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
- 共1276题
(10分)【旅游地理】
意大利有着悠久的历史,该国现有世界遗产总数排名世界第一,分布如下图所示。某旅行社推出7月份意大利“世界遗产深度游”路线,历时10天。
(1)读图文资料,归纳意大利世界遗产的特点。(6分)
(2)作为游客,说明需要提前进行的相关准备。(4分)
正确答案
(1)数量多;类型全,以文化遗产为主;分布广。(6分)
(2)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准备防晒(暑)用品。(4分)
试题解析:
(1)该国现有世界遗产总数排名世界第一,表明世界遗产数量多;从图示分布分析,有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类型多,其中以文化遗产为主;分布范围广。
(2)世界遗产需要通过现在,了解历史,所以作为游客,需提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因7月份,意大利炎热干燥,光照强,所以需要准备防晒、防暑的用品。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横跨亚欧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有48处文物点被列入申遗名单。
材料二:“丝绸之路”路线图
(1)古“丝绸之路”属于大型线形自然文化遗产,列举“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的著名文化景观。(至少两项)(4分)
(2)说出影响“丝绸之路”选线的最主要因素。为了安全,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前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8分)
(3)简述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8分)
正确答案
(1)敦煌莫高窟、长城嘉峪关、秦始皇兵马俑、西安大雁塔等(任一两个均可)
(2)水源;准备充足的饮用水和食品;带好防晒防暑药品;带好防寒衣物;带好防风沙物品,带好导向用品和通讯工具等(任一三个均可)。
(3)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散,地域组合、集群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经济距离远;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任答四个)
略
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该城市的旅游资源有哪些?
(2)请评价该城市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
(3)该城镇要建一休闲疗养院,在图中A、B、 C、D中哪处选址最好?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国家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古代大型园林以及河湖等旅游资源。
(2)该城市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高,即有重点文物和古代园林所体现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有国家森林公园和河湖所体现的美学价值。该地有铁路、公路交会,交通通达性好; 位于平原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好,旅游客源市场广阔。
(3)A 接近自然山水和森林,远离工业区,处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空地大。
略
【旅游地理】(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不丹是亚洲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这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极具特色,是全球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但真正前往旅游的人却不多,因为该国政府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
(1)据图文材料说明,与其他著名旅游胜地相比,该国旅游资源的特色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
(2)该国为什么要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4分)
正确答案
(1) ①良好的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北部险峻的山峦、河流数量较多,南北纵列。森林分布面积广,亚热带丛林、富饶的温带植物等。(3分,如只答出“良好的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得1分)。②独特的建筑宗堡、宗堡遗址古老的文化与世隔绝的神秘感。(2分)③淳朴的不丹人民独特的民风国民幸福指数高国家和谐稳定。(1分)
(2)为了保护该国的环境和生态资源.(2分)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自身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免受过度开放带来的环境与文化污染。(2分)
试题分析:
(1)该国有良好的生态,清新美丽的自然风光。北部有险峻的山峦,河流数量较多,南北纵列。森林分布面积广,亚热带丛林、富饶的温带植物等。该国有独特的建筑宗堡、宗堡遗址古老的文化与世隔绝的神秘感。独特的民风,国民幸福指数高国家和谐稳定。都是特色旅游资源。
(2)实行严格的限制性旅游政策,是为了保护该国的环境和生态资源,为了最大程度地保留自身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免受过度开放带来的环境与文化污染。
欣赏下列景观时,怎样才能达到最佳观赏效果?
(1)蓬莱阁“海市蜃楼” (2)钱塘江大潮 (3)庐山瀑布 (4)人在画中游
正确答案
蓬莱阁“海市蜃楼”、钱塘潮的观赏需要把握观赏时机;庐山瀑布和“人在画中游”的佳境需要选择观赏位置,瀑布宜在适当距离仰视,“人在画中游”的佳境必经乘船观赏才能体会到。
对于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要想达到最佳观赏效果,必须首先对景观的形成原因、出现时间、主要特征等作一番全面的分析了解,这样才能把握观赏时机、选择最佳位置、抓住景观特点,并以情观景,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海市蜃楼的成因: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当空气各层的密度有较大的差异时,远处的光线通过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和全反射,这时可以看见在空中或地面以下有远处物质的影像。这种现象多在夏天出现在沿海一带或沙漠地方。因此要欣赏到这种奇异景观,必须把握最佳观赏时机。钱塘江潮的形成:潮汐是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引起的海水的定期涨落现象。每年的中秋节是日、月对地球引潮力最大的时候,由于海水的磨擦,形成“八月十八观大潮”的现象。在其它月份同样也能观看潮汐,但就不如中秋节的大潮那么状观,因而需把握观赏时机。庐山瀑布是因河床跌落而形成的大瀑布,要想获得“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观感,必须在适当距离仰视,以兼收其形、象、色、动等美感。“人在画中游”是指对山水有机组合景观的观赏。要体会“人在画中游”的佳境,需乘船沿水路观两岸风景,水流船动山移,收到“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的观赏效果。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西咸新区“阿房宫项目”,规划面积为12.5平方千米,包括“阿房宫国家遗址公园”和“阿房宫文化旅游产业基地”。下图为西咸新区周边旅游资源分布图。
说出西咸新区及其周边突出的旅游资源优势,并说明“阿房宫项目”可能对当地社会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正确答案
优势:人文旅游资源丰富(2分),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价值(2分)。
影响: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2分);对文物古迹产生破坏(2分);影响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2分)。
试题分析:
从材料和图形中可知西咸新区及其周边旅游资源中遗址、遗迹比较多,所以其突出特点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阿房宫项目”可能对当地社会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文物古迹本身的影响和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四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将会促进我国,特别是长三角地区旅游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
某国际会议在上海结束后,与会者打算就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你根据客人的要求,推荐一个相关旅游城市供选择。(如图所示,每个城市只能选一次)
“历史文化游”有
“都市观光购物游”有
“园林景观游”有
“水乡古镇风情游”有
“佛教名胜游”有
(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____ 性,欣赏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应注意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消费市场是 __(填“区域内”或“区域内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______ 是有限的。
(4)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至少答三点)
(5)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据估计, 2005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影响?(至少答二点)
正确答案
(1)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绍兴、镇江(任选一个)
上海、南京、杭州(任选一个) 苏州 周庄、乌镇(任选一个) 普陀山(每空1分)
(2)多样 观赏时机(每空1分)
(3)区域内 最优吸引半径(每空1分)
(4)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本地区经济发达,市场距离短;本地区交通便利,各景点的交通通达性好;本地区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6分)
(5)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4分)
略
(10分)旅游地理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于2012年4月15日前正式签署联合申报丝绸之路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协议,确定了各国申报的遗产点。这也意味着历时数年的“丝绸之路”跨国申遗联合申报进入倒计时。
材料二 “丝绸之路示意图”。
(1)分析丝绸之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6分)
(2)本次申遗会对甘肃省产生什么影响?(4分)
正确答案
(1)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布局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每一要点2分,答任意三点得6分)
(2)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学习国际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和技术,极大地提高甘肃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水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提高甘肃的国际知名度,扩大甘肃省的对外开放程度,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答对二点得4分)
试题分析:
(1)主要从丝绸之路沿线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服务设施、景点分布集群状况、旅游市场距离和交通条件来分析。 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布局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
(2) 可以从申遗成功后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对该地经济的发展两个方面来分析。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学习国际先进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方法和技术,极大地提高甘肃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水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提高甘肃的国际知名度,扩大甘肃省的对外开放程度,对甘肃省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10分)【地理一旅游地理】
2013年12月24日,载有52名多国游客的俄罗斯“绍卡利斯基院士”号科考船被困南极海域的浮冰区,中国“雪龙号”搁置考察任务紧急救援;2014年春节,106名中国游客突然造访长城站,他们的到来让科学家们左右为难。有关数据显示,南极游客人数在1990年时不足5000人,现增至每年约3.5万人。
(1)指出南极地区主要的特色旅游资源。(4分)
(2)说出南极旅游必须规范管理、严格限制的主要原因。(6分)
正确答案
(1)原始的冰原景观;独特的动物资源;奇特的天文现象。(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南极距离遥远,自然条件恶劣,危险性大;生态脆弱,旅游环境容量小;接待能力差。
试题分析:
(1)南极地区的特色在于它处在极地,极寒的气候条件下的极地风光及特有的动物资源。由于极地同时也是地球的磁极,所以在极地可以观赏到美丽的极光现象。
(2)主要是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10分)(旅游地理)
读图“北京西北方向约230千米的某滑雪场”,回答问题。
简述该地开发滑雪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正确答案
距最大客源地北京较近;且交通便利;冬季较寒冷,积雪累积厚度大、存雪时间较长(6分);山地滑道坡度适当;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较好(4分)。
试题分析:从自然条件分析,北京西北方,纬度较高,冬季较寒冷,积雪累积厚度大、存雪时间较长;山地滑道坡度适当,利于滑雪;周围有茂密森林,环境好;从客源市场分析,北京经济水平高,人口众多;从交通条件分析,交通便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二:下图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1)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沿古"丝绸之路"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
(2)气候干旱,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布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
石窟艺术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在山崖上开凿洞穴,并进行绘画和雕塑,以表达对宗教的虔诚。下图为"我国著名石窟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除图中标注外,四川的__________世界遗产也呈现了石窟艺术,从类型上看其属于________遗产。
(2)你认为在欣赏石窟景观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石窟壁画艺术主要残存于西北地区,南方较少,简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要对中国的石窟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请写出主要调查步骤(每一步骤不必展开论述)。
步骤①确定调查课题和内容;步骤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分析资料,撰写和交流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
(1)峨眉山—乐山大佛;世界自然与文化
(2)选择观赏位置;了解景观背景;抓住景观特点。
(3)壁画易受温度、湿度的影响;我国南方多雨,温度高,壁画易损毁;西北等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加上风沙掩埋使壁画得以保存。
(4)制定调查汁划;实地调查或收集资料
桂林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旅游城市之一。图1、图2反映了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状况。读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1)桂林市属于我国________区。桂林所属的省级行政区人口分布最多的少数民族是_____族。
(2)读图1、图2可以看出,改革开放30年来,桂林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图1、图2可以看出桂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面对成绩与问题,桂林旅游业重新定位(见表中资料)。从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等旅游资源评价的角度,任选两方面,对桂林旅游资源开发定位的变化予以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华南;壮
(2)游客人数持续上升;旅游经济效益平稳上升;开发的高品质旅游景点越来越多。
(3)近十几年来游客数量增速、美誉度呈下降趋势。
(4)审美价值:“两江四湖”等景点丰富审美内容、增加审美情趣;
科学价值:“漓江上水”等喀斯特地貌景点的保留以及科考等活动内容体现了科普价值;
文化价值:“印象刘三姐”等旅游项目挖掘地域文化内涵,弘扬地域文化;
经济价值:旅游项目、形式增多,旅游滞留时间延长,经济收入增多。
阅读下列“我国四川、山东两省份的重点旅游资源分布图”,回答问题。
1.甲是____________省,它的中心城市是_________,例举该省一项著名的自然旅游资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简要分析甲省相对于乙省旅游资源的优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析乙省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四川;成都;九寨沟(黄龙、……)
2、甲省旅游资源数量多,类型多样,质量高,集群和组合状况好。(任三点)
3、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与环境、文化相协调的原则;空间结构合理的原则;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体会伟大的长征精神,小王参加了“重走长征路”活动。即2008年10月10日从瑞金出发,2009年10 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下图为旅行路线和时间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示区域旅游考察,小王经过了我国的______和 ________两大水系。在旅行中参观的瑞金中央政府旧址、四渡赤水纪念地的重要价值是________。
(2)简述江西中南部在发展“红色旅游”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珠江;长江;历史文化价值
(2)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