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
- 共1036题
从价值形态看,国内生产总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 )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A.流动
B.固定
C.非固定
D.阶段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
A.GDP=C+I+G+X
B.GDP=C+I+G-M
C.GDP=C+I+G+(X+M)D.GDP=C+I+G+(X-M)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用支出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GDP),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四个部分。如果用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I+G+(X-M)。
[错因分析] 考生容易将GNP和GDP混淆,应该认真进行区分。
倍数法的公式是( )。
A.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C.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D.在建投资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1993—2003年某国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说明: 本题中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当年的数值与上一年数值的比乘以 100。举例来说,假设第一年的数值为m,第二年的数值为n,则第二年的指数为100×(n/m)。下面不正确的叙述是()
A.1995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B.1995年的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比1994年高
C.1994年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D.1996午的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总值比1993年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设1995年总值为x,1994年为y, 1993年为2,则,100/y=107.6,100y/2=98.1,计算出x/y=1.076,y/z=0.981,x= 1.056z,得出x比z大,A为正确;同理B,C项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因此本题选D。
在建投资总规模按倍数法测定时,在建投资总规模等于( )。
A.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C.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D.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年度投资规模按投资率法测定时,年度固定资产投资额等于( )。
A.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B.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C.(年度投资增加额/上年度投资总额)×100%
D.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1473亿美元,到了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CDP)达到32801亿美元,2000年,我国GDP超过意大利,位于世界第六位,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2.3%,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25.7%,占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3.1%,占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3.1%,占法国国内生产总值的90.2%。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与法国,位于世界第四位,是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8.1%,比2000年提高了5.8个百分点。是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49.3%,接近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比2000年提高近一倍;是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0.5%,比2000年提高了17.4个百分点,2007年仍然位于第四位,但是位于第三位的德国的99.5%,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总量大幅提高,国民总收入(GNI)得到大幅提高,1978年,人均国民收入为190美元,2001年人均国民收入为1000美元,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走上新台阶,达到2360美元,比1978年增长了11倍。我国人均GNI与世界人均GNI水平差距逐渐缩小,1978年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10.1%,2001年我国人均GNI相当于世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19.2%,比1978年高9.1个百分点,2007年相当于世界平均国民收入的29.7%,比1978年高19.6个百分点,在世界银行的209个国家、地区排名中,我国人均GNI在世界排名中由1997年145位提升到2007年的132位。2001年、2007年世界人均GNI分别是()和()
A.5208美元 7946美元
B.5208美元 12365美元
C.1946美元 11889美元
D.11889美元 12365美元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A。2001年世界人均GNI为1000/(19.2%)≈5208(美元);2007年世界人均GNI为 2360/(29.7%)≈7946(美元)
倍数法的公式是( )。
A.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当年国内生产总值×投资率
B.年度投资总规模=上年度投资总额×(1+年度投资规模合理增长率)
C.在建投资总规模=年度投资总规模×合理建设周期
D.在建投资规模=基年适度的在建总规模×(1+在建总规模的合理增长率)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某咨询单位受当地政府委托,研究制订当地《宏观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规划》。咨询工程师在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过程中,拟采用收入法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该咨询工程师收集到2007年该地区的所有生产要素收入和间接收入数据如下:工资176亿元,利息5亿元,租金20亿元,利润83亿元,折旧18亿元,间接税96亿元。
咨询工程师根据“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首先对人口资源环境类指标进行量化,具体包括:森林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服务业就业比重(%)、耕地保有量(亿公顷)、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城镇化率(%)等指标。
[问题]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哪几种根据咨询工程师收集到的数据,计算该地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
正确答案
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该地的国内生产总值=(176+5+20+83+18+96)亿元=398亿元
该地的国内生产净值=(398-18)亿元=380亿元
解析
暂无解析
2007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支出为3710.2亿元,增长23.5%,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1.49%。按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工作量)计算的人均经费支出为21.4万元,比上年增加1.4万元。
分活动类型看,基础研究经费支出为17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应用研究经费支出为492.9亿元,增长0.8%;试验发展经费支出3042.8亿元,增长29.5%。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4.7%、13.3%和82%。
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经费支出为2681.9亿元,比上年增长25.6%;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687.9亿元,增长21.3%;高等学校经费支出314.7亿元,增长13.7%。企业、政府部门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占全国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72.3%、18.5%和8.5%。
分产业部门看,八大行业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1%。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95%,医药制造业为1.82%,通用设备制造业为1.5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4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41%,橡胶制品业为1.2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15%,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03%。
分地区看,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超过100亿元的有北京、江苏、广东、山东、上海、浙江、辽宁、四川、陕西、天津、湖北和河南共12个省(市),共支出2994.6亿元,占全国经费总支出的80.7%。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达到或超过全国水平的有北京、上海、天津、陕西、江苏、浙江和辽宁7个省(市)。
2006年,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和试验发展总经费支出的比重是______。
A.84%
B.78.2%
C.82%
D.77.6%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可以求出2006年试验发展经费后,再求比重。但由于数据较大,可以从比例入手,2007年总经费的增幅是23.5%,试验发展经费的增幅是29.5%,所占的比重是82%,因此2006年所占的比重是:(1+23.5%)÷(1+29.5%)×82%≈78.2%,本题选B。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