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 共2048题
如图甲是某哺乳体动物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乙是该动物一个细胞的局部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完成下列问题:(A、B、C表示生理过程,①~⑦表示时期)
(1)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A中_______和C中________。(填序号)
(2)乙图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属于甲图中________(填数字)阶段,图中有______个染色单体,该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最多有_________条。若乙图中2代表Y染色体,则形成该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3)若乙图a上某位点有基因B,a′上相应点的基因是b,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若甲图A表示一个个体的生殖细胞产生过程,该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则③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_,若经④形成的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则⑥阶段细胞中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③ ⑥
(2)② 8 16 精巢(睾丸)
(3)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
(4)AABB、AAbb、aaBB、aabb AAaaBBbb
下图1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图1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其中①细胞继续分裂可形成的细胞是____________。
(2)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____________。
(3)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分别发生在所示的细胞中____________。
(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_____。②与图2对应的区间是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①②③⑤ 体细胞
(2)②④⑤
(3)⑤和②
(4)AB和FH CD
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bb)和黄色(aabb)。请回答:
(1)若图中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或交叉互换。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至少能产生__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红色雌狗的概率是_______。
(3)有多对黑色杂合的狗,要选育出纯合的红色狗,请简要写出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突变 3
(2)3/32
(3)①.选择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进行杂交 ②.选择F1中的红色小狗与黄色小狗测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合
某高等动物基因型为Aa,下图为该动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______,该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时期为__________。
(2)若图中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了另一条染色体上,该变化引起的变异属于__________。
(3)如果①处的基因为a,则该细胞基因组成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4)请绘出该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示意图,并在相应染色体上注明基因A、a。
正确答案
(1)4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2)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变异)
(3)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
(4)(两个A和两个a标注位 置可调换)
就以下有关DNA研究的科学实验,回答问题: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艾弗里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
(2)细菌转化的实质是____。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量变异
(3)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了著名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的部分过程:
①.写出以上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
第一步: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如何实现对噬菌体的标记?请简要说明实验的设计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用被35S标记的噬菌体与没有标记的细菌混合。
第三步:一定时间后,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进行离心。
②.赫尔希和蔡斯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而不是标记在同一种噬菌体上,这其中蕴涵着怎样的设计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噬菌体侵染细菌之后,合成新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需要___________。
A.细菌的DNA及其氨基酸 B.噬菌体的DNA及其氨基酸
C.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的氨基酸 D.细菌的DNA及其噬菌体的氨基酸
(4)用紫外线处理大肠杆菌可诱导产生对T2噬菌体有抗性的大肠杆菌,这种抗性的产生与其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变化有关。下图简要示意处理的方法:
①.在紫外线作用下,细菌的膜蛋白质发生改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将图中的抗T2噬菌体菌株从混合菌株中筛选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某种转化因子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B
(3)①.先将细菌培养在含35S的培养基上,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该细菌。 ②.用不同的放射性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才能直接单独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③.C
(4)①.基因突变 ②.用T2噬菌体侵染混合菌株,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能形成菌落的就是抗T2噬菌体的菌株。
(1)沃森和克里克发现的DNA分子结构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碱基U可以参与组成的核苷酸的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选择的是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既能通过控制 __________ 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基因还能通过控制________________的分子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该新基因通常是原基因的 ___________ ;基因重组通常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中,是指控制 ________ 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6)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内容___________;生物进化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双螺旋结构;
(2)尿嘧啶核糖核苷酸;
(3)基因型;
(4)酶 蛋白质;
(5)等位基因 有性生殖 不同性状;
(6)自然选择学说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下图表示果蝇某正常基因片段控制合成多肽的过程。a~d表示4种基因突变,a丢失T/A,b由T/A变为C/G,c由T/A变为G/C,d由G/C变为A/T。假设4种突变都单独发生,请回答:
注:可能用到的密码子:天冬氨酸(GAC),甘氨酸(GGU、GGG),甲硫氨酸(AUG),终止密码(UAG)
(1)图中所示遗传信息传递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
(2)a突变后合成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是___________,在a突变点附近再丢失______个碱基对对性状影响最小。
(3)图中________突变对性状无影响,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4)①过程需的酶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
(5)在②过程中,少量mRNA就可以合成大量的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细胞核和细胞质(核糖体)
(2)天冬氨酸—酪氨酸—甘氨酸—甲硫氨酸 2
(3)b 有利于维持生物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
(4)解旋酶 RNA聚合酶
(5)一个mRNA分子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B)、褐色(aaB)、红色(Abb)和黄色(aabb)。请回答:
(1)若上图中为一只黑色狗(AaBb)产生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1位点为A,2位点为a,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或交叉互换。该细胞以后如果减数分裂正常进行,至少能产生____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
(2)两只黑色狗交配产下一只黄色雄狗,则它们再生下一只红色雌狗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3)有多对黑色杂合的狗,要选育出纯合的红色狗,请简要写出步骤(假设亲本足够多,产生的后代也足够多)。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突变 3
(2)3/32
(3)①.选择亲本中多对雌雄个体进行杂交 ②.选择F1中的红色小狗与黄色小狗测交,不出现性状分离的即为纯合
下图是果蝇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1)科学家对果蝇基因组进行测定的是__________条染色体上DNA的碱基序列,对其复制时有4个碱基发生了错误,但发现仍合成了正常的蛋白质,请说明可能的2种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学家对果蝇的某一种遗传病进行分析,发现是由于线粒体中的基因突变造成的,这种遗传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科学家对果蝇的受精过程研究发现,精子尾部游动需要大量的能量,所以精子仍携带有线粒体,研究线粒体是否进入了卵细胞你认为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果蝇体表硬而长的毛称为刚毛。科学家发现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假如用该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交配得到如下结果:F1中,雌果蝇全为卷刚毛,雄果蝇为直刚毛,则此假说成立。但事实上,科学家用这只卷刚毛雄果蝇与直刚毛雌果蝇杂交,得到的结果是:F1全部为直刚毛。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直刚毛雌果蝇:直刚毛雄果蝇:卷刚毛雄果蝇=2:1:1。那么最合理的假说是_______________。
(4)依据这一假说进行演绎推理,请你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验证上述的假说(控制刚毛形态的基因分别用A和a表示),并用遗传图解表示。
正确答案
(1)5条 ①.错误碱基在DNA的非基因片段 ②.错误碱基在基因上,但转录的密码子仍编码同一种氨基酸(因为几个密码子可能编码同一种氨基酸)
(2)母系遗传(只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受精卵的细胞质基因几乎全部来自于卵细胞 同位素标记法(示踪法)或用健那绿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活性)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分布。
(3)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
(4)实验设计:取卷刚毛雌果蝇与直刚毛雄果蝇交配,如果后代中雌性个体全为直刚毛,而雄性个体全为卷刚毛,且比例为1:1,则假说正确。遗传图解
有一种植物,其花色(白色、蓝色和紫色)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图为该植物的花色控制过程。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基因A控制酶1合成的信息传递过程是_____________。
(2)从该植物中直接分离出基因A并成功导入大肠杆菌,但该大肠杆菌不能合成酶1,原因是基因A编码区中含有___________,导致基因不能表达。
(3)现选用白花植株,其线粒体导人抗病基因,与蓝花植株杂交,F1全为抗病紫花植株,则父本和母本控制花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用F1中雌雄植株相互杂交,F2的花色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
(4)该种植物通常为窄叶,现发现种群中生长着少数阔叶植株。有人认为阔叶性状是基因突变所致,也有人认为阔叶植株是多倍体,具有多倍体的特点。请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来鉴定阔叶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所致,还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
正确答案
(1)基因A蛋白质(酶1)
(2)内含子
(3)AAbb(♂)、aaBB(♀) 白:蓝:紫=4:3:9
(4)分别取阔叶和窄叶植株的根尖制成装片,显微观察分生区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阔叶植株的染色体数目是窄叶的增倍,则阔叶性状是染色体组加倍所致,若两者染色体数一致,则为基因突变所致。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