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碱金属的性质
- 共3题
8.某学生对Na2SO3与AgNO3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Na2SO3溶液pH=10,AgNO3溶液pH=5,二者发生水解的离子分别是 。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查阅资料得知:①Ag2SO3: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来源:学#科#网]②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它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同学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4,依据是空气中的氧气可能参与反应,则生成硫酸银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 a、b、c中的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实验方法是:取b、c中白色沉淀, 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另取Ag2SO4固体置于足量 溶液中,未溶解。
(4)将c中X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I.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Ⅱ.向x中加人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III.用 Ba(NO3)2 溶液、BaCl2溶液检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①实验I的目的是 。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X是 。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产生X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4价硫的还原性增强,能被+1价银氧化。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下:①通人Y后,瓶中白色沉淀转化为棕黑色,气体Y是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 。
正确答案
(1)SO32-、Ag+
解析
(1)由于Na2SO3溶液pH=10,则说明Na2SO3是强碱弱酸盐,所以发生水解的离子为SO32-,同理AgNO3溶液pH=5说明AgNO3是强酸弱碱盐,所以发生水解的离子为Ag+;(2)②Ag2O是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所以是碱性氧化物,与HCl反应生成盐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O+2HCl=2AgCl+H2(3)由信息“白色沉淀为Ag2SO4”可知SO32-与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先写出生成Ag2SO4,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进行配平:特别要注意电荷守恒:所得的离子方程式为:2Ag++2SO32-+O2=Ag2SO4↓+SO42- ; 设计实验确认 a、b、c中的白色沉淀不是Ag2SO4的实验方法是对比法,所以先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同时要另取Ag2SO4固体置于足量Na2SO3溶液中进行对比,未溶解则证明该白色沉淀不是Ag2SO4,所以该溶液为Na2SO3。(4)①由(2)中信息“Ag2O可以与HCl反应”,所以“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证明黑色物质X不是Ag2O;所以实验I的目的是证明黑色物质X不是Ag2O;②根据“向黑色物质X中加人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可以判断出黑色物质X与浓HN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根据“Ba(NO3)2 溶液、BaCl2溶液与Ⅱ中反应后的溶液的现象: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可知Ⅱ中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SO42-,一定存在Ag+。所以根据元素守恒可知黑色物质X一定是Ag。Ag与浓HNO3反应有红棕色的NO2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HNO3(浓)=AgNO3+NO2↑+H2O;(5)①由于瓶中白色沉淀转化为棕黑色Ag,则气体Y既有还原性,同时还应该有酸性,则该气体一定为SO2。②Ag2S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Ag和SO4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2SO3+H2O=2Ag+H2SO4。②Ag2O+2HCl=2AgCl+H2O(3)2Ag++2SO32-+O2=Ag2SO4↓+SO42- Na2SO3(4)①证明X不是Ag2O②Ag Ag+2HNO3(浓)=AgNO3+NO2↑+H2O(5)①SO2②Ag2SO3+H2O=2Ag+H2SO4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由于Na2SO3溶液pH=10,则说明Na2SO3是强碱弱酸盐,同理AgNO3溶液pH=5说明AgNO3是强酸弱碱盐;
(2)②Ag2O是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所以是碱性氧化物,与HCl反应生成盐和水;
(3)由信息“白色沉淀为Ag2SO4”可知SO32-与O2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所以先写出生成Ag2SO4,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规律进行配平。设计实验确认 a、b、c中的白色沉淀不是Ag2SO4的实验方法是对比法,所以先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另取Ag2SO4固体置于足量Na2SO3溶液中,未溶解则证明该白色沉淀不是Ag2SO4。
(4)①由(2)中信息“Ag2O可以与HCl反应”,所以“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证明黑色物质X不是Ag2O;②根据“向黑色物质X中加人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可以判断出黑色物质X与浓HN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根据“Ba(NO3)2 溶液、BaCl2溶液与Ⅱ中反应后的溶液的现象: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可知Ⅱ中反应后的溶液中不存在SO42-,存在Ag+。所以黑色物质X是Ag。 Ag与浓HNO3反应有红棕色的NO2产生,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5)①由于瓶中白色沉淀转化为棕黑色Ag,则气体Y既有还原性,同时还应该有酸性。②Ag2SO3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了Ag和SO4 2-
易错点
不能正确分析发生水解反应的离子;没有掌握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技巧、不能正确
书写氧化还原型离子反应;不能准确分析实验现象、并根据反应现象分析反应实质。
知识点
欲测定含少量氯化钠的小苏打固态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不使用化学试剂,使用实验室常用仪器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方法一:加入足量的试剂A (填写A的化学式)可将HCO3— 离子转化为沉淀并称重。操作1、2、3、4的名称依次是溶解、 、洗涤和 ;
(2)方法二:在操作1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中,除了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用到的是 ,在操作2中应选择的指示剂是 ;
(3)在方法二中计算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为 [用流程图中的数据m、V(HCl) 填写有关的表达式];
(4)在方法三中:根据所用的实验装置,除了称量试样质量外,还需测定的实验数据是 ;
(5)仔细分析方法三中的实验装置,若由此测得的数据来计算实验结果,则有可能偏高也有可能偏低,偏高的原因可能是 ,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均文字简述);
正确答案
(1)Ca(OH)2或 Ba(OH)2 (写名称不给分);过滤 、干燥(烘干)
(2)100 mL容量瓶, 甲基橙
(3)
(4)(4)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在实验前后的质量
(5)碱石灰可能还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气体 ;装置内会留存部分CO2气体
解析
略
知识点
“8•12”天津港危化仓库爆炸,造成生命、财产的特大损失.据查危化仓库中存有大量的钠、钾、白磷(P4)、硝酸铵和氰化钠(NaCN).请回答下列问题:
15.钠、钾着火,下列可用来灭火的是 .
16.白磷有毒能和氯酸(HClO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强酸和一种三元酸,氧化剂是 ,氧化产物是 ,1mol P4参加反应转移 mol电子。
17.钠电池的研究开发在一定程度上可缓和因锂资源短缺引发的电池发展受限问题。
① 钠比锂活泼,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②钠电池“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写出该电池的正极反应: 。
18.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如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制备N2O5,则N2O5在电解池的 (填“阳极”或“阴极”) 区生成,其电极反应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Na、K均与水反应,燃烧生成的过氧化氢均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钠、钾着火,可用细沙盖灭来灭火,故答案为: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Na、K均与水反应,燃烧生成的过氧化氢均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则钠、钾着火,可用细沙盖灭来灭火
易错点
忽略水可与钠、钾等金属反应生成可燃易爆的H2
正确答案
HClO3或氯酸 H3PO4或磷酸
解析
该反应中,P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5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是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所以HClO3是氧化剂,H3PO4是氧化产物;
若1molP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4×(5-0)=20mol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该反应中,P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5价,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变为-1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是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还原剂对应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若1molP4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1mol×4×(5-0)
易错点
电子转移的数目计算错误
正确答案
① 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增强。② NiCl2 + 2e-= Ni +2Cl—
解析
①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活泼性越强,故钠比锂活泼
故答案为:同主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增强
② ZEBRA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NiCl2 + 2e-= Ni +2Cl—
故答案为:NiCl2 + 2e-= Ni +2Cl—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活泼性越强
②原电池的正极上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
易错点
电极方程式书写中电荷不守恒
正确答案
阳极 N2O4+2HNO3﹣2e﹣=2H++2N2O5
解析
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N2O4被氧化,电极方程式为:N2O4+2HNO3﹣2e﹣=2H++2N2O5
故答案为N2O4+2HNO3﹣2e﹣=2H++2N2O5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电解池中生成N2O5的电极发生氧化反应,N2O4被氧化
易错点
电解池阴阳极判断失误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