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图.

(1)请从下列目镜与物镜的组合中找出与图象③④对应的是:③______;④______

A.目镜10×物镜10×B.目镜10×物镜20×

C.目镜10×物镜4×D.目镜10×物镜40×

(2)视野最暗的是图象______(填序号),视野太暗则应使用____________

(3)选择组合A,目镜10×,物镜10×,所观察到的物像是实际物体的______倍,这个放大倍数是指______(填“长度”、“面积”、“体积”);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40×物镜后,视野中细胞为______个.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据图示可知,图象③中细胞最大,④中细胞最小,说明③放大倍数最大,④放大倍数最小,故③为D,④为C.

(2)放大倍数越大,则视野越暗,故视野最暗的图象是③,使视野变亮可用较大光圈和凹面镜.

(3)目镜为10×,物镜10×,则放大倍数为100倍,该放大倍数不是指体积或面积,而是指长度放大了多少倍.若A视野中细胞为160个,则换上40×物镜后,即细胞又被放大4倍,细胞的数目应缩小4倍,则视野范围内细胞数目缩小16倍,因此视野中细胞为10个.

故答案为:

(1)D C

(2)③大光圈 凹面镜

(3)100 长度 10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遗传病中,不能用光学显微镜检测到的是(  )

A21三体综合征

B抗维生素D佝偻病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D性腺发育不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该患者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多一条,而染色体属于显微结构,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故A错误;

B、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时观察不到的,不过可以通过患者的体征看出,故B正确;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突变基因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到,但是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镰刀形的红细胞,故C错误;

D、性腺发育是细胞中只有一条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①②③④⑤是操作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是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以视野(1)到视野(2)的操作过程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装片.

A①一②一③一④

B③一①一②

C⑤一④一③一②

D④一⑤一①一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分析图可知,乙图是甲中左侧物体的放大,因此在使用高倍镜时,首先将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黑色物体移到视野的中央,即移动装片(⑤);然后转动转换器(④),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但换上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此时可以调节光圈或反光镜(③);最后微调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②).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玻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②

D④⑤①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据图可知,图(2)为图(1)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患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③调节光圈,最后再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  )

A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

C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在反光镜上

D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远,A错误;

B、由于显微镜下看到的物象与实物之间是倒立关系,因此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B正确;

C、视野中标本中的污点不可能存在于反光镜上,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污点不动,污点可能存在于物镜或目镜上,C错误;

D、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可能会变暗,如果光线充足不一定要调亮视野,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秋•宜昌期末)下面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1)转为(2),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调节光圈 ③转动细准焦螺旋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标本.

A①→②→③→④

B④→⑤→③→②

C②→①→⑤→④

D⑤→④→②→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从甲图转为乙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

所以①-⑤是利用显微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⑤→④→②→③,切记使用高倍镜时,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时,在视野中共有5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时,则可推算在视野中可看到这些细胞中的(  )

A20个

B16个

C8个

D32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当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50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1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0×,是原来2.5倍,则面积放大是原来的2.5×2.5倍,看到的细胞数量为50×=8.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①②③④⑤是使用显微镜的几个步骤.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到视野(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粗准焦螺旋  ②转动细准焦螺旋  ③调节光圈  

④转动转换器      ⑤移动波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

C⑤→④→③→②

D③→④→①→②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据图可知,图(2)为图(1)中甲的放大,因此首先⑤移动装片,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然后④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需③调节光圈,最后再②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故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⑤→④→③→②.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在放大倍数为100倍的低倍镜下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总数为64个,请问换用高倍镜后(放大倍数为400倍)视野中至多能观察到多少个细胞(  )

A16个

B8个

C4个

D2个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显微镜放大的是物体的长度或宽度.在放大倍数为100倍的低倍镜下视野中观察到细胞总数为64个,则换用高倍镜后(放大倍数为400倍),该细胞的长度或宽度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放大4倍,因此此时视野中看见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即视野中至多能观察到64×=4个细胞.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后,只可调节的是(  )

A细准焦螺旋

B粗准焦螺旋

C临时装片

D上升镜筒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由低倍镜转为高倍镜后,物镜与标本之间的距离变短,此时不能用粗准焦螺旋进行调焦,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焦.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近年来纳米科技发展进步神速,极精微的各式显微镜,如共轭焦锂射显微镜、定量扫描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细胞的微细结构被观察得更为清楚.下列有关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B用10倍物镜观察水绵玻片时,玻片与物镜的距离为0.5cm,若改用30倍物镜观察时,则玻片与物镜的距离应调整为1.5cm左右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后却看不到或看不清物像,其原因可能是被观察的物体未处于视野中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应位于目镜上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显微镜物镜的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目镜反之,A正确;

B、放大倍数越大,玻片与物镜的距离越小,B错误;

C、当用低倍镜看清楚物像后,转换成高倍镜时需要将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否则可能看不到物像,C正确;

D、若视野中有一异物,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后异物不动,则异物不在装片和物镜上,故应位于目镜上,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茎表皮的同一部位,依次选择下列哪种目镜和物镜的组合,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  )

A5×,10×

B10×,100×

C15×,40×

D10×,4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A中的放大倍数=5×10=50倍;

B、B中的放大倍数=10×100=1000倍;

C、C中的放大倍数=15×40=600倍;

D、D中的放大倍数=10×40=4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视野内所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的是B.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时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2个

B4个

C8个

D32个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在低倍物镜(10×)视野中,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目镜不变,而物镜换用40×的高倍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应是原来的,因此高倍镜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16÷4=4个.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如图所示,1、2为物镜长度,3、4为目镜长度;5、6为观察时物镜与切片的距离.欲获得最大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其正确组合是(  )

A1、3、5

B2、4、6

C2、3、5

D2、4、5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图中1、2表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而3、4表示目镜,目镜与物镜相反,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5、6表示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其中高倍镜与载玻片的距离短.由于题中要求得到最大放大倍数,因此应选用高倍组合,即2、3、5.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中可看到这些细胞中的(  )

A4个

B8个

C16个

D32个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如果将物镜由10×换成40×,物象又放大了4倍,细胞的面积放大了16倍,因此如果物镜为10×时,在视野范围内看到64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的细胞数是64÷16=4个.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组成细胞的分子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走近细胞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