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职能就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所起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城市的职能是可变的。如著名城市杭州,在历史上曾是南宋的都城(临安)。

材料二

南宋时期临安地理位置图

(1)分析杭州历史上成为都城的区位优势,并评价杭州作为现代旅游城市的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和铁路交通条件。(10分)

材料三

表1 某城市热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

(2)据表1数据,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污染物迁移的原因与方向,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在郊区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

(1)都城的区位优势:位于太湖平原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达;位于京杭运河南端,水运方便,利于对外联系;北部大江天堑,有利于安全防卫。

旅游资源集群状况:西湖山水、钱塘江大潮、古运河和现代都市风光,构成了自然与人文和谐的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铁路交通条件:位于沪杭、浙赣铁路交汇处,交通便捷,旅游通达性好。

(2)原因与方向:城郊气温差产生了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上空污染物由城市向郊区扩散,近地面污染物由郊区流向城市。

措施:在郊区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时,应该布局在热力环流下沉气流之外的区域;提高郊区绿化率。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

(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

(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

正确答案

(1)原料丰富;石油资源短缺;市场需求量大

(2)利: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

弊:造成粮食安全隐患。

(1)该问考查世界能源问题,解决能源紧张状况的方法,同时考查了工业区位,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从巴西的原料、化石燃料状况及市场三个角度来回答。结合图例读图可知,巴西缺乏石油、煤炭等燃料能源,加上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居民消费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生产乙醇可以缓解燃料能源紧张的状况,巴西甘蔗产量大,为生产乙醇提供丰富的原料,所以巴西大量发展生产乙醇。

(2)该问考查能源问题,同时考查粮食问题,主要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地理事物现象比较分析能力。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尤其利弊,应拓宽思路追其根本,利在缓解能源紧张;优化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属可再生能源),弊在会造成粮食安全隐患。分析我国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是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家庭汽车的普及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所以大量生产乙醇,可以缓解我国汽车燃料供应紧张的状况,乙醇又属于清洁能源,对大气污染少,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然而我国还是一个耕地面积少,粮食需求量大的国家,用大量的粮食去生产乙醇,会造成粮食供需紧张,影响粮食安全。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能源问题和粮食问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和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37分)

(1)简述图示北部地形区聚落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8分)

(2)比较B地与D地的降水差异,并分析原因。(10分)

(3)说明图示北部地形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的关联性。(8分)

(4)C所在国家的南部有世界著名的高薪技术产业区,分析该产业特点。与C国相比,评价我国北京发展该产业的区位条件。(11分)

正确答案

(1)沿河流分布(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2分;原因: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农业发达。(每点2分,答满3点得6分)

(2)B地年降水量较少,D地年降水量很多(2分); B地雨季较短,D地雨季较长(2分);

原因:D地的东、北、西北三面为山地,西南面向印度洋敞开,西南季风带来充足水汽,受地形抬升,形成丰富的降水(3分)。B地位于高大山脉的背风坡,只有少量的海洋水汽能够沿着河谷到达该地(3分)。

(3)北部地形区由于海拔高,气温低、气压低、空气稀薄;气温低,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河湖众多,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土壤发育程度较差,土壤较贫瘠,多冻土、沼泽;植被稀少,多高寒草甸和荒漠。(每点2分,共8分)

(4)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向世界市场(5分)。有利:科技力量雄厚,交通便利,政府大力支持;不利:研发费用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很少等。(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60分)

(1)制约云南、贵州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6分

(2)泛亚铁路首选东线的原因是什么?(6分)

(3)简述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及主要产业门类?(8分)

正确答案

(20分)

(1)①这两个省处于我国西南内陆或边陲地区,远离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开放区(2分),西南边境相邻的国家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影响了西南省份对外经济联系和贸易的发展;②自然环境相对于东部及中部平原地区差,虽自然资源较丰富,但受地形条件的阻碍,交通不便(2分),资源优势没有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水陆交通发展滞后,对外经济联系及信息联系受阻;④社会经济条件较落后,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原有的经济基础就十分薄弱(2分),目前是全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

(2)运营里程长(2分);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2分);铁路主要经过平原(2分);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2分)。(任答三点)

(3)利用本国优越地理位置(2分)和世界大港(2分)的条件,发展炼油,石油化工和造船工业(2分);充分利用科技水平高(2分)的优势,发展高技术产业(2分)发挥本国风光优美(2分),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旅游业(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分析:制约云南、贵州经济发展的因素有①这两个省处于我国西南内陆或边陲地区,远离我国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开放区,西南边境相邻的国家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影响了西南省份对外经济联系和贸易的发展;②自然环境相对于东部及中部平原地区差,虽自然资源较丰富,但受地形条件的阻碍,交通不便,资源优势没有能够转化为经济优势;水陆交通发展滞后,对外经济联系及信息联系受阻;④社会经济条件较落后,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原有的经济基础就十分薄弱,目前是全国主要的贫困地区之一。

(2)泛亚铁路首选东线的原因是运营里程长;利用现有铁路长,需新建铁路短;铁路主要经过平原;所经地区人口较稠密,城市多,经济相对发达。

(3)新加坡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及主要产业门类:利用本国优越地理位置和世界大港的条件,发展炼油,石油化工和造船工业;充分利用科技水平高的优势,发展高技术产业发挥本国风光优美,交通便利的优势,发展旅游业。

点评:交通线路尽量选择平原和河谷地形,避开陡坡、断层、沼泽等不利因素;在山岳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地址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在山岳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一般需要迂回前进。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6分)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1)简述我国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特点,指出A地年降水量范围。(6分)

(2)材料一虚线圆内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请说出其主要表现 。(6分)

材料二:材料一中C方框区域放大图

(3)材料二为所示地区产业转移示意图,分析该地区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10分)

(4)材料二图示沿海地区是我国重化工基地,据图示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有利区位条件。(8分)

(5)分析新疆重视铁路运输建设的地理背景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2分),新疆西部略多于东部(2分)。400—600毫米(400—800毫米)(2分)。(共6分)

(2)东部:水土流失(,3分);西部:荒漠化(3分)。(每空3分,共6分)

(3)特征:从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或从城市向乡村转移;或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2分);移出的主要是占地面积广、污染大的企业(4分);多靠近交通发达的沿海、铁路沿线附近(4分)。(共10分)

(4)有丰富的原料,如海盐、煤、石油(2分);海陆交通便利(2分);市场广大、技术力量雄厚、劳动力丰富(4分)。(共8分)

(5)地形相对简单,建设的工程量不大(2分);地处西北边陲,具有沿边优势(2分);自然资源丰富,对交通需求大(2分)。(共6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请读图1-3,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A岛多地震的原因是                      。(2分)

(2)读图判断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间高、四周低。判断的依据可是                

(2分)

(3)B河流流量丰富,但航运价值不大,其自然原因是  __________。(2分)

(4)全世界因为缺水而引发的冲突较多,其中C半岛就是典型的地区之一;新加坡的

年降水量不算少,但也成为世界上缺水的国家。他们缺水的原因有何不同?(4分)

C半岛:                               

新加坡:                           

正确答案

(1)板块交接地带。(2分)

(2)   河流流向。(2分)

(3)冰冻期长。(2分)

(4)C半岛: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降水少 。

新加坡:国土面积小,径流量小;人口众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4分)

本题考查亚洲。

(1)A岛表示苏门答腊岛,可根据其板块位置解释多地震;

(2)图示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流,可判断地势分布特征。

(3)结合其纬度位置分析,主要只要求自然原因;

(4)C半岛表示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从气候成因解释;新加坡降水丰富,主要由于地形和岛国影响,且用水量大等方面分析其缺水。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富活力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瞩目的焦点.读美国局部区域图及中国示意图.

(1)结合所学知识,从整体上比较我国与美国地形地势的异同.(8分)

(2)甲处为美国的重要工业区,判断该处的主要传统工业部门及该工业区的区位优势.(8分)

(3)乙和丙地两处均为该国重要的航海线,试分析两河航运价值大的原因.(8分)

正确答案

(1)相同点:中美两国地形复杂多样,各种地形基本都有;西部都有高原;都有大致南北走向的高大山脉等

不同点: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大阶梯状分布,美国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中国多横向山脉,美国横向山脉少;中国山区面积广大,美国平原面积广大;中国西部青藏高原高大年轻,美国西部高原较低年龄较老等。

(2)属于美国传统东北部工业区,以加工业为主,有冶金、机械制造、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煤、铁资源丰富、有便利的水运同西、南部联系。1、资源优势:美国东北地区同样资源丰富,五大湖地区铁矿丰富,阿巴拉契亚山脉蕴含丰富的煤炭;2、地理位置优越:美国东北地区也是靠近五大湖地区,工业用水丰沛,河运便利,东部离大西洋也很近3、政策优势,历史悠久:美国东北地区美国独立之后就已在建设,已经200多年的历史了。而且该地被视为世界大型重工业的龙头地区。(3)河流径流量丰富,河网密集,流域内经济腹地广大

与我国东北工业区相似。我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等。我国东北地区内的松花江、嫩江、辽河等河流提供了足够工业用水,况且辽宁南部靠近渤海,海运也十分便利。我国东北地区在建国后就很早开发,国家政策一直扶持该地区的重工业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召。第三小题可从自然(径流量、水位季节变化、河道特点(深、宽)、通航里程、地势起伏、水运网(支流、运河)、有无结冰期)和经济腹地价值,等考虑航运价值大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图

(1)试简述图中所示气压形势下M、N两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从成因上看,P山地属________山脉(构造地貌类型)。说明该山的成因。

(3)此时有一艘船从①海域经过海峡进入②海域,经过海峡时航速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1)M地凉爽湿润(凉爽多雨),N地炎热干燥(高温少雨)。M地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N地受副热带高压带(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2)褶皱 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为山脉。

(3)航速加快

该地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东侧为地中海,温度和盐度都比西侧的大西洋高,海面下沉,形成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密度流。

考查区域地理综合特征。

根据经纬度判断,M为西欧的法国,属于温带海洋气候。N为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P为阿尔卑斯山,属于褶皱山脉,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而成为的。①海域进入②海域需要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有从①流向②的密度流。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20分)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各题。

(1)描述甲国的主要地形特征。(4分)

(2)巴基斯坦要把卡拉奇建设成为本国最大的纺织城,分析其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8分)

(3)中巴两国计划建一条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中国新疆喀什的中巴铁路(如图5中所示),指出中巴铁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8分)

正确答案

(1)东北高,西南低;以高原山地为主(4分)。

(2)该国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棉花种植和畜牧业,棉纺,毛纺原料充足;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

(3)减轻我国能源压力;扩大我国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促进经济的发展。(8分)

试题分析:

(1)图示甲国是阿富汗,由图示等高线可以看出:该地东北高,西南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2)巴基斯坦干旱面积广,在印度河流域,气候干旱,光照强,灌溉水源充足,沙质土壤,适宜发展棉花种植,其北部山地和高原地区利于发展畜牧业;棉纺,毛纺原料充足;卡拉奇地处其南部港口城市,海陆交通便利;又是巴国南部最大城市,人口众多,劳动力成本低;市场需求量大。

(3)中巴铁路连通我国新疆的喀什,大大缩短进口中东石油运输的时间和距离,丰富了能源来源渠道,减轻我国能源压力;加强一巴国的经济联系,便于扩大贸易往来;也扩大我国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使我国西部陆上与西亚各地联系更加便利,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2.材料一:在新疆西北部天山果子沟一处隧道承担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施工任务的12名工作人员,2008年3月13日上午10时左右因雪崩被埋,目前已经确认4人死亡。下图为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下图为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CD为晨昏线,A、B为同一条纬度上的两点。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5)问题:

(1)根据材料一,判断判断天山A、B两坡坡向:__________是北坡,__________是南坡。图中冰川B坡分布下限低于A坡,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关天山果子沟处发生雪崩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A.时值冷空气路径上,降雪量大

B.果子沟地形复杂,背阴处容易形成厚重的积雪

C.植被差是形成雪崩的主要条件之一

D.施工震动诱发

E.雪崩多发生在春季,冬季没有

根据材料二回答:

(3)随着气候变暖,图中A、B两地冬季气温差将__________(增大或减小),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图中洋流E、F、G、H中势力明显加强的是__________,08年元月份以来我国南方特大雪灾的形成与__________(厄尔尼诺现象或拉尼娜现象)发生有关。

(5)当我国南方发生特大雪灾时,图中晨昏线CD为__________线,此时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__________风。

正确答案

(1)B  A 北坡降水丰富,同海拔气温低于A坡

(2)ABD

(3)减小 北极地区冰川融化,南下的水流,导致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减弱,欧洲西部冬季气温降低

(4)F 拉尼娜现象

(5)晨 西北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7(30分)2011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百年回眸,辛亥革命对今天仍然具有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1)据图15分析长江在A—B段河水易泛滥的自然原因。(7分)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武汉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商业中心。

(2)依据图15和文字材料分析武汉成为我国重要商业中心的优势条件。(6分)

正确答案

(1)(7分)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夏季多暴雨;其上游河段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河流径流量大且集中在夏季。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流速缓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发洪水 。(共7分)

(2)(8分)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特大城市,消费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大城市的辐射作用强);长江、汉江与京广铁路交汇处,水陆交通便利;该市及周围地区工农业发达,有充足、稳定的商品来源。(共6分)

从图中信息可以判断,A—B段为长江荆江段。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有两个:一是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二是便利的交通。作答时应根据上述知识进行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30分)读某地区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10分)

(2)阐述图中南部沿海地区植被的全球环境效应。(10分)

(3)分析图中南部沿海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的原因。(10分)

正确答案

(1)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递增。(2分)原因:南部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2分)全年阴雨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少;(2分)自南向北,气候逐渐过渡到热带草原气候,(2分)晴朗天气增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减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能增多。(2分)(要求答出变化的趋势)

(2)(热带雨林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4分)(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4分)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的宝库”。(2分)

(3)热带雨林中的生物循环极其旺盛,以至有机质和养分再循环也非常旺盛。(2分)雨林中的养分几乎全部集中在植物体内,(2分)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所以雨林中的土壤贫瘠。(3分)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使地表植物很难恢复,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陷于崩溃。(3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阅读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胡鞍钢和门洪华(2002)将国家战略资源分为经济资源、人力资本、自然资源、技术资源、资本资源、政府资源、军事资源、国际资源等八个方面,利用23项指标,衡量了中、美、日、印、俄五大国的综合国力(见下表)。根据这一项研究,人力资本是中国各类战略资源中最具潜力的资源。

资料二:美国和中国综合国力发展趋势图

(1)1998年,五个国家比较,综合国力居第一位的是__________,居第二位的是__________。1980—1998年,中国综合国力的年变化量约相当于美国的______倍,中、美两国综合国力的差距在逐渐__________。

(2)读资料二图,按7%、6%的年平均增长率,中国将分别于__________年和__________年达到美国的综合国力水平。

(3)中、美两国基本实体方面的差异,表现在

E.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低于美国

(4)我国和美国相比,综合国力相差很大。我国应采取哪些对策,进一步增强综合国力?

正确答案

(1)美国 中国 10 缩小

(2)2033 2043

(3)BC

(4)①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建设小康社会;②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③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④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数据和读图析图的能力。

阅读表中的数据,可看出美国居第一,中国第二。中国综合国力的年变化量约相当于美国的10倍。

阅读和分析资料二图,可看出我国要分别于2033年、2043年才能达到美国的综合国力水平。第(3)题中的E选项不属于“基本实体方面的差异”。而中国的领土面积只比美国大一些,美国也是一个资源大国。

增强综合国力的措施应该从综合国力的几个基本要素入手。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国的一艘综合科考船与今年2月20日从上海港出发,沿下图所示船行线路经圣弗朗西斯科——利马——悉尼,再对澳大利亚大陆进行考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考察船从上海到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航行过程中基本上是      (顺、逆)着洋流而行,由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到利马是                   着洋流而行。

2.关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考察船行6周后到达秘鲁的利马,船员发现正午时人影朝向            。利马当地

属于                 气候,其成因主要是                                 

                  的影响。

4.在澳大利亚由A处穿越大陆到B处的科学考察过程中,发现澳大利亚大陆的东部和中西部地貌景观差异极大,这种差异的形成是以               条件为基础的,导致东部地貌的形成主要受           作用的影响,而西部主要以           地貌为主。

5.针对国内水资源分布的状况,澳大利亚实施“东水西调”工程,试分析其背景原因:

正确答案

1.顺   先顺后逆

2.A

3.南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    秘鲁寒流

4.水分(降水 )  流水  风成

5.东部处于大分水岭山地迎风坡同时受到东澳大利亚暖流的作用,降水多,径流量大;

大分水岭西部处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

中部地下水含盐度高,不利于灌溉;

中部墨累达令河盆地是澳大利亚的小麦—牧羊混合农业区,农业发达,需水量大。(答出三方面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所给三幅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图反映甲图中的P地河谷剖面,丙图反映甲图对应的湖泊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的河流流向是            ;P地附近河谷的成因和下列哪种地形的成因相同    

(2)若在Q处建大坝,对P处河流的水文特征可能产生哪些影响?

(3)S城市的海滨浴场游客云集的季节,湖泊蓄水范围接近右图a、b中的    (a、b)。分析该地区此季节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

正确答案

(1)由北向南流(2分)     A(2分)

(2)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1分)河流含沙量减小。(1分)

(3)a(2分)      夏季降水少,晴天多(2分),阳光充足。(2分)

(1)本题考查河流的流向从地转偏向力导致东岸坡度平缓,说明是沉积岸,地转偏向力向西偏转,推断河流的流向。P是流水的沉积地貌。(2)本题考查水库、大坝建设对河流水文的影响。可以调节径流、拦截泥沙。(3)海滨浴场的条件分析。

下一知识点 :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