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共1132题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下列哪项说法正确( )
A.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由税务机关开具
B.企业作为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可以依法向税务机关主张代扣、代收手续费
C.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可强制扣缴
D.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可以委托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该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点] 税款征收[详解]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0条的规定,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对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负有代扣、代收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税务机关不得要求其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处理。税务机关按照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手续费。故B项说法正确, CD项说法错误。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34条的规定,税务机关征收税款时,必须给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扣缴义务人代扣、代收税款时,纳税人要求扣缴义务人开具代扣、代收税款凭证的,扣缴义务人应当开具。故A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选项为B。
已知A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5%,2010年的有关会计资料如下:
(1)全年销售收入为50000万元。
(2)“管理费用”中列支业务招待费700万元,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5000万元。
(3)“营业外支出”中列支税收罚款5000万元,公益性捐赠支出为200万元。
(4)“投资收益”中的国债利息收入100万元。
(5)本年度总利润为30000万元。
A公司不得在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是( )元。
A.250
B.250000
C.170
D.1700000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最高限额不得超过当年销售收入的5‰。销售收入的5‰=50000×5‰=250(万元);业务招待费的60%=700×60%=420(万元),大于扣除限额,故A公司准予在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金额为250万元,剩余170万元不得在税前扣除。故本题答案为D。
下列各项中,在“管理费用”账户中核算的税种是______
A.增值税
B.所得税
C.营业税
D.房产税
正确答案
D
解析
[考点] 本题在2011年1月真题第一大题第12小题考过,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税金的核算。
[解析] 所得税形成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营业税在“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中核算,增值税是价外税。只有房产税是在管理费用中核算。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收入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免税收入的有( )。
A.财政拨款
B.国债利息
C.物资及现金溢余
D.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正确答案
A,C,D
解析
【解析】选项AD,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均属于不征税收入(而不是免税收入);选项C,企业资产溢余属于应当征税的其他收入。
二、某企业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为3 000 万元,取得租金收入50 万元;销售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共计2 800万元(全部允许所得税前扣除);“营业外支出”账户列支35 万元,其中:通过希望工程基金委员会向某灾区捐款10 万元,直接向某困难地区捐赠5 万元,非广告性赞助支出20 万元。当年已预交所得税40 万元。使用所得税率为25%。要求:根据资料,回答6~10 题:关于汇算清缴,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009 年应补缴所得税20 万元
B.2009 年应退所得税16.05 万元
C.2009 年应补交所得税18.75 万元
D.2009 年应退所得税13.75 万元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暂无解析
企业的下列哪项收入属于我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免税收入( )
A.财政拨款
B.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性基金
C.非营利组织从事营利性活动的收入
D.国债利息收入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析] 《企业所得税法》第26条规定:“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一)国债利息收入;(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因此,D项符合题意,当选。本题中,需要区分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的差别。所谓免税收入,是指属于《企业所得税法》“第四章税收优惠”的内容,与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只是特定项目取得的收入有税收优惠待遇;而不征税收入,是指从企业所得税原理上讲应永久不列入征税范围的收入范畴。简而言之,不征税收入本身不构成应税收入,而免税收入本身已构成应税收入,但基于税收优惠政策而予以免除。因此,免税收入和不征税收入存在根源上和性质上的区别,A、B两项属于我国税法规定的不征所得税的收入类型,故不选。C项所述由于非营利组织从事了营利性活动,因此取得的这类收入需要征收所得税,也不选。故本题答案为D。
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具有显著的管理特征,主要体现在( )。
A.脱离特定使用范围,应按实际去向办理相应的报关和纳税手续
B.在特定条件和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口税费
C.原则上免予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
D.货物进口验放后仍需受海关监管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货物按照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办理手续,其受海关监控的过程和货物在放行后受制约的状态,反映了该项通关制度的管理特征。 (1)在特定条件或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出口纳税。特定减免税是关税优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无偿向国内进出口商品的用户提供的,其目的是优先发展特定地区的经济、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因而,也表明了关税优惠的特定性。进口货物只有按照规定的使用条件在规定的地区、企业或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才符合国家既定的关税政策。 (2)原则上应受各项进出境管制。特定减免税货物的去向是实际进出口,因此,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境管制的原则规定,凡涉及许可证、检验检疫、机电产品进口审查等各项进出境管制的,均应在进出口申报时向海关交验许可证件。 (3)货物进口验放后仍受海关监控。特定减免税进口的货物在完成申报、配合查验手续,并以此获得海关放行后,虽然进口阶段的海关手续已办理,然而依照审批减免税的先决条件之一,货物在规定的年限内,其使用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因此,货物仍将在海关的监管下。 (4)脱离特定范围使用,须补缴进口各税。即进口的减免税货物在规定的监管期限内,因故脱离规定的使用范围,出售、转让或移作他用,使其丧失了进口税优惠的特定性。若经海关核准,应在折旧后补缴原本减免的进口税。 (5)期限到期,方可解除海关监管。从简化手续,方便用货单位和减轻海关工作负担等诸多因素考虑,对特定减免税使用状况的监管,海关采取的是,根据货物的品种分别确定监管期限,经海关核查监督,有关货物能按规定合法正常使用的,在期限届满时可自动解除海关监管,但期满后货物需出售、转让的,则还需向海关办理解除监管的手续。
东方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该公司生产经营A产品,A产品的单位售价为500元(不含税),单位成本为350元。2012年3月份该公司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有:
(1)向本市某商场销售A产品60台,价税款收妥存入银行。
(2)按合同规定销售给外地某单位A产品80台,产品已发出,价税款尚未收到。
(3)以银行存款支付A产品广告费5000元。
(4)支付当月短期借款利息费用2000元。
(5)支付业务招待费等管理费用5800元。
(6)以银行存款支付公益性捐赠款1500元。
(7)当月确认的所得税费用和应交所得税为1675元,所得税当即以银行存款缴纳。不考虑其他因素。
假设该公司“银行存款”账户月初余额为10375元,则月末余额为( )元。
A.29500
B.31175
C.32675
D.7630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银行存款科目计算
[解析] 银行存款月末余额为10375+35100-5000-2000-5800-1500-1675=29500(元)。
某工业企业2011年销售收入为2000万元,发生销货折让共计200万元(发票已注明),该企业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为600万元,其部分会计核算资料如下:
(1)在管理费中列支业务招待费10万元;
(2)向某公司借款80万元,企业全年支付该项借款利息9.6万元(银行同类同期月贷款利率为8.4‰),企业将其全部列入财务费用;
(3)赞助当地举办的运动会11万元,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
(4)直接向某敬老院捐款8万元,在营业外支出中列支;
(5)按规定比例上交职工养老保险基金50万元,列入管理费用。
假定其他业务无问题,并无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税收优惠事项,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可以在所得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是( )万元。
A.0.5
B.6
C.8.4
D.1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即6万元(10万元×60%),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即(2000-200)×5‰=9(万元)。则可以在所得税前列支的业务招待费为6万元。
西部地区的国家鼓励类内资企业A公司从2002年开始投产并获利,经营期限为10年,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2008年,该公司自行核算的会计利润为600万元,其中投资收益40万元,属于该公司在境外投资甲公司分回的投资收益,已在境外缴纳20%的所得税。经注册税务师检查,A公司在2008年的会计核算资料中,存在下列情况:
(1)“管理费用”科目中,列有全年的业务招待费36万元。该公司当年的销售收入为 3000万元。
(2)“财务费用”科目中,列有向其他企业拆借资金的实际利息支出22.5万元,该项借款本金为300万元,利率为9%(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年利率为6%)。
(3)“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列有对外捐赠款100万元。其中:通过省级政府向某灾区捐款82万元,直接向某校运动会捐赠18万元。
(4)以产品对外投资,成本为80万元,投资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参照同类市场价格确定)。该公司对该项业务未做处理。
(5)本年发生新产品研究开发费用12万元,企业进行了实际扣除。
(6)本年实际列支职工福利类开支30万元,根据实发工资总额按比例计提并拨缴的工会经费是4万元(并取得专用收据)。
(7)当年税务机关核定的增值税为56万元,其他营业税金14.25万元,企业未进行税金的扣除。
根据上述资料和税法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该公司2008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万元。
A.95.06
B.93.60
C.92.40
D.95.40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境外公司应补税额=40÷(1-20%)×(25%-20%)=2.5(万元)。
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在2001-2010年期间,减按15%的所得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公司汇总纳税时实际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617.06×15%+2.5=95.06(万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