:1,1:16.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小明利用如图电路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已知电源电压6V,当开关S闭合后,两灯均不亮.他用电压表分别测a、c和a、b两点间的电压,发现两次电压表示数均为6V,由此判断灯______断路;若用电压表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______

正确答案

L1

0

解析

解:据题开关闭合两灯均不亮,说明电路中有断路,用电压表测量a、b两点间的电压,有示数,说明a、b两点到电源正负极的连接是连通的,灯L2没有开路,则灯L1断路;

把电压表接在b、c上,因为L1断路,电路中无电流,没有电压,示数为0.

故答案为:L1,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研究“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纷纷提出猜想和研究方法,如图.

(1)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通过理论推导,探究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与各支路电阻的关系;

(2)请设计出一个实验,来验证你得出的结论.(简述验证过程与方法,并画出实验电路和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设并联电阻的阻值为R1和R2,并联后等效电阻为R,通过它们的电流分别为I1、I2和I,有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

U=U1=U2…①

I=I1+I2…②

由欧姆定律I=代入②式得=+…③

将①代入③式得+…

结论:并联电路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

(2)实验电路

实验表格

每一组实验,图甲可任选R1和R2,闭合开关后读出U和I的值.记入表格中,然后在图乙中使滑片移动,使U和I的值与图甲相同时,测出连入电路电阻的值R.若,则验证上述推导正确.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A、B为分压器的输出端,R是负载电阻,电源电压为U保持恒定,滑动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空载(不接R)时,输出电压为U/2

B接上负载 R时,输出电压<U/2

C负载电阻R的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低

D接上负载R后,要使输出电压为U/2,滑动片P须向上移动至某一位置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A、空载(不接R)时,触头把滑动变阻器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输出电压为电源电压的一半,即,故A正确;

B、接上负载R时,电路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上半部分电压变大,大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则A、B间的输出电压小于,故B正确;

C、负载电阻R的阻值越大,负载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下半部分电阻的并联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大,故C错误;

D、接上负载R时,电路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上半部分电压变大,大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则A、B间的输出电压小于,要使输出电压等于,滑片应向上移动,故D正确;

故选AB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中,伏特表V1和V2的内阻都远远大于R1、R2、R3和R4的电阻,R1和R3电阻未知,R2=R4=20Ω,伏特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15V和10V,则a、b两点间的电压为(  )

A23V

B24V

C25V

D26V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两电压表为理想电压表时,四个电阻串联,则Uab=U1+U2+U3+U4

由于R2=R4=20Ω,电流又相等,则U2=U4

则Uab=(U1+U2)+(U3+U2)=UV1+UV2=15V+10V=25V

故选: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阻值较大的两个电阻R1和R2串联后,接入电压恒定的电路,如图所示,现用同一电压表依次测量a与c、b与c以及a与b间电压,测量值依次为U1、U2及U,则(  )

AU1+U2=U

BU1+U2<U

C=

D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解:AB、假设电压表未接入电路时,电阻R1和R2的电压分别为U1′和U2′.当电压表测量电阻R1的电压时,与R1并联,并联电阻小于R1,而R2不变,则并联部分的电压小于电压表没有接入电路时的电压,即U1<U1′.同理,U2<U2′,则U1+U2<U1′+U2′,又U1′+U2′=U,则U1+U2<U.故A错误,B正确.

C、D设电压表的电阻为RV.当电压表测量电阻R1的电压时,根据欧姆定律得:

U1=U=R1

同理有:U2=R2

则有:=.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照明供电线路的路端电压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可是我们在晚上七、八点钟用电高峰时开灯,电灯比深夜时要显得暗些,这是因为此时(  )

A用电支路增多,总电阻比深夜时大,干路电流小,每盏灯分到的电压就小

B用电支路增多,总电阻比深夜时大,干路电流小,每一支路的电流就小

C用电支路增多,总电阻比深夜时小,干路电流大,输电线上损失电压大

D干路电流一定,支路比深夜多,输电线上损失电压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晚上七、八点钟用电高峰时开灯,由于用电支路增多,总电阻比深夜时小,根据欧姆定律,输电线上的干路电流增大,输电线上损失的电压变大,由于照明供电线路的路端电压基本上是保持不变的,所以每盏灯分到的电压减小,每盏灯两端的电压较低.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把“1.5V  0.3A”的电珠接到6V的电源上,为使正常发光,需要串联一只______Ω的电阻.

正确答案

15

解析

解:“1.5V 0.3A”的电珠正常发光,故电流为0.3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有:

E=UL+IR

解得:

R===15Ω

答案为:1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用下列仪器:热敏电阻、学生电源、继电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设计一个由温度控制小灯泡发光与熄灭的电路.

正确答案

解析

解:设计图如图所示,闭合后,有电流通过继电器,但由于较大,继电器产生的磁场较弱,当的温度升高时,的电阻减小,继电器的磁场显著增大,被吸下来,小灯泡发光,温度降低,磁性减弱,被弹开、小灯泡熄灭,从而达到由温度控制灯泡的发光与熄灭.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电流表的量程标定不准确,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该电流表的实际量程Im

所用器材有:量程不准的电流表A1,内阻r1=10.0Ω,量程标称为5.0mA;标准电流表A2,内阻r2=45.0Ω,量程1.0mA;标准电阻R1,阻值10.0Ω;滑动变阻器R,总电阻为300.0Ω;电源E,电动势3.0V,内阻不计;保护电阻R2;开关S;导线.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2所示的实物图上画出连线.

(2)开关S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c应滑动至______端.

(3)开关S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使电流表A1满偏;若此时电流表A2的读数为I2,则A1的量程Im=______

(4)若测量时,A1未调到满偏,两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从图中读出A1的示数I1=______,A2的示数I2=______;由读出的数据计算得Im=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5)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准确度的建议: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实物连线图如图所示:

(2)要求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前应接入最大电阻,故滑片应滑到b处;

(3)由原理图可知,A2与R1串联后与A1并联,并联部分总电压U=I(r2+R1)=55I;

故电流表A1中的电流I1==5.5I2,此时电流表满偏,故量程为5.5I2

(4)由表可读出I1=3.00mA,I2=0.66mA,由(3)的计算可知,此时I1应为5.5×0.660mA=3.63mA;

故可知:

=

解得:Im=6.05mA;

(5)实验中可以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测量时,电流表指针偏转大于满刻度的

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b;(3)5.5I2; (4)3.00; 0.66mA; 6.05; (5)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是将滑动变阻器作分压器用的电路,A、B为分压器的输出端,R是负载电阻,电源电压为U保持恒定,滑动片P位于变阻器的中央,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空载(不接R)时,输出电压为

B接上负载R时,输出电压小于

C负载电阻R的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低

D接上负载R后,要使输出电压为,滑动片P须向上移动至某一位置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

A、空载(不接R)时,触头把滑动变阻器分成相等的两部分,由串联电路特点可知,输出电压为电源电压的一半,即输出电压为,故A正确;

B、接上负载R时,R与滑动变阻器的下半部分并联,再与滑动变阻器的上半部分串联,因为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总要小于任一支路的电阻,而串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所以接R时,输出电压小于;故B正确.

C、负载电阻R的阻值越大,负载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下半部分电阻的并联阻值越大,输出电压越大,故C错误;

D、接上负载R时,电路总电阻变小,干路电流变大,滑动变阻器上半部分电压变大,大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则A、B间的输出电压小于,要使输出电压等于,滑片应向上移动以增大并联电阻,故D正确;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C.

下一知识点 : 磁场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恒定电流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