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20 分

开学初,小源到建设银行营业网点兑换了此前在网上预约的中国高铁纪念币。这枚纪念币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面额10元,每人限兑20枚,且需要提前预约。小源打算与班上同学分享自己的喜悦。他可以向大家这样介绍

①纪念币面额和实际购买力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

②纪念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

③纪念币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④纪念币不能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必须在规定时间地点使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错误,国家无权规定纪念币的实际购买力;④错误,纪念币与同面额人民币等值流通,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使用;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纪念币属于法定货币,可以直接购买商品,也具有支付手段等货币职能,因其发行量有限,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故②③正确。

知识点

生产决定消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国共两党在近代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第一次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标志分别是什么?(2分)

(2)从共产党方面看,导致第一次合作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说出国共第二次合作组成的统一战线的名称,根据两党协议将红军改编为哪两支著名的抗日军队?(2分)

(4)第二次两党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重大胜利,这一胜利在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地位?(2分)

正确答案

(1)新三民主义(1分),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分);

(2)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党对革命的领导权(2分);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八路军、新四军(1分);  

(4)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2分)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民主力量和人民大众为争取民主权利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22分)

材料二  1941年, 陕甘宁边区进行 “三三制”政权的普选。这次选举全边区有80%的人参加了投票。 “按三三制”比例 , 选出了乡、县、边区三级参议会 , 各级参议会又选出了政府委员会。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陕甘宁边区进行选举的特点(6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4分)

(2)抗战胜利后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民主政治权利做出了哪些重大努力?(8分)结局如何?(4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面临怎样严峻的形势?概括指出社会各阶级和阶层对这一“形势”作出的反应及其结局。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又作出了什么反应?有什么结局?指出“反应”的原因。对以上两个时期人民抗争的结局,你有何认识?

正确答案

甲午中日战争中:形势:帝国主义瓜分狂潮引发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反应和结局:资产阶级发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农民阶级掀起义和团运动。先后失败。卢沟桥事变后:反应和结局: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原因:日本侵华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国民政府的统治,损害英美等国在华利益;中共倡导;全国各族人民要求抗战。认识:19世纪末20 世纪初,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孤立分散抗争,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而失败,民族危机加深。抗日战争时期,形成举国一致的全民族抗战局面,借助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力量而胜利;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比较问题的能力。从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分散抗战和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人民的统一抗战切入,结合中国国情和世界局势组织答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历史上“巨人”的握手,往往引发“震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24—1927年问,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两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的两次握手分别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4分)

材料二 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当时的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2)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2分)

(3)促成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如何理解“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1分)

材料三 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但是我认为……还必须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省,以及带着顾及被害者感情的谦虚,只有认真看待过去并且勇敢而明智的反省该反省之处,才能避免今后重蹈覆辙的错误。”

(4)福田康夫指出当今中日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出现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分)

正确答案

(1)第一次国共合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第二次国共合作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分)

(2)美国对新中国实行敌视政策,双方处于对立状态。(2分)

(3)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长期敌视中国的政策破产;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3分)结束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立,从此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1分)

(4)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中美关系的改善。(2分)

下一知识点 : 七七事变
百度题库 > 高考 > 历史 > 九·一八事变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