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可作为对抗血栓的首选的是

A肝素

B维生素K

C阿司匹林

D链激酶

E华法林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肝素(UFH)与低分子肝素(LMWH):对凝血的各环节均有作用,起效迅速,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主要药品有依诺肝素、那屈肝素、替他肝素、达肝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服用华法林初期,应当每日监测凝血指标,将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目标控制在

A2.0~3.0

B3.0~4.0

C4.0~5.0

D5.0~6.0

E7.0~8.0

正确答案

A

解析

华法林用药次日起即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应维持INR在2~3之间。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 1 分

与其他抗凝药相比,凝血因子ⅹa直接抑制剂具有的药理作用特点包括

A作用直接、选择性高

B血浆半衰期较长

C治疗窗宽,无需监测INR

D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后出血风险低

E抗凝作用强且不影响已形成的凝血酶活性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直接凝血因子Ⅹa抑制剂具有下列优势:(1)作用直接、选择性高、竞争性地与因子Ⅹa的活性位点结合,可逆性抑制游离和结合的因子Ⅹa以及凝血酶原活性。(2)既有强大的抗凝血作用,又不影响已形成的凝血酶的正常生理止血功能,保留足够的凝血酶活性以激活血小板;同时回避因为抑制凝血因子Ⅱa而干扰体内多种生理过程(促凝、炎症、细胞增殖),促使抗凝作用由多靶点向单靶点迈进,从而超越直接凝血酶抑制剂。(3)在抑制凝血酶形成和活化凝血瀑布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凝血瀑布上游抑制凝血因子将产生更强的抗凝作用。(4)治疗窗宽,无需监测INR。(5)对肾脏依赖性小于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对肾功能不全者的出血、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和出血率较小。(6)血浆半衰期均较长,每日仅服用1~2次。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仅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阿替普酶

B华法林

C肝素

D维生素K

E氯吡格雷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药物是氯吡格雷。只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华法林。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肝素。维生素K是促凝血药,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是纤维蛋白溶解药,具有溶栓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A阿替普酶

B华法林

C肝素

D维生素K

E氯吡格雷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药物是氯吡格雷。只在体内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华法林。在体内、体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肝素。维生素K是促凝血药,阿替普酶、尿激酶、链激酶是纤维蛋白溶解药,具有溶栓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凝血因子X抑制剂的是

A依诺肝素

B磺达肝癸钠

C依达肝素

D阿哌沙班

E利伐沙班

正确答案

A

解析

间接抑制剂: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直接抑制剂:阿哌沙班、利伐沙班、贝替沙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用于低分子肝素过量时解救的药品是

A氨甲环酸

B酚磺乙胺

C维生素K

D鱼精蛋白

E凝血酶

正确答案

D

解析

鱼精蛋白是碱性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强碱性基团,可特异性拮抗肝素的抗凝作用,有效地对抗肝素、低分子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属于凝血因子Xa直接抑制剂的是

A依诺肝素

B肝素

C华法林

D利伐沙班

E达比加群酯

正确答案

D

解析

凝血因子X抑制剂可选择性的间接或直接地抑制凝血因子Ⅹa,并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形成一种构象改变,使凝血酶抗因子Ⅹa活性至少增强270倍,阻碍凝血酶(凝血因子Ⅱa)的产生,减少血栓形成。间接抑制剂包括磺达肝癸钠和依达肝素,直接抑制剂已有阿哌沙班、利伐沙班和贝替沙班。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肝素的抗凝作用特点是

A体内、体外均有效

B仅在体内有效

C必须有维生素K辅助

D作用缓慢

E仅在体外有效

正确答案

A

解析

肝素在体内和体外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静脉注射后,抗凝作用立即发生。肝素临床上常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手术后血栓形成、体外抗凝。不良反应有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症、早产及胎儿死亡,以及骨质疏松。故答案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 1 分

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的药物是

A华法林

B肝素

C达比加群酯

D利伐沙班

E阿司匹林

正确答案

B

解析

肝素以起效迅速,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可防止急性血栓形成而成为对抗血栓的首选。在体内、外均可延缓和阻止血液凝固,对凝血的各个环节均有作用,包括抑制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抑制凝血酶活性,阻碍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防止血小板凝集和破坏。

下一知识点 : 促凝血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0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