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新余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 Na2O2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NA

B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中的分子数目为0.1 NA

C0.1 mol·L-1 NaOH溶液中Na+的数目为0.1 NA

D3.2 g O2和O3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目为0.1 NA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Na2O2与足量CO2反应为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每个Na2O2中的-1价氧原子是一个升高1价、另一个降低1价,故0.1 mol Na2O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 NA,A正确;

B.标准状况下,CCl4是液体 ,故错误;

C.缺少体积,故不能计算出Na+的数目,选项错误;

D.3.2 g O2和O3的混合物所含氧原子为0.2 mol,均为O2时才有分子数目0.1 NA,故选项错误。

考查方向

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载体的综合性考查。

解题思路

依据物质的性质等知识点逐项筛选。

易错点

易错选C。

知识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2. 分类是化学学习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下列对一些物质或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依据正确的是  (  )

AH2SO4是酸,因为H2SO4中含有氢元素

B豆浆是胶体,因为豆浆中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Na和H2O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因为反应中没有离子参加

D燃烧必须有氧气参与,因而没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没有燃烧现象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酸的定义是指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H+,而不是含有氢元素,故错误;

B.豆浆是胶体,且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 nm之间,故正确;

C.Na和H2O的反应是离子反应,有H+离子参加,故错误;

D.氯气中也能燃烧,且燃烧是指所有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故错误。

考查方向

物质的分类及相关概念考查。

解题思路

依据性质与概念等逐项判断。

易错点

易错选A或C。

知识点

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3. 相同条件下,因溶液浓度不同,化学反应方程式表达可能不同的是( )

AZn与硫酸铜

BCu与硝酸

CMg与盐酸

DAl与氢氧化钠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只有选项B中Cu与硝酸的反应,因硝酸的浓、稀不同,硝酸的还原产物就不同——NO2或NO,化学方程式的表达当然也不同,故B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考查。

解题思路

依据物质性质的考查。

易错点

因为混淆铝和铝离子而易错选D。

知识点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4. 2 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 2 mol·L-1NaOH溶液中:NH4+、Na+、SO42-、CO32-

B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C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Ca2+、Na+、Cl-、NO3-

D无色溶液中:K+、Na+、Cl-、Cr2O72-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溶液中 的OH- +NH4+ = NH3·H2O, 故不能大量共存;

B.KNO3溶液提供NO3-:NO3- + H++Fe2+→NO↑+Fe3++H2O,故不能大量共存;

C.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H+与Ca2+、Na+、Cl-、NO3-均不反应,故能大量共存;

D.Cr2O72-不是无色的,是橙色的溶液,故错误。

考查方向

离子的性质——离子共存。

解题思路

依据离子性质及其反应规律筛选。

易错点

易错选B或D。

知识点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mol /L CH3COONa溶液:c(Na)>c(CH3COO)>c(H)>c(OH)

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增大和KW不变

C一定温度下,pH=6的HCl溶液和pH=6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

D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溶液中c(S2-)不变化

正确答案

C

解析

A. CH3COONa的水解显碱性,溶液中c(OH) >c(H),故错误;

B. Na2CO3溶液加水稀释,越稀越水解,但是加水使溶液体积增大得多,而水解生成的OH-增大得少,故c(OH)降低,pH减小,选项错误;

C. 一定温度下,pH=6的HCl溶液和pH=6的NH4Cl溶液中,c(H+)相等是正确的;

D. 在Na2S溶液中加入AgCl固体,会出现沉淀的转化——AgCl转化为溶度积更小的Ag2S,溶液中c(S2-)会发生变化,故选项错误。

考查方向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原理。

解题思路

依据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度积等原理解题。

易错点

易错选B。

知识点

氮族元素简介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7. 有两只密闭容器A和B,A容器有一个可以移动的活塞能使容器内保持恒压,B容器能保持恒容。起始时向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SO3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如下图所示)。在保持400℃的条件下使之发生如下反应:2SO2+O2 2SO3。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A容器更短

B达到平衡时:B容器中SO3的转化率更大

C达到平衡时: A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更多

D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A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增大,B容器中SO3的体积分数不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起始时向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入等物质的量SO3气体,并使A和B容积相等(如图示),反应为:2SO3 2SO2+O2。随着反应的进行,恒容容器B中达到平衡,而恒压容器A中在与B达到同等平衡时——因内压增大,为保持恒压,则A容器的体积会增大,导致平衡又会向生成气体分子数增多的方向(即生成SO2+O2)移动,再达到平衡。因此,容器A中SO3 的转化率更大(选项B错误);A容器中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更多(选项C正确)。

A容器在体积增大的过程中,浓度降低,反应速率降低,故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B长(选项A错误)。

均达到平衡后,向两容器中分别通入等量的氦气,恒压容器A的体积增大,导致平衡又向生成SO2+O2的方向移动,A中SO3的体积分数减少(选项D错误),恒容容器B中平衡不移动、SO3的体积分数不变。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依据恒温恒压、恒温恒容时平衡移动规律解题。

易错点

易错选A或D。

知识点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3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某化学实验小组为探究氯气漂白原理,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

8.将a中浓盐酸挤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仪器c的名称为        ,其中固体也可用           代替。

10.当试管e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观察到品红试纸颜色  (填“有”或“没有”)变化,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e中,观察到品红试纸颜色        (填“有”或“没有”)变化,由观察的现象得出该实验的结论为            

11.注射器在实验中除了可向试管e中加水,还有   的作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解析

(1)a中是浓盐酸与高锰酸钾反应制取氯气,化学方程式是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与化学实验。

解题思路

依据氯气的性质及其漂白实验设计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干燥管;P2O5或硅胶一般不用无水CuSO4

解析

(2)仪器c是球形干燥管——目的是吸收水蒸气,以获得干燥的氯气、并通过干燥的品红试纸检验氯气有无漂白性;氯气与碱性干燥剂反应,所以只要是酸性或中性干燥剂,如P2O5或硅胶也可以。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与化学实验。

解题思路

依据氯气的性质及其漂白实验设计解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没有;有;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品红试纸褪色,氯气溶于水后,和水反应能生成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试纸褪色。

解析

(3)当试管e中充满黄绿色气体时,e中的品红试纸不变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再将注射水入e后,品红试纸褪色,说明是生成的HClO有漂白性。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干燥的氯气不能使品红试纸褪色,氯气溶于水后,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ClO,能使品红试纸褪色。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与化学实验。

解题思路

依据氯气的性质及其漂白实验设计解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反应结束后,可向上拉针栓,从试管中抽出氯气,起到储存多余氯气的作用,防止氯气的污染。

解析

(4)反应结束后,可向上拉针栓,从试管中抽出氯气,起到储存多余氯气的作用,防止氯气的污染。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与化学实验。

解题思路

依据氯气的性质及其漂白实验设计解题。

易错点

(4)注射器在实验中除了可向试管e中加水,还有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3分

Ⅰ.在一定条件下,xA+yB zC,达到平衡,试填写下列空白:

Ⅱ.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 N2O4(g)  Δ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体积为2 L的恒温密闭玻璃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12.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        移动。

13.若B、C是气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则A的状态为    

14.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        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          

15.①前10 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        mol·L-1·min-1

②0~15 min ,反应2NO2(g)  N2O4(g)的平衡常数Kb=        

③25 min~35 min时,反应2NO2(g)  N2O4(g)的平衡常数Kd    Kb(填“>”、“=”或“<”)。

16.反应25 min时,若只改变了某一个条件,使曲线发生如上图所示的变化,该条件可能是         (用文字表达),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加入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加入一定量的N2O4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逆反应方向(左) 。

解析

(1)根据可逆反应方程式,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说明该反应不是气体分子数相等的反应,尽管有x+y=z,但是必定A或B有一个不是气体,因此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加的反应,故加压平衡必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等原理解题。

易错点

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固体或纯液体。

解析

(2)若B、C是气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说明A没有浓度改变,则A的状态为固体或纯液体。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等原理解题。

易错点

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X ; b和d 。

解析

根据浓度的变化程度来判断,浓度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浓度变化较快的为NO2,即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当体系中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即达到平衡,所以b、d点为平衡点。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等原理解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①0.04  ;②10/9;③ = 。

解析

①前10 min内,NO2 的浓度变化量为(0.6-0.2) mol/L =0.4 mol/L,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0.4 mol·L-1÷10 min =0.04 mol·L-1·min-1

②0~15 min ,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b=0.4 mol·L-1÷(0.6 mol·L-1×0.6 mol·L-1)=10/9 L·mol -1≈1.11 L·mol -1

③反应在25 min~35 min时,N2O浓度逐渐增大,NO2 的浓度迅速增大后又逐渐减小,所以一定是增大NO的浓度,没有改变温度,故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d=Kb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等原理解题。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增大NO2的浓度;B、D。

解析

根据图像可知25 min时X浓度突然增大,Y浓度不变,说明增大了NO2的浓度,根据方程式的特点可知,增加NO2浓度相当于增大体系压强,所以也可以采取缩小容器的体积,C项正确,增大N2O4 的浓度也相当于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D项正确;答案选B、D。

考查方向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依据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及平衡常数等原理解题。

易错点

(3)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 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3分

以水氯镁石(主要成分为MgCl2·6H2O)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镁的主要流程如下:

17.预氨化过程中有Mg(OH)2沉淀生成,已知常温下Mg(OH)2Ksp=1.8×10-11,若溶液中c(OH-)=3.0×10-6 mol·L-1,则溶液中c(Mg2+)=    

18.上述流程中的滤液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    

19.高温煅烧碱式碳酸镁得到MgO。取碱式碳酸镁4.66 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 g和标准状况下CO 0.896 L,通过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20.若热水解不完全,所得碱式碳酸镁中将混有MgCO3,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2.0 mol·L-1

解析

(1)已知Mg(OH)2Ksp=1.8×10-11,若溶液中c(OH-)=3.0×10-6 mol·L-1,则溶液中c(Mg2+)=Ksp/ c2(OH-)=1.8×10-11/(3.0×10-6)2=2 mol·L-1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及无机流程。

解题思路

依据溶度积原理、无机物性质、制备流程推理判断及计算。

易错点

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NH4Cl。

解析

(2)因为滤液中所留下的是NH4+和Cl-的溶液,故浓缩结晶所得主要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NH4Cl。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及无机流程。

解题思路

依据溶度积原理、无机物性质、制备流程推理判断及计算。

易错点

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m(MgO)=2.00 g,m(CO2)=×44 g/mol=1.76 g,则m(H2O)=4.66 g-2.00 g-1.76 g=0.9 g,n(MgO)∶n(CO2)∶n(H2O)==5∶4∶5。由原子守恒得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OH)2·4MgCO3·4H2O。

解析

(3)取碱式碳酸镁4.66 g,高温煅烧至恒重,得到固体2.00 g和标准状况下CO 0.896 L,计算如下:

已知:m(MgO)=2.00 g,n(MgO)=2.00 g/40 g·mol-1=0.05 mol;

n(CO2)=0.896 L/22.4 L·mol-1=0.04 mol;m(CO2)= 0.04 mol×44 g/mol=1.76 g;

由质量守恒定律得:m(H2O)=4.66 g-2.00 g-1.76 g=0.9 g,

n(H2O)=0.9 g/18 g·mol-1=0.05 mol;

n(MgO)∶n(CO2)∶n(H2O)= 0.05 mol∶0.04 mol∶0.05 mol =5∶4∶5。由原子守恒得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Mg(OH)2·4MgCO3·4H2O。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及无机流程。

解题思路

依据溶度积原理、无机物性质、制备流程推理判断及计算。

易错点

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升高。

解析

(4)若碱式碳酸镁再混有MgCO3,则产品中镁的质量分数将 “升高”。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及无机流程。

解题思路

依据溶度积原理、无机物性质、制备流程推理判断及计算。

易错点

计算确定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加强空气质量检测,客观分析空气中污染物的来源及性质,将有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下表是某城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报告:

该市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表中首要污染物SO2导致酸雨的成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21.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A装置的作用是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内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

试纸变成     色,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③D装置的作用是                                  

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2.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测得所得溶液的pH    7(填“>”“=”或“<”),然后每隔1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 直至恒定,原因是                        (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为: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 则在此过程中的飘尘是作为 (填“催化剂”或“氧化剂”)。

24.汽车排放的尾气,硝酸、化肥等工业生产排出的废气中都含有氮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 ,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①干燥二氧化硫 ;②红;SO2+H2OH2SO3

③吸收二氧化硫尾气防止环境污染;SO2+2NaOH=Na2SO3+H2O。

解析

(1)如图实验流程。

①A装置中的浓硫酸起吸水剂的作用或干燥剂。

②干燥的SO2经过B装置内干燥的石蕊试纸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但遇到C装置内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成色,则说明SO2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SO2+H2OH2SO3

③D装置是典型的尾气吸收装置,故其作用是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硫,防止环境污染;

其化学方程式是SO2+2NaOH=Na2SO3+H2O。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及化学与技术。

解题思路

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流程及工业污染等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 ;变小;2H2SO3+O2=4H++2SO42- (或2SO2+O2+2H2O= 4H++2SO42-)。

解析

(2)往盛有水的烧杯中通入SO2气体,生成亚硫酸,故测得所得溶液的pH<7;然后每隔1h测定其pH,发现pH逐渐 “变小”, 直至恒定,原因是2H2SO3+O2=4H++2SO42- 。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及化学与技术。

解题思路

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流程及工业污染等解题。

易错点

(2)……发现pH逐渐       (填“变大”或“变小”), 直至恒定,原因是 ?。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催化剂 。

解析

(3)SO2形成酸雨的另一途径为:SO2与空气中的O2在飘尘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O3,SO3溶于降水生成H2SO4, 则在此过程中的飘尘是作为 “催化剂”。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及化学与技术。

解题思路

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流程及工业污染等解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HNO3

解析

废气中氮的氧化物溶于水最终转化为HNO3,是造成酸雨的另一主要原因。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及化学与技术。

解题思路

依据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流程及工业污染等解题。

填空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6分,共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6. 下表是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其中评价关系不正确的是 (   )

正确答案

B

解析

B中NaHSO4与Ba(OH)2反应至中性是:2NaHSO4+Ba(OH)2以保证没有H+或OH-剩余,此时离子方程式是:2H++SO42-+Ba2++2OH- =BaSO4↓+2H2O。故选项B评价不正确。

考查方向

物质性质与离子方程式。

解题思路

依据物质性质及题给方程式去判断。

易错点

易错选D。

知识点

钠的重要化合物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