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因子的发现
- 共18860题
控制植物果实重量的三对等位基因E/e、F/f和H/h,对果实重量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eeffhh的果实重160克,然后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就使果实增重10克.现在果树甲和乙杂交(甲的基因型为EEffhh),F1的果实重190克.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由题意知,果树甲和乙杂交,F1中含(190-160)÷10=3个显性基因,而甲的基因型为EEffhh,则乙的基因型最可能是含两对纯合显性基因的eeFFHH.
故选:A.
美与丑、聪明与愚蠢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一个美女对箫伯纳说:如果我们结婚,生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箫伯纳却说:如果生的孩子像你一样愚蠢,像我一样丑,那该怎么办呢?下列关于此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美女和箫伯纳都运用了自由组合规律,A正确;
B、美女只到了“丑+愚蠢”的组合,而箫伯纳只看到了“美+聪明”的组合,可见两者都只看到了自由组合的一个方面,B正确;
C、除了上述的情况(“丑+愚蠢”、“美+聪明”)外,他们还可能生出“美+愚蠢”和“丑+聪明”的后代,C正确;
D、要美与丑、聪明与愚蠢能自由组合,就要求控制美与丑、聪明与愚蠢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D错误.
故选:D.
用纯合子果蝇作为亲本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根据实验①♀灰身红眼×♂黑身白眼的后代只出现灰身红眼,说明灰身、红眼是显性性状,A正确;
B、由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体色和眼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C、组合②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②的F1随机交配,则F2中黑身白眼的概率为=
,C正确;
D、组合①的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若组合①的F1随机交配,则F2雄果蝇中灰身白眼的概率为=
,D错误.
故选:D.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纯合体)进行杂交(遵循自由组合规律),再对F1进行测交,结果表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纯合体)进行杂交,所得Fl为双杂合子(用AaBb表示),对Fl进行测交,即AaBb×aabb,后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1:1)×(1:1)=1:1:1:1.
故选:B.
以酒待客是我国的传统习俗,有些人喝了一点酒就脸红,我们称为“红脸人”,有人喝了很多酒,脸色却没有多少改变,我们称为“白脸人”.乙醇进入人体后的代谢途径如下:
经研究发现“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红脸人”体内只有ADH;此外还有一种人既有ADH,又有ALDH,号称“千杯不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人是二倍体生物,含46条染色体,在研究人类的染色体组成时需要对处于______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然后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切,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象.
(2)在正常情况下,男性进行减数分裂过程能形成______个四分体,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是______条.
(3)“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饮酒后血液中______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胞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其基因型是______;
(4)若A对a、B对b基因完全显性,“红脸人”的基因型有______种.若“红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相等,“白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也相等,则“红脸人”与“白脸人”婚配产生的后代的中不产乙醇脱氢酶且产乙醛脱氢酶的个体的概率是______.
(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红脸”男性与一个“白脸”女性结婚,生出了一个“千杯不醉”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育,请推测子女的可能情况,用遗传图解表示.
______.
正确答案
有丝分裂中期
23
0或1或2
乙醛
aaBB、aaBb
4
解析
解:(1)人是二倍体生物,含46条染色体,由于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所以在研究人类的染色体组成时需要对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显微摄影,然后根据染色体的大小、形状和着丝粒的位置等特征,通过剪切,将它们配对、分组和排队,最后形成染色体组型的图象.
(2)在正常情况下,男性精原细胞中含有23对46条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过程能形成23个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产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数量为0条或1条;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数量为0条或2条,因此,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数量可能是0或1或2条.
(3))“红脸人”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饮酒后血液中乙醛含量相对较高,毛细胞血管扩张而引起脸红.由图可知,乙醇脱氢酶由A基因控制,乙醛脱氢酶由b基因控制,“白脸人”两种酶都没有,说明其基因型是aaBB或aaBb.
(4)若A对a、B对b基因完全显性,“红脸人”的体内只有乙醇脱氢酶(ADH),所以其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若“红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相等,“白脸人”各种基因型出现的比例也相等,则“红脸人”与“白脸人”婚配产生的后代的中不产乙醇脱氢酶且产乙醛脱氢酶的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概率是(AaBb)×
(aaBb)×
×
=
.
(5)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红脸”男性与一个“白脸”女性结婚的遗传图解为:
故答案为:
(1)有丝分裂中期
(2)23 0或1或2
(3)乙醛 aaBB、aaBb
(4)4
(5)遗传图解:
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产生的F1是黄色圆粒.将F1自交得到F2,F2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占(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纯种黄色皱粒豌豆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杂交,F1为黄色圆粒,所以黄色和圆粒为显性,用A表示黄色,B表示圆粒,所以亲本为AABB×aabb,子一代为AaBb,将F1自交得到F2,F2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A_B_)的占×
=
.
故选:D.
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则母本不可能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已知父本的基因型为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先来分析第一对基因父本为AA,F1的基因型为Aa,所以母本是Aa或者aa,但是不可能是AA;再来分析第二对基因父本为Bb,F1的基因型为Bb,所以母本是BB、Bb或bb,第二对基因母本什么基因型都可以,故母本不可能是AA.
故选:D.
“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经过多年的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其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该作用于如图中的
(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的时间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所以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应作用于①减数分裂产生4种配子的步骤.
故选:A.
已知某植物的花色和花粉形态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紫色(P)对红色(p)为显性,长形(L)对圆形(l)为显性.两个纯合亲本杂交,产生 F1代,F1自交产生 F2代. F2代的四种表型及数目如下:紫长217、紫圆101、红长99、红圆2.请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A中的亲本为PPLL×ppll,且这两对基因不再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2代的四种表型之比为9:3:3:1,与题干不符,A错误;
B、B中的亲本为PPll×ppLL,且这两对基因不再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2代的四种表型之比为9:3:3:1,与题干不符,B错误;
C、C中的亲本为PPLL×ppll,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2代中应该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PPLL(紫长):PpLl(紫长):ppll(红圆)=1:2:1,与题干不符,C错误;
D、D中的亲本为PPll×ppLL,且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所以F2代中应该有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PpLl(紫长):PPll(紫圆):ppLL(红长)=2:1:1,少量红圆是交换产生的,与题干相符,D正确.
故选:D.
纯合红花窄叶(AAbb)牵牛花与纯合白花阔叶(aaBB)杂交,再让F1与某植株杂交,所得后代中红阔:红窄:白阔:白窄=3:1:3:1,则某植株的基因型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纯合红花窄叶(AAbb)牵牛花与纯合白花阔叶(aaBB)杂交,产生的后代基因型是AaBb,让其与“某植株”杂交,其后代中红花阔叶:红花窄叶:白花阔叶:白花窄叶是3:1:3:1,分析子代中红花:白色=1:1,阔叶:窄叶=3:1,说明前者是测交,后者是杂合子自交,所以与AaBb杂交的“某植株”基因型为aaBb.
故选:B.
两个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后代表现型之比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杂交,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a×Aa→AA:Aa:aa=1:2:1,表现型比为3:1;Bb×BB→BB:Bb,表现型都为显性性状.因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为3:1.
故选:C.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AABB、AABb、AaBB、AaBb),A正确;
B、若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进行测交,即AaBb×aa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紫花):Aabb(白花):aaBb(白花):aabb(白花),因此后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紫:白=1:3,B错误;
C、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花(A_BB):白花(aaBB)=3:1,同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也为紫花(AAB_):白花(AAbb)=3:1,C正确;
D、纯合子能稳定遗传,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若某植株自交,后代中只有紫花植株出现,则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正确.
故选:B.
某植物果实的形状有圆形和长圆形两种表现型.一项目小组选用两株长圆形果实植株进行杂交,子一代全表现为圆形.在不考虑不完全显性和致死现象的前提下,该项目小组提出了:
甲:该性状受一对基因(A、a)控制,圆形是隐性性状.
乙:该性状受两对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A、a;B、b)控制.
丙:子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的甲、乙、丙属______(填“问题”、“假设”、“结果”或“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
(2)若乙成立,则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为验证这一点,可将以上植株中的______,若子二代的表现型为______,且______,则乙成立.
(3)依据以上的甲、乙、丙,你可再提出:丁:该性状受两对______的基因控制.若丁成立,用(2)中的方法进行验证,其结果与(2)中的______相同,但______不同.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不考虑不完全显性和致死现象的前提下,该项目小组提出了甲乙丙三种假设.其中甲认为该性状受一对基因(A、a)控制,圆形是隐性性状,则根据题意后代不可能全部是圆形的,所以甲的假设是错误的;丙认为子代的出现是由于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是子代也不可能全部是圆形的,所以丙也是错误的.
(2)若乙成立,根据题意分析已知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和aaBB,子一代圆形是双显性个体AaBb,其自交后代基因型为A_B_(9圆形)、A_bb(3长圆形)、aaB_(3长圆形)、aabb(1圆形或长圆形),即子二代长圆形和圆形比例为3:5或7:9.
(3)该性状受两对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的基因控制,则子一代圆形是双显性个体AaBb自交,后代AAbb:aaBB:AaBb=1:1:2.
故答案为:
(1)假设 甲和丙
(2)AAbb和aaBB 子一代自交 长圆形和圆形 比例为3:5或7:9
(3)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表现型 分离比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______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______.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F1,从F1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F2,F2的结果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所选F1植株的表现型为______.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______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B、b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______.
②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解:(1)
(2)分析F2的结果可知,抗螟:不抗螟=3:1、非糯性:糯性=3:1,所以抗螟对不抗螟为显性,非糯性对糯性为显性,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植株的表现型抗螟非糯性为双杂合子;抗螟非糯性水稻为双显性个体,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四种.
(3)欲判断抗螟水稻是否为纯合子,可以采用自交或测交的方法,自交的情况下如果后代全是抗螟水稻,则亲本中的抗螟水稻为纯合子,如果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中的抗螟水稻为杂合子;测交的情况下如果后代全是抗螟水稻,则亲本中的抗螟水稻为纯合子,如果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则亲本中的抗螟水稻为杂合子.遗传图谱如下:
(4)由题干可知抗螟虫基因表达产生的毒蛋白能杀死螟虫,也可能会杀死稻瘟病的病原体,或能抑制稻瘟病的病原体表达.
故答案是:
(1)DNA和组蛋白 DNA序列
(2)非同源(两对) 抗螟非糯性 4
(3)把该抗螟水稻和不抗螟水稻进行测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若没有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
(4)①选取的F1是抗稻瘟病纯合子 ②抗螟基因与抗稻瘟病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解:基因型为YY的个体只能产生一种配子,即Y;基因型为Rr的个体能产生两种配子,即R、r.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是Yr和YR.
故选:A.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