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如图所示,在从A到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tA=27℃,则该过程中最高温度为   ℃. 

正确答案

温度先升高后降低  tmax=64.5 ℃

从A点做平行y轴的直线,从B点做平行x轴的直线,两直线相交于C点,则气态状态从A到C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可得温度减小,当气体状态从C到B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变,所以,体积增大,所以温度增大,故温度先减小后升高,带入数据可得当tA=27℃,则该过程中最高温度为tmax=64.5 ℃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年前,燃气公司在给用户的一封信中,提醒用户:厨房内泄漏的煤气与厨房内的空气混合,当混合后厨房内气体的压强达到1.05 atm时(厨房内原来的空气压强为1.00 atm),遇到火星将发生爆炸。设某居民家厨房(4 m×2 m×3 m)发生煤气泄漏时门窗紧闭,煤气管道内的压强为4.00 atm,且在发生煤气泄漏时管内压强保持不变。

(ⅰ)求管道内多少升煤气泄漏到该居民的厨房时,遇到火星会发生爆炸?

(ⅱ)假如煤气泄漏使得厨房内的气体压强恰好达到1.05 atm时遇到了火星,并发生了爆炸。爆炸时厨房的温度由27 ℃迅速上升至约2727 ℃,试估算此时产生的气体压强。

正确答案

(ⅰ)V1=300 L  (ⅱ)

试题分析:(ⅰ)居民厨房的容积为V2=24 m3=24 000 L

设有V1升煤气泄漏出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它经历等温过程,泄漏前后的气压分别为p1和p2。达到发生爆炸的气压条件是

            ①

,得       ②

代入数值,得V1=300 L。           ③

(ⅱ)爆炸瞬间气体来不及外泄,经历的是一个等容过程。

爆炸前的温度为

压强为

爆炸后的温度

  得           ④

代入数值,得           ⑤

(其中①②④⑤式各2分,③式1分,共9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环境温度稳定的实验室里做热学小实验,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这时注射器内就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空气(可看成理想气体).若该同学往里缓慢地推活塞(如图甲),气体的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若该同学缓慢推进活塞过程中做功为W1;然后将活塞缓慢稍稍拉出一些(如图乙),此过程中做功为W2,则全过程中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增加量    

正确答案

增大;0

试题分析:该同学往里缓慢地推活塞,温度不变,体积变小,压强变大;该同学缓慢推进活塞过程中做功为W1和将活塞缓慢稍稍拉出一些做功为W2相等,一个正功,一个负功,则全过程中注射器内空气的内能增加量为0。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9分)如图,气缸由两个横截面不同的圆筒连接而成,活塞A、B被轻质刚性细杆连接在一起,可无摩擦移动A、B的质量分别为mA=12kg。mB=8.0kg,横截面积分别为s1=4.0×1O-2m2Sg=2.0×l0-2m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两活塞之间,活塞外侧大气压强Po=1.0×l05Pa

  

①气缸水平放置达到如图1所示的平衡状态,求气体的压强?

②已知此时气体的体积V1=2.0×10-2m3,现保持温度不变力气缸竖直放置,达到平衡后如图2所示,与图1相比.活塞在气缸内移动的距离l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正确答案

    ②  9.1×10-2m

试题分析:利用气态方程解题关键是确定状态,明确状态参量,根据活塞和杆处于平衡状态,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求压强.

①气缸处于图1位置时,设气缸内气体压强为P1,对于活塞和杆,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解得       

②气缸处于图2位置时,设气缸内气体压强为P2,对于活塞和杆,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设V2为气缸处于图2位置时缸内气体的体积,气缸水平放置变为竖直放置是等温过程,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由几何关系可得  

由以上各式解得  l = 9.1×10-2m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节日儿童玩耍的氢气球充气时只充到其极限体积的.将充好气的氢气球释放,上升过程中,随着大气压减小,气球会膨胀,达到极限体积时爆炸.已知地面的大气压强为750mmHg(毫米柔柱),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每升高12m,大气压强减小1mmHg.假定在气球上升高度内大气温度是恒定的,气球内外压强相等,求:

(1)气球达到极限体积时气体的压强;

(2)气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

(3)从微观上解释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正确答案

(1)以气球内的气体为研究对象,气体发生等温变化,

由题意可知,初状态体积:v′=V,压强:p=750mmHg,

由玻意耳定律得:pV=p′V′,

即:750×V=V×p′,

解得:p′=675mmHg;

(2)气球能上升的高度:

h=(p-p′)h0=(750-675)×12=900m;

(3)气体温度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气体体积增大,分子数密度减小,单位时间内撞击器壁的分子数减少,气体压强减小.

答:(1)气球达到极限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为675mmHg;

(2)气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900m;

(3)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密集程度减少,气体压强减少.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某压缩式喷雾器储液桶的容量是5.7×10-3m3.往桶内倒入4.2×10-3m3的药液后开始打气,打气过程中药液不会向外喷出.如果每次能打进2.5×10-4m3.压强为1atm的空气.

(1)要使喷雾器内空气的压强达到4atm应打气几次?

(2)这个压强能否使喷雾器内的药液全部喷完?简单说明为什么.

正确答案

(1)设标准大气压为p0,药桶中空气的体积为V,打气N次后,喷雾器中的空气压强达到4标准大气压,

打入的气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的体积为V0N.根据玻意耳定律:p0(V+V0N)=4p0V

其中:V=5.7×10-3-4.2×10-3=1.5×10-3m3

代人数值后解得:N=18

(2)当空气完全充满药桶后,如果空气压强仍然大于大气压,则药液可以全部喷出.由玻意耳定律有:

4p0V=p1V1,V1=5.7×10-3m3

解得:p1=1.053p0>p0

可见,药液可以全部喷出.

答:(1)要使喷雾器内空气的压强达到4atm应打气18次.

(2)这个压强能使喷雾器内的药液全部喷完.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一个内壁光滑的圆柱形气缸,质量为M,底面积为s,缸内有一个质量为m的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计活塞厚度。当温度为t0时,如果用绳子系住活塞将气缸悬挂起来,如图甲所示,气缸内气体柱的高为L1,如果用绳子系住气缸底,将气缸倒过来悬挂起来,如图乙所示,气缸内气体柱的高为L2,设两种情况下气缸都处于竖直状态,求:当时的大气压强。

正确答案

试题分析:     

根据      

    

解得    

点评:能够把力学中的受力分析和平衡知识运用到理想气体变化的问题中.根据题目找出气体的变化的物理量和不变的物理量.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选修模块3-3)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B.夏天荷叶上小水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最小趋势的缘故

C.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

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当r小于r0时斥力小于引力

(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如图所示的状态变化,状态A与状态B的体积关系为VA______VB(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从A状态到C状态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100J的功,则此过程中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3)冬天到了,很多同学用热水袋取暖.现有某一热水袋内水的体积约为400cm3,它所包含的水分子数目约为______个.(计算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已知1mol水的质量约为18g,阿伏伽德罗常数取6.0×1023mol-1

正确答案

(1)A、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相同,由于氢气和氧气质量不等,所以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故A错误.

B、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即液体表面表现为张力,夏天荷叶上小水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使其表面积具有收缩到最小趋势的缘故.故B正确.

C、单晶体一定具有规则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而多晶体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故C错误.

D、分子间的距离r存在某一值r0,当r大于r0时,分子间斥力小于引力;当r小于r0时斥力大于引力,故D错误.

故选B.

(2)状态A与状态B,压强不变,温度升高,根据气体状态方程知道,体积增大.

所以VA 小于VB

若从A状态到C状态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气体对外做了100J的功,说明W<0,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U=Q+W知道此过程中吸热.

(3):已知一热水袋内水的体积大约是V=400cm3=4×10-4m3

水的密度为ρ=1×103kg/m3

则一滴露水含有的水分子数目为

n=NA=1×1025

故答案为:(1)B

(2)小于;吸热

(3)1×102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神舟”五号在返回的过程中,为了使返回舱能安全着陆,需在10km的高度上打开降落伞.返回舱上的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测量大气压强判定高度.静压高度控制器通过气体对单位面积的压力大小来计算高度.当外界大气温度发生变化时,固定容器内气体压强发生变化(压强与温度在理想状况下成正比),气体对侧面的压力通过静压高度控制器显示,(如图).已知地面温度为27℃,压强为1.0×105Pa,容器内壁与静压控制器连接部分侧面积为20cm2,假设气体为理想气体,在10km以内每升高1km温度下降6℃,求在8km高度时,静压控制器示数.

正确答案

在理想状况下气体压强与气体温度成正比,

设为p=kTT=273+t

在10km以内每升高1km温度下降60C,

则8km时

T1=T0-6×8=300-48=252K

由已知条件p1=kT1p2=kT2

∵p1=1.0×105PaT1=300KT2=252K

∴p2=8.4×104Pa

F=p2S=8.4×104×20×10-4=168N.

答:静压控制器示数为168N.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所示,一密闭容器内贮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不导热的光滑活塞将容器分隔成左右两部分.开始时,两部分气体的体积、温度和压强都相同,均为V0,T0和p0.将左边气体加热到某一温度,而右边仍保持原来温度,平衡时,测得右边气体的压强为p.

(1)求右侧气体的体积;p0 V0/p

(2)求左边气体的温度.(2p/p0-1)T0

正确答案

(1)假设平衡后:右侧空气体积为V,左侧温度变为:T

对右侧空气有:p0v0=pV ①

对左侧空气有:= ②

由①解得:V=

将③代入②得:

=

解得:T=(-1)T0

答:(1)右侧气体的体积

(2)左边气体的温度(-1)T0

下一知识点 :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