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6 分

19.如图所示,斜面体B静置于水平桌面上,斜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一质量为M的木块A从斜面底端开始以初速度v0上滑,然后又返回出发点,此时速度为v,且v<v0,在上述过程中斜面体一直静止不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是(v02+v2)/4g

B桌面对B始终有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

C由于物体间的摩擦放出的热量是mv02/2

DA上滑时比下滑时桌面对B的支持力大

正确答案

A,B

解析

由于,所以物体A在滑动过程中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物体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与A对B的摩擦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对斜面体B进行受力分析,当物体A向上滑动时,B受力如图甲所示,当物体A向下滑动时,斜面体受力如图乙所示;

A、当物体上滑时设斜面倾角为,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题意思可知,无论物体上滑还是下滑,受到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相等设为f,由动能定理得:,当物体下滑时由动能定理得:,两式联立解得,故A正确;

 B.当物体上滑时,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得: ,由于A对B的压力与A对B的摩擦力在水平方向的分量都向右,所以桌面对B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当物体下滑时,物体A的加速度方向平行斜面向下,对物体A得对物体B有,所以此时桌面上对B的摩擦力方向仍然水平向左,故B正确;

C.由能理守恒定律可知,整个过程产生的热量为,故C错误;

D.由受力分析图可知物体上滑时,,物体下滑时:,所以,即下滑的支持力大于上滑的支持力,故D错误; 故本题答案为AB

考查方向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整体法与隔离法的使用,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的问题。

解题思路

对A进行受力分析,由滑动摩擦力公式判断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如何变化;
对物体B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分析答题。

易错点

受力分析是关键,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熟练应用平衡条件列方程,解题时要注意受力分析的顺序,先对A受力分析,然后再对B受力分析。

知识点

动能 动能定理功能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8.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n1n2=10∶1,原线圈输入的交流电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电路接有滑动变阻器R和额定电压为12V、工作时内阻为2 Ω的电动机.闭合开关,电动机正常工作,电流表示数这1A.则

A副线圈两端电压为22 V

B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为12W

C通过电动机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D突然卡住电动机,原线圈输入功率变小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图象可知,电压的最大值为Um=311V,交流电的周期为T=2×10-2s,所以交流电的频率为     f ==50Hz。A选项,交流电的有效值为U=220V,根据电压与匝数程正比UU′=n1n2=10:1,可知副线圈的电压为U′=22V,故A错误。B选项,电动机的总功率P=IU=12V×1A=12W,由于电动机存在一定内阻,故电动机的总功率P总功率=P热功率+P机械功率P机械功率<12W,故B错误。C选项,变压器不会改变电流的频率,所以副线圈输出电压的频率为f=50Hz,故C正确。D选项,变压器副线圈的电压U′由原线圈电压U决定,原线圈电压不变,副线圈电压也不变,当电动机被卡住时,作用在电动机内阻上的电压急剧增大,副线圈电流I′增大,原线圈电流I同样增大,故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IU增大,故D错误

考查方向

1、理想变压器中原副线圈中电压、电流与匝数的关系:U1:U2=n1:n2,I1:I2=n2:n1。2、考查电动机总功率、机械功率、热功率之间的关系:P总功率=P热功率+P机械功率。3、考查电动机卡住后电流的变化。

解题思路

1、根据原线圈交变电流的图像得出交变电流的最大值、有效值、周期、频率等物理量。2、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U1U2=n1n2I1I2=n2n1,计算副线圈的电流、电压。3、根据电动机的总功率、机械功率、热功率之间的关系:P总功率=P热功率+P机械功率,就算机械功率。4、根据电动机卡住后电流增大,得出原线圈电流增大,原线圈输入功率相应增大。

易错点

1、电流表测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容易误认为是测最大值。2、不清楚电动机卡住后电流的变化。3、不清楚电动机的总功率、机械功率、热功率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

功能关系正弦式电流的峰值和有效值、平均值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 U 型光滑金属导轨平面与水平面呈 θ 角,其中 MN 与 PQ 平行 且间距为 L,导轨平面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电阻不计。金属棒 ab 由静止开始沿导轨下滑,并与两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ab 棒在 MN 与 PQ 之间部分的电阻为 R,当 ab 棒沿导轨下滑的距离为 x 时,棒的速度大小为 v。则在这一过程中

A金属棒 ab 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

B金属棒 ab 受到的最大安培力为

C通过金属棒 ab 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D金属棒 ab 产生的焦耳热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对金属棒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金属棒下滑过程中,速度增大,安培力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A错误;

当速度最大时,安培力等于重力,此时安培力最大,F,B错误;

通过ab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C正确;

金属棒下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安培力做功,安培力不是恒力,所以产生的热量不是线性变化的,D错误。

考查方向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电功率和焦耳定律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解题思路

对金属棒进行受力分析,可知,金属棒下滑过程中,速度增大,安培力增大,合力减小,加速度减小;当速度最大时,安培力等于重力,此时安培力最大,F安=;通过ab横截面积的电荷量为:;金属棒下滑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等于克服安培力做功,安培力不是恒力,所以产生的热量不是线性变化的。

易错点

B选项中v最大时,此时加速度a=0时,也就是合力为零时。即安培力等于重力。

知识点

牛顿第二定律功能关系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9.如图所示,某同学不慎将圆柱形木塞(木塞的中心有一小孔)卡于圆柱 形金属筒的靠近封闭端底部的位置,为了拿出木塞,该同学将金属筒倒立过来(开 口端向下),使其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值大于重力加 速度值),此过程中木塞始终相对金属筒静止,当金属筒速度达到一定值时,金 属筒的开口端撞击到桌面,且其速度立即减为零。此后木塞沿金属筒壁继续竖直 向下运动,木塞运动到金属筒口边缘时速度恰好减为零。若木塞与金属筒壁的摩 擦因数处处相等,则关于金属筒从静止开始运动至木塞运动到金属筒口边缘速度 减为零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塞相对金属筒静止的运动过程中,金属筒对木塞的作用力方向可能竖直向上

B金属筒速度减为零的瞬间,木塞的动能达到最大

C金属筒对木塞的作用力始终做负功

D金属筒撞击桌面后,木塞与金属筒壁摩擦产生的热量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AC、木塞相对金属筒静止时,由于加速度大于重力,故静摩擦力向下,摩擦力做正功;木塞相对于金属筒向下时,动摩擦力向上,摩擦力做负功,故AC错误;

B、当金属筒的速度减为零后,木塞相对于金属筒向下运动,此时动能最大,B正确;

D、初始阶段,由于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可知外力一定向下,对系统做正功,所以研究整个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少与外力做功之和等于摩擦生热,D错误。

考查方向

功能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牛顿定律的应用

解题思路

木塞相对金属筒静止时,由于加速度大于重力,故静摩擦力向下,摩擦力做正功;当金属筒的速度减为零后,木塞相对于金属筒向下运动,此时动能最大;初始阶段,由于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可知外力一定向下,对系统做正功,所以研究整个过程,重力势能的减少与外力做功之和等于摩擦生热。

易错点

木塞相对金属筒静止时,由于加速度大于重力加速度,可知外力一定向下。

知识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功能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6 分

15.如图所示,一个光滑绝缘细椭圆环固定放置在水平面上,其长轴AC的延长线两侧固定有两个等量异号点电荷,电量绝对值为Q,两者连线的中点O恰为椭圆的中心,BD为椭圆的短轴。一带电量为q的小球套在环上(qQ),以速度vAA点沿椭圆环顺时针运动,到达 C点时速度为vC,且vC < vA。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带正电

B小球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C小球在B点和D点动能相同

D小球在C点电势能最小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选项,由于vC < vA,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从A到C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小球带负电,故错误。

B选项,根据正负电荷周围电场强度的分布特点,可知电场强度,沿两电荷连线先减小后增大,连线的中点电场强度最小,故小球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故错误。

C选项,如图所示异号点电荷的等势面分布,可知B、D两点电势相等,小球从B点到D点电场力不做功,动能不变,故C选项正确。

D选项,小球从A到C过程中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从C到A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故C点电势能最大,故错误。

考查方向

1、考查正负电荷在真空中,电场、电势分布的对称性。

2、考查点电荷间的静电引力公式:

3、电场能与动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功能关系,动能定理,电场力做功。

解题思路

A选项,由于vC < vA,根据动能定理,可知从A到C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小球带负电,故错误。

B选项,根据正负电荷周围电场强度的分布特点,可知电场强度,沿两电荷连线先减小后增大,连线的中点电场强度最小,故小球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故错误。

C选项,如图所示异号点电荷的等势面分布,可知B、D两点电势相等,小球从B点到D点电场力不做功,动能不变,故C选项正确。

D选项,小球从A到C过程中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从C到A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故C点电势能最大,故错误。

易错点

对正负电荷在真空中,电场、电势的对称性分布理解不到位。

知识点

动能定理的应用功能关系库仑定律
下一知识点 : 机械能守恒定律
百度题库 > 高考 > 物理 > 功能关系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