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离子的检验
- 共4052题
根据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填写下列空白:
(1)此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量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__;④______;⑤冷却结晶。
(2)用托盘天平(指针向上的)称量样品时,若指针偏向右边,则表示(镇下列正确选项的代码)_____。
(3)第③步操作,有时可能要重复进行,这是由于______。
(4)在进行第④步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小心地搅动液体,目的是防止______。
(5)所得产物中主要的钾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填化合物化学式或名称)。
正确答案
(1)③过滤,④蒸发(2)B(3)滤液浑浊(4)液体飞溅(5)K2CO3、KCl、K2SO4
本题分5个小题:(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实验的操作顺序,首先要称量样品,因为制备实验要计算产率(工业生产上要计算成本);由于钾盐是可溶的,而其他主要成分,多数是难溶的。因此在称量后只要加水搅拌、溶解、沉降,使钾盐进入溶液中,其他难溶物则成为沉降物,便可分开,这即是“提取”的含义。为了将固体和溶液分开,必须过滤,过滤得到的滤液中含有钾盐。但滤液中钾盐含量小、浓度低,所以需蒸发溶剂来浓缩。所得到的浓缩液,经冷却,即可析出晶体,经过思考,这5步操作顺序应该是很容易得出的,何况其中3步操作,题中已经给出,这也是一种提示。
(2)托盘天平的使用,规范化的操作是右盘放砝码,左盘称放量物。指针向上的托盘天平,指针与横梁是相连的。
(3)过滤后若滤液浑浊,说明还没有将固液完全分开,必须重新过滤,直到滤液澄清。在本实验中,由于被过滤液显碱性,其中可能有一些高价金属氢氧化物的絮状沉淀,一定过滤不容易得到澄清溶液,很可能要重复进行。
(4)在蒸发浓缩时,由于上下溶液受热不均,局部区域会造成暴沸,使液体飞溅,因此在整个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小心地不断搅动液体,使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5)草木灰中提取的主要钾盐是K2CO3、KCl和K2SO4,而不是KNO3和K3PO4。因为硝酸盐受热容易分解,因而在植物燃烧时就有可能已经分解成为气体而跑掉,而磷是植物生长的元素之一,主要存在于植物的果实或种子中,在茎叶中较少,而草木灰主要是植物茎叶燃烧的残留物,所以其中可溶性的磷酸盐很少,即使有少量磷酸盐,也常常在溶解沉降时形成重金属磷酸盐沉淀而除去。
(8分)依据题意完成以下各题: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___ 。
(3)实验室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 。
(4)除去Na2CO3中的NaHCO3的化学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Ca(OH)2 + 2 NH4Cl ="=" Ca Cl2 + 2 NH3 + 2 H2O
(2)4NH3 + 5 O2 == 4NO + 5 H2O
(3)Na2SO3 + H2SO4 ="=" SO2 + Na2SO4+ H2O
(4)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1)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 + 2 NH4Cl ="=" Ca Cl2 + 2 NH3 + 2 H2O
(2)工业上用氨气制取NO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 + 5 O2 == 4NO + 5 H2O;
(3)实验室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Na2SO3 + H2SO4 ="=" SO2 + Na2SO4+ H2O;
(4)除去Na2CO3中的NaHCO3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
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请你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所需要的下列物质,可以从海洋中获取的是( )
①石油,②金属矿物,③无机盐,④淡水,⑤海洋生物,⑥可燃冰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③④⑤⑥ D.全部
(2)人类要获取所需要的物质,都要选择适当的方法.请你从下列A~F中选择一种方法,把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①~⑥前的括号内.
A蒸发结晶法 B蒸馏法 C过滤法 D化学沉淀法 E中和法 F电解法
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
②从海水中获取粗盐;
③除去粗盐中不溶性的杂质;
④在粗盐纯化过程中,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
⑤在粗盐纯化过程中,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⑥以氯化镁为原料制取金属镁.
(3)在上述A~F的方法中,运用了化学变化原理的有(填字母代号);
(4)对下列实验方法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过滤与筛子的原理是类似的,都是把颗粒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
B.蒸发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
C.蒸馏就是使液体中的分子在外界条件的影响下逸出液面再重新凝结为液体
D.结晶就是利用合适的试剂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沉淀析出.
正确答案
(1)D(2)BACDEF(3)DEF(4)D
从海洋中通过不同的方法可以获得多种物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结晶就是使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
(1)人类所需要的下列物质,可以从海洋中获取的是石油,金属矿物,无机盐,淡水,海洋生物,可燃冰.故填:D.
(2)①蒸馏可以从海水中获取淡水.故填:B.
②蒸发结晶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取粗盐.故填:A.
③过滤可以除去粗盐中不溶性的杂质.故填:C.
④在粗盐纯化过程中,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硫酸钠可以用化学沉淀法.故填:D.
⑤在粗盐纯化过程中,要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可以用中和法.故填:E.
⑥以氯化镁为原料制取金属镁可以用电解法.故填:F..
(3)在上述A~F的方法中,运用了化学变化原理的有化学沉淀法、中和法、电解法.故填:DEF.
(4)结晶不是利用合适的试剂把溶液中的溶质转化为沉淀析出,而是使溶液中的溶质以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故填:D.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制取较浓的HClO溶液,并对所得溶液中的部分阴离子进行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步骤1
在试管中加入过量的块状碳酸钙,再加入约20mL饱和氯水,充分反应,过滤,将滤液分为若干份
有少量气泡产生,溶液的黄绿色褪去
步骤2
将第一份滤液与稀盐酸混合
产生大量气泡
步骤3
将第二份滤液加热
溶液变浑浊,且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⑴步骤1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步骤2、步骤3的实验目的都是 ;为达到该实验目的,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
⑶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步骤1所得滤液中的HClO浓度比饱和氯水中HClO浓度大: 。
正确答案
⑴除去碳酸钙等不溶性杂质
⑵检验HCO3—离子 另取一份滤液,加入NaOH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⑶同时将滤液和饱和氯水滴在有色布条上,比较有色布条褪色的快慢
⑴除去碳酸钙等不溶性杂质
⑵检验HCO3—离子 另取一份滤液,加入NaOH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
⑶同时将滤液和饱和氯水滴在有色布条上,比较有色布条褪色的快慢
(14分)锰锌软磁铁氧体具有高磁导率、低矫顽力和低功率损耗等性能,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碳酸锰主要用于制备锰锌软磁铁氧体,而制碳酸锰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锰。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从废旧干电池中回收二氧化锰制取碳酸锰。
①将干电池剖切、分选得到黑色混合物(主要成分为MnO2)洗涤、过滤、烘干。
②将上述固体按固液体积比2:9加入浓盐酸、加热,反应完全后过滤、浓缩。
③向上述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边加边搅拌,再过滤即可得到碳酸锰。
(l)在第②步中,将上述固体与浓盐酸混合的目的是
(2)有人认为,将第③步中的Na2CO3溶液换成NH4HCO3溶液,也能达到上述目的,但同时有气体生成。请写出加入NH4HC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3)查阅文献,发现第③步中,除生成MnCO3外还有可能生成Mn(OH)2,已知Mn(OH)2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稍长,易被氧化成褐色的MnO(OH)2, MnCO3和MnO(OH)2受热最终均分解成MnO2,该小组对上述沉淀的成分提出以下假设,请帮助完成假设:
假设一:全部为MnCO3; 假设二:全部为Mn(OH)2; 假设三:
为验证假设二是否正确,该小组进行了以下研究:
①定性研究:请你完成下表中的内容.
②定量研究: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置于空气中充分氧化后,小心干燥,取22.0g样品,加热,测得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假设三成立,理由是
正确答案
(1)将MnO2还原成Mn2+(2)Mn2++2HCO3- = MnCO3↓+ CO2↑+H2O(3)既有MnCO3又有Mn(OH)2
①
②300℃以后,质量增加量为MnO氧化为MnO2 ,计算可得MnCO3质量为11.5(或MnO(OH)2的质量为10.5g),所以既有MnCO3又有Mn(OH)2。
试题分析:(l)在第②步中,将含有MnO2的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发生反应:MnO2+4H+ +2Cl-Mn2++Cl2↑+2H2O可以使MnO2还原转化为Mn2+;(2)根据题意可知:在含有Mn2+离子的溶液中加入NH4HCO3溶液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是Mn2++2HCO3- = MnCO3↓+ CO2↑+H2O;(2)①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充分暴露于空气中,观察颜色,颜色变成褐色,说明含有Mn(OH)2;另取少量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观察现象,没有气泡生成,说明不含MnCO3。为此证明固体是Mn(OH)2。②固体质量最小值是15.8g是MnO的质量,在300℃以后,质量增加量为MnO氧化为MnO2。增加的质量是17.4-15.8=1.6g.所以n(MnO)=1.6g÷16g/mol=0.1mol。在15.8g固体中含有MnO质量为0.1mol× 71g/mol =7.1g.含有MnO215.8g-7.1g=8.7g.及含有MnO20.1mol。由于Mn(OH)2暴露在空气中时间稍长,易被氧化成褐色的MnO(OH)2,分解得到MnO2。所以在原固体中含有Mn(OH)20.1mol,质量是0.1mol ×105g/mol =10.5g;则原固体中含有MnCO3质量为22.0g-10. 5g=11.5g。所以原固体中既有MnCO3又有Mn(OH)2。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