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的气压带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盛行上升气流的是________。

(2)在副极地低气压带和②之间的盛行风向为________风,如果受到此风和②气压带的交替控制则会形成________气候(类型),该气候类型的特征为________,从全球来看,该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

(3)图中显示出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向________移动,此时应为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

正确答案

(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①

(2)西南风 地中海气候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3)北  夏季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云层多少会影响气温的变化。读“某地相邻两天气温日变化对比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时的气温曲线是        

(2)阴天的白天气温比晴天的白天气温       ,这是由于                             

(3)阴天的夜晚气温比晴天的夜晚气温       ,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1) B  (2) 低 ,这是由于阴天多云层,故大气削弱作用明显    。

(3) 高 ,这是由于_ 云层多,故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正确答案

在高大的山脉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这种分异在中低纬度高山表现较为明显。但并不是任何一个山体都具有垂直地带性。只有它到一定高度,并在一定的纬度范围内,引起自然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发生急剧变化以后,才有可能出现。通常基带(垂直带下部的起始带)以上垂直带出现的高度,温带地区在800 m以上;热带地区在1 000 m以上;在寒带地区,基带即寒带景观,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寒冷程度不同,但是自然带仍与基带一样。即从山下到山上,自然带没有明显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出现变化,从而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现象,但这种现象并不是在任何山区都能看到。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科学家研究认为,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

    气体导致的             效应有关。

(2)图中表明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              。据图回答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温室气体含量呈        相关关系。

(3)对全球气温升高影响最大的两种温室气体是(   )

A.二氧化碳和臭氧   B.二氧化碳和甲烷

C.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D.一氧化碳和甲烷

(4)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5)全球气候变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析下列地理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将其序号填入图中。

①海水膨胀  ②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  ③森林大量减少  ④两极冰川融化   ⑤大量燃烧矿物燃料  ⑥海平面上升  ⑦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6)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带来的影响是:                             

正确答案

(1)二氧化碳 温室   

(2)一致的 正  

(3)B  

(4)C 

(5)从上到下,从左到右:③⑤ ② ⑦ ④① ⑥  

(6)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和对人类健康威胁的增加。

试题分析:

(1)根据上述两幅图可以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含量增高有很大的关系,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

(2)据图分析: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与地球平均气温升高的趋势是一致的,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温室气体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3)二氧化碳和甲烷是最重要的两种温室气体,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4)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其具有保温作用,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所以选择C选项。

(5)全球气候逐渐变暖主要是人为原因导致空气中温室气体增多。温室气体增多导致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使全球气温升高。全球气温升高造成两极及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进而带了一些列的影响。所以本题填空顺序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③⑤ ② ⑦ ④① ⑥。

(6)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带来的影响是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和对人类健康威胁的增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是需要的记忆量较大,容易出错。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10分)甲、乙两图分别为“同一地区不同时间的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天气形势由甲图变为乙图后,描述山东半岛风向的变化情况。(2分)

(2)甲图中A处表示锋线,可能形成          锋面,预测未来几天B处天气变化特点。(3分)

(3)乙图中最可能处于阴雨天气的是(2分)                 (   )

(4)进入2010年以来,新疆暴雪频发,分析暴雪给当地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3分)

正确答案

(1)由东南风(偏南风)变为西北风(2分)

(2)冷锋 受冷锋影响出现阴天、刮风、降雨、降温等天气。(4分)

(3)C(2分)

(4)阻断交通,危害牲畜,给牧业带来很大损失(2分)

1、如图,甲图中山东半岛附近是低压中心,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虚线箭头),北半球向右偏转成东南风(偏南风),实线箭头;乙图中山东半岛附近形成高压中心,理论同左图,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西北风)。

2、如图:A是在北半球,且附近锋面气旋呈逆时针旋转,A在低压槽上,因此是冷锋锋面。

冷锋过境后的天气情况属记忆内容。

3、由乙图中等压线数据可知,日本九州岛在锋面气旋的锋面处,最有可能处于阴雨天气。

4、暴雪属于气象灾害,对交通、农业等生产产生不利的影响。

下一知识点 : 季风环流
百度题库 > 高考 > 地理 > 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及其分布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