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H2O和D2O的性质相同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和途径b放出的热能相等

途径a:CCO+H2CO2+H2O,途径b:CCO2

CPM 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2.5×10-6m的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胶体

D氢氧燃料电池的能量转换形式仅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正确答案

A,B

解析

解:A.分子式为H2O和D2O都属于水,性质相同,故A正确;

B.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物的初始状态和生成物的最终状态有关,故ab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一样多,故B正确;

C.胶体粒子的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10-6m的颗粒物,不一定为胶体,故C错误;

D.燃料电池中能量转化形式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伴随热能等,故D错误;

故选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垃圾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直接填埋

B分类回收

C直接焚烧

D任意堆放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垃圾直接填埋会由于垃圾霉变生成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故A错误;

B、垃圾经分类回收处理可转化为可用资源,不会造成污染,故B正确;

C、焚烧垃圾虽然可减少“白色污染”等,但增加了大气污染,故C错误;

D、垃圾直接堆放会由于垃圾霉变生成有毒气体会污染空气,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NO2

BCl2

CN2

D甲醛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NO2是有毒的气体,属于氮氧化物,是一种空气污染物,故A不选;

B、Cl2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毒气体,故B不选;

C、N2属于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C选;

D、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故D不选.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是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下列垃圾中,不适合用这些方法处理的是(  )

A医疗垃圾

B厨余垃圾

C废纸垃圾

D废旧电池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对医疗垃圾主要采取封闭式焚烧法进行处理,将病毒全部杀死,属于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等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故A不选;

B.厨余垃圾属于有机垃圾,可采用堆肥或卫生填埋、或焚烧的方法处理,属于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等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故B不选;

C.废纸垃圾应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属于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等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故C不选;

D.电池中含有重金属离子,对人体有害,属于危险废物,是有害物质垃圾,应集中处理,不属于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是垃圾的常用处理方法,故D选;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目前,我国城市环境中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

AHCl、NO2、N2、粉尘

BCO2、Cl2、N2、雾

CSO2、NO2、CO、烟尘

DCO2、NO、NH3、H2S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N2不是污染物,故A错误;

B、CO2、N2、雾不是污染物,故B错误;

C、SO2、NO2、CO、烟尘都是大气主要污染物,故C正确;

D、CO2不是大气主要污染物,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6春•南通月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为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下列做法不应该提倡的是(  )

A开发生物质能替代化石燃料

B向高空排放金属冶炼产生的粉尘

C用催化转化技术处理汽车尾气

D大力推广生产和使用无氟冰箱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资源,是清洁能源,开发生物质能替代化石燃料,可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故A正确;

B.向高空排放金属冶炼产生的粉尘,增加大气污染,故B错误;

C.用催化转化技术处理汽车尾气,减少大气污染,可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故C正确;

D.大力推广生产和使用无氟冰箱减少氟利昂的排放,可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燃烧垃圾能产生空气污染物和某些致癌物质,下列物质中极易使人致癌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氯化氢

D二噁英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能造成环境污染,但不易使人致癌,二噁英极易使人致癌.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焚烧树叶,以减少垃圾运输量

B将废弃塑料就地烧掉,以消除“白色污染”

C加高工厂烟囱,以减少二氧化硫对环境的污染

D运输沙土的车辆盖上苫布,以免增加空气中的粉尘含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焚烧树叶,以减少垃圾的运输,但污染了环境,故A错误;

B.将废弃的塑料就地焚烧,虽然消除了白色垃圾,但严重污染了环境,故B错误;

C.加高烟囱,并没有减少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排放总量没变,故C错误;

D.运输沙土的汽车盖上一层布,会减少沙土向空气中散放,减少了空气的粉尘含量,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氯碱工业的原料

B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C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

D低碳生活注重节能减排,尽量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氯碱工业”的主要生产过程是电解饱和食盐水,产生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食盐可作氯碱工业的原料,故A正确;

B.碘易溶于乙醇,可形成碘酒,常用于杀菌消毒,故B正确;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应合理使用,故C错误;

D.低碳经济就是指通过开发新能源,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故D正确;

故选C.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下表是甲城市某日空气质量报告:

该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探究.

【探究实验】实验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填“干燥”或“氧化”)SO2气体.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______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该酸的化学式是______

③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若实验中向装置内通入标准状况下1.12LSO2气体,且NaOH溶液过量.最多能生成Na2S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

实验二: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测得所得溶液的pH______7(填“>”、“=”或“<”),然后每隔1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变小,直至恒定.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干燥

H2SO3

吸收多余SO2气体,避免污染空气

0.1

2H2SO3+O2=2H2SO4

解析

解:实验一:①二氧化硫与浓硫酸不反应,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二氧化硫中的水蒸气,所以浓硫酸的作用为:干燥二氧化硫气体,

故答案为:干燥;

②装置B内蓝色石蕊试纸虽然与二氧化硫气体接触,但却不变色,可以说明二氧化硫气体不能使干燥的蓝色试纸变色;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试纸遇到了酸性物质,而二氧化硫并不能使试纸变红,因此,可推断二氧化硫与水作用形成了酸而使试纸变红,二氧化硫与水形成亚硫酸,

故答案为:红;H2SO3

③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它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Na2SO3+H2O,标准状况下2.24L SO2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硫原子守恒,生成亚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

故答案为:吸收多余SO2气体,避免污染空气;0.1;

实验二:

当溶液的pH<7显酸性,当溶液的pH=7显中性,当溶液的pH>7显碱性,S02与水反应生成了亚硫酸,溶液显酸性,所以溶液的pH<7,亚硫酸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硫酸是强酸,酸性增强,所以PH变小,反应为,2H2SO3+O2=2H2SO4

故答案为:<;2H2SO3+O2=2H2SO4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年2月28日,前央视记者柴静推出了她自费拍摄的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纪录片中阐述了“雾霾是什么,它从哪里来,我们该怎么办”三个问题,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的含量,PM2.5值越高,大气污染越严重.因此由PM2.5引起的雾霾一定属于气溶胶

B纪录片中详细阐述了煤的大量燃烧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如果使用前对煤进行脱硫处理,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脱硫技术

C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大气环境中受强烈的太阳紫外线照射后产生一种新的二次污染物--光化学烟雾也会引起雾霾,汽车尾气中含有氮氧化物,原因是汽油燃烧不充分

D多植树造林,使用“乙醇汽油”,改燃煤为燃气,外出时使用PM2.5的口罩等都是治理“雾霾”等灾害性天气的有效措施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胶粒直径在1-100纳米之间,PM2.5的大小包含胶粒范围,除能形成胶体,还可以形成其他分散系,故A错误;

B.烟气中的SO2与含有石灰石的浆液进行气液接触,通入空气后生成石膏(CaSO4•2H2O),烟气脱硫后排入大气,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故B正确;

C.汽油的成分为烃,无论燃烧是否充分,燃烧产物中不可能有氮的氧化物,故C错误;

D.多植树造林,减少污染源,削减大气污染物是解决雾霾的根本之道,使用“乙醇汽油”,改燃煤为燃气,不能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外出时使用PM2.5口罩属于雾霾防护,故D错误.

故选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 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而对人体产生危害

B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C地沟油对身体有害不能用作食用油,但可以在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

D塑化剂的基本结构为,因此可以水解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A.PM2.5是形成“灰霾”的主要原因,分散在空气中由于PM2.5颗粒物微小,人体吸气时,可直接进入器官和肺泡,引发哮喘等疾病,同时进入肺内的有毒微粒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通过血液循环而分布到全身进一步产生危害,但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在 1nm~100nm之间(10-9m~10-7m),而PM 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m,不属于胶体,故A错误;

B.明矾溶液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Al3++3H2O⇌Al(OH)3(胶体)+3H+,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从而使水中的杂质凝聚,以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但不能起到杀菌的作用,故B错误;

C.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将地沟油回收再加工为食用油,直接影响人类的健康,“地沟油”中主要含有油脂,油脂的化学成分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碱性条件下水解成为皂化反应,可以生产肥皂,可以在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故C正确;

D.塑化剂的基本结构为,属于酯类物质,不溶于水,对人体血液系统会造成损害,

因此严禁在饮料及食物中添加塑化剂,故D错误;

故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5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煤的气化、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

B高纯硅可制作太阳能电池,二氧化硅可制作光导纤维

C利用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D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A.煤的气化、液化可以除掉煤中的S等杂质,能减少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故A正确;

B.高纯硅是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制造太阳能电池的重要材料,二氧化硅晶体有导光性,可制作光导纤维,故B正确;

C.利用工业生产产生的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能缓解温室效应,故C正确;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含有氮元素,燃烧生成生成N2、CO2和H2O,故D错误;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对以下问题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瓶回收、再利用,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利措施

B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有助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并不影响健康

C电子垃圾统一回收、拆解、再利用,能够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制得肥皂或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A.矿泉水瓶回收、再利用,既能节能减排又不产生白色污染,所以该认识正确,故A正确;

B.大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有助于改善食品的色香味,但过犹不及,对人体会造成伤害,故B错误;

C.电子垃圾统一回收、拆解、再利用,符合节能减排又能够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故C正确;

D.“地沟油”经过加工处理制得肥皂或生物柴油,可以实现厨余废物合理利用,既能节能减排又能充分利用资源而减少对社会的危害,故D正确;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A.《化学与生活》

(1)保持洁净安全的生存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

①下列物质中,最易被酸雨腐蚀的是______(填字母).

a.铜制塑像    b.大理石雕刻    c.水泥路面

②将垃圾转化为可用资源,实现“变废为宝”.采用生物技术使有机垃圾转化为______(填字母)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的高效处理方法之一.

a.沼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③工业废水需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向含有Cr3+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加入生石灰调节溶液的pH,使Cr3+直接转化为Cr(OH)3沉淀而从水中除去.处理该废水的方法是______(填字母).

a.中和法  b.氧化还原法  c.沉淀法

(2)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等在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①工业生产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玻璃都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是______(填名称).

②炒过菜的铁锅未及时洗净(残液中含有NaCl),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锈斑,该铁锅主要发生了______腐蚀.铜器表面容易生成一层薄薄的铜绿〔主要成分是Cu2(OH)2CO3〕,用盐酸可以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③天然橡胶的机械性能比较差,采用硫化措施可增强其机械性能,理由是______

(3)合理膳食,保持营养均衡,科学使用药物,是健康生活的保证.

①油脂被摄入人体后,在酶的作用下可水解为____________(填名称).

②淀粉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为验证淀粉已水解,其实验操作和现象是(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碘水、新制的氢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______

③在阿司匹林()、氢氧化铝、碳酸钙、青霉素这四种常见的药物中,属于抗生素的是______;阿司匹林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缓慢水解,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正确答案

解:(1)①酸雨中含有稀硫酸等酸性物质,能和较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物质反应,

a.铜制塑像和弱氧化性酸不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不易被酸雨腐蚀;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易和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易被腐蚀;  

c.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能被酸雨腐蚀,但不如大理石易被腐蚀;

故选b;

②生物技术使有机垃圾转化为有机燃料,从而减少污染,如转化为沼气等,故选a;

③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属于碱,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所以能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铬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沉淀,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处理该废水的方法是中和法和沉淀法,故选a、c;

(2)①制备水泥的原料是粘土、石灰石;制备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所以都用到CaCO3,故答案为:碳酸钙;

②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而发生电化学腐蚀,铁易失电子作负极,碳作正极;

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故答案为:电化学(或吸氧);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③天然橡胶为直线型结构,硫化橡胶为体型结构,结构的变化导致硫化橡胶增强了机械性能,

故答案为:线型结构变为体型结构(或结构变化或交联);

(3)①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答案为: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淀粉试液遇碘变蓝色,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在加热条件下,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如果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就证明淀粉水解,其检验方法为:取水解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表明淀粉已水解,

故答案为:取水解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表明淀粉已水解;

③青霉素属于抗生素,阿司匹林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反应方程式为:C6H5OOCCH3COOH+H2O→CH3COOH+C6H5OHCOOH,

故答案为:青霉素;C6H5OOCCH3COOH+H2O→CH3COOH+C6H5OHCOOH.

解析

解:(1)①酸雨中含有稀硫酸等酸性物质,能和较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物质反应,

a.铜制塑像和弱氧化性酸不反应,和稀硫酸不反应,所以不易被酸雨腐蚀;    

b.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易和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易被腐蚀;  

c.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能被酸雨腐蚀,但不如大理石易被腐蚀;

故选b;

②生物技术使有机垃圾转化为有机燃料,从而减少污染,如转化为沼气等,故选a;

③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属于碱,酸性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所以能和氢氧化钙发生中和反应,铬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铬沉淀,然后采用过滤的方法除去,处理该废水的方法是中和法和沉淀法,故选a、c;

(2)①制备水泥的原料是粘土、石灰石;制备玻璃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所以都用到CaCO3,故答案为:碳酸钙;

②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而发生电化学腐蚀,铁易失电子作负极,碳作正极;

碱式碳酸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故答案为:电化学(或吸氧);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

③天然橡胶为直线型结构,硫化橡胶为体型结构,结构的变化导致硫化橡胶增强了机械性能,

故答案为:线型结构变为体型结构(或结构变化或交联);

(3)①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在酶的作用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故答案为:高级脂肪酸;甘油;

②淀粉试液遇碘变蓝色,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在加热条件下,醛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如果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就证明淀粉水解,其检验方法为:取水解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表明淀粉已水解,

故答案为:取水解后的溶液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至沸腾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表明淀粉已水解;

③青霉素属于抗生素,阿司匹林在一定条件下水解生成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反应方程式为:C6H5OOCCH3COOH+H2O→CH3COOH+C6H5OHCOOH,

故答案为:青霉素;C6H5OOCCH3COOH+H2O→CH3COOH+C6H5OHCOOH.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