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在一支试管中放入一块很小的铜片,再加入少量浓硫酸,然后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把一小条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放入带有单孔橡皮塞的玻璃管中。塞紧试管口,在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溶液的棉花。给试管加热,观察现象。当试管中的液体逐渐透明时,停止加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试管中的液体反应一段时间后,处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待试管中反应停止后,给玻璃管放有蘸过品红溶液的滤纸处微微加热,滤纸条的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待试管中的液体冷却后,将试管上层液体倒去,再慢慢加入少量水,可观察溶液呈__________色。

(4)玻璃导管口处缠放一团蘸有溶液的棉花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如果浓硫酸的浓度为,铜片是过量的,加热使之反应,当被还原的硫酸为。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 (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正确答案

(1)(浓)

(2)品红褪色;滤纸变红

(3)蓝色

(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

(5)大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某活动小组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1)实验目的:分析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

①洗气瓶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

②写出加热条件下铁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活动小组预测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可能还会有氢气产生,为进一步确认气体的成分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2)实验目的:检验气体的成分.

试剂: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碱石灰.

仪器如下图(可重复使用,可根据需要取用);

①连接仪器.将装置的字母填入□内,并将试剂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括号内(可不填满)

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实验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3)实验目的:确定产物的含量.

①若混合气体中含有SO2和H2,为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需收集的数据有______.

②若反应后烧瓶中溶液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有Fe2+、Fe3+,其中检验是否含有Fe3+可采用的试剂为______;如果该过程中共消耗了11.2g铁,反应后的溶液能吸收标准状况下1.12L氯气,则原溶液中含有Fe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正确答案

(1)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答案为:干燥;

②铁在加热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铁和二氧化硫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故答案为: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

(2)①浓硫酸与铁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检验二氧化硫气体可用品红溶液,用A装置,然后在A装置中用高锰酸钾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再在A中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在A或C装置中干燥(用浓硫酸(或碱石灰))后通入D中(氧化铜粉末)吸收氢气,然后在E中用无水硫酸铜固体检验是否有水生成,为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E中影响实验结果,应最后连接A或C,

故答案为:A-A-A(或C)-D-E-A(或C)或A-A-A-A(或C)-D-E-A(或C);

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浓硫酸(或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碱石灰,

或:品红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浓硫酸(或碱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或碱石灰,或:品红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高猛酸钾酸性溶液(或品红)-浓硫酸(或碱石灰)-氧化铜粉末-无水硫酸铜固体-浓硫酸或碱石灰;

②若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D中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生成铜和水,E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故答案为:D中固体粉末由黑色变为红色,E中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

(3)①测定混合气体中各成分含量,应知道气体的总量和某一种气体的量,氢气的量可根据反应前D中氧化铜粉末质量反应后D中粉末的质量计算,

故答案为: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反应前后D中粉末质量的差值(反应前D中氧化铜粉末质量反应后D中粉末的质量);

②检验Fe3+可用KSCN溶液,n(Fe)==0.2mol,

则n(Fe2+)+n(Fe3+)=0.2mol,由2Fe2++Cl2=2Fe3++2Cl-,可知n(Fe2+)=2n(Cl2)=2×=0.1mol,

则n(Fe3+)=0.1mol,

故答案为:KSCN溶液;0.1.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化学探究小组的同学将过量锌粉与44mL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其质量为19.6g.(若锌与浓硫酸在加热情况下发生的反应为:

Zn+2H2SO4(浓)ZnSO4+SO2↑+2H2O)

(1)试根据相关信息判断11.2L气体的成分,并计算气体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填在以上表格内,每种气体只填一行(不一定填满).

(2)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正确答案

充分反应至不再产生气体时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L的气体即0.5mol,所以气体摩尔质量==39.2g/mol,SO2的摩尔质量是32g/mol,H2的摩尔质量是2g/mol,39.2g/mol介于二者之间,所以气体不是纯净物,应该是SO2和H2的混合物,锌先和浓硫酸反应生成SO2,当硫酸浓度减少,成为稀硫酸,则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 

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来计算:

气体  摩尔质量       差值

H2:2-----------24.8

平均:39.2

SO2:64-----------37.2

所以n(H2):n(SO2)==2:3

即0.5mol混合气体中H2有0.2mol,SO2有0.3mol,故答案为:

(2)Zn+2H2SO4(浓)═ZnSO4+SO2↑+2H2O,Zn+H2SO4(稀)═ZnSO4+H2↑,H2有0.2mol,需要硫酸0.2mol,SO2有0.3mol,需要硫酸0.6mol,硫酸共0.8mol,所以C===18.2mol/L,

故答案为:18.2 mol/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请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知道,稀盐酸与铜不反应,但向稀盐酸中加入H2O2后,则可使铜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某同学未加入氧化剂,而是将它设计成一个电解装置,也能使铜很快溶于稀盐酸.请在方格中画出该装置:

(2)在一定体积的18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该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有同学提出: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可行吗?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如果可行,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如果不可行,此问可以不填______.

(3)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所得到的溶液前者呈绿色,后者呈蓝色,某同学提出可能是Cu2+浓度不同引起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另一同学提出溶液呈“绿色”是溶液中Cu2+与NO2共存的结果,请你设计实验探究此说法正确与否,请简述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及由此得出的结论:______.

正确答案

(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将金属铜氧化,方程式为:Cu+H2O2+2HCl=CuCl2+2H2O,用电解原理实现铜和盐酸的反应,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必须是金属铜,电解质必须是稀盐酸,故答案为:Cu+H2O2+2HCl=CuCl2+2H2O;

(2)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H2O,随着铜和浓硫酸的反应的进行,酸的浓度越来越小,不再产生二氧化硫,当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18mol•L-1的浓硫酸的实际体积要大于10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应为溶液中有H+,再加入硝酸盐引入NO3-,相当于存在了硝酸,硝酸能将同溶解,反应实质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大于;3Cu+8H++2NO3-=3Cu2++2NO↑+4H2O;

(3)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基本相等,颜色基本相同,若溶液呈“绿色”是溶液中Cu2+与NO2共存的结果,可以向蓝色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NO2来检验,

故答案为:不同意;等质量的铜片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基本相等;将一定量的NO2通入铜片与稀硝酸反应后的溶液中,若溶液呈绿色,则该同学的结论正确,反之,不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盐酸、硫酸和硝酸是中学阶段常见的“三大酸”.现就三大酸与金属铜反应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不与Cu反应,若在稀盐酸中加入H2O2(常见氧化剂,作氧化剂时还原产物为水)后,则可使铜顺利溶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在一定体积的10mol•L-1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铜片,加热使之反应,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浓硫酸的实际体积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8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在其中加入硝酸盐溶液(如KNO3溶液),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根据下图操作及现象推断酸X为______(填序号).

a、浓盐酸          b、浓硫酸            c、浓硝酸.

正确答案

(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在酸性环境下能将金属铜氧化,方程式为:Cu+H2O2+2HCl=CuCl2+2H2O,用电解原理实现铜和盐酸的反应,根据电解原理阳极必须是金属铜,电解质必须是稀盐酸,故答案为:Cu+H2O2+2HCl=CuCl2+2H2O;

(2)铜只能和浓硫酸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H2O,随着铜和浓硫酸的反应的进行,酸的浓度越来越小,不再产生二氧化硫,当被还原的硫酸是0.9mol,则18mol•L-1的浓硫酸的实际体积要大于180mL;若使剩余的铜片继续溶解,可向其中加入硝酸盐,应为溶液中有H+,再加入硝酸盐引入NO3-,相当于存在了硝酸,硝酸能将同溶解,反应实质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答案为:大于;3Cu+8H++2NO3-=3Cu2++2NO↑+4H2O;

(3)因浓硫酸能使金属铁发生钝化,而稀硫酸能与铁发生反应,所以根据现象,可推断酸X为浓硫酸,故选:b.

下一知识点 : 硫酸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硫酸的性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