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            

(2)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3)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④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正确答案

(1)富集溴元素

(2)Br2+SO2+2H2O=4H+SO42+2Br

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

(3)①冷凝管

②Br2腐蚀橡胶

③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时的馏分

④深红棕色 分液(或蒸馏)

试题分析:(1)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步骤I中的Br2的浓度很小,多次用SO2反复吸收,最终用Cl2处理,则可获得大量的工业溴,所以目的是用于富集溴元素。

(2)二氧化硫被溴单质氧化,所以离子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反应生成了两种强酸,易腐蚀设备。

(3)①图中仪器B为冷凝管。

②溴具有腐蚀性,可以腐蚀橡胶。

③蒸馏的目的,就是通过沸点不同而提纯Br2,根据Br2的沸点为59℃,所以要通过温度计b测量气体的温度,收集59℃时的馏分。

④C中收集的为液溴,颜色为深红棕色;利用Cl2与Br2溶解性的不同,可用分液法分离,利用Cl2与Br2沸点不同,可用蒸馏法分离。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6分)某只含有CaCl2和Na2SO4杂质的粗盐样品,加水得到混合物A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在混合物A中先加过量的BaCl2溶液除去的离子是               ;充分搅拌后,再加过量的Na2CO3溶液可除去的离子是                      。

(2)在溶液C中加入的足量试剂X是                 

(3)操作②的分离方法分别是         

(4)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可用气体F与NaOH溶液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正确答案

(1)SO42-;Ba2+,Ca2+(2)HCl溶液(3)蒸发结晶

(4)Cl2+ 2NaOH="=NaCl" +NaClO +H2O

试题分析:(1)氯化钡能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因此加入氯化钡溶液是除去硫酸钠的;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能与氯化钡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因此加入碳酸钠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原混合物中的氯化钙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2)溶液C中含有过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加入试剂x将碳酸钠转化成氯化钠,因此加入的x是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2=2NaCl+CO2↑+H2O;

(3)操作①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用过滤法,操作②是将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结晶析出,应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4)Cl2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为:Cl2+ 2NaOH="=NaCl" +NaClO +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了在粗盐提纯的试验中对杂质进行转换的探究,除去杂质的同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探究Cl2、漂白粉的制备及有关性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室拟用下列装置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请按照气体从左向右流动的方向将仪器进行连接: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广口瓶Ⅱ中的试剂为_______。

    

(2)写出工业上用氯气和石灰乳制取漂白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

(3)实验室有一瓶密封不严的漂白粉样品,其中肯定存在CaCl2。请设计实验,探究该样品中除CaCl2外还含有的其他固体物质。

①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该漂白粉未变质,还含有Ca(ClO)2

假设2:该漂白粉全部变质,还含有______;

假设3:该漂白粉部分变质,还含有Ca(ClO)2和CaCO3

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下表中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限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试管、滴管、带导管的单孔塞、蒸馏水、自来水、品红溶液、1 mol·L-1 HCl溶液、新制澄清石灰水。(提示:不必检验Ca2+和Cl-。)

 

正确答案

(1)B A C D E(2分)    饱和食盐水(2分)

(2)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3分)

(3)①CaCO3(1分)  

② 步骤1:适量1 mol•L-1盐酸(1分)     新制澄清石灰水中(1分)   

澄清石灰水未见浑浊(1分)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

步骤2:几滴品红溶液 (1分)   品红溶液不褪色(1分)    品红溶液褪色(1分)

试题分析:制备氯气的实验中,要除去杂质氯化氢和水蒸汽,所以用到洗气装置,一般是长进短出,因此顺序为:B A C D E,又因为是先除去混合气中的氯化氢,因此广口瓶Ⅱ中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氯气在饱和食盐水的溶解度较小)。。2、漂白粉的制备及有关性质。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工业上常利用低品位软锰矿浆(主要成分是MnO2)来吸收含SO2的废气,最终制得硫酸锰晶体(MnSO4·H2O),其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还含有少量的Fe2+、Al3+等其他金属离子。有关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1)软锰矿浆中通入含SO2废气后,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浸出液中加入MnO2粉末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溶液中加入石灰浆来调节pH,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pH应调节的范围是__________。

(4)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正确答案

(12分,每空2分)(1)SO2+MnO2=MnSO4 

(2)将Fe2+氧化为Fe3+;2Fe2++MnO2+4H+=2Fe3++Mn2++2H2O

(3)使Fe3+、Al3+完全沉淀;4.7≤pH<8.3 (4)Fe(OH)3、Al(OH)3、CaSO4

试题分析:(1)低品位软锰矿浆的主要成分是MnO2,通入SO2浸出液的pH<2,其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Mn2+,这说明MnO2与S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MnO2=MnSO4

(2)杂质离子中Fe2+完全沉淀时的pH大于Mn2+开始沉淀时的pH,所以必须利用其还原性将其氧化成铁离子而除去。由于MnO2具有氧化性,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Fe3+,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MnO2+4H+=2Fe3++Mn2++2H2O。

(3)溶液的杂质离子Fe3+、Al3+阳离子,从图可表以看出,大于4.7可以将Fe3+和Al3+除去,但不能超过8.3,以防止Mn2+也沉淀,所以只要调节pH值在4.7≤pH<8.3间即可。

(4)Fe3+、Al3+等金属阳离子通过调pH值,转化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同时还生成微溶性的硫酸钙,所以滤渣主要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硫酸钙,其化学式分别是Fe(OH)3、Al(OH)3、CaSO4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碳酸钾还含有少量氯化钾(其中还含有较多的不溶性固体杂质).现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并用检验其中的 CO32-、SO42-、和 Cl-

(1)从草木灰中提取钾盐的实验操作顺序如下:①称取样品,②溶解沉降,③______,④______,⑤冷却结晶.

(2)在进行②、③、④操作时,都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3)将制得的少量晶体放入试管,加热蒸馏水溶解并把溶液分成三份,分装3支试管里.

①在第一支试管里加入稀盐酸,可观察有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离子.②在第二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盐酸后,再加入 BaCl2 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 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离子.

③在第三支试管里加入足量稀硝酸后,再加入 AgNO3 溶液,可观察到有______生成,证明溶液中有______ 离子.

正确答案

解;(1)从草木灰中除去不溶性的固体杂质来提取固体碳酸钾的实验操作顺序为:称量样品;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故填:过滤,蒸发结晶.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搅拌,加速样品溶解(助溶);引流,防止滤液溅到漏斗外;搅拌(匀热),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滤液飞溅.

故答案为:搅拌,加速样品溶解(助溶);引流,防止滤液溅到漏斗外;搅拌(匀热),使溶液受热均匀,防止滤液飞溅.

(3)①碳酸根离子能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向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后有气泡生成说明有碳酸根离子;②向原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排除了其它阴离子的干扰,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就说明溶液中有硫酸根离子;③向原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硝酸后,排除了其它离子的干扰,再加入 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氯离子.

故答案为:①气泡; CO32- ②白色沉淀; SO42- ③白色沉淀; Cl-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S2Cl2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实验室制备S2Cl2的方法有2种:

① CS2+3Cl2CCl4+S2Cl2;② 2S+Cl2S2Cl2

已知S2Cl2中硫元素显+1价,电子式:,它不稳定,在水中易发生岐化反应(一部分硫元素价态升高,一部分降低)。反应涉及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备S2Cl2(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C中玻璃容器的名称:       ;反应原理(填写数字序号):        

(2)实验中盐酸试剂通常采用36.5%的浓溶液,不用稀盐酸的理由是             。

(3)D中冷凝管起到导气和冷凝双重作用,其冷却水流动方向与热气流流动方向相同(见图)。这种冷却方式可应用于下列高中化学中                 实验。

A.石油分馏    B.制取溴苯    C.制取乙酸乙酯   D.制备阿司匹林

(4)B装置中盛放的是          ,反应结束后从锥形瓶内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方法是       ,D中采用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5)A部分仪器装配时,放好铁架台后,应先固定          (填仪器名称),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应先进行         再添加试剂。实验完毕,A中不再产生氯气时,可拆除装置。拆除时,最先的操作应当是                        

(6)实验过程中,若缺少C装置,则发现产品浑浊不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实验完毕,当把剩余浓盐酸倒入E烧杯中与吸收了尾气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发现有少量黄绿色刺激性气体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正确答案

(14分)

(1)广口瓶     ①   (每格1分)

(2)稀盐酸还原性弱,反应困难 (2分,只说出反应困难或不反应,没说到还原性弱

给1分)

(3)BD(2分)

(4)饱和食盐水 蒸馏   使CS2平稳汽化,避免产物S2Cl2汽化(每格1分)   l (每格1分)

(5)酒精灯  气密性检查 将E中长导管移开液面 (每格1分)

(6)2S2Cl2+2H2O=3S↓+SO2↑+4HCl↑  ClO-+2H++Cl-=Cl2↑+H2O  (每格1分)

试题分析:

(1)从实验装置图中可以看出,A为为制取Cl2,B、C为净化,故B除HCl,C吸收水蒸气,D中S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S2Cl2

(2)制取氯气需要使用浓盐酸,稀盐酸不反应;

(3)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冷凝回流,故选BD;

(4)B中作用是吸收HCl,可以使用饱和食盐水,从锥形瓶中有S、S2Cl2等,可以使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5)仪器装配的原则是从下到上,从左到右。

(6)若缺少干燥装置,生成的S2Cl2有一部分发生水解生成S和SO2,故能看到浑浊。E为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aClO,加入浓盐酸后又反应生成Cl2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三苯甲醇是一种重要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通过下列原理进行合成:

实验步骤如下:

①如图1所示,在三颈烧瓶中加入A,1.5 g镁屑,在滴液漏斗中加入,6.7 mL溴苯和无水乙醚,先加人1/3混合液于烧瓶中,待镁屑表面有气泡产生时,开始搅拌,并逐滴加入余下的混合液,使反应液保持微沸状态,至反应完全。

②继续加,A,3.7 g苯甲酰氯和无水乙醚,水浴回流l h 后,在冷水浴下慢慢滴加氯化铵的饱和溶液30.0 mL。 

③将三颈烧瓶内的物质水浴加热蒸去乙醚,然后加,A,30.0 mL水进行水蒸气蒸馏(图2用作水蒸气发生装置),直至无油状物蒸出。

④冷却抽滤,将固体用80.0%的乙醇溶液重结晶,最终得到产品。 

(1)步骤①中“逐滴加入余下的混合液”是为了防止              

(2)若水蒸气蒸馏装置中出现堵塞现象,则图2玻璃管中水位会突然升高,此时应             ,待故障排除后再进行蒸馏。

(3)抽滤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气泵、         ,抽滤优于普通过滤的显著特点是             。

(4)步骤④中用80.0%的乙醇溶液重结晶的目的是             。

(5)用光谱法可检验所得产物是否纯净,其中用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和官能团信息的方法    

正确答案

 

(1)反应过于剧烈      

(2)立即打开旋塞,移去热源    

(3)布氏漏斗、吸滤瓶 过滤速度快 

(4)提纯三苯甲醇      

(5)红外光谱法      (每空2分,本题共1 2分)

试题分析:(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为控制反应速率,应逐滴加入余下的混合液;(2)若水蒸气蒸馏装置中出现堵塞现象,会出现爆炸现象,应及时停止反应和疏通,故应为立即打开旋塞,移去热源;(3)抽滤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气泵、布氏漏斗、吸滤瓶,其显著特点过滤速度快;(4)重结晶的目的一般是提纯;用光谱法可检验所得产物是否纯净,其中用来获得分子中含有何种化学键和官能团信息的方法是红外光谱法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碘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探究海带中碘元素存在并测定其中碘元素的含量。

(1)操作I为灼烧,则灼烧时用____盛装海带,操作II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浸时通常要将悬浊液煮沸2~3min,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III,是同学们对溶液A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进行的探究实验。

[推测]:①以IO3ˉ形式存在; ②以Iˉ形式存在

[查阅资料]:IO3ˉ具有较强的氧化性,I2+2S2O32ˉ=2Iˉ+S4O62ˉ

将上述溶液稀释配制成200mL溶液,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限选试剂:3%H2O2溶液、KSCN溶液、FeCl2溶液、稀硫酸。

 

(4)定量检验海带中的碘含量:

①取20mL稀释后溶液A分别于锥形瓶,分别用酸式滴定管滴加0.01mol/LKMnO4溶液至溶液刚显浅红色,将Iˉ氧化为I2并得到溶液B;

②在溶液B加入两滴淀粉溶液,用0.01mol/L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记录数据,重复上测定步骤①、②两次,三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为VmL,计算海带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_________________.(假设操作I、II过程中碘不损失,相对原子量I-127)

正确答案

(16分)(1)坩埚(2分);  过滤(2分)(共4分)

(2)加快含碘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以使灰烬中的含碘物质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2分)

(3)②FeCl2溶液,后加入2滴KSCN溶液并振荡;③3%H2O2溶液并振荡;溶液变蓝(每空2分共6分)

(4)溶液蓝色刚好褪去,30s内不恢复蓝色;(每空2分,共4分)

试题分析:(1)干海带是固体可燃物,灼烧时应选坩埚盛装少量干海带;过滤可以将浊液分离固体和溶液,则操作II是过滤;(2)含碘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则将海带灰的悬浊液煮沸的目的是加快含碘物质的溶解,提高固体粉末I中碘元素的浸出率;(3)实验②:若溶液A中含有IO3ˉ,因其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红,若不存在IO3ˉ,则试管I中加入FeCl2溶液、KSCN溶液,振荡后无现象;实验③:若存在Iˉ,因其具有还原性,能被双氧水氧化为单质碘,淀粉遇碘变蓝,则试管II中加入3%H2O2溶液,振荡,若溶液变蓝,证明存在Iˉ;(4)滴定前,溶液B中含有单质碘,淀粉溶液遇碘变蓝;滴定时,I2+2S2O32ˉ=2Iˉ+S4O62ˉ;滴定终点时,溶液中无单质碘,只有碘离子,淀粉遇碘离子不变蓝,所以重点现象为溶液蓝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为蓝色;由于n=c•V,则三次滴定平均消耗V×10ˉ5mol S2O32ˉ,根据离子方程式中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溶液B中含有V×10ˉ5/2mol I2;根据碘元素守恒可得关系式:2Iˉ~I2,由此推断20mL溶液A中含有V×10ˉ5mol Iˉ,则200mL溶液中含有的Iˉ为V×10ˉ4mol,则m(I)="127" V×10ˉ4g;根据碘元素的质量守恒,则海带中含有127 V×10ˉ4g碘元素,海带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127" V×10ˉ4/a×100%=1.27V/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海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某工厂对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如下所示:

(1)在粗盐中含有SO42-、Ca2+、Mg2+等杂质,电解精制时所用的试剂有①盐酸;②氯化钡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则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是______(填编号).

(2)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3)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是______.

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4)从步骤Ⅲ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向沉淀中加入______溶液,充分搅拌后经______(填操作方法)可得纯净的Mg(OH)2

(5)在制取无水氯化镁时需要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0的原因:______.

(6)电解无水氯化镁所得的镁蒸气在特定的环境里冷却后即为固体镁,下列物质中可以用作镁蒸气冷却剂的是______(填序号).

A.H2    B.CO2    C.空气   D.O     E.水蒸气.

正确答案

(1)SO42-、Ca2+、Mg2+等分别与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可再通过过滤除去,Na2CO3溶液能除去过量的BaCl2溶液,盐酸能除去过量的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所以应先加BaCl2溶液再加Na2CO3溶液,最后加入盐酸,所以正确顺序为②④③①或③②④①或②③④①;

故答案为:②④③①或③②④①或②③④①;

(2)电解过程中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Cl--2e-=Cl2↑;阴极上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为:2H++2e-=H2↑;电解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H2OCl2↑+H2↑+2OH-

故答案为:2Cl-+2H2OCl2↑+H2↑+2OH-

(3)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目的是低浓度的Br2溶液在提取时消耗过多的原料和能源,转化为HBr后易被氧化剂氯气氧化为溴单质,用于富集溴元素;

用SO2水溶液吸收Br2的原理方程式为:Br2+SO2+2H2O=4H++SO42-+2Br-

故答案为:富集溴元素;Br2+SO2+2H2O═4H++SO2-4+2Br-

(4)Ca(OH)2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生成Mg(OH)2沉淀和氯化钙,氯化钙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Mg(OH)2沉淀;

故答案为:氯化镁;过滤;

(5)氯化镁中的镁离子易水解,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故能得到无水MgCl2

故答案为:在干燥的HCl气流中,抑制了MgCl2水解,且带走MgCl2•6H2O受热产生的水汽,故能得到无水MgCl2

(6)能和金属镁发生反应的气体: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所以可以用氢气做镁蒸气的冷却剂;

故选:A;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以工业碳酸钙(含少量Al2O3、Fe2O3、SiO2等杂质)生产二水合氯化钙晶体(CaCl2·2H2O)的操作流程为:

(1)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加入氢氧化钙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8.0—8.5,此时A13+、Fe3+沉淀完全,则滤渣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若用氢氧化钠溶液除杂则产品中可能混有的物质为      

(3)酸化时加盐酸将溶液的pH调节到4.0左右,其主要目的是     

(4)操作Ⅰ中应包括①蒸发浓缩②冷却结晶③过滤④       等实验步骤。

(5)为测定样品中CaCl2·2H2O的含量,称取7.350 g样品配成200.0 mL溶液,与205.0 mL 0.5000 mol/LAgNO3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①样品中CaCl2·2H2O的质量分数为            

②若计算出结果有明显偏差,你认为在操作Ⅰ的五个步骤中由 引起的(填序号),理由是                      

正确答案

(1)CaCO3+2H+=Ca2++CO2↑+H2O(1分)

(2)①Al(OH)3、SiO2、Fe(OH)3(1分)NaCl(1分)

(3)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1分,合理则给分);

(4)洗涤;干燥(各1分)

(5)①.102.5﹪(2分)

②.⑤(1分);干燥时温度过高时CaCl2·2H2O 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合理则给分)

试题分析:⑴CaCO3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CO3+2H+=Ca2++CO2↑+H2O,答案:CaCO3+2H+=Ca2++CO2↑+H2O;⑵第一次反应的生成物有氯化钙、氯化钠、氯化铁和氯化铝,第二次反应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与氯化铁和氯化铝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氢氧化铝沉淀.故滤渣中的主要成份是氢氧化铁沉淀和氢氧化铝沉淀;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后,不能与氯化钙、氯化钠反应,故滤液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钠和剩余的氢氧化钙,加入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因此最后蒸发结晶后得到的氯化钙中一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答案:①Al(OH)3、SiO2、Fe(OH)3(1分)NaCl(1分);⑶酸化时加盐酸将溶液的pH调节到4.0左右,其主要目的是除去过量的Ca (OH)2,答案: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钙;⑷从溶液中获得晶体一般要经过①蒸发浓缩②冷却结晶③过滤④洗涤⑤干燥等步骤。答案:洗涤;干燥

⑸①解:设样品中含CaCl2 ·2H2O的质量为Y

根据氯原子守恒得到如下关系式:

CaCl2 ·2H2O   ~     2AgCl

147                  2

Y                0.2050 L ×0.5000 mol/L

Y="7.5338" g

样品中含CaCl2 ·2H2O的质量分数="7.5338g/7.350g*100%=102" .5%

答:样品中含CaCl2 ·2H2O的质量分数为102.5%

②计算结果明显有误差,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⑤中干燥时温度过高时CaCl2·2H2O 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合理则给分)。

答案:①.102.5﹪(2分)

②.⑤(1分);干燥时温度过高时CaCl2·2H2O 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合理则给分)

下一知识点 : 物质的制备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