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一八事变
- 共1091题
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四:靖国神社是日本祭祀明治维新以后历次战争中死亡军人的场所。根据日本“靖国神社法”,该神社具有宗教法人的资格。神社内供奉着明治维新以来的250万日本军人的牌位,其中包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死刑的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神社院内有一个常设展览馆,叫做“宝物遗品馆”。馆内保存着日军的作战地图、军装、武器,写着“武运长久”的太阳旗,以及1932年3月16日天皇令日军侵占中国上海的诏书等。
材料五:(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外交部副部长李肇星今天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奉命就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天参拜靖国神社一事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日本侵华过程中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3分)
(2)材料三的发生说明了什么问题?有何历史意义?(5分)
(3)根据材料四,靖国神社作为宗教团体,竟然供奉着东条英机等二战的甲级战犯的牌位、遗物,这说明了什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问题实质及其对中日关系带来的严重影响分别是什么?(2分)
(5)上述材料给我们那些启示?(2分)
正确答案
(1)屠杀中国人民(如南京大屠杀)、进行细菌战、毒气战。(3分)
(2)说明:日本向中国政府正式投降,签订中战区的投降书。(1分)
历史意义:首先,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大大增强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其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三,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第四,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分)
(3)说明靖国神社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张目。(1分)
(4)问题实质:否认日本发动侵略战争和犯下的滔天罪行。(1分)
严重影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损害了中日关系,且悖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时代潮流。(1分)
(5)当前威胁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斗争是长期、复杂的;落后就会受制于人,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步伐,增强综合国力。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此题属学科之间的综合试题,与政治学科有密切的联系。第(1)问要求学生从材料出发并结合教材内容整理答案。第(2)问要求学生以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二战日本投降仪式”为切入点,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第(3)问由靖国神社供奉甲级战犯联系到当前日本军国主义抬头,指出靖国神社的政治倾向。第(4)问应注意从本质上分析问题,由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指出日本对侵华战争的态度以及产生的影响。第(5)问可结合当前的国际背景考虑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是怎样竞相争夺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外各种政治力量对“九·一八事变”分别采取了什么态度?
正确答案
(1)争夺:1895年日本割占辽东半岛,沙俄纠集法德干涉还辽;1896年沙俄通过《中俄密约》取得我国东北筑路运兵权,继而强租旅顺、大连,划东北为“势力范围”;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日本夺取了对东北南部控制权和旅顺、大连租借地;1915年日本又提出了“二十一条”,取得大量特权;日本扶植张作霖,控制东北地区;为保护其既得利益,又制造“皇姑屯事件”,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强占东北。
(2)态度:蒋介石集团采取不抵抗政策,日本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英法操纵下的国联派出李顿调查团,却不对日本制裁,中共主张抗战,号召和领导抗日救亡运动,东北人民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斗争。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答题时,首先要在划定的时间范围内寻找史实,要注意抓住“东北地区”,结合中国历史进程去找。其次要准确理解“中外政治势力”主要包括哪几类,从而分析其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根据下列各点,贯彻《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中规定的关于南方的措施。①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10月下旬完成战争准备。②与此同时,帝国对英美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实行要求》1940年9月6日
材料二 朕信尔等之忠诚勇武,恢复发扬祖宗之通业,迅速铲除祸根,确保东亚之永久和平,以其保全帝国之光荣
——日本天皇《宣战诏书》1941年12月
材料三 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全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其未为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努力解放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8月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日本的“国策”指什么?(4分)
(2) 根据材料三,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原因是什么?(4分)结合史实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原因。(6分)
(3) 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简要分析两则天皇诏书观点的异同。(6分)
正确答案
(1)日本的既定国策就是要对外侵略(4分)
(2)原因:美国在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4分)
无条件投降的原因:中国人民的抗战沉重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给日本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节节胜利;(6分)
(3)同:掩盖对外战争的性质化战争,推卸战争责任。异:前者是宣战诏书,后者则为停战诏书,被迫投降。(6分)
略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从此中国人民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
正确答案
B
试题分析: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是对的,但是中国并未解放,中国人民结束了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屈辱历史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代表着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继续发动反人民的内战,投靠美国,中国人民继续忍受着帝国主义的奴役。
下列表述正确的在答题卡上填涂A,错误的在答题卡上填涂B。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两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这两个谜底的认识是正确的,因为它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正确答案
B
本题考查的是抗日战争,在日本投降这一问题上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是主要因素,而美国和苏联的出兵是促进因素,所以题目叙述错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