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朝阳区2017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0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2016年9月30日,北京某校召开运动会,学生早上集体乘车去体育场。图1为某学生在车上画的素描图。读图,回答3~5题。

图1

3.图示时间汽车的前进方向为( )

A

B西

C

D

4.王同学在微信朋友圈上发了运动会开幕式的照片,9点看到在美国洛杉矶(118°W,34°N)的好友李同学的点赞,此时洛杉矶采用夏令时(比正常时间早一小时),李同学手机上显示的时间是( )

A10月1日0点

B10月1日1点

C9月29日17点

D9月29日18点

5.该日,北京比洛杉矶( )

A白昼时间长

B日出时间晚

C地球自转速度快

D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早上太阳日出东方,由图可知太阳此时位于汽车左前方,可判断车向南行,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方位的判断及日出日落方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依据日期信息判断当日日出方位,再根据图中太阳的相对位置得出汽车前进方向。

易错点

仔细比对太阳在图中的相对位置,才能准确判断汽车前进方向。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洛杉矶(118°W),在西8区,比北京晚16小时,当北京时间9月30日9:00时洛杉矶应是9月29日17:00;洛杉矶是夏时制,比正常时间早一小时,此时应是9月29日18点,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时间计算,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注意经度差导致的时间差异,再考虑夏令时计时方式对时间显示的影响。

易错点

忽略夏令时的计时方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该日太阳折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的地理纬度高于洛杉矶,所以北京比洛杉矶白昼时间短。自转速度分线速度和角速度,角速度两地相同,北京线速度慢于洛杉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洛杉矶,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特点及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该日太阳折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北京的地理纬度高于洛杉矶,所以北京比洛杉矶白昼时间短。自转速度分线速度和角速度,角速度两地相同,北京线速度慢于洛杉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于洛杉矶。。

易错点

此题中日出早晚强调各自的地方时,较易混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霾 空气重度污染

霾 空气重度污染

图2为北京某同学连续两日在手机上查询的当地天气状况。读图,回答6~8题。

图2

6.图中日期为( )

A春分前

B夏至前

C秋分后

D冬至后

7.图示期间雾霾较重,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是( )

A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B白天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

C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

D夜晚大气逆辐射减弱

8.导致本次雾霾天气结束的原因是( )

A高压控制

B锋面过境

C台风影响

D寒潮来袭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北京时间17:58日落说明北京昼短夜长,第二日夜更长,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南移,所以该日为秋分后,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北京时间17:58日落,第二天是17:56日落,说明北京昼短夜长,日落时间早于18:00,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南移;该地昼夜长短变化小,接近12小时,所以该日为秋分后。

易错点

须仔细挖掘材料信息,得出昼夜长短情况及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两个关键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示日期雾霾较重加重了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白天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少。晚上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受热过程,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示日期雾霾较重加重了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白天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少;晚上大气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

易错点

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比对各个选项分析即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两日出现气温下降,降雨等天气状况,推测有锋面过境结束雾霾天气,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所给材料可知出现降温、降雨等,进而可推断为冷锋过境。

易错点

寒潮来袭亦可达到这种效果,但寒潮是冷锋过境的特殊情况。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图4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一年两个时期同一河床的断面形态,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读图,回答第11、12题。

11.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中,河流( )

A径流量增大

B流速减慢

C含沙量增加

D侵蚀增强

12.随着该河流所在山区植被的恢复,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这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

B降水变率减小

C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D河道加深拓宽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河床断面乙时期高于甲时期,说明河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地貌,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较乙时期河床更深,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中,河流侵蚀作用减弱;含沙量增加,径流量减少,流速减慢,堆积增强,河床变浅。

易错点

不能准确分析河流流速差异对河床形态的影响。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山区植被恢复起到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的作用,本题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补给形式及水循环主要环节之间的关系,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随着该河流所在山区植被的恢复,下渗作用增强,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

易错点

注意题干所给条件为植被恢复,以此为前提仔细分析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据此,回答第15、16题。

15.若不考虑其他因素,我国下列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是( )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16.直接以岩石风化物为物质基础而形成的岩石类型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大陆性气候,日较差大;四个地区中西北内陆,大陆性气候强,日较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各区域自然地理概况及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物理风化作用强。

易错点

注意区分风化作用与风力作用,风化作用是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等层面对整块岩石起的使其崩碎的作用,而风力作用指风力对地表形态的改变作用,包括风力侵蚀、搬运、沉积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岩石风化的产物,经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最终形成沉积岩;而喷出岩、侵入岩、变质岩都是内力作用形在的,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各类岩石的成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岩石风化物经过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

易错点

仔细读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择出选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图7为中国贫困县空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9、20题。

贫困县

图7

19.东部季风区中贫困县空间分布较集中的地区有( )

①黑吉辽 ②渝东鄂西 ③甘南 ④云贵 ⑤青海南部 ⑥苏皖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20.我国贫困县的分布特点是 ( )

A东南多,西北少

B内流区多,外流区少

C主要分布在山区

D集中分布在人口稠密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图示东部季风区中贫困县空间较集中分布在西南云贵高原、渝东鄂西、甘南;图示黑吉辽的贫困县、青海南部的贫困县主要在非季风区;苏皖地区分布不集中,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行政区划及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划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再叠加中国的行政区划,可以得出C结论。

易错点

易忽略季风区的限定条件。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图示可以看出,我国的贫困县西多东少;外流区较内流区更多;多分布在山区;人口较为分散,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自然地理概况及人口分布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显示我国贫困县的主要分布在地势第二级阶梯上,以山区为主。

易错点

仔细读图结合选项分析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点49分,美国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拍下了人类历史上最清晰的冥王星照片。同年,美国宇航局发布消息称,在火星上首次发现了存在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据此,回答第1、2题。

1. 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 )

A脱离了太阳系

B到地球的距离大于到火星的距离

C美国正值日落

D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2.如果火星上存在液态水,说明火星( )

A有生命存在

B表面的平均温度高于地球

C有雨雪现象

D可能为登陆者提供水资源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冥王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新视野号探测器飞掠冥王星时,并没有脱离太阳系,A错;冥王星在太阳系的边缘,火星是地球的邻居,位于地球轨道内侧,可知探测器到地球的距离大于到火星的距离,B正确;美国在西时区,其东部时区比北京时间晚13小时,所以当北京时间7月14日19点49分时,美国不可能是日落时刻,C错;7月北极是极昼期,D错。综上分析,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太阳系内八大行星的位置,B选项正确。美国时间分为东部时间和西部时间,7月14日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易错点

根据各个选项,具体分析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生命存在的条件有三:适宜的温度,可供生物呼吸的大气,液态的水;若火星上有液态的水,但其大气没有氧,不一定有生命存在;火星在地球轨道外侧,其表面大气稀薄,表面平均温度低于地球;天气现象除了有水汽。还要有水汽凝结的条件,火星条件不具备;如果火星上存在液态水,可能为登陆者提供水资源,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行星存在生命的条件,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如果火星上存在液态水,说明火星可能有生命存在,可能为登陆者提供水资源。

易错点

存在液态水是出现生命的条件之一,但并非充分条件。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图3为某半球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表示不同的风带。读图,回答第9、10题。

图3

9.图中( )

A甲为南半球信风带

B乙的性质寒冷干燥

C甲为东北风

D乙为西北风

10.下列各地气候特征的成因与乙风带相关的是( )

A地中海沿岸地区

B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

C新西兰南部地区

D美国大西洋沿岸地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气压带风带分布,可知图示甲、乙交界纬线应为30°处,为高压,甲、乙表示不同的风带,那么根据风带的偏移方向,可以判读出图示为北半球风带,则甲为东北信风,乙为西南风,温暖湿润,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分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示以极地为中心,甲在低纬是低纬信风;信风是由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低压形成的,由此可判断图示是北半球的信风,为东北信风。

易错点

根据风带的盛行风向分辨出位于哪个半球,进而进行分析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乙风带为盛行西风温暖湿润。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本题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乙是中纬西风带;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气候是西风带与副高压交替控制形成的;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与西风无关;新西兰受南半球西风影响,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美国大西洋沿岸不受西风影响。

易错点

根据风带的盛行风向分辨出位于哪个半球,进而判断乙风带的风向、性质和分布地区,进行分析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内蒙古东部的阿斯哈图分布着一片花岗岩石林,图5示意该石林的不同形成阶段。读图,回答第13、14题。

13. 图中岩石的成因是( )

A变质作用

B溶蚀作用

C岩浆活动

D风化作用

14.花岗岩石林的形成过程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丙—丁—甲—乙

D丁—丙—乙—甲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石林为花岗岩体,花岗岩属于侵入岩,所以推测该地有岩浆活动,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各类岩石的成因与特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抓住关键词“花岗岩”,便可推知其成因为岩浆活动(花岗岩为典型的侵入岩)。

易错点

只注意到石林,而忽略了“花岗岩”,直接误选B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岩浆的侵入活动乙是在地下完成的;后经地壳抬升,花岗岩出露地表形成山地甲;再经外力作用破坏花岗岩的表面形态形成丁地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花岗岩的破坏加深,形成石林景观,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过程和先后顺序,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和山体外部的侵蚀程度可以推测花岗岩石林的形成过程为乙-甲-丁-丙。

易错点

不能理清各个阶段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4分

气象学上通常把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超过10℃的第一天视为春季的开始,图6为某年我国30˚N附近各地入春时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7、18题。

图6

17.甲地与乙地的入春时间可能分别是( )

A2月20日 5月15日

B5月15日 2月20日

C3月18日 2月25日

D2月25日 3月18日

18.导致图中各地入春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位置 ③地形 ④地表植被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甲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入春时间晚;乙在四川盆地,热量条件好,入春时间早,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与季节相关知识,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地位于青藏高原,全年低温,入春时间比较晚。乙位于四川盆地,入春较早,日期跟周边接近。

易错点

容易读图失误,仔细读图并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甲在青藏高原,乙是四川盆地,两地纬度相同,但地形差异大,热量条件差异大;由东向西,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海洋影响越来越小,也是影响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影响因素及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纬度位置相同,影响入春气温的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海陆位置。

易错点

太阳辐射总体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递减,即太阳辐射的差异影响主要体现在纬度递变上,可知纬度相近的甲、乙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非太阳辐射。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50°

图8为某大洲部分地区地形示意图。2016年7月16日至8月26日,某考察团对图示地区进行了考察。读图,回答21~25题。

海拔(米)

图8

21. 考察队员在甲、乙、丙、丁四处看到的典型自然景观依次是( )

A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C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

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

22. 考察期间,队员们最可能( )

A在甲地看到满地的落叶

B在乙地遇到连续的晴朗天气

C在丙地看到成群的牦牛

D在丁地看到大片枯黄的牧草

23. 经考察发现戊地的降水比丁地多,该现象的产生( )

A主要是由于两地的大气环流不同

B主要是由于两地距海远近的不同

C会导致自然带出现垂直地域分异

D会导致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分异

24.图中最可能看到浮冰的是( )

A甲地临近海区

B丙地临近海区

C己地所在海区

D庚地所在海区

25. 图中( )

A西部因板块张裂形成高大山系

B中部地形阻挡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南下

C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到飓风影响

D东北海区因上升补偿流形成大型渔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甲、乙、丙、丁四处由北向南,是纬度地带性分布特征,依次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植被依次是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北美和拉丁美洲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甲、乙、丙、丁分别对应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每种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带即为正确选项。

易错点

不能准确辨别各地的气候类型与自然景观。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考察时间是2016年7月16日至8月26日,是北半球的盛夏,甲地还是绿树;乙地高温干燥的时节;丙地会看见骆驼;丁看见茂盛的草原;牦牛是高原动物,本题选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北美和拉丁美洲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考察期间为北半球的夏季,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高控制,晴天多。

易错点

不仅要弄清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还须考虑时间(季节)性。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戊地在墨西哥湾沿岸,大陆东侧,此地常年处在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而丁处在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因地形的差异,两地出现非地带性的分异特征,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美洲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戊地的降水比丁地多的主要原因是洋流,降水的不同使自然带出现非地带性分布。戊与丁之间陆地较窄,海拔较低,山地自然带出现垂直地域分异不明显。

易错点

垂直地域分异是以山地不同海拔的水热组合状况差异为基础形成的,而戊与丁之间陆地较窄,海拔较低。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庚地所在海区,北侧是从北极向南的东格陵兰寒流,会携带北极的浮冰过来,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铁路线布局和自然地理概况洋流的分布及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最可能看到浮冰的是较高纬度海区的暖流流经区,即庚地所在海区。

易错点

须仔细分析浮冰出现的条件,有冰说明纬度高,已融化成为浮冰说明温度相对较高。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图示北美大陆,西部是板块碰撞挤压带,形成高大山系;中部是大平原,南北气流交换频繁;东南沿海会受到墨西哥湾沿岸的飓风影响;东北海区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大渔场,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美洲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概况,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北美洲东南部墨西哥湾易受飓风影响。西部因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山系。中部地形有利于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南下。东北海区因寒暖流交汇形成大型渔场。

易错点

结合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分析即可,须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区域差异显著,只有少量小型食肉动物。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种类的珍稀濒危动物,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图13为环尾狐猴,图14为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示意图。

图13

35.指出M河的流向并说出判读依据。(2分)

36.说明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6分)

37.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西南部成为环尾狐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原因。(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流向:自南向北流  依据: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南高北低

解析

岛屿中部是山地,河流由中部山地向两侧海洋流,M河流经地区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流注入大海。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等高线判读地形和地势,得出河流流向。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语言规范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岸迎风坡多雨,西部背风坡少雨(或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形成气候东西差异;地势高差大(或山地相对高度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或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水量发生变化)。

解析

由该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和气候特点分析可知,该地所在纬度较低,光热条件较好,再加上易受印度洋水汽影响,降水多,适合多种生物的生长,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地高差大,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明显,植物种类繁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降水的影响,以及气候垂直差异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岛屿的东岸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部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形成雨影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形成气候东西差异;岛屿地势高差大,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水量发生变化,形成气候垂直差异。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被海洋阻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动物的天敌少;纬度较低,植物生长快,食物供应量大;西部和西南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较干旱少雨,以稀树高草为主,适合栖息;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解析

由该区域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和气候特点分析可知,该地所在纬度较低,光热条件较好,再加上易受印度洋水汽影响,降水多,适合多种生物的生长,该地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山地高差大,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明显,植物种类繁多。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应用,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讨论和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即是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间的渗透、制约、影响,使得地理环境演化具有统一演化的过程。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被海洋阻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动物的天敌少;纬度较低,植物生长快,食物供应量大;西部和西南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较干旱少雨,以稀树高草为主,适合栖息;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29(12分)

(1)(2分)

流向:自南向北流 依据: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南高北低

(2)(6分)

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岸迎风坡多雨,西部背风坡少雨(或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形成气候东西差异;地势高差大(或山地相对高度大),形成气候垂直差异(或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水量发生变化)。

(3)(4分)

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被海洋阻隔,缺少大型食肉动物,动物的天敌少;

纬度较低,植物生长快,食物供应量大;

西部和西南部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较干旱少雨,以稀树高草为主,适合栖息;

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奥运会是跨越国界的全球盛事,是主办国向整个世界展现自身风貌的机会。2016年8月5~21日,第31届夏季奥运会在大西洋沿海城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举行。图9为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分布示意图,图10为北京和里约热内卢的气候资料图。

图9

图10

26.说明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分布特点。(2分)

27.与东京相比,说明里约热内卢在奥运会举办期间的昼长情况。(3分)

28.与北京相比,说明里约热内卢的降水特征,并分析其成因。(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分)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或欧洲和北美洲)。

解析

图示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主要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尤以欧洲和北美洲集中。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的描述,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历届现代夏季奥运会举办城市分布从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大洲大洋位置分析。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分)与东京相比,里约热内卢白昼短,且昼短于夜,昼逐渐变长。

解析

2016年8月5~21日,是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但开始向南移;与东京相比,里约热内卢白昼短,且昼短于夜,昼长逐渐变长。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空间分布及时间变化,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8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与东京相比,里约热内卢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长。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容易遗漏昼夜长短的变化情况),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6分)降水特征:里约热内卢年降水量约1200mm,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雨季时间长(降水集中在9月至次年5月)。

原因:里约热内卢距海近,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时间长(或受副高影响时间短),加之沿岸暖流的增湿作用。

解析

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里约热内卢是热带雨林气候;里约热内卢在巴西高原的东南部,距海近,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时间长,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地形雨多;加之沿岸巴西暖流的增湿作用,降水丰富。与北京相比,里约热内卢年降水量约1200mm,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小,雨季时间长。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降水特征的描述及成因分析,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里约热内卢为热带雨林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里约热内卢比北京年降水多,雨季长,降水季节变化小。

易错点

本题要求说明里约热内卢相对北京的降水特点,并分析成因,并非单纯地描述里约的降水特点及成因。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3分

图11是2016年1月22日08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图11

29.指出此时影响我国东北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的天气系统,推测这些地区即将出现的天气变化。(5分)

30.比较图中①②两地此时天气状况的异同。(4分)

31.指出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并列举其带来的危害。(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5分)冷锋    出现大风、降温、阴或雨雪天气;之后天气转晴,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解析

图示此时影响我国东北中西部、华北中南部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冷锋过境时,出现大风、降温、阴或雨雪天气;冷锋过境之后天气转晴,气压升高,气温降低。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及天气系统对天气现象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及分布可知主要受冷锋天气系统的影响,进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气变化。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分)

异:①地比②地气温低,气压高,风力小(或②地比①地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大);

同:两地都为晴朗天气。

解析

图示①在高压脊的部位,靠近高压中心,①地比②地气温低,气压高;②远离高压中心,但等压线更稀疏,②地比①地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大;两地都受高压影响,都为晴朗天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以及天气系统对天气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及分布可知①②两地不同的气压状况,进而可分析其对天气的影响。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分)

寒潮  农作物遭受冻害;建筑物受损;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等。

解析

图示冷锋天气系统;出现在1月,影响范围大,受其影响,最容易发生寒潮;所到之处,带来大风、降温和暴雪,农作物易遭受冻害;冰雪覆盖,导致建筑物受损;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受阻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造成的危害性天气的具体危害,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先由等压线数值及分布判定为冷锋天气系统,可知带来的灾害性天气对为寒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具体危害。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14分)

图12

32.分别说出甲地以上河段和以下河段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2分)

33.指出乙、丙两地的地貌类型,并分别说明其形成原因。(7分)

34.说明图中北部地区自然环境对发展地面交通的不利影响。(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冰雪融水补给  雨水补给

解析

(1)甲河为雅鲁藏布江(流经国外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其上游河段位于青藏高原河谷,主要依靠冰雪融水补给,下游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以雨水补给为主。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河流的补给形式,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示甲是雅鲁藏布江,甲地以上河段,海拔高,以冰雪融水补给;甲以下河段,受西南季风影响大,雨水补给为主。

易错点

不能准确定位河流位置,弄错不同河段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而分析错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乙地为峡谷  丙地为三角洲乙地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板块碰撞挤压,地壳抬升;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形成峡谷。丙地位于河流入海口(河口)附近,(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解析

乙地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抬升;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形成峡谷。丙地为恒河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河口)附近,由于地势低平,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典型地貌及其成因,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乙地为峡谷,其成因为板块断裂,流水侵蚀。丙地为三角洲,流水沉积而成。

易错点

本题设问简单,回答时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图中北部地区为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造成地面交通建设成本高,且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解析

图中北部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脆弱,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频发,造路成本高,难度大,易对环境造成破坏。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自然环境对交通建设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北部地区为青藏高原,高寒缺氧,冻土广布,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造成地面交通建设成本高;该地生态环境脆弱,修路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易错点

本题设问较简单,回答时注意不要遗漏要点,条理清晰,语言规范即可。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