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津液
- 共336题
与痿证发病关系密切的脏腑是
A.心、肝、肾、胃
B.肝、肾、脾、胃
C.肝、肾、肺、胃
D.心、肺、脾、胃
E.心、脾、肾、胃
正确答案
C
解析
痿证病在肌肉筋脉,但病机关乎五脏,肝藏血主筋,肾藏精生髓,肺通调布散津液,胃游移生津,故痿证发生与肝、肾、肺、胃功能失调关系最密切。
[命题规律] 考查“痿证的病因”。重点掌握。
气的作用中,与调节尿液和汗液有关的是()
A.温煦作用
B.气化作用
C.推动作用
D.固摄作用
正确答案
C, D
解析
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的生理活动、精血津液的生成及运行输布等等都要依靠气的推动作用。而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有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从而防止这些物质无故流失,保证它们在体内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
患者男,40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红苔黄,脉数
治法应用
A.养阴润肺生津
B.清热润肺生津
C.清泻肺胃之火
D.益气养阴清热
E.滋阴固肾生津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证因肺脏燥热,津液失布所致,故治宜养阴润肺生津。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症见:心悸盗汗,心烦不寐,两颧发红,干咳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其证型是
A.心阴不足
B.心阳不足
C.心肾阳虚
D.气虚血瘀
E.水气凌心射肺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心阳为气血运行、津液流注的动力,故心肾阳虚则常表现为阴寒内盛,全身功能极度降低,血行瘀滞,水气内停等病变。阳气衰微,心失濡养,故心悸怔忡;不能温煦肌肤,则畏寒肢冷。三焦决渎不利,膀胱气化失司,则见小便不利:水液停聚,泛溢肌肤,故肢体浮肿。阳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可见口唇爪甲青紫。舌淡暗或青紫,苔白滑,脉沉微细,皆为心肾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血行瘀滞,水气内盛之征。其证型是心肾阳虚;阴虚则阳亢,虚热内生,故五心烦热,午后潮热:寐则阳气入阴,营液受蒸则外流而为盗汗;虚热上炎则两颧发红,舌红少津:脉细主阴虚,数主有热,为阴虚内热的脉象,其证型是心阴不足。
[考点]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何谓肝主疏泄试述肝主疏泄与气血津液运行的关系。
正确答案
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宣泄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并促其通畅条达的作用。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由于肝气的生理特点是主升、主动,喜条达而恶抑郁,故对于人体气机的疏通、畅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气血和调,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功能才能正常。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可引起多种病理变化,如疏泄不及则引起气机不畅,疏泄太过则引起肝的气火上逆等。
肝主疏泄,促进血液运行。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即“气行则血行”。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通畅,则血液循行保持通利状态。若肝有病变,疏泄失职,气机不畅,则血液流行亦受阻,引起气滞血瘀之病症。另外,疏泄太过,升发太过,又可形成肝气上逆的病理变化,血随气逆,气血并行于上,气血逆乱,可见上窍出血,甚则昏厥等。
肝主疏泄,促进水液代谢。肝的疏泄作用,在促进水液代谢,保持水液代谢平衡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津液的运行输布,依赖着气的推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调节着气的运动,从而调节着水液的代谢。肝主疏泄,调畅三焦气机和调节肺、脾、肾等脏腑的气机升降,使三焦水道通利、脏腑气机协调,促进水液的运行。若疏泄失职,气机郁滞,则水液停留,临床可见痰饮、水肿等症,或见气水交阻的臌胀病,痰气交阻的梅核气、痰核、瘰疬等 同时,气血的运行又与水液代谢有密切关系,气血的病变可使水液代谢失常,“气滞水亦停”,“血不利则为水”。
解析
暂无解析
称为“贮痰之器”的脏是
A.心
B.肺
C.肝
D.脾
E.肾
正确答案
B
解析
津液代谢涉及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就肺脾而言,肺气宣降以行水,使水液正常地输布与排泄:脾气运化,散精于肺,使水液正常地生成与输布。人体的水液,由脾气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而布散周身及下输肾或膀胱。肺脾两脏协调配合,相互为用,是保证津液正常输布与排泄的重要环节。若脾失健运,水液不化,聚湿生痰,为饮为肿,影响及肺则失其宣降而痰嗽喘咳。是病其标在肺,而其本在脾,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考点] 肺为“贮痰之器”的含义。
患者曾发高热,热退而见口鼻、皮肤干燥,形瘦,目陷,唇舌干燥,舌紫绛边有瘀斑、瘀点、其病机是
A.津液不足
B.津亏血瘀
C.津枯血燥
D.津停气阻
E.气阴两亏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评析] 津液辨证的病机与表现:痰为水液内停而凝聚成形的病理产物,稠粘,随气机流窜全身,有多种临床表现,痰液贮肺、痰蒙心神、痰阻心脉、痰阻经络等;饮为水液内停而凝聚成形的病理产物,较痰清稀,饮多停于局部,有寒饮停肺、饮停心包、饮停胸胁、饮停胃肠等;水为肺脾肾功能失调,水液内停而凝聚成形的病理产物,较饮更为清稀,流动性大,可以泛溢于肌肤,并可以随体位的变动而改变,有阳水、阴水之分;体内津液不足,脏腑组织官窍失却津液的滋润濡养和充盈,分为伤津(津亏)和液脱(液耗),以干燥为主症。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依据是
A.气能生津
B.气能行津
C.气能摄津
D.精血同源 E,津血同源
正确答案
E
解析
血和津液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均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相互化生,称为“津血同源”。夺血者无汗是指若血液亏耗,尤其是在失血时,脉中血少,不能化为津液,反而需要脉外津液进入脉中,因而导致津液不足。此时,不能对失血者再使用发汗的治疗方法,以防津掖与血液进一步耗竭。夺汗者无血是指对于汗证等津液不足者,不能再用放血或破血疗法,以防血液和津液的进一步耗伤。
机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有赖于气的何种功能
A.推动功能
B.温煦功能
C.防御功能
D.固摄功能
E.气化功能
正确答案
E
解析
气化泛指人体内气的运行变化。气化是在气的作用下,脏腑的功能活动,精、气、血、津液等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化生,以及物质与功能之间的转化,包括了体内物质的新陈代谢,以及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等过程。[考点] 气的功能。
小青龙汤中配伍酸敛的芍药和五味子的主要意义是()。
A.佐助
B.佐制
C.调和
D.引经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题思路] 小青龙汤为治外寒内饮之方。其中芍药和五味子为酸敛之品,表证、饮证不宜单独运用,但在辛温发散药物中配伍,不但没有妨碍解表化饮,反而能起到佐制的作用。 [命题规律] 考查“小青龙汤的药物配伍意义”。重点掌握。 [错误陷阱] 防止发散太过、耗伤肺气及温燥太过、耗伤津液,使全方散中有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