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杀虫剂杀灭蚊子幼虫,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蚊子幼虫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

(3)1969年中斯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________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幼虫比SS基因型幼虫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__。

(4)该地区从此不再使用杀虫剂。预测未来种群中,最终频率最高的基因型是______原因是________。

正确答案

(1)基因突变

(2)97% 

(3)不再使用杀虫剂   低

(4)SS   在不使用杀虫剂环境下,持续的选择作用使R基因频率越来越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地区从1964年开始使用针对某种害虫M的杀虫剂,至1967年中期停用。下图是五年间害虫M的基因型频率变化曲线。R表示杀虫剂抗性基因,S表示野生敏感型基因。据图回答:

(1)R基因的出现是_________的结果。

(2)在RR基因型频率达到峰值时,RS、S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和1%,此时R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

(3)1969年中期RR基因型几近消失,表明在不使用杀虫剂的环境条件下,RR基因型害虫比SS基因型的生存适应能力________(强、弱、相同)。

正确答案

(1)基因突变

(2)96%

(3)弱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果蝇的自然群体中,第Ⅱ号染色体的变异很多。下表表示为果蝇的三种第Ⅱ号染色体突变类型(A、B、C),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能力与标准型果蝇的比较(以标准型为100)。请分析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析表中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看出生物突变的特点是___________,因其具有上述特点,所以它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那么生物进化的方向由________决定,提供进化原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如果果蝇生存环境的温度明显下降,经过较长时间后,若这一新品种与原类型之间出现了_________,就是一个新物种,这也是大多数新物种形成的过程,新物种的形成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不定向   自然选择   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2)生殖隔离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图为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三者之间可以直接相互转化的是_______。

(2)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是_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和箭头表示),CO2浓度最高的是图中的[    ]___________。

(3)[3]具体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

(4)B端与A端相比较,明显减少的是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图为肝脏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则合成脂蛋白的场所为[    ]____________。

(6)如果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    ]____________,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此病主要是影响人体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__阶段。

正确答案

(1)血浆和组织液

(2)5→4→3→6→7  7  组织细胞

(3)血浆和组织液

(4)O2(或氧气)

(5)7  肝细胞

(6)5  红细胞  基因突变  三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艾滋病病毒(HIV)是一种球形的RNA病毒,HIV侵染T淋巴细胞并繁殖新一代病毒的过程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图中①表示病毒正侵染淋巴细胞。进入寄主细胞的是病毒的_________。

(2)遗传学上将过程②称为___________。

(3)③和④的信息传递过程分别称为___________。

(4)HIV有Ⅰ和Ⅱ两种类型,其中Ⅰ型又有7个亚型。Ⅰ型的基因组中4个主要基因的变异率最高可达22%,多达100种左右的HIV变异株是目前研制疫苗的主要困难,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唯一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HIV众多变异类型是_______的结果,这种变异特点与一般生物的不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5)2002年12月1日是国际第15个____________日。

(6)据最近研究认为,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的病原体可能是_________。它和HIV一样,遗传信息是按照________的规律进行的(可以用简图表达)

正确答案

(1)RNA

(2)逆转录

(3)转录和翻译

(4)基因突变    突变频率高和突变多方向    单链RNA结构不稳定

(5)世界艾滋病

(6)SARS冠状病毒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如图1是人类某一类型高胆固醇血症的分子基础示意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以D和d表示),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LDL受体合成的是_________性基因,基因型为_________的人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于正常人。

(2)调查发现在人群中每1000000人中有一个严重患者,那么正常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

(3)由图1可知携带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作用,这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

(4)图2是对该高胆固醇血症和白化病患者家庭的调查情况,Ⅱ-7和Ⅱ-8生一个同时患这两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患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的孩子,其最可能的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

正确答案

(1)显      Dd和dd

(2)999/1000

(3)具有流动性

(4)1/18     基因突变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上图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__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__。

(3)小岛上能进行生殖的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____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下图表示这两种性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③.上图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体内的_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④.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上图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

正确答案

(1)突变(变异)     自然选择

(2)种群    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虫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   ③.基因频率     ④.遗传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正常细胞的基因组中都带有原癌基因。原癌基因在发生突变或被异常激活后就会变成具有致癌能力的癌基因,从而使正常细胞转化为癌细胞。

(1)某原癌基因上一个碱基对的突变,引起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改变,即氨基酸顺序上第19位氨基酸由脯氨酸转变为组氨酸。已知脯氨酸的密码子有CCU、CCC、CCA、CCG,组氨酸的密码子有CAU、CAC。突变成的癌基因中决定第19位组氨酸密码子的碱基对组成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这一原癌基因中发生突变的碱基对是______________。

(2)癌细胞在体内容易分散和转移,是因为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使得细胞间的_________________。

(3)当人体自身组织的细胞转变为癌细胞以后,这些癌细胞就成为抗原,健康的机体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消灭它们。

正确答案

(1)GTA//CAT      GTG//CAC      G//C

(2)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黏着性减小

(3)免疫系统(或细胞免疫)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X)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

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1,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

(1)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________的功能丧失;乙中酶______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_______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___________(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_______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_________(野生型、甲、乙)。

(2)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X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________,使X排出菌体外。

正确答案

(1)b   a   c  不同   基因   甲

(2)甲产生的中间产物1供给乙,使乙能够合成X,保证自身生长产生菌落(答案合理即可)

(3)通透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下面甲图中DNA决定某一多肽链中的酪氨酸和丙氨酸过程示意图,乙图示样品DNA经PCR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可以获取大量DNA克隆分子。分析回答:

(1)甲图中含有___________种核苷酸;丙氨酸的遗传密码子是__________。该图表示了DNA中遗传信息的__________过程。

(2)有一种贫血症是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酪氨酸被一个苯丙氨酸所替代造成的。此种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3)乙图的“PCR”与人体内的DNA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在要通过“PCR”得到甲图中DNA片段的1024个克隆片段,则至少要向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正确答案

(1)8       GCC       转录和翻译

(2)基因突变      DNA的碱基序列(或基因结构)

(3)离体条件,需要高温,高温酶(任选两项回答)

(4)3069

下一知识点 : 染色体变异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