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温度时,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试填写下列空白: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正确答案

(1)由图象可以看出,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减小,Z的物质的量增多,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

且△n(X):△n(Y):△n(Z)=0.3mol:0.1mol:0.2mol=3:1:2,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X+Y

2Z,

故答案为:3X+Y

2Z;

(2)c(Z)==0.05mol•(L•min)-1,故答案为:0.05mol•(L•min)-1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钾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

Na(l)+ KCl(l)NaCl(l)+ K(g)- Q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 = 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下表。

(1)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___________,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___________。

(2)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

(3)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至900℃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770℃;890℃

(2)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或适当升高温度)

(3)K =C(K)/C(N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如图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t是达到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

①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达到平衡状态的所需时间是2min,A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2)已知反应A(g)+3B(g)⇌2C(g)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1)①由图可知,随着反应的进行,A的浓度降低,B、C的浓度增大,故A为反应物,B、C为生成物;

故答案为:A.

②由图可知,△c(A)=)=1.0mol/L-0.2mol/L=0.8mol/L,△c(B)=0.4mol/L,△c(C)=1.2mol/L,A、B、C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为0.8mol/L:0.4mol/L:1.2mol/L=2:1:3,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为2A⇌B+3C.

故答案为:2A⇌B+3C.

③由图可知△c(A)=1.0mol/L-0.2mol/L=0.8mol/L,所v(A)==0.4mol/L.min;

故答案为0.4mol/(Lmin);

(2)K=

故答案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二甲醚等清洁燃料.从天然气获得合成气过程中可能发生为:CH4(g)+H2O(g)⇌CO(g)+3H2(g)△H1=+206.1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①,测得CH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1所示.反应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为______;10min时,改变的外界条件可能是______.

(2)如图2所示,在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使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②,并维持反应过程中温度不变.已知甲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请在图3中画出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反应CO(g)+H2O(g)⇌CO2(g)+H2(g)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

①某时刻测得该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此时反应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式是______(填代号).

a.v(正)>v(逆)b.v(正)<v(逆)c.v(正)=v(逆)d.无法判断

②800℃时,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CO和4molH2O,求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

正确答案

(1)由图可知,由图可知,在5~10分钟、12分钟后,甲烷浓度不变,是平衡状态;10min时甲烷的浓度继续减小,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升高温度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5~10分钟、12分钟后;升高温度;

(2)甲、乙两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4和CO2,且甲、乙两容器初始容积相等,由图可知,甲的体积不变,乙的压强不变,则假定甲不变,乙中发生CH4+CO2⇌2CO+2H2,其体积增大,则相当于压强减小,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乙容器中CH4的转化率增大,但压强小,反应速率减慢,则达到平衡的时间变长,则乙中CH4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为:

故答案为:

(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气体的体积相同,则物质的量与浓度成正比,Qc=<K=1.0,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选a,

故答案为:a;

②800℃时,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0,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4mol H2O,设参加反应的CO为xmol;

CO(g)+H2O(g)⇌CO2(g)+H2(g)

起始量(mol):2 4 0 0

转化量(mol):x x x x

平衡量(mol):2-x 4-x xx

K===1,

所以x=mol,

所以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100%=66.7%,

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66.7%.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做了许多实验,其中两个如下:

实验探究一: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

(1)取两个试管,各加入5mL 12%的双氧水(H2O2)溶液

(2)将其中一支试管直接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对比两支试管中现象实验现象:被加热的试管迅速产生大量气泡,未加热的试管缓慢产生气泡结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甲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够严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你认为不够严密,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为严密可不填)。

实验探究二:在一定条件下,大部分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限度。以 KI溶液和FeCl3溶液反应为例

(2Fe3+ + 2I- = 2Fe2+ + I2)设计实验,探究此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可选试剂:①0. 1mol·L-1KI溶液;②0. 1mol·L-1 FeCl3溶液;③FeCl2溶液;④盐酸;⑤KSCN溶液;

⑥CCl4

实验步骤:

(1)取5mL 0.1mol·L-1 KI溶液,再滴加几滴0.1mol·L-1FeCl3溶液

(2)充分反应后,将溶液分成三份

(3)取其中一份,加试剂⑥,用力振荡一段时间,CCl4层显紫色,说明反应生成碘

(4)另取一份,加试剂_________(填序号),现象_______________ ,说明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同意; 一般液体加热沸腾也能观察到大量气泡,不一定是化学反应;改直接加热为水浴加热

(4)⑤;显血红色;说明还有Fe3+,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反应条件的控制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