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细胞
- 共6264题
(2015秋•南昌校级期末)下列关于高倍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必须用低倍镜先找到合适的部位,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后,再换上高倍物镜,故A错误;
B、在低倍镜下发现了叶肉细胞,要将该细胞移到视野的正中央才可换用高倍镜观察,故B错误;
C、在高倍镜使用的过程中,只能使用细准焦螺旋,故C错误;
D、由于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为了得到适宜的亮度,可调节光圈及反光镜,故D正确.
故选:D.
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如果标本染色较深,需要较强的光线观察,因此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A正确;
B、若物象位于视野右上方,标本位于左下方,因此如果让物象移至视野中央,标本应向右上方移动,B正确;
C、转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升高镜筒,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C错误;
D、在转换高倍镜之前,应该将要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D正确.
故选:C.
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血细胞涂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所示.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反之则相反.所以要在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最多,就要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最远.
故选:D.
用显微镜观察,当光线过暗时,应选用(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
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
所以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所看到的视野较暗,应选择大光圈和凹面镜.
故选:B.
下列四个图中,甲图是根据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绘制的示意图,乙、丙、丁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三个视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乙、丙是光学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A错误;
B、甲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乙、丙、丁具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真核生物,B正确;
C、丁细胞具有中心体,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低等植物,C错误;
D、丁是亚显微结构,丙为显微结构,D错误.
故选:B.
用显微镜观察某个植物细胞时,下列目镜和物镜的组合中,所观察到的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哪一组合?( )
①目镜10×②物镜10×③目镜16×④物镜40×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看到的数目较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看到的数目细胞数目就越多;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
在四个选项中A选项放大100倍,B选项放大400倍,C选项放大了160倍,D选项放大640倍,只有D选项的放大倍数最大,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故选:D.
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128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以上分析可知,物体的面积的放大的倍数=长度的放大倍数×宽度的放大倍数=(物镜×目镜)2.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被相连的128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物镜转换为40后,放大倍数是原来的4倍,则面积的放大倍数是原来的16倍,看到的细胞的数目是原来的,即8个.
故选:C.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的体积变大;此时进入视野的光线减少,视野就变暗.
因此,用高倍显微镜比用低倍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大小和视野的明暗情况依次为:少、大、暗.
故选:A.
观察细胞结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倍镜下物像清晰,换高倍镜后视野变暗,应首先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A错误;
B、核糖体必须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B错误;
C、视野中有异物,转动物镜发现异物不动,移动装片也不动,则异物在目镜上,C正确;
D、制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为防止产生气泡,首先在载玻片上滴加1~2滴生理盐水,并且盖玻片首先一边接触载玻片,然后再慢慢放下,D错误.
故选:C.
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此时,除调节细调节器外,还需调节反光镜(或亮度调节钮)和光圈.正确的操作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是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高倍镜),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照在细胞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就越少,感觉就是视野变暗.所以在10倍物镜下观察到的图象清晰、柔和,再直接转换至40倍物镜观察时应将视野调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将视野亮度调得亮,应用凹面镜(或调高亮度)、光圈放大.
故选:C.
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显微镜下看到视野中的一行细胞有16个,若如果将物镜换为40×,则可以看到视野中一行有多少个细胞,(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在放大10倍的低倍镜下,可以看到视野中的一行细胞有16个,则换成40倍的高倍镜后,该细胞的长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放大4倍,因此此时视野中看见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即在该视野中能观察到的细胞数量应为16×
=4个.
故选:A.
在低倍镜下能观察到的清晰目标,在转换高倍镜后却看不到了,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低倍镜下找到观察的目标,如果该目标不在视野的正中央,换至高倍镜后如果移动装片会使得观察目标被移走,A正确;
B、换至高倍镜后视野变暗,会导致清晰的目标变得看不见,B正确;
C、换用高倍镜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不调可能导致看不到物像,C正确;
D、如果观察目标被污染,会导致在低倍镜下也观察不到清晰的物像,D错误.
故选:D.
将字母“F”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看到的物像是______.在显微镜的视野中该图象偏向右侧,要想把图象移到中心,应把玻片标本向______方移动.
正确答案
右
解析
解:由于显微镜成像的倒立的虚像,y8inci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F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再看就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图象了.
在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因此所要观察的细胞偏向右侧,其实它在载玻片的左侧,因此应将装片向右侧移动.
故答案为:
;右.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换用高倍物镜前不能提升镜筒,只能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A错误;
B、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长或宽是实物的15×40=600倍,B错误;
C、由图分析可知放大倍数最大的是③、最小的是④,看到清晰物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远说明放大倍数最小,应该是④;用的光圈最大说明需要的光线多,放大倍数最大,应该是③,C正确;
D、若视野中有暗有明,则可能是装片上的物体厚度不均匀或对光不好,D错误.
故选:C.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茎表皮装片的同一部位,在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要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即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应选择低倍镜的组合,即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最小.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