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细胞
- 共6264题
由低倍显微镜换成高倍显微镜时,应该调节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低倍显微镜换成高倍显微镜时,视野变暗,应该换用大光圈、凹面镜使视野亮度增加.
故选:C.
将写有字母“b”的透明纸,移到低倍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于显微镜下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因此透明纸上字母“b”,移到低倍镜下观察,在视野中看到的就是旋转180°后的“q”.
故选:D.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观察细胞中染色体行为并计数时,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正确方法是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后换用高倍镜,增加进光量,再调焦观察,A错误;
B、“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B正确;
C、叶绿体不需要染色,C错误;
D、用苏丹Ⅳ鉴定含油多的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染成红色的颗粒,D错误.
故选:B.
下列关于使用高倍显微镜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用低倍镜先找到合适的部位,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换上高倍物镜,A错误;
B、若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放大倍数是40,被观察的细胞的直径放大400倍,B错误;
C、在高倍镜使用的过程中,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C错误;
D、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了得到适宜的亮度,可调节光圈及反光镜,D正确.
故选:D.
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
A、一般标尺是在目镜上的,因此可以通过旋转目镜来对其细胞,方便测量.故A正确.
B、不清晰测量时难以对齐细胞边缘,甚至容易量错,看错,自然有误差.故B正确.
C、物镜换成40,放大倍数加大,本来的细胞显示的更大,标尺不变,故每格所显示的实际长度变小.故C正确.
D、实际长度既是细胞本来的大小.无论怎么放大,改变的都是视野的图象大小,细胞本身是不会改变的.故D错误.
故选D.
(2015秋•邯郸校级月考)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某装片时,如果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装片污点并不动,转动物镜后污点也不动.则这个污点可能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如果移动装片污点并不动,说明污物不在装片上;转动物镜后污点也不动,说明污物不在物镜上,则这个污点可能在目镜上.
故选:A.
用高倍镜和低倍镜观察同一根尖,高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明暗情况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
故选:D.
下面①-④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的标本从下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转换器 ④转动装片.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从(1)图转为(2)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④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③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②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①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所以①-④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④→③→②→①,切记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故选:D.
如图为测量保卫细胞长度的局部视野,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测微尺在目镜上,图示显示测微尺不在保卫细胞的测量位置上,因此需要旋转目镜,A正确;
B、放大倍数越大,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因此物镜从10换为40,图示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变小,B正确;
C、在不同同放大倍数下,图示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相同,C错误;
D、若视野中物像不清晰,会造成测量误差,D正确.
故选:C.
在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观察黑藻叶肉细胞和细胞质的流动时,应使光圈(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使用显微镜时,为使物体放大倍数提高,可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但是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进光量减少,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较大光圈或反光镜来增加进光量.
故选A.
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的问题:
(1)关于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正确的操作步骤顺序应是______
①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位于低倍镜的正下方
②眼睛从侧面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离标本0.5厘米处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
⑤用左眼注视目镜,同时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见物像;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使视野中的物像清晰
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⑦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
⑧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
(2)如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呈“bq”形状,那么其物体实际的形状应该是______.如果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情况下看到视野中布满了64个细胞,那么把物镜换成40×后,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为______个.
(3)如果用显微镜观察临时制作的切片时,发现视野中左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清晰,右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模糊,则下列选项中最可能导致此现象的是______
A、组织切片可能厚薄不均; B、反光镜可能使用了凹面镜;
C、光圈可能使用了小光圈; D、物镜镜头可能没有完全对准标本;
(4)换高倍镜后,发现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看不到了,前后多次调节微准焦螺旋及调节视野亮度依然未能找到细胞,此时,应该考虑的合理操作步骤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显微镜的使用应该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对象,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镜观察,换高倍镜后应该调节亮度和细准焦螺旋,故正确的顺序是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2)视野中的像是倒立的虚像,所以如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呈“bq”形状,那么其物体实际的形状应该是 bq.视野是圆的,如果视野扩大4被后看到的细胞数=64÷4÷4=4个.
(3)根据题意,发现视野中左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清晰,右半部分的细胞比较模糊,应该是切片不均匀;反光镜使用不当会造成整个视野都一样;光圈使用小也是造成整个视野效果一样;物镜镜头没有完全对准标本的话是看不到而不是模糊,故选A.
(4)换高倍镜后,发现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细胞看不到了,此时应该重新转回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细胞并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镜观察.
故答案是:
(1)③④①②⑤⑧⑥⑦
(2)bq 4
(3)A
(4)重新转回低倍镜下观察,找到细胞并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再用高倍镜观察
如图1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______(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______倍.
(2)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操作顺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______.
(3)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的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压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距离玻片标本2~3mm处停止.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慢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______.
(4)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是______.
(5)用4台显微镜观察水绵细胞,在相同环境中,若视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镜的选用一致,则遮光器的光圈最小的一台是______.
A.目镜15×和物镜45×B.目镜15×和物镜10×C.目镜5×和物镜10×D.目镜5×和物镜45×
(6)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2中A、B、C、D所示,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______.
(7)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题图可知,物镜中正对通光孔的物镜较短,因此放大倍数较小,为10×,因此图示状态下放大倍数是10×10=100;放大倍数是指放大的长度和宽度,不是面积.
(2)分析该同学的实验操作可知,该同学实验显微镜的方法不正确,应是:①-→转动5下降镜筒-→②-→③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
(3)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为防止物镜和目镜的镜头损坏,因用专门的擦镜纸擦试镜头,而不能用纱布擦拭;组织切片展平后应盖上盖玻片,然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4)由于显微镜下成的像为倒像,故如果载玻片上写着一个“b”,那么视野中看到的是“q”.
(5)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目越少,放大倍数越小,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A、B、C、D的放大倍数分别为675、150、50、225,则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一台是C.
(6)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到的视野越小,视野越暗,据图示特点可知,C细胞最大,数目最少,故放大倍数最大,则视野最暗的是C.
(7)观察花生子叶切片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晰,说明显微镜完好并且已经调好,而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与显微镜无关,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透光不一致,较厚的透光少成像不清晰.若视野中一半明亮,一半黑暗,这是由于反光镜没有调整好,没对好光所致.
故答案为:
(1)长度 100
(2)不正确.正确操作:①→转动5下降镜筒→②→③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
(3)①擦拭镜头不能用纱布,应用专用擦镜纸;
②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展平后应盖上盖玻片,再放置到显微镜载物台上固定
(4)q
(5)C
(6)C
(7)切片标本的厚薄不均匀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丙细胞体积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少,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应选用甲中②③⑤组合,A错误;
B、从低倍镜到高倍镜的正确调节顺序:移动标本→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B错误;
C、观察颜色深的材料,视野应适当调亮些,反之则应适当调暗些,C错误;
D、由于显微镜成的像是倒像,若丙图观察到的细胞是位于乙图右上方,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D正确.
故选:D.
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A错误;
B、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由于显微镜成像为倒像,标本位于左下方,故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B正确;
C、显微镜的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C错误;
D、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需先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D错误.
故选:B.
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含有叶绿体,A正确;
B、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含有大液泡,B错误;
C、花生子叶细胞中脂肪颗粒需染色后才能观察脂肪颗粒,C错误;
D、紫色洋葱鳞片外表皮细胞中液泡呈紫色,影响细胞核的观察,D错误.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