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
- 共88题
16.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州,在位时,他始终廉洁奉公,公而忘私;退休后,他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办实事;辞世前,他把自己20多年辛勤营造的数万亩森林无偿交给国家。杨善州的行为( )
①践行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②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③反映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④表明了只有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正确答案
解析
题干材料的关键词“地委书记”说明,杨善洲的事迹是代表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并且在这些行动中实现了他的人生价值,因此①②④入选。这不是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因此③不入选。
知识点
41.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市职能就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家和区域中所起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城市的职能是可变的。如著名城市杭州,在历史上曾是南宋的都城(临安)。
材料二
南宋时期临安地理位置图
材料三
表1 某城市热中心与郊区下午4时的气温差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四
明清时期,星罗棋布的江南市镇大都位于交通便利之区,农村居民出户,不到十里就有一个市或镇可以买卖货物。市镇的地位大致在农村与府城之间。苏州府城位于江南水网的中心地带,各主要水路把郊区市镇与苏州府城紧密地连在一起。(据李伯重《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等)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城市化进程建设,如何选择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备受社会各界关注。某市从2003年开始,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实际,围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逐步形成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进行了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的积极探索。
以城乡一体化为总揽,推进经理、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科学发展;实施“三个集中”;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统筹经营集中;通过推进城乡规划、城乡产业发展、城乡市场体制、城乡基础设施、城乡公共服务、城乡管理体制等“六个一体化”,形成了城乡群众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机制。
在7年的探索中,该市城乡经济社会连年保持又快又好的发展,2009年社会生产总值达4502.6亿元,比上年增加14.7%,城乡收入差距从2002年的2.66:1缩小到2.62:1,两万元社会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均下降20%以上。一幅“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画卷正徐徐展开。
(1)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分析该市城市化实践中的价值观及其作用。
(2)从政治常识角度,说明科学发展观在该市城市化进程中是如何得到贯彻落实的。
正确答案
(1)
①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之变化而变化。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立足于大城市带大农村实际,形成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价值取向和“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价值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
②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该市在城市实践中 坚持的价值观符合中国特色城市发展的规律,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正确的价值观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该市在城市化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促进了 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2)
①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该市通过“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等措施,以实现城乡又好又快的发展来贯彻这一要义。
②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该市通过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使城乡群众能够共创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凸现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③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该市在城市化 进程中,统筹城市和农村、统筹人与自然、统筹经济和社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展,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材料一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文化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加强与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要求。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材料二
H剧团是一家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在加快文化体制改革方针的指引下,H剧团结合自身发展于2007年改制为演艺有限责任公司。经过六年的努力,该演艺公司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改制前后的对比如下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发挥领导作用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演艺公司取得成功的经济原因。
正确答案
(1)通过党的会议和决定,加强党的领导,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地位和奋斗目标。确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对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健全领导体制机制,增强领导文化建设本领。
(2)改制后,公司经营战略目标明确,市场定位准确;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合理的组织机构保证了公司高效运转;科学的管理、高质量的演出节目和市场化的营销形成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合理的分配制度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演出场次增加、多个节目获奖,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20.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16.随着微博、微信等的广泛使用,公民的意见表达和利益诉求日益快速、便捷和多样化,其参政、议政的效果和能力也得以快速提升。面对“微时代”政治生态发生的巨大变迁,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 )
①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党的纯洁性
②引导社会舆论,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③完善执政方式,提升执政能力和水平
④关注民生民意,更好地实现党的宗旨
正确答案
解析
解析已在路上飞奔,马上就到!
知识点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