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均不可食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

D减少机动车尾气的排放,可以减少雾霾的发生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A调味剂——亚硝酸钠

B防腐剂——苯甲酸钠

C疏松剂——碳酸氢钠

D着色剂——叶绿素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北京晚报2010年7月26日报道,卫生部公布了《食用盐碘含量》的征求意见稿,面向

社会征求意见。对于食用盐中碘含量平均水平的规定有所降低。人类最早在食盐中添加的是KI,后来改为KIO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卫生部降低食用盐中碘含量的原因是碘对人体有害

B厨房中食盐内的碘可用AgNO3溶液检验

C目前食盐中添加的是KIO3而不是KI的原因是在空气中前者比后者稳定

D反应 IO3-+5I-+6H+=3I2+3H2O中参加反应的H+的物质的量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正常人胃液的pH在0.3~1.2之间。通常可用NaHCO3、Al(OH)3治疗胃酸过多,但不能用Na2CO3。酒石酸钠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酒石酸的酸性比盐酸强

B酒石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C酒石酸的酸性比碳酸弱

D酒石酸在水中完全电离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食品卫生与人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卫生法》的是(  )。

A用工业用盐腌制咸菜

B在牛奶中添加尿素

C用二氧化硫熏制银耳

D用纯碱发酵面食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其应用不相对应的是

A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可制成铝箔包装物品

BNaHCO3能与碱反应,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药皂中加入少量苯酚,可以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D明矾能水解生成Al(OH)3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无机盐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消毒剂在日常生活、医疗、卫生、防疫中都有重要作用,下列消毒剂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A预防“非典”常使用过氧乙酸、“84"消毒液、漂白粉等消毒剂

B因患“禽流感”而被捕杀的家禽尸体常用生石灰处理

C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进行皮肤消毒

DC12常用于食品加工、消毒和防腐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食品添加剂都是人工合成的化学品,都有副作用

B味精也是食品添加剂

C碘盐中加碘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D着色剂仅能使食品颜色鲜艳,不能改变营养,故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夏季腹泻时,由于大量出汗和肠道的吸收能力减弱,会造成脱水,严重者会危及生命,这时我们必须要采取的措施是( )

A大量喝水

B补充蛋白质食品

C输液

D吃流质食物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防腐剂——氯化钠、柠檬黄

D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①中和法;②化学沉淀法;③氧化还原法;④过滤法。其中属于化学方法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03年春,广东、北京等地发生了非典型性肺炎,其原因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少群众购买醋精用于室内消毒灭菌,这是因为醋精

A易溶于水

B能使蛋白质变性

C有酸性

D具有医疗保健作用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适合于医治因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引起的血毒症

B毒品就是有毒的药品

C我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医学名著是《神农本草经》

D麻黄碱是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使用的兴奋剂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现代药物主要是人工合成的药物

B天然药物具有良好的药效,所以不需要进行改造

C药物的生物活性跟它的结构中的某些官能团有关

D在药物设计领域计算机应用前景广阔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