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
- 共1132题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居民纳税人一般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
B.居民企业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C.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机构、场所的,分别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D.非居民企业在中国未设立机构、场所的,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E.非居民企业在中国设立机构、场所的,以机构、场所为纳税地点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解析]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申报缴纳企业所得税。
下列各项收入中,应计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是( )。
A.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
B.未逾期的包装物押金收入
C.企业取得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300万元
D.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析] 企业在建工程发生的试运行收入,应当记入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征收所得税;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免税。
对生产性的外商投资企业在筹办期内取得的非生产性经营收入,其税务处理是 ( )。
A.不缴纳所得税
B.作为企业当期所得缴纳所得税
C.减半征收所得税
D.作为计算减免税优惠期的获利年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关于减免税申请人办理减免税备案、审批、税款担保和后续管理业务等相关手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申请人必须自行办理,不能委托代理
B.申请人可以自行办理,也可以委托代理
C.申请人可以委托报关企业代理,不可以委托进口货物收货人代理
D.申请人可以委托进口货物收货人代理,不可以委托报关企业代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2010年缴纳的各种税费为:增值税450万元,营业税150万元,房产税60万元,车船税30万元,土地使用税25万元,印花税10万元,所得税600万元。上述各项税费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为( )万元。
A.65
B.125
C.1385
D.275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析] 房产税、车船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都是应该直接计入到管理费用中的,而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都不在管理费用中核算,因此应计入管理费用的金额=60+30+25+10=125(万元)。
民办非企业单位应遵守相关的税收政策和年检制度,下列哪些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行为符合该规定( )
A.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不管当年是否有应纳税所得额,每年都主动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请报表和会计报表
B.某民办非企业单位在整改期间,登记管理机关封存了它的等级证书、印章和财务凭证
C.某民办非企业单位年检不合格,在被责令整改期间继续开展活动
D.某民办非企业单位2010年8月成立,2011年未向业务主管单位提交年检材料
E.某民办非企业单位的会计把本年度社会各界的捐赠收入不列为本单位应缴纳企业所得税的项目
正确答案
A,B,D,E
解析
民办非企业年检制度规定:对年检不合格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根据情况,可以责令其在整改期间停止活动。故C项说法错误。
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具有显著的管理特征,主要体现在( )。
A.脱离特定使用范围,应按实际去向办理相应的报关和纳税手续
B.在特定条件和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口税费
C.原则上免予交验进出口许可证件
D.货物进口验放后仍需受海关监管
正确答案
A,B,D
解析
[解析] 货物按照特定减免税通关制度办理手续,其受海关监控的过程和货物在放行后受制约的状态,反映了该项通关制度的管理特征。
(1)在特定条件或规定范围内使用可减免进出口纳税。特定减免税是关税优惠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无偿向国内进出口商品的用户提供的,其目的是优先发展特定地区的经济、鼓励外商投资,促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因而,也表明了关税优惠的特定性。进口货物只有按照规定的使用条件在规定的地区、企业或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才符合国家既定的关税政策。
(2)原则上应受各项进出境管制。特定减免税货物的去向是实际进出口,因此,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境管制的原则规定,凡涉及许可证、检验检疫、机电产品进口审查等各项进出境管制的,均应在进出口申报时向海关交验许可证件。
(3)货物进口验放后仍受海关监控。特定减免税进口的货物在完成申报、配合查验手续,并以此获得海关放行后,虽然进口阶段的海关手续已办理,然而依照审批减免税的先决条件之一,货物在规定的年限内,其使用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因此,货物仍将在海关的监管下。
(4)脱离特定范围使用,须补缴进口各税。即进口的减免税货物在规定的监管期限内,因故脱离规定的使用范围,出售、转让或移作他用,使其丧失了进口税优惠的特定性。若经海关核准,应在折旧后补缴原本减免的进口税。
(5)期限到期,方可解除海关监管。从简化手续,方便用货单位和减轻海关工作负担等诸多因素考虑,对特定减免税使用状况的监管,海关采取的是,根据货物的品种分别确定监管期限,经海关核查监督,有关货物能按规定合法正常使用的,在期限届满时可自动解除海关监管,但期满后货物需出售、转让的,则还需向海关办理解除监管的手续。
某机械制造企业2010年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销售成本15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12万元,销售费用200万元(含广告费100万元),管理费用500万元(含业务招待费2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2万元),投资收益25万元(含国债利息6万元、从深圳联营企业分回税后利润34万元、权益法计算投资某公司损失15万元),营业外支出10.5万元,系违反购销合同被供货方收取的违约罚款。
其他补充资料: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企业自己计算应纳所得税税额时计算过程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3000+25-1500-12-200-500-10.5=802.5(万元)
应纳税额=802.5×25%=200.63(万元)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和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分析指出该企业财务人员申报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存在哪些问题,并分别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该企业财务人员申报所得税时存在下列问题:
①业务招待费和存货跌价准备处理有问题,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业务招待费限额之一:20×60%=12(万元)
业务招待费限额之二:3000×5‰=15(万元)
管理费用调增所得额=20-12+2=10(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存货跌价准备属于没有发生的支出,只是企业计提的准备,不得税前扣除。
②投资收益处理有问题,需要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投资收益调减应纳税所得额为25万元。
根据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缴企业所得税;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的投资收益属于免税收入;不认可权益法计算的投资损失1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2004年某中外合资饭店中方单位出具土地使用权,外方出资50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合作兴办。
(1)2004年获利60万元,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购买另一投资者的股权;
(2)2005年获利50万元。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增加本企业注册资本;
(3)2006年该饭店取得业务收入4000万元,有关业务支出1800万元,缴纳营业税200万元,当年支付150名员工工资总额540万元,按规定提存医疗保险基金、住房公积金、退休保险基金等基金108万元;支付外方5名管理人员境外社会保险费80万元;交际应 酬费支出40万元;转让所持有的中国境内企业股票取得的净收益20万元;装修餐厅支付费用30万元,另上交与其有关联关系的饭店管理费100万元。
(假设地方所得税免征,税率30%)。
要求:
(1)计算2004年外商投资者的再投资退税额;
(2)计算2005年外商投资者的再投资退税额;
(3)计算2006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正确答案
(1)2004年外商投资者的再投资退税额
2004年外商投资者将分得的税后利润20万元购买另一投资者的股权,未增资不退税。
(2)2005年外商投资者的再投资退税额=20÷(1-30%)×30%×40%=3.43(万元)
(3)2006年应纳企业所得税
①外方人员境外社会保险费80万元不能列支;
②按规定交际应酬费列支数额为:500×10‰+(4000-500)×5‰=22.5(万元)
③股票取得的净收益20万元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④装修餐厅支付费用30万元,可以扣除,若是翻修支出则不得一次扣除;
⑤上交的管理费100万元不得列支;
⑥应纳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税额=(4000-1800-200-540-108-22.5+20-30)×30% =395.85(万元)
解析
暂无解析
以下关于生产税收管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如果企业处在所得税免税期,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减少当期材料成本,扩大利润
B.如果采取直线折旧法,企业各期税负均衡
C.企业实际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受计税工资的限制,不能全额据实扣除
D.企业盈利能力较强时,可以采取适当的方法减少当期利润、推迟纳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析] 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合理工资薪金支出,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时,不再受计税工资或工效挂钩扣除限额的限制,可以全额据实扣除,C选项错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