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金融及其管理
- 共1871题
汇率的波动对一国经济和金融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正确答案
汇率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杠杆,其变动能反作用于经济,对进出口、物价、资本流动和产出都有一定的影响。
(1)汇率对进出口的影响
一般地说,本币汇率下降,即本币对外的币值贬低,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若本币汇率上升,即本币对外的币值上升,则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此外,汇率变化影响进出口,还要求进出口需求要有价格弹性――进出口需求对汇率和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即需求弹性大,进而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引起交易数量的改变。当然,就出口商品来说,还有一个出口供给弹性的问题,即汇率下降后出口商品量能否增加,还要受商品供给扩大的可能程度的制约。
(2)汇率对物价的影响
从进口消费品和原材料来看,汇率下降要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的价格上涨。至于它对物价总指数影响的程度,则取决于进口商品和原材料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反之,本币升值,其他条件不变,进口品的价格有可能降低,从而可以起到抑制物价总水平的作用。从出口商品看,汇率下降有利于扩大出口。但在出口商品供给弹性小的情况下,出口扩大会引发国内市场抢购出口商品并从而抬高出口商品的国内收购价格,甚至有可能波及国内物价总水平。
(3)汇率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由于长期资本的流动主要以利润和风险为转移,因而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较小;但短期资本流动则常常受到汇率的较大影响。在存在本币对外币贬值的趋势下,本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就不愿持有以本币计值的各种金融资产,并会将其转兑成外汇,发生资本外流现象。同时,由于纷纷转兑外汇,加剧外汇供求紧张,会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下跌。反之,则可能引发资本的内流,促使本币汇率进一步上升。如果金融体制不健全,短期内汇率剧烈变动有可能会引起金融危机。
(4)汇率对产出和就业的影响
汇率的变动既然能够影响进出口、物价和资本流出入,不难看出,它对一国的产出和就业也会产生重要作用。
当汇率有利于刺激出口和抑制进口时,出口品生产的增长和进口替代品生产的增长会带动总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就业水平的提高。同时,生产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行业的利润增长,甚至会引起一国生产结构的改变。相应地,不利的汇率会使出口急速缩减,而该国的出口又关系整体经济的发展,给生产和就业带来极大的困难;不利的汇率会使进口增长,严重时则会冲击本国的生产并从而增大失业队伍。
有利于资本流入的汇率,对于缺少资本的国家是好事;有利于资本流出的汇率,则是资本过剩的国家所期望的。缺资本,有资本流入;资本过剩,可以找到有利的投资机会,这无疑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和就业。
解析
暂无解析
从长期讲,影响一国货币币值的因素是( )
A.国际收支状况
B.经济实力
C.通货膨胀
D.利率高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国际收支、通货膨胀率以及利率是影响汇率短期内变动的主要因素,汇率的长期变动趋势由一国的经济实力决定。
简述国际收支说的基本思想,并对该理论作简要评述。
正确答案
基本思想:国际收支说认为,汇率是由外汇供求决定的,而外汇供求又由国际收支来决定,外汇供求平衡是国际收支均衡的一种表现。凡是影响国际收支均衡的因素都会影响汇率变动。当一国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时,由此决定的汇率水平也就是均衡汇率。
理论评述:
(1)理论贡献
①国际收支说具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色彩,是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理论在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表现形式。它指出了汇率与国际收支的密切关系,有利于全面分析短期内汇率的变动与决定。
②由于国际收支说将国际收支所引起的外汇供求流量当成了决定短期汇率水平及其变动的主要因素,因此,该理论是一个关于汇率决定的流量理论。
③尽管国际收支说不能称之为完整的汇率决定理论,但是它在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时是可以利用的一种工具。
(2)理论缺陷
①国际收支说对各变量如何影响汇率的分析是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而实际这些变量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从而它们对汇率的影响是难以简单确定的。
②基本公式中的汇率预期是难以估计的,导致国际收支说的实际应用价值受影响。
③国际收支说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只是揭示汇率与其他经济变量存在的联系。从国际收支说来看,影响国际收支众多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变量与汇率之间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国际收支说并没有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得出具有明确因果关系的结论。
④国际收支说核心基础是要求国际收支平衡,但实际经济中,经常是出于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状态,因而该理论的适用性受到限制。
解析
[解析] 此题考查国际收支说的基本思想及其评述。
试述西方汇率理论发展的历史脉络(论述题)。
正确答案
汇率作为一种特殊的价格,具有两重含义:①它作为两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例,客观上是一国货币取得另一种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②它作为一种价格指标,对经济社会中其他价格变量具有特殊的影响力。
西方汇率理论主要是汇率决定理论,即揭示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的理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理论:
(1)罗道尔波斯的“公共评价理论”。它是由15世纪佛罗伦萨的学者罗道尔波斯提出的,他认为汇率决定于两国货币供求的变动,而货币供求的变动取决于人们对两国货币的公共评价,人们的公共评价又取决于两国货币所含的贵金属成分的纯度、重量及市场价值。罗道尔波斯的理论核心实际上是论述货币对于汇率的决定性影响,故人们又将他的理论称为“供求理论”。
(2)戈森的“国际借贷说”。该理论出现和盛行于金币本位制时期,由英国学者戈森于1861年提出;
①该理论贡献:一是将国际借贷分为固定借贷和流动借贷,并指出只有立即清偿的各种到期收付差额,才能引起汇率的变动;二是从动态角度分析了汇率变动的原因;三是在金本位盛行时期,各国货币间都有铸币平价,汇率仅在黄金输出输入点上下限之间波动,其波动的原因主要就是受外汇供求的影响。
②该理论的明显不足表现在:首先忽视了对汇率决定基础的论证;其次,它假定国际收支为一固定数额,国际收支本身完全独立于汇率,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三是仅注意了实体经济因素与汇率之间的因果关系;四是仅解释了金本位制汇率变动的主要原因,随着金本位制的瓦解,该理论的不足和局限性就更加明显。
(3)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说”。
①背景:第一次大战的爆发标志着金本位制全盛时期结束和纸币本位制的开始。各国货币金平价开始失去意义,学者们的注意力开始转向汇率决定问题的研究,汇率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最著名的有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在20世纪初提出的“购买力平价说”。
②“购买力平价说”用来解释汇率决定基础。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实际是从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这个层次上去分析汇率决定的。同时认为汇率的变动也取决于两国货币购买力的变动。
③购买力平价有两种形式:绝对形式和相对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货币的兑换比率等于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指两国汇率的变动是两国同期物价变动的反映,汇率等于基期汇率乘以两国物价指数之比。绝对形式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相对形式说明的是两个时点内汇率的变动。其中相对购买力平价更有实际意义。
④合理性或有效性:首先,卡塞尔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或两国物价水平)可以决定两国货币汇率。其次,作为一种换算工具,通过购买力平价可以将一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比较,比用现行实际汇率换算更为科学和可靠。再次,购买力平价决定汇率的长期趋势。最后,购买力平价把物价指数、汇率水平相联系,对讨论一国汇率政策与发展出口贸易的关系具有参考意义。
⑤缺陷:该学说的缺陷是自由贸易的假设前提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忽视了资本流动因素对汇率决定的影响。
(4)阿夫塔里昂的“汇兑心理说”。“汇兑心理说”试图用纯心理因素来解释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化。人们的心理评价受质(货币购买力、制度、政策等)和量(各种供求)量方面因素的影响。贡献: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心理预期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会很大。该理论所具有的其他理论无法替代的意义就在于它促使人们开始重视心理预期因素对汇率的影响。缺陷:只重视心理因素忽略了决定汇率的基础因素的分析。
(5)利息平价说。
①背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之后,受凯恩斯经济学影响,产生了“均衡汇率理论”。着重分析在一定经济结构下,综合考虑影响汇率的各种因素,研究如何通过实施一定的汇率政策来达到理想的均衡汇率水平。
②凯恩斯的古典利息平价说在国际金融学说史上第一个总结了远期汇率与利差关系的规律,明确提出远期汇率决定于利差。其主要观点概括如下:(a)决定远期汇率的最重要因素是货币短期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以年百分比表示的远期汇率等于两个金融中心之间的利差;(b)在不兑换纸币的条件下,银行利率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远期汇率的重新调整;(c)远期汇率趋于围绕它的利率平价上下波动;(d)不论远期汇率与它的利率平价偏离多大程度,能获得足够利润的机会将使套利者把资金转到更有利的金融中心;(e)如果外汇交易被少数集团控制,或者主要交易人之间达成有关汇率的协议,挂牌汇率可能会与它的利率平价发生偏离;(f)套利资金的有限性将使远期汇率的调整往往不能达到利率平价水平;(g)如果一国发生政治金融动荡,便不能发生任何远期外汇交易。
③利息平价理论把汇率决定因素扩展到了货币资本领域,从而填补了传统购买力平价说衰落后的汇率决定理论的空白,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以后货币资产因素在国际金融领域内的作用日益重要的趋势。
④利息平价说的缺陷:远期汇率不只取决于利差一个因素,还受国际经济交往预期通货膨胀率、购买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单纯从利差角度讨论汇率决定是无法为错综复杂的远期汇率决定因素提供完美答案的。因此,利息平价说与购买力平价说及其他汇率理论不是完全替代关系而是互补关系。
(6)货币主义汇率理论:
①主要内容和贡献:建立在现代货币数量论基础上的汇率决定理论的最大贡献在于把汇率研究的注意力从经常项目转移到资本项目,并提出了汇率决定的存量分析结构,对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汇率研究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具体说:一是突出了货币因素在汇率决定中的作用;二是正确指出一国货币供给状况及其货币政策同该国的汇率走势有着直接关系;三是将汇率决定引入与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上来;四是随着外汇市场业务的创新和汇率制度的演变,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的日益频繁,汇率理论逐步转向货币学派的资本市场分析、短期分析和动态分析,是符合规律的。
②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的局限性:一是其假定两国货币之间始终保持两国购买力平价是难以成立的;二是忽视了由于经济社会中的结构性变动而引起的汇率行为的扰动。
(7)资产组合理论:
①背景:资产组合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美国经济学家布兰森、多恩布什等经济学家创立并发展起来的。该理论是对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②主要内容和贡献:这一理论认为汇率是资产的价格,他的决定取决于资产存量市场的变动和均衡;二是同时强调了货币因素以及资本项目交易的变动和实体因素对汇率的作用;三是某些假设比更合理、更现实。
③资产组合理论的局限性:一是假设资本可自由流动,这意味着既无外汇管制,也无资本流动障碍;二是假定人们的预期完全一致,且做出同样选择,是不符和现实的;三是由于资产市场、汇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的复杂性,资产组合模型中的参数不易确定,使该理论在实际研究中遇到较大困难。
以上对于汇率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回顾中可以看出,汇率理论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是与经济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的,是对现实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的一种反映。
解析
暂无解析
汇率波动受黄金输送费用的限制,各国国际收支能够自动调节,这种货币制度是( )
A.浮动汇率制
B.国际金本位制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混合本位制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金本位制下的汇率制度及其原理。在国际金本位制下,汇率可以通过黄金的自由输出输入来达到调节,从而汇率的变动有一定的范围,汇率变动不能超过黄金输入点,也不可低于黄金输入点,否则就可以直接用黄金作为国际支付手段来清偿债务。
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的是( )。
A.新证据表明资产负债表日对长期建造合同应计收益的估计存在重大误差
B.自然灾害导致资产重大损失
C.计划对资产负债表日存有的债务进行债务重组
D.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自然灾害导致资产重大损失、计划对资产负债表日存有的债务进行债务重组、外汇汇率发生较大变动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中的非调整事项。
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汇率的决定基础是( )。
A.购买力平价
B.利率平价
C.铸币平价
D.黄金输送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1880~1914年是国际金本位制的黄金时期,铸币平价是各国汇率的决定基础,黄金输送点是汇率变动的上下限。
根据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本币汇率的变动与以下哪个因素的变动无关( )
A.货币供应量
B.国民收入
C.利率
D.预期通胀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分析]
根据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汇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本国与外国货币供给量,本国与外国国民收入,以及两国利率水平。外汇汇率变动与本国货币供应量呈正相关,与外国货币供应量呈负相关;外汇汇率与本国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动,与外国国民收入呈同方向变动;与本国利率呈同方向变动,与外国利率呈反方向变动。因此,可能导致本币汇率下降(外币汇率上升)的因素包括: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名义货币供应量增加;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实际国民收入减少;本国相对于外国的实际利率上升。本币汇率的变动与本国相对于外国的预期通胀率无关。
( )是使主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现金流量将按照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发生调整的衍生工具。
A.独立衍生工具
B.嵌入式衍生工具
C.货币衍生工具
D.信用衍生工具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嵌入式衍生工具(Embedded Derivatives)是指嵌入到非衍生合同中的衍生金融工具,该衍生工具使主合同的部分或全部现金流量将按照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信用指数,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发生调整。
不同类别的理财产品有不同侧重的评估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汇率类,风险的主要评估主体是存款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对收益率的影响
B.结构类,风险的主要评估主体是产品设计结构、所用金融衍生品的杠杆效应、衍生品组合的收益率等
C.利率类,风险的主要评估主体是利率波动对收益率的影响
D.组合类,风险的主要评估主体是产品设计的结构和各种基础资产的比例及各自的风险指标等
正确答案
A
解析
债券类,风险的主要评估主体是存款利率及汇率的变动对收益率的影响。汇率类,风险的主要评估主体是汇率波动对收益率的影响。
华夏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在其年度资产负债表日后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前发生的下列事项中,属于调整事项的有( )。
A.上年度售出商品发生退货
B.因市场汇率变动导致外币存款严重贬值
C.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
D.因发生火灾导致存货严重损失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以前年度售出商品发生退货属于调整事项;董事会提出现金股利分配方案属于非调整事项,因市场汇率变动导致外币存款严重贬值属于非调整事项,因发生火灾导致存货严重损失属于非调整事项。
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2009年12月6日,甲公司以每股1.5美元的价格购入乙公司B股10000股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8元人民币。2009年12月31日,乙公司股票市价为每股2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6.5元人民币。2009年12月31日甲公司在财务报表上列示的金额正确的是( )。
A.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8万元
B.确认财务费用-2.8万元
C.资本公积2.8万元
D.确认财务费用-0.3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万元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股价和汇率的综合影响=(2×6.5-1.5×6.8)×10000=2.8(万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属于货币性项目的,计入当期损益;属于非货币性项目的,计入资本公积。
我国某企业从德国进口一批设备,以欧元计价结算,在对德国出口商进行支付时,正逢欧元兑人民币升值,结果为购买同款欧元支付的人民币金额增多。这种情形是该企业承受的()。
A.利率风险
B.汇率风险
C.投资风险
D.操作风险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汇率风险的认识。汇率风险是指有关主体在不同币别货币的相互兑换或折算中,因汇率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意外变动,而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汇率变化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就是对( )的影响。
A.消费者
B.股民
C.贸易
D.外汇卖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它涉及两国货币,而消费者、股民和贸易虽然都涉及对外部分,也会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但他们的交易内容还包括国内部分,对外交易只是其中一部分,只有外汇卖家的收益完全是受汇率影响。
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都属于( )。
A.市场风险
B.流动性风险
C.经营风险
D.非系统性风险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市场风险是指因股市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证券价值遭受损失的风险,利率风险与汇率风险都属于市场风险的特殊形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