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种鼠中,黄鼠基因Y对灰鼠基因y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且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这两对基因是独立分配的,现有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交配,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比例为(  )

A2:1

B9:3:3:1

C4:2:2:1

D1:1:1:1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两只双杂合的黄色短尾鼠基因型为YyTt,由于基因Y或t纯合时都能使胚胎致死,即后代基因型中不存在YY__和__tt这样的基因型,因此后代中只出现YyTT、YyTt、yyTT、yyTt这四种基因型,它们分别所占的比例为:,因此理论上所生的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鼠:灰色短尾鼠=2:1.

故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是9:3:3:1,则亲本的基因组合是(  )

ABBDd×bbDD

BbbDd×bbDd

CbbDD×bbDD

DBbDd×BbDd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BDd×bbDD可以拆分为BB×bb和Dd×DD,BB×bb→F1有1种表现型,Dd×DD→F1有1种表现型,所以BBDd×bbDD→F1表现型种类数是1种,A错误;

B、bbDd×bbDd可以拆分为bb×bb和Dd×Dd,bb×bb→F1有1种表现型,Dd×Dd→F1有2种表现型,比例是3:1,所以bbDd×bbDd→F1表现型种类数=1×2=2,比例是3:1,B错误;

C、bbDD×bbDD可以拆分为bb×bb和DD×DD,bb×bb→F1有1种表现型,DD×DD→F1有1种表现型,比例是1:1,所以bbDD×bbDD→F1表现型种类数1种,C错误;

D、BbDd×BbDd可以拆分为Bb×Bb和Dd×Dd,Bb×Bb→F1有2种表现型,比例是3:1,Dd×Dd→F1有2种表现型,比例是3:1,所以BbDd×BbDd→F1表现型种类数=1×2=2,比例是(3:1)×(3:1)=9:3:3:1,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做遗传实验,得到的F2的部分基因型结果如下表(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中Y、y、R、r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表中Y、y、R、r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C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DF2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表中Y、y、R、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图中的基因都是核基因而非叶绿体和线粒体中的基因,所以其载体只能是染色体,B错误;

C、图中1的概率,2的概率是,3的概率是,4的概率是,所以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C正确;

D、如果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是,如果亲本基因型是yyRR×YYrr,表中出现的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比例,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某夫妇所生4个孩子的基因型为RRYY、Rryy、RRyy和rrYY.其双亲基因型是(  )

ARrYy和RrYy

BRRYy和RRYy

CRrYY和Rryy

Drryy和rrYY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已知某夫妇所生四个孩子的基因型为RRYY、Rryy、RRyy和rrYY.将两对基因分别考虑,后代中有RR、Rr和rr,说明双亲都是Rr;后代中另一对基因有YY和yy,则说明双亲的基因型都是Yy,只是没有生出Yy的后代而已,所以双亲的基因型是RrYy和RrYy.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已知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尾形的弯曲与正常由等位基因T\t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研究表明,不同基因组成的配子的活性是相同的.下列是三组杂交实验及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析下列问题:

(1)①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

(2)若要鉴别出①组杂交后代棕色性状中的双杂合子,可选用上述三组亲本中的______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若后代中______,则该棕色性状的个体其基因型为双杂合子.

(3)根据上述实验,基因与性状的关系,除了一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还有____________

(4)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______的性状,该性状是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5)DNA分子在复制过程中可能因脱氧核苷酸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产生基因突变,这种脱氧核苷酸对的变化也可发生在非基因的片段.结合基因突变的特点,根据自然选择原理,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基本等同”)基因片断的差异.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由组合①③子代棕色:灰色:白色=27:9:12=9:3:4为9:3:3:1的变式比可推出两组亲本的基因组成均为BbCc,且这两对基因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再由后代弯曲和正常的比例3:1推出弯曲为显性且亲本的基因组成都为Tt,即①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BbCcTt和BbCcTt.由③组后代弯曲和正常的比例1:1推出弯曲为显性且亲本的基因组成都为Tt和tt,即③组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是BbCcTt和BbCctt.

(2)由组合①可直接看出,亲本双杂合个体表现棕色,且后代棕色:灰色:白色=9:3:4.

(3)由“小鼠毛色的棕色、灰色和白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可推出多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根据组合①可以看出,尾正常个体的数量小于尾弯曲的数量,可知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胚胎致死的性状,这说明一对基因控制多对性状.

(4)根据(3)中的分析可知T\t除能控制尾型外,T基因还控制胚胎致死的性状.尾正常为隐性性状,尾弯曲为显性性状,尾正常个体的数量小于尾弯曲的数量,故该胚胎致死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5)自然选择是通过对个体表现的性状的选择来实现对基因的选择的,基因具有遗传效应,有利的变异得到选择,而非基因区的变异不经自然选择而被全部保留下来.因此没有亲缘关系的不同个体之间,DNA分子非基因片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大于基因片断的差异.

故答案为:

(1)BbCcTt和BbCcTt     BbCcTt和BbCctt      

(2)棕色            棕色:灰色:白色=9:3:4

(3)多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         一对基因控制多对性状

(4)胚胎致死             隐性

(5)大于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蓝色和紫色两种均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其紫花(含紫色素)形成的途径如图1所示,B或b基因控制合成的物质使酶1失去活性.

(1)利用纯合紫色甲分别与纯合蓝色乙、丙杂交,结果如图2

①丙的基因型是______

②基因2是______,其控制合成的物质使酶1失活.

(2)另一组进行实验二时,F1出现一株开蓝色的植株.为确定是否亲本在产生配子过程中发生基因突变(只考虑一个基因的突变),进行如下实验.

①选取甲与该蓝色植株杂交得F1

②F1自交得F2,统计分析F2的性状分离比.

③如果F2紫色与蓝色的分离比为______,则是基因突变引起.

(3)根据实验______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______定律.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①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甲(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或者AABb,自交得到的F2中紫色:蓝色=3:1.

②根据实验一可以推知,基因型为A_B_的个体表现型为紫色,由于基因2合成的物质能使酶1失去活性,则基因2为b基因;

(2)正常情况下,实验二的F1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F1自交得到F2.若F1发生基因突变而呈现蓝色.基因型为aaBB或AAbb,与甲(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或者AABb,自交得到的F2中紫色:蓝色=3:1.

(3)分析图2中实验一,由于F2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色:蓝色=9:7,为9:3:3:1的变式,说明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由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故答案为:

(1)①aaBB或AAbb          

 ②b

(2)3:1

(3)一    自由组合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狗的皮毛颜色是由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的,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

(1)图1为黑色狗(AaBb)的细胞(仅表示出存在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处于______的后期,出现图中A、a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若无其他变异,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2)两对基因是否自由组合______(是/否),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如图2所示.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除了图2所示方式外,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来控制性状.

(4)狗的毛色遗传说明基因与性状间存在______的数量关系.

(5)调查发现狗的另一隐性性状由基因d控制,为了初步了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不考虑同源区段),某同学欲对一定范围内的狗进行调查,并记录相关性状的个体数.请你帮他将记录表格补充完整.

狗的某对相对性状调查记录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图1中着丝点分裂,移向细胞一极的染色体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所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出现图中A、a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基因突变.由于染色体复制,基因加倍,所以该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aaBBbb或AAAaBBbb.

(2)从图中可以看出,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根据图2可知,狗体内合成色素的过程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此外,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4)狗的毛色遗传受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间存在多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数量关系.

(5)要确定控制该性状的基因(d)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需要观察子代雌雄发病率是否相同,所以要统计子代雌雄的个体数目.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     基因突变     AaaaBBbb或AAAaBBbb

(2)是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3)蛋白质的结构  

(4)多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

(5)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父本基因型为AABb,母本基因型为AaBb,正常情况下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父本基因型为AABb,在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过程中只能产生两种配子,即AB和Ab;母本基因型为AaBb,在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过程中能产生4 种配子,即AB、Ab、aB和ab;因此,所生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Aabb6种,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Bb.

故选C.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黄瓜植株的性别类型多样,研究发现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F、f与M、m控制着黄瓜植株的性别,M基因控制单性花的产生,当M、F基因同时存在时,黄瓜为雌株;有M无F基因时黄瓜为雄株;mm个体为两性植株.

(1)雌雄植株在进行杂交实验时,雌株需在花蕾期将雌花______,待雌蕊成熟时,______

(2)育种学家选择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为雌株:雄株:两性植株=3:3:2,则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这些雄株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

(3)研究发现,基因型为mm的植株存在“表型模拟”现象,即低温条件下mm植株也有可能表现为雌株.现有一雌株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它是否为“表型模拟”.

①将此植株与______杂交,得到种子,在正常条件下种植.

②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如果_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表型模拟”;

如果______,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雌雄植株在进行杂交实验时,雌株需在花蕾期将雌花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授以父本花粉,再套上纸袋.

(2)两个亲本杂交,得到的后代为雌株(M_F_):雄株(M_ff):两性植株(mm__)=3:3:2.分析第一对基因,子代为M_:mm=3:1,则亲本基因型比为Mm×Mm,因此排除两性植株;又由于后代中ff,因此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Mmff、MmFf,则后代雄株的基因型为MMff、Mmff.这些雄株(MMff、Mmff)与MmFf植株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雌株:雄株:两性植株=5:5:2.

(3)基因型为mm__的个体也可能表现为雌株,而雌株与其不同点是含有M基因.可据此设计,让表现雌株的植物与基因型为mm__两性植株杂交,如果后代没有单性植株出现即不含基因M,则该个体为表型模拟;如果后代出现单性植株即含有基因M,则说明被测植株为正常雌株,不是表型模拟.

故答案为:

(1)套上纸袋 授以父本花粉,再套上纸袋

(2)Mmff、MmFf     雌株:雄株:两性植株=5:5:2 

(3)两性植株(或mm个体) 没有单性植株 有单性植株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图甲表示豌豆的部分染色体,R、r是决定豌豆粒形(圆和皱)的等位基因,Y、y是决定种皮颜色(黄和绿)的等位基因.图乙表示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图解,其中A和a、B和b、C和c、D和d分别表示四对等位基因.图丙为椎实螺螺壳的旋转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区分,旋转方向符合“母性效应”(“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

(1)甲图中基因型为Rr的豌豆表现为圆粒的原因是它合成淀粉分支酶,从而合成较多的淀粉,淀粉能够有效保留水分,种子显得圆圆胖胖,这一事实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______

(2)种皮由母本的珠被发育而来,所以甲图基因型的豌豆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为______

(3)豌豆种皮性状的遗传与椎实螺螺壳的旋转方向的“母性效应”现象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______

(4)图乙基因型的果蝇能产生______种染色体组型的配子.

(5)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______

(6)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F1的性状.若子代表现情况是_____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______,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根据题意分析,圆粒豌豆中有指导合成淀粉分支酶的基因,该基因转录形成相应的mRNA,再翻译出淀粉分支酶,进而合成淀粉,淀粉具有较强的吸水能力,使豌豆成为圆粒豌豆;如果豌豆中缺少淀粉分支酶,就不能将糖合成淀粉,则为皱粒豌豆.这一事实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代谢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种皮由母本的珠被发育而来,甲图中种皮有关的基因型是Yy(黄色),所以甲图基因型的豌豆所结种子的种皮颜色为黄色.

(3)甲图豌豆种皮性状的遗传受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丙图椎实螺螺壳的旋转方向的“母性效应”现象也是受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它们都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基因的分离定律.

(4)图乙基因型是AaBbCcDd,其中AaBb连锁,在考虑交叉互换的基础上,的果蝇能产生2×2×2×2=16种染色体组型的配子.

(5)分析丙图可知螺壳表现为左旋的个体其基因型可能为dd或Dd.

(6)“母性效应”是指子代某一性状的表现型由母体的染色体基因型决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欲判断某左旋椎实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实螺作父本进行交配,统计杂交后代F1的性状.若子代表现情况是左螺旋,则该左旋椎实螺是纯合子;若子代的表现情况是右螺旋,则该左旋椎实螺是杂合子.

故答案是:

(1)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代谢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黄色

(3)符合

(4)16

(5)dd或Dd

(6)左螺旋  右螺旋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果蝇中灰身(B)与黑身(b)、大翅脉(E)与小翅脉(e)是两对相对性状且独立遗传.灰身大翅脉的雌蝇与灰身小翅脉的雄蝇杂交,子代中47只为灰身大翅脉,49只为灰身小翅脉,17只为黑身大翅脉,15只为黑身小翅脉.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杂交子代中,体色和翅脉的表现型比例依次为____________

(2)两个亲体中,雌蝇的基因型为______.雄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3)亲本雌蝇产生卵的基因组成种类数为______,其理论比例为______

(4)上述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______

(5)用遗传图解表示上述过程.

______

正确答案

灰身:黑身=3:1

大翅脉:小翅脉=1:1

BbEe

Bbee

4种

1:1:1:1

BBEe、BbEe

bbEe

解析

解:(1)由题中数据可知灰身:黑身=(47+49):(17+15)=3:1,大翅脉:小翅脉=(47+17):(49+15)=1:1.

(2)子代灰身:黑身=3: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Bb和Bb;子代大翅脉:小翅脉=1:1,可推知亲本基因型是Ee和ee,所以亲本灰身大翅脉雌蝇基因型是BbEe,灰身小翅脉雄蝇基因型是Bbee.

(3)因为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故亲本雌蝇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型有4种,分别是BE、Be、bE、be4种,比例为1:1:1:1.

(4)由于亲本的基因型是BbEe和Bbee,所以子代中表现型为灰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BbEe,黑身大翅脉个体的基因型为bbEe.

(5)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灰身:黑身=3:1     大翅脉:小翅脉=1:1

(2)BbEe        Bbee 

(3)4种    1:1:1:1

(4)BBEe、BbEe    bbEe

(5)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果蝇的眼形有棒眼与圆眼之分,受基因R、r控制;翅形有长翅与残翅之分,受基因D、d控制.某科研小组用一对表现型都为圆眼长翅的雌雄蝇进行杂交试验,发现其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随后又用这对果蝇进行多次试验,结果都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果蝇的眼形性状中的显性性状是______,眼形和翅形中,属于伴性遗传的是______

(2)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不吻合的原因是,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不能正常发育成活.

(3)图中F1的圆眼残翅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让F1中的棒状眼长翅雄果蝇与圆眼残翅雌果蝇交配,子代中出现圆眼雌果蝇的概率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圆眼与圆眼杂交子代出现棒眼,则圆眼为显性性状,棒眼为隐性性状.长翅与长翅杂交子代出现残翅,则残翅为隐性性状.

(2)根据亲代基因型VvXDXd和VvXDY,可知,F代中雌性圆眼长翅:圆眼残翅比例应为(1DDXRXR+1DDXRXr+2DdXRXR+2DdXRXr):(1ddXRXr+1ddXRXr)=6:2,而实际比例是5:2,因此可判定基因型为DDXRXR或DDXRXr的个体死亡.

(3)亲本为圆眼长翅雄果蝇和圆眼长翅雌果蝇,根据子代的表现型可判定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DvXRXd和DvXRY,因此F1代中圆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XRXRddXRXr,其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F1代中棒状眼长翅雄果蝇基因型为DDXrY、DdXrY,F1中的棒状眼长翅雄果蝇与圆眼残翅雌果蝇交配,子代中出现圆眼雌果蝇的概率是=

故答案是:

(1)圆眼 眼形

(2)DDXRXR或DDXRXr

(3)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体现在杂合子形成雌或雄配子的过程中

B发生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时

C研究的是所有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D两个定律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AB、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方式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A正确、B错误;

C、基因的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适用于两对以上等位基因,C错误;

D、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D错误.

故选:A.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某哺乳动物毛的颜色有白色和灰色两种,毛的长度有长毛和短毛两种.现用纯合白色长毛亲本与纯合灰色短毛亲本杂交,得到的F1全为白色短毛个体,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结果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F2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F2中短毛兔与长毛兔之比为3:1

BF2有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占

DF2中灰色短毛与灰色长毛个体杂交,得到两种比例为3:1的个体

正确答案

A,B,C

解析

解答:A、就毛长而言,F1基因型为Bb,F2中短毛兔(B_)与长毛兔(bb)之比为3:1,A正确;

B、用纯合白色长毛亲本与纯合灰色短毛亲本杂交.得到的F1全为白色短毛个体,设基因A、a控制毛色,B、b控制毛长度,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则F1基因型为AaBb,F2表现型种类为2×2=4种,基因型种类为3×3=9种,B正确;

C、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基因型为A_bb和aaB_,F2中A_bb比例×=,aaB_比例×=,故F2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大约白色长毛+灰色短毛=,C正确;

D、F2中灰色短毛(其中aaBB占aaBb占)与灰色长毛aabb杂交,后代得到灰色短毛比例为:×1+×=;灰色长毛×=,所以得到两种比例为2:1,D错误;

故选: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有性生殖生物的后代性状差异,主要来自于基因重组,下列过程中哪些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解:看图可知:①②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③是受精作用,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即①②中.

故选:A.

下一知识点 :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百度题库 > 高考 > 生物 > 遗传因子的发现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