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我省自贡盛产食盐,人类与食盐关系密切,食盐在老百姓生活和现代社会的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作用,没有食盐的生活是不可以想象的.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请回答粗盐提纯的有关问题: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采用的提纯方法的实验操作方法的名称是______

(2)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可以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提纯: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加适量盐酸.

其中,在步骤③中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______

(3)将ag粗盐样品溶于水,经过以上一系列提纯操作之后,实验完毕得到bg精盐(不考虑实验过程中操作引起的损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A.粗盐中Na+数目为.B.精盐中NaCl物质的量为 mol

C.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x100%  D.粗盐中关于NaCl的量无法确定

(4)含碘食盐往往加入KIO3,为了检验实验中是否含KIO3,可以用以下反应进行:

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

①用单线桥分析以上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②将以上反应改写成离子方程式______

③为了获取反应后溶液中的I2,可采用的实验操作方法的名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食盐水和泥沙是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以先溶解再过滤,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在粗盐提纯中,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是将杂质离子钙离子以及加入的多余的钡离子除去,实质是:Ba2++CO32-=BaCO3↓、Ca2++CO32-=CaCO3↓,

故答案为:Ba2++CO32-=BaCO3↓、Ca2++CO32-=CaCO3↓;

(3)A、粗盐中Na+数目N=nNA=NA=NA,故A错误;

B、精盐中NaCl物质的量为n=mol=mol,故B正确;

C、除杂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给质量,而在此过程中又生成了新的氯化钠,无法计算,故C错误;

D、除杂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给质量,而在此过程中又生成了新的氯化钠,无法计算,故D正确.

故选BD;

(4)①在该反应中,碘元素化合价降低值=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值=转移电子数=5,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故答案为:

   ②将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改为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故答案为:IO3-+5I-+6H+=3I2+3H2O;

③为了获取反应后溶液硫酸、水中的I2,可以加入四氯化碳,让碘单质溶解在四氯化碳层中,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会在下层,上层是硫酸水溶液,然后分液,获得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最后蒸馏即可以获得碘单质,故答案为:萃取、分液、蒸馏.

解析

解:(1)食盐水和泥沙是互不相溶的两种物质,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以先溶解再过滤,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在粗盐提纯中,加入碳酸钠的作用是将杂质离子钙离子以及加入的多余的钡离子除去,实质是:Ba2++CO32-=BaCO3↓、Ca2++CO32-=CaCO3↓,

故答案为:Ba2++CO32-=BaCO3↓、Ca2++CO32-=CaCO3↓;

(3)A、粗盐中Na+数目N=nNA=NA=NA,故A错误;

B、精盐中NaCl物质的量为n=mol=mol,故B正确;

C、除杂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给质量,而在此过程中又生成了新的氯化钠,无法计算,故C错误;

D、除杂的氯化钡和氢氧化钠溶液没有给质量,而在此过程中又生成了新的氯化钠,无法计算,故D正确.

故选BD;

(4)①在该反应中,碘元素化合价降低值=碘元素化合价升高值=转移电子数=5,电子转移情况如下:

故答案为:

   ②将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改为离子方程式为:IO3-+5I-+6H+=3I2+3H2O,故答案为:IO3-+5I-+6H+=3I2+3H2O;

③为了获取反应后溶液硫酸、水中的I2,可以加入四氯化碳,让碘单质溶解在四氯化碳层中,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会在下层,上层是硫酸水溶液,然后分液,获得碘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最后蒸馏即可以获得碘单质,故答案为:萃取、分液、蒸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1)第⑤步实验操作需要烧杯、____________等玻璃仪器.

(2)步骤2中,判断加入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3)除杂试剂BaCl2、NaOH、Na2CO3、加入的顺序还可以是(用化学式回答)______

(4)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

(5)为检验精盐纯度,需配制200mL 1mol/L NaCl(精盐)溶液,如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

(6)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情况会使结果偏低的是______

A.称量时,托盘天平左盘加砝码,右盘加氯化钠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

正确答案

解:(1)实现沉淀和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

(2)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是为了除去硫酸根离子,如果氯化钡过量,则硫酸根离子已经除净,反之回升逾硫酸根,可以在②步后的上层清液中,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说明所加的氯化钡已过量,

故答案为:在②步后的上层清液中,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说明所加的氯化钡已过量;

(3)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故答案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4)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这样生成的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等均会溶解于盐酸中,影响精盐的纯度,

故答案为: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影响精盐的纯度;

(5)配制200mL 1mol/L NaCl(精盐)溶液在移液这一步中,为防止液体外溅,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配制200mL的溶液应选用20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使用200mL的容量瓶;

(6)A.称量时,托盘天平左盘加砝码,右盘加氯化钠,则实际称得的氯化钠质量是砝码减游码质量,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偏低,故实验结果偏低,故A正确;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不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则溶液的体积不足200mL,所以浓度偏高,故C错误;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故结果偏低,故D正确.

故选AD.

解析

解:(1)实现沉淀和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答案为:漏斗;玻璃棒;

(2)向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是为了除去硫酸根离子,如果氯化钡过量,则硫酸根离子已经除净,反之回升逾硫酸根,可以在②步后的上层清液中,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说明所加的氯化钡已过量,

故答案为:在②步后的上层清液中,再滴入氯化钡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说明所加的氯化钡已过量;

(3)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故答案为:NaOH、BaCl2、Na2CO3或BaCl2、NaOH、Na2CO3

(4)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这样生成的氢氧化镁、碳酸钙、碳酸钡等均会溶解于盐酸中,影响精盐的纯度,

故答案为: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影响精盐的纯度;

(5)配制200mL 1mol/L NaCl(精盐)溶液在移液这一步中,为防止液体外溅,一定要用玻璃棒引流,配制200mL的溶液应选用200mL的容量瓶,故答案为:未用玻璃棒引流,未使用200mL的容量瓶;

(6)A.称量时,托盘天平左盘加砝码,右盘加氯化钠,则实际称得的氯化钠质量是砝码减游码质量,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偏低,故实验结果偏低,故A正确;

B.移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不影响实验结果,故B错误;

C.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观察液面,则溶液的体积不足200mL,所以浓度偏高,故C错误;

D.定容后,倒置容量瓶摇匀经平放静置,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定容,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故结果偏低,故D正确.

故选A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电解法制碱的原料是饱和食盐水,由于粗盐中含有泥沙和Ca2+、Mg2+、Cu2+、SO42-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某校实验小组精制粗盐水的实验过程如下: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所用玻璃仪器有______、玻璃棒、烧杯;

(2)在Ⅱ步中,加入过量试剂甲后,生成了两种大量的难溶沉淀,则试剂甲为(填化学式)______溶液;

(3)写出固体H所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4)若检验Ⅲ步中要除去的杂质离子是否除净的实验操作为______

(5)在Ⅴ步中,逐滴加入试剂丁直至溶液无明显变化时,写出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过滤

漏斗

NaOH

CaCO3、BaCO3

取少量D溶液,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未除净,反之已除净

H++OH-=H2O

2H++CO32-=CO2↑+H2O

解析

解:(1)在食盐水中,实现溶液和泥沙难溶物的分离可以采用过滤的方法,所用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故答案为:过滤;漏斗;

(2)粗盐中含有Ca2+、Mg2+、Cu2+、SO42-杂质,加入过量试剂氢氧化钠后,可以将镁离子以及铁离子形成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铁沉淀,故答案为:NaOH;

(3)氯化钡可以让硫酸根离子形成硫酸钡沉淀,碳酸钠可以让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形成碳酸钙和碳酸钡沉淀,并且碳酸钠必须加在氯化钡之后,在第Ⅴ步中,加入试剂盐酸可以讲过量的氢氧化钠以及过量的碳酸钠除掉,故答案为:CaCO3和BaCO3

(4)检验硫酸根离子是否除净,可以取少量D溶液,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未除净;反之,已除净,

故答案为:取少量D溶液,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未除净,反之已除净;

(5)在第Ⅴ步中,加入试剂盐酸可以讲过量的氢氧化钠以及过量的碳酸钠除掉,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2H++CO32-=CO2↑+H2O,

故答案为:H++OH-=H2O;2H++CO32-=CO2↑+H2O.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 ①固定铁圈位置;②放置酒精灯;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 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2)粗盐溶解后要除去上述可溶性杂质需加入过量的除杂试剂,加入的除杂试剂依次为(填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任填一种顺序)然后再进行过滤等操作.

(3)写出(2)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除杂后蒸发前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组装仪器时要从下向上组装,酒精灯在铁圈和蒸发皿的下方,所以要先放酒精灯,通过酒精灯火焰外焰的高度决定铁圈的高度;然后再固定铁圈,放置蒸发皿;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并搅拌,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

故答案为:②①③④⑤;

(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Ca2++CO32-=CaCO3↓,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Ba2++CO32-=BaCO3↓,离子都形成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

故答案为:BaCl2;NaOH;Na2CO3

(3)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反应为:Na2SO4+BaCl2=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将镁离子沉淀,反应为:2NaOH+MgCl2=Mg(OH)2↓+2NaCl,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碳酸钠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反应为:Na2CO3+CaCl2=BaCO3↓+2NaCl,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

在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之后,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要保留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再加入盐酸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除掉,直到溶液显中性为止,反应为:Na2CO3+2HCl=2NaCl+CO2↑+H2O,NaOH+HCl=NaCl+H2O,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OH-=H2O,

故答案为:Ba2++SO42-=BaSO4↓;Mg2++2OH-=Mg(OH)2↓;Ca2++CO32-=CaCO3↓;CO32-+2H+=CO2↑+H2O,H++OH-=H2O;

(4)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可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不出现浑浊就说明硫酸根离子已经除尽,如果还有,可以在溶液中继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

故答案为: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出现浑浊或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否则不含硫酸根.

解析

解:(1)组装仪器时要从下向上组装,酒精灯在铁圈和蒸发皿的下方,所以要先放酒精灯,通过酒精灯火焰外焰的高度决定铁圈的高度;然后再固定铁圈,放置蒸发皿;然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并搅拌,当有较多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借余热蒸干,

故答案为:②①③④⑤;

(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Ca2++CO32-=CaCO3↓,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Ba2++CO32-=BaCO3↓,离子都形成沉淀,再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最后经蒸发操作得到较纯净的氯化钠,

故答案为:BaCl2;NaOH;Na2CO3

(3)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反应为:Na2SO4+BaCl2=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为:Ba2++SO42-=BaSO4↓;

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将镁离子沉淀,反应为:2NaOH+MgCl2=Mg(OH)2↓+2NaCl,离子方程式为:Mg2++2OH-=Mg(OH)2↓;

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碳酸钠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反应为:Na2CO3+CaCl2=BaCO3↓+2NaCl,离子方程式为:Ca2++CO32-=CaCO3↓;

在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之后,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要保留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再加入盐酸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除掉,直到溶液显中性为止,反应为:Na2CO3+2HCl=2NaCl+CO2↑+H2O,NaOH+HCl=NaCl+H2O,离子方程式为:CO32-+2H+=CO2↑+H2O,H++OH-=H2O,

故答案为:Ba2++SO42-=BaSO4↓;Mg2++2OH-=Mg(OH)2↓;Ca2++CO32-=CaCO3↓;CO32-+2H+=CO2↑+H2O,H++OH-=H2O;

(4)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已除尽,可静止片刻在上层清液处,滴加一滴氯化钡溶液,不出现浑浊就说明硫酸根离子已经除尽,如果还有,可以在溶液中继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

故答案为:静置片刻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继续滴加氯化钡,若出现浑浊或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否则不含硫酸根.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人类与食盐关系密切,食盐在老百姓生活和现代社会的工农业生产中均有重要作用.粗盐中含有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请回答粗盐提纯的有关问题: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泥沙,可采取的提纯实验操作方法的名称是______

(2)为了除去可溶性杂质,可以按以下实验步骤进行提纯:①加过量BaCl2溶液;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过量Na2CO3溶液;④过滤;⑤______.请补全实验步骤,并回答步骤③的目的是______

(3)2010年7月26日,卫生部公布了《食用盐碘含量》的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对于食用盐中碘含量平均水平的规定有所降低.食盐中添加的是KIO3.可用下列反应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KIO3:KIO3+KI+H2SO4-I2+K2SO4+H2O (未配平).请配平该反应并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为了获取反应后溶液中的I2,可采取的实验操作方法的名称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可以先将粗盐和其中的泥沙溶解于水,氯化钠是易溶于水的,而泥沙是难溶于水的,而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可以采用过滤方法,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在粗盐提纯时,要在最后一步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故答案为:加适量盐酸; 除去Ca2+及过量Ba2+

(3)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来配平方程式,在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5,电子转移情况如下,碘单质从碘水中提取可以采用萃取分液法,利用四氯化碳来萃取,然后根据四氯化碳和碘的沸点的不同来分离,

故答案为:;萃取、蒸馏.

解析

解:(1)可以先将粗盐和其中的泥沙溶解于水,氯化钠是易溶于水的,而泥沙是难溶于水的,而固体和液体的分离可以采用过滤方法,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在粗盐提纯时,要在最后一步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故答案为:加适量盐酸; 除去Ca2+及过量Ba2+

(3)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来配平方程式,在氧化还原反应KIO3+5KI+3H2SO4=3I2+3K2SO4+3H2O中,化合价升高值=化合价降低值=转移电子数=5,电子转移情况如下,碘单质从碘水中提取可以采用萃取分液法,利用四氯化碳来萃取,然后根据四氯化碳和碘的沸点的不同来分离,

故答案为:;萃取、蒸馏.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要除去粗盐中含有的可溶性杂质Na2SO4、MgCl2、CaCl2等杂质以得到精制的NaCl溶液,应依次向溶液中加入什么试剂.

(1)除去Na2SO4,应加入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

(2)除去MgCl2,应加入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

(3)除去CaCl2,应加入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

(4)过滤,所得滤液中除了NaCl还含有____________杂质,要除去这种杂质得到精致的NaCl溶液应向滤液中加入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1)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反应为:Na2SO4+BaCl2=BaSO4↓+2NaCl,故答案为:BaCl2,Na2SO4+BaCl2=BaSO4↓+2NaCl;

(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将镁离子沉淀,反应为:2NaOH+MgCl2=Mg(OH)2↓+2NaCl,故答案为:NaOH;2NaOH+MgCl2=Mg(OH)2↓+2NaCl;

(3)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碳酸钠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反应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答案为:Na2CO3;Na2CO3+CaCl2=CaCO3↓+2NaCl;

(4)在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之后,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要保留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再加入盐酸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除掉,直到溶液显中性为止,故答案为:Na2CO3;NaOH;稀盐酸;溶液呈中性.

解析

解:(1)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将硫酸根离子沉淀,反应为:Na2SO4+BaCl2=BaSO4↓+2NaCl,故答案为:BaCl2,Na2SO4+BaCl2=BaSO4↓+2NaCl;

(2)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将镁离子沉淀,反应为:2NaOH+MgCl2=Mg(OH)2↓+2NaCl,故答案为:NaOH;2NaOH+MgCl2=Mg(OH)2↓+2NaCl;

(3)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可以通过加入碳酸钠将钙离子转化为沉淀,反应为:Na2CO3+CaCl2=CaCO3↓+2NaCl,故答案为:Na2CO3;Na2CO3+CaCl2=CaCO3↓+2NaCl;

(4)在粗盐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之后,溶液中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钠、碳酸钠以及要保留的氯化钠溶液,可以再加入盐酸将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除掉,直到溶液显中性为止,故答案为:Na2CO3;NaOH;稀盐酸;溶液呈中性.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除去粗盐中杂质得到纯净的NaCl,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

(1)选取必要的步骤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

(2)写出以下方程式:

步骤 ②______

步骤 ④______

正确答案

解:(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在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故答案为:⑤④②①③或②⑤④①③;

(2)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答案为:MgCl2+2NaOH═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

解析

解:(1)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可以将镁离子沉淀,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加入过量的氯化钡可以将硫酸根离子沉淀,至于先除镁离子,还是先除硫酸根离子都行,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沉淀,除钙离子加入碳酸钠转化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钠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钡之后,这样碳酸钠会除去反应剩余的氯化钡,离子都沉淀了,在进行过滤,最后再加入盐酸除去反应剩余的氢氧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顺序为: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或者,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①过滤,③加适量的盐酸,故答案为:⑤④②①③或②⑤④①③;

(2)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答案为:MgCl2+2NaOH═Mg(OH)2↓+2NaCl;CaCl2+Na2CO3═CaCO3↓+2NaCl.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用过量的下列试剂除去粗盐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应该最后加入的是(  )

ANaOH

BBaCl2溶液

CNa2CO3溶液

D稀盐酸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因为反应要在溶液中进行,所以要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除去硫酸根离子,再除钙离子和镁离子,最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和氢氧根.

步骤为:(1)将粗盐溶于足量水中制成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Na2SO4+BaCl2=BaSO4↓+2NaCl,过滤,除去滤渣.

(3)向上述虑液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Ba2+,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除去滤渣.

(4)向(3)虑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2NaOH+MgCl2=Mg(OH)2↓+2NaCl,过滤,除去滤渣.

(5)向(4)虑液中滴加稀盐酸,调节PH=7,除去CO32-和OH-,Na2CO3+2HCl=H2O+CO2↑+2NaCl,NaOH+HCl=NaCl+H2O.

(6)将NaCl溶液蒸发,洗涤干燥,即得较纯净的食盐.

故选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六步操作,下列各组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①过滤,

②加稍过量的NaOH溶液,

③向滤液中加适量盐酸,

④加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⑤加稍过量的BaCl2溶液,

⑥将滤液蒸发结晶.

A②④⑤①③⑥

B⑤②④①③⑥

C④②⑤①③⑥

D②⑤④③①⑥

正确答案

B

解析

解:要先用BaCl2溶液除去SO42-,然后再用Na2CO3溶液除去Ca2+,碳酸钠还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所以碳酸钠一定加在氯化钡的后面,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无法除去,至于加氢氧化钠除去镁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可加盐酸调节,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过滤除去不溶物,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最好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

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⑤②④①③⑥,

故选B.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盐泥”是粗盐提纯及电解食盐水过程中形成的工业“废料”.某工厂的盐泥含有NaCl(15~20%)、Mg(OH)2(15~20%)、CaCO3(5~10%)、BaSO4(30~40%)和不溶于酸的物质(10~15%),为了生产七水硫酸镁,设计了如图1的工艺流程:

(1)电解食盐水前,为除去食盐水中的Mg2+、Ca2+、SO等杂质离子,下列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碳酸钠、氢氧化钠、氯化钡   B.碳酸钠、氯化钡、氢氧化钠

C.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钡   D.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

(2)反应器中发生两个转化,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三种化合物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在过滤器中需要趁热过滤,其主要原因是______;滤渣的主要成分除不溶于酸的物质外另外两种为______

(4)在蒸发浓缩器中通入高温水蒸气并控制温度在100~110℃,蒸发结晶,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______

(5)洗涤槽中洗涤晶体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检验晶体表面的Cl-已洗涤干净的方法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加入的钡离子可以由碳酸钠除去,故最后加碳酸钠,钡试剂与氢氧化钠先后都可,故加入试剂的顺序为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或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2)盐泥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分别与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CaSO4+H2O+CO2↑、Mg(OH)2+H2SO4=MgSO4+2H2O,

故答案为:CaCO3+H2SO4=CaSO4+H2O+CO2↑或Mg(OH)2+H2SO4=MgSO4+2H2O;

(3)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温度大于40℃时随温度升高CaSO4•2H2O晶体溶解度降低,故会析出CaSO4•2H2O晶体,且应该趁热过滤,防止温度降低CaSO4•2H2O的溶解度变大,又重新溶解,不利于钙盐和镁盐的分离;同时温度降低硫酸镁晶体会析出,造成产量损失;滤渣的主要成分有不溶于酸的物质、盐泥中含有的硫酸钡,蒸发酒精出来的硫酸钙,

故答案为: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硫酸钡(BaSO4)、硫酸钙(CaSO4或CaSO4•2H2O);

(4)根据图象可知,在蒸发浓缩器中通入高温水蒸汽并控制温度在100~110℃蒸发结晶,CaSO4•2H2O的溶度积非常小,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氯化钠,

故答案为:氯化钠(NaCl);

(5)滤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会影响氯离子的干扰,应该先除去硫酸根离子,再检验氯离子,方法为:取最后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故答案为:取最后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解析

解:(1)加入的钡离子可以由碳酸钠除去,故最后加碳酸钠,钡试剂与氢氧化钠先后都可,故加入试剂的顺序为先加NaOH,后加钡试剂,再加Na2CO3或先加钡试剂,后加NaOH,再加Na2CO3,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2)盐泥中的碳酸钙、氢氧化镁分别与硫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H2SO4=CaSO4+H2O+CO2↑、Mg(OH)2+H2SO4=MgSO4+2H2O,

故答案为:CaCO3+H2SO4=CaSO4+H2O+CO2↑或Mg(OH)2+H2SO4=MgSO4+2H2O;

(3)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温度大于40℃时随温度升高CaSO4•2H2O晶体溶解度降低,故会析出CaSO4•2H2O晶体,且应该趁热过滤,防止温度降低CaSO4•2H2O的溶解度变大,又重新溶解,不利于钙盐和镁盐的分离;同时温度降低硫酸镁晶体会析出,造成产量损失;滤渣的主要成分有不溶于酸的物质、盐泥中含有的硫酸钡,蒸发酒精出来的硫酸钙,

故答案为:温度较高时钙盐与镁盐分离更彻底(或高温下CaSO4•2H2O溶解度小);硫酸钡(BaSO4)、硫酸钙(CaSO4或CaSO4•2H2O);

(4)根据图象可知,在蒸发浓缩器中通入高温水蒸汽并控制温度在100~110℃蒸发结晶,CaSO4•2H2O的溶度积非常小,此时析出的晶体主要是:氯化钠,

故答案为:氯化钠(NaCl);

(5)滤液中的硫酸根离子会影响氯离子的干扰,应该先除去硫酸根离子,再检验氯离子,方法为:取最后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故答案为:取最后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静置,向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无沉淀产生.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操作A①BaCl2②NaOH③Na2CO3④操作B⑤滤液适量盐酸⑥蒸发、结晶、烘干⑦粗盐

(1)第①步中,操作A是______,第⑤步中,操作B是______

(2)第④步中,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设粗盐溶液中Ca2+的主要存在形式为CaCl2______

(3)若第②步加Na2CO3,第④步加BaCl2,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______

正确答案

解:(1)在粗盐提纯之前要先将粗盐溶解于水中,第①步中,操作A是溶解,第⑤步中的操作是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即过滤,

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在粗盐提纯时,可以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故答案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碳酸钠可以除去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如果第②步加Na2CO3,第④步加BaCl2,则只能除掉钙离子,不能除掉过量的钡离子,

故答案为:溶液中还有BaCl2溶液未除去.

解析

解:(1)在粗盐提纯之前要先将粗盐溶解于水中,第①步中,操作A是溶解,第⑤步中的操作是实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方法,即过滤,

故答案为:溶解;过滤;

(2)在粗盐提纯时,可以加入碳酸钠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故答案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3)碳酸钠可以除去钙离子和多余的钡离子,如果第②步加Na2CO3,第④步加BaCl2,则只能除掉钙离子,不能除掉过量的钡离子,

故答案为:溶液中还有BaCl2溶液未除去.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粗盐提纯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把浑浊的液体直接倒入蒸发皿中加热

B开始析出大量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晶体后停止加热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根据蒸发操作的方法可知:

A、如果滤液还浑浊,应该再过滤一次,把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蒸发,故A错误;

B、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滤液,使液体均匀受热,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而不是等到出现固体时,玻璃棒才搅拌液体,故B错误;

C、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故C错误;

D、蒸发皿中出现多量固体时,就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故D正确.

故选D.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某同学用某种粗盐进行提纯实验,步骤见图.请回答:

(1)步骤①和②的操作名称是______

(2)步骤③判断加入盐酸“适量”的方法是______,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______,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______,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正确答案

过滤

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

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

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解析

解:(1)粗盐提纯步骤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步骤①和②是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操作方法都是过滤,

故答案为:过滤;

(2)盐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说明刚好与碳酸钠反应完;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这是为了防止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有较多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水分蒸干.

故答案为:滴加盐酸至无气泡放出为止;局部过热造成固体(或溶液)飞溅;停止加热(或熄灭酒精灯).

1
题型:填空题
|
填空题

为除去粗盐中的Ca2+,Mg2+,Fe3+,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称取粗盐滤液精盐.

(1)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______

(2)第④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除杂试剂加入顺序必须满足______.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______

正确答案

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不再产生沉淀,即证明BaCl2已过量

Ba2++CO32-=BaCO3↓、Ca2++CO32-=CaCO3

在氢氧化钠和氯化钡试剂加入后再加入碳酸钠

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

解析

解:(1)过量的氯化钡会将全部的硫酸根离子沉淀完毕,只要是硫酸根剩余,则氯化钡会与其反应出现白色沉淀,所以判断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取第②步后的上层清液(或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入适量BaCl2溶液,若溶液未变浑浊,则表明BaCl2已过量,

故答案为: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若不再产生沉淀,即证明BaCl2已过量;

(2)加入碳酸钠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氯化钙以及先前加入的氯化钡,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CO32-=BaCO3↓、Ca2++CO32-=CaCO3↓,故答案为:Ba2++CO32-=BaCO3↓ Ca2++CO32-=CaCO3↓;

(3)除杂试剂为了根号除去杂质离子,一般是过量的,碳酸钠可以将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沉淀下来,BaCl2、NaOH、Na2CO3加入的顺序必须满足最后加入碳酸钠,过滤后再加盐酸制不再有气体生成即可,若先用盐酸调pH再过滤,氢氧化镁沉淀、碳酸钙沉淀均会和盐酸反应,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故答案为:在氢氧化钠和氯化钡试剂加入后再加入碳酸钠;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

1
题型:简答题
|
简答题

粗盐中一般含有CaCl2、MgCl2、CaSO4和MgSO4杂质.从粗盐制得精盐的过程如下:

①各操作分别是:操作a______、操作c______

②各试剂分别是:试剂Ⅰ______、试剂Ⅱ______、试剂Ⅲ______

③加入试剂Ⅱ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④操作b与试剂Ⅲ的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粗盐溶于水,过滤,可以将泥沙除掉,除去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进行沉淀,可以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除去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进行沉淀,可以加过量的碳酸钠,过量的钡离子需要用碳酸钠除去,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加入试剂的原则是:碳酸钠加在氯化钡以后,最后加入盐酸,出去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①粗盐溶于水,过滤,可以将泥沙除掉,最后将溶液蒸发,可以除去过量的盐酸,故答案为:过滤;蒸发;

②过程中先后加入的试剂依次是BaCl2溶液、氢氧化钠、Na2CO3溶液、盐酸,故答案为: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③加入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可以氯化钙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故答案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④试剂Ⅲ是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镁、碳酸钙以及碳酸钡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这样除去的杂质离子又会生成,所以操作b与试剂Ⅲ的顺序不能交换,

故答案为:不能交换;因盐酸能将前面生成的沉淀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溶解而产生新的杂质.

解析

解:粗盐溶于水,过滤,可以将泥沙除掉,除去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可以加过量的氯化钡,除去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进行沉淀,可以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除去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进行沉淀,可以加过量的碳酸钠,过量的钡离子需要用碳酸钠除去,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加入试剂的原则是:碳酸钠加在氯化钡以后,最后加入盐酸,出去氢氧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

①粗盐溶于水,过滤,可以将泥沙除掉,最后将溶液蒸发,可以除去过量的盐酸,故答案为:过滤;蒸发;

②过程中先后加入的试剂依次是BaCl2溶液、氢氧化钠、Na2CO3溶液、盐酸,故答案为:BaCl2溶液;Na2CO3溶液;盐酸;

③加入碳酸钠可以和氯化钡反应,可以氯化钙发生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故答案为:CaCl2+Na2CO3═CaCO3↓+2NaCl;BaCl2+Na2CO3═BaCO3↓+2NaCl;

④试剂Ⅲ是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镁、碳酸钙以及碳酸钡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钡,这样除去的杂质离子又会生成,所以操作b与试剂Ⅲ的顺序不能交换,

故答案为:不能交换;因盐酸能将前面生成的沉淀氢氧化镁、碳酸钙和碳酸钡溶解而产生新的杂质.

下一知识点 :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