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硫酸的性质
- 共1357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废铜制取CuSO4:
(1) 甲学生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含6.4g铜的废铜和10ml 18ml/L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共热,起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他根据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烧瓶中还有较多的硫酸剩余。你认为他的判断是否正确_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乙同学认为甲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好,他自己设计的思路是: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对比甲的方案,乙同学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3) 丙同学采用向含有废铜屑的热的稀H2SO4中,不断通入空气也能制备CuSO4,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是;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变小,稀硫酸不与铜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
2H2O
(2)硫酸用量少,且没有污染物SO2产生
(3)2Cu+O2+2H2SO42CuSO4+2H2O
同学们课外探究酸的性质活动中将以下8个实验分为三组进行(如下图所示).
(1)这8个实验是如何分组的?请写出各组的试管编号:第一组______第二组______第三组______,你认为如此分组的依据是:______.
(2)写出试管②⑤的实验现象及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
(3)请作为课外活动小组成员,根据实验及现象的分析、比较,归纳出的结论(至少答3条):
①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正确答案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酸的性质,①中生锈的铁钉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是氧化物,②中氧化铜是氧化物,③中铁片是金属,④中铜片是金属,⑤中镁条是金属,⑥中锌粒是金属,⑦中石灰石是盐,⑧中氯化钡是盐,根据与酸反应的类别,分为氧化物、金属、盐,
故答案为:第一组①②;第二组③④⑤⑥;第三组⑦⑧; 因为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强酸(盐酸和硫酸)分别与金属氧化物、金属、盐的反应,所以如此分类;
(2)②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氧化铜固体溶解,生成的硫酸铜中铜离子的颜色为蓝色,故答案为:固体溶解,得到蓝色的溶液;CuO+2H+=Cu2++H2O;
⑤镁条为金属单质,它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所以镁条溶解,有气体生成,故答案为:镁条溶解,产生大量气体; Mg+2H+=Mg2++H2↑;
(3)在复分解反应中,若生成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时,将会使生成物中的离子浓度减小,反应持续进行,探究酸的性质,须考虑酸能否与与之发生复分解反应,所以考虑酸与金属、氧化物、与某些盐反应,
故答案为:①酸能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②酸能跟某些盐反应;③酸能跟多种活泼金属反应;④酸并不能跟所有金属反应;⑤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时速度不同.
某校两个班的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了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后分别探究足量的锌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一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
试回答:
(1)请从甲、乙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填入B、C中,并进行正确连接,a接____________接d(用序号表示).
(2)D、E两支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______.
(3)本实验能证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4)D中出现浑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某学生注意观察到:实验开始后,C、D、E中均有气泡产生;随后气泡量减少,品红溶液褪色,D中出现浑浊;反应一段时间后,C、D、E中的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一段时间后气泡量又会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
二班小组设计了下图装置:
(6)分析出二班小组的设计意图是______.
(7)装置B中的药品是______.
(8)能证明产生SO2和H2先后顺序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正确答案
Zn+2H2SO4 (浓)═ZnSO4+SO2↑+2H2O,
(1)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中可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气体,装置乙可防止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时被吸入锌与硫酸反应的容器中,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需长管进,
故答案为:3(或4),4(或3)接b,c接2,1;
(2)二氧化硫易溶于水,难溶于四氯化碳,二氧化硫通过四氯化碳,然后再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起缓冲作用,可防止倒吸,
故答案为:防倒吸;
(3)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
故答案为:C中品红溶液褪色;
(4)二氧化硫和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和水,亚硫酸钙为难溶于水的沉淀,
故答案为:Ca2++2OH-+SO2═CaSO3↓+H2O;
(5)锌为较活泼的金属,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的前面,所以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故答案为:Zn+H2SO4(稀)═ZnSO4+H2↑;
(6)二班小组设计的装置,先用白色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后用品红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用高锰酸钾氧化二氧化硫除去二氧化硫,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除去水,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氢气通过氧化铜生成铜和水,水蒸气遇无水硫酸铜变蓝色,可检验氢气的存在,
故答案为:验证产物中先产生水、SO2,后产生H2;
(7)水蒸气遇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检验水的存在,
故答案为:无水CuSO4(或无水硫酸铜);
(8)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中品红褪色,可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高锰酸钾氧化二氧化硫可除去二氧化硫,D中酸性高锰酸钾不再褪色后,说明二氧化硫已经除尽,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氢气通过氧化铜生成铜和水,F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有铜生成,G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说明有氢气产生,
故答案为:C中品红褪色,D中酸性高锰酸钾不再褪色后,F中有红色物质生成,G中无水硫酸铜变蓝;
(1)下列事实反映了硫酸的什么性质:
①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
②干燥氢气______;
③浓硫酸溶解金属铜______;
④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______;
⑤硫酸使蔗糖变黑______;
(2)下列事实反映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①硝酸应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______;
②实验室制H2或SO2都不能使用硝酸______;
③Ag与稀硝酸作用制取AgNO3______;
④可用稀硝酸与CaCO3作用制取CO2______.
正确答案
(1)①实验室可用硫酸与锌反应制备氢气,表现硫酸的酸性,故答案为:酸性;
②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作干燥剂,故答案为:吸水性;
③浓硫酸溶解金属铜,发生2H2SO4(浓)+CuCuSO4+SO2↑+2H2O,S元素的化合价部分降低,体现其氧化性,还生成硫酸盐,体现其酸性,故答案为:强氧化性和酸性;
④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与铁在常温下发生钝化反应,故答案为:强氧化性;
⑤浓硫酸能将蔗糖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按2:1比例形成水脱去,体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故答案为:脱水性;
(2)①硝酸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氧气和水,故答案为:不稳定性;
②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与亚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盐,不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故答案为:强氧化性;
③Ag与稀硝酸作用制取AgNO3,同时生成NO,表现了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故答案为:强氧化性和酸性;
④硝酸酸性比碳酸强,可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答案为:酸性.
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中A、B、C、D、E均为短周期元素.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E和D同主族;F位于周期表的第四周期ⅠA族.根据以上信息用相关的元素符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E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2)B与D形成化合物BD2的分子式为______,空间构型为______.
(3)A2D的沸点比A2E高的原因是______.
(4)常温常压时,2.8g BD气体在3.2g D2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BD2气体时放出28、3kJ的热量,则表示BD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5)A、C、D三元素能形成一种强酸甲,写出单质B与甲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正确答案
(1)A元素原子核内无中子,应为H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应为C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应为O元素,A、B、C、D、E、F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则C为N元素,E和D同主族,根据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应为S元素,故答案为:N; S;
(2)B与D形成化合物BD2为CO2,C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为2,含有2个δ键,为直线形分子,
故答案为:CO2;直线型;
(3)O元素原子半径小,非金属性较强,可形成氢键,所以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熔沸点升高,
故答案为:H2O分子间存在氢键,导致熔沸点升高;
(4)2.8g BD气体在3.2g D2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BD2气体时放出28.3kJ的热量,即2.8g CO气体在3.2g O2气体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时放出28、3kJ的热量,则n(CO)==0.1mol,所以可得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
O2(g)=CO2(g)△H=-283KJ/mol,
故答案为:CO(g)+O2(g)=CO2(g)△H=-283KJ/mol
(5)该反应为C和浓硫酸的反应,反应条件为加热,生成CO2和SO2,反应方程式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故答案为:C+2H2SO4(浓)CO2↑+2SO2↑+2H2O.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