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10分) (1)用盐酸检验牙膏中有无碳酸钙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往苯酚溶液中加入几滴氯化铁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将火柴燃烧生成的气体通入盛有少量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火柴燃烧过程中有_______气体(填名称或符号)生成,反应中高锰酸钾是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

(3)往盐酸酸化的FeCl2溶液中,加入NaNO2溶液,除了气体之外还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反应中NaNO2是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

正确答案

(1)CaCO3 + 2H+  ="==" Ca2+  + CO2 ↑ + H2O ,溶液变紫色。

(2)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SO2,氧化剂。

(3)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NO2- + Fe2+ + 2H+ ="==" NO↑ + Fe3+ + H2O 氧化剂。

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8分)我国对中药中重金属元素和有毒元素的含量等各项指标检查是非常严格的。下面是分析实验室对中草药中可能的残余有毒元素As的检验方法和步骤(As在中草药中主要以As2O3的形式存在):

① 取1000g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此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As元素将转化为H3AsO3

② 将待测溶液转移到250mL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0.2%的淀粉溶液;

③ 用0.001mol/L标准碘溶液滴定待测溶液至终点,消耗20.00mL标准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H3AsO3+ I2+ H2O→H3AsO4+  I+ H(未配平)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如何对中草药样品进行前期处理制得待测溶液?                

(2)配平离子反应方程式:__H3AsO3+__I2+__H2O— __H3AsO4+__I+__H

(3)如何判断滴定到达终点?               

(4)我国《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规定:绿色中药的砷含量不能超过

2.000mg/kg,试计算该草药样品中砷含量为       mg/kg,则该草药样品     (填

“合格”或“不合格”)。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I.根据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回答下列问题:

(1)氧化剂是          元素被氧化;

(2)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8HNO3=3Cu(NO3)2+2NO↑+4H2O

(3)当有2 mol HNO3被还原时,被氧化的物质的质量为   ,转移的电子数为  ;

II. 有下列6种物质:K2SO4、K2SO3、I2、H2SO4、KIO3、H2O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已知在反应中K2SO3失去电子。请将这6种物质组成一个化学方程式(需配平):

                                                                           

2002年9月26日,中国北京曙光公司研制出了第一款具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CPU                                 芯片— “龙芯”1号。该芯片中主要成分可以制成计算机长距离联网传输的线路材料,这种埋在地下的材             料如果裸露在碱性土壤中,结果会断路,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原因                   

正确答案

Ⅰ、(1) HNO3    Cu       

(2)

(3)192g    6NA或3.612×1024

Ⅱ、2KIO3+5K2SO3+H2SO4=6K2SO4+I2+H2O

Ⅲ、SiO2+2OH=SiO32-+H2O

试题分析:Ⅰ(1)氧化剂反应中的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所以硝酸是氧化剂,铜被氧化;

(2)反应中铜共失去3×2e,氮元素共得到2×3e,双线桥如下:

(3)当有2 mol HNO3被还原时,即有2molN被还原,转移电子数为6NA,被氧化的物质Cu3mol,质量是192g;

Ⅱ已知在反应中K2SO3失去电子,说明K2SO3作还原剂,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只能是KIO3作氧化剂,结合一般情况下酸性越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可知硫酸为反应物,所以组成的方程式为2KIO3+5K2SO3+H2SO4=6K2SO4+I2+H2O

Ⅲ计算机长距离联网传输的线路材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在碱性土壤中易变质成为硅酸盐而断路,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32-+H2O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一个体重50 kg的健康人体内含铁元素2 g,这2 g铁元素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Fe2易被吸收。所以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补充含Fe2的亚铁盐(如FeSO4)。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有利于人体对铁的吸收。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转化成Fe2,在此过程中_______是氧化剂,说明维生素C具有________性。

(2)已知下列反应:①H2O2+2Fe3===2Fe2+O2↑+2H,②2Fe2+H2O2+2H===2Fe3+2H2O。

反应①中生成1mol 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反应①、②的总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反应中Fe3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Fe3     还原     

(2)   2mol           2H2O22H2O+O2↑    催化剂

试题分析:服用维生素C使Fe3+转化成Fe2+,Fe3+是氧化剂,维生素C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H2O2+2Fe3===2Fe2+O2↑+2H中Fe3+得电子总数或O失电子总数为2,所以生成1molO2转移电子数为2mol。将①、②相加得总方程式为2H2O22H2O+O2↑,其中Fe3+是催化剂。

点评:将题中两个反应相加消去Fe3+、Fe2+、H+,得总反应2H2O22H2O+O2↑,Fe3+参与反应后又生成Fe3+,Fe3+是催化剂,Fe2+和H+是中间产物。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Ⅰ.在一体积为1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g)+H2(g) ΔH<0,CO和H2O浓度变化如图所示:

(1)0~4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mol/(L·min),反应在第5 min时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t℃时物质浓度(mol/L)的变化

 

(2)t℃(高于850℃)时,在相同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表所示:

①表中3~4 min之间反应处于________状态;c1数值________(填“>”“=”或“<”)0.08 mol/L。

②反应在4~5 min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填标号,下同),表中5~6 min之间数值发生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A.增加水蒸气B.降低温度C.使用催化剂D.增加氢气浓度

Ⅱ.在热的稀硫酸中溶解了11.4 g硫酸亚铁固体,当加入50 mL 0.5 mol/L的KNO3溶液后,使其中的Fe2全部转化成Fe3、KNO3也完全反应并放出NxOy气体。

(3)推算出x=________,y=________。

(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x、y用具体数值表示)。

(5)反应中氧化产物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0.03 1

(2)①平衡 > ②D A

(3)1 1

(4)6FeSO4+2KNO3+4H2SO4=K2SO4+3Fe2(SO4)3+2NO↑+4H2O

(5)Fe2(SO4)3

Ⅰ.(1)0~4 min的平均速率v(CO)= =0.03 mol/(L·min);由图示知平衡时H2O、CO、CO2、H2的浓度分别为0.18 mol/L、0.12 mol/L、0.12 mol/L,故平衡常数K==1。(2)①在3~4 min内,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变化,因此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因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故c1的数值大于0.08 mol/L。②增加水蒸气、降温则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加入氢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利用表中数据知在4~5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加H2浓度,在5~6 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增加水蒸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引起的数据变化。

Ⅱ.设放出气体NxOy中N的化合价为+a价,由得失电子守恒可知(5-a)×0.05 L×0.5 mol/L= 11.4 g÷152 g·mol-1,解得a=2,即放出气体为NO,因此x=y=1。

点拨: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氧化还原反应,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计算能力。难度中等。

下一知识点 : 元素的化合价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氧化还原反应与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