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试卷

X 查看更多试卷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变化,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煤焦油的分馏

B煤的干馏

C煤的气化

D煤的液化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2011年7月16日14时25分,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引发大火,所幸的是无人员伤亡。下列有关此次事故描述错误的是

A—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常用聚乙烯的产量来衡量

B本次大火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可能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应该环保监测

C事故处理中的消防水全部排入应急池中,避免了对周边海域的污染

D石油化工生产中常减压蒸馏装置主要是生产轻质油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氯碱工业

B硫酸工业

C玻璃工业

D合成氨工业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工业上制硫酸和氨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酸工业中制SO3的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

B合成氨气的条件是:400—500 ℃、10Mpa —30 MPa、铁触媒

C都进行了循环操作

D都有热交换装置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制普通玻璃的主要原料是纯碱、石灰石、石英

B氨是制作氮肥、硝酸、铵盐的重要原料

C将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后,在吸收塔内用水吸收制得浓硫酸

D炼铁的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下列关于化工生产原理的叙述中,均符合目前工业生产实际的是

A氯碱工业中,氢氧化钠在电解槽的阴极区产生

B氯气和氢气混合在光照条件下生成氯化氢,用水吸收得到盐酸

C二氧化硫在接触室被氧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在吸收塔内被水吸收制成浓硫酸

D合成氨工业中,利用氨易液化,分离出N2、H2循环使用,总体上提高了氨的产率

正确答案

A,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工业上用于制造水泥的主要设备是

A炼铁高炉

B制硫酸的沸腾炉

C水泥回转窑

D氨的合成塔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普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磷肥,其主要成分是()

ACa5(PO4)3F

BCa(H2PO4)2·H2O和CaSO4

CCa3(PO4)2和CaHPO4

DCaHPO4和Ca(H2PO4)2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A工业上通常使用电解法制备金属钠、镁、铝等

B合成氨工业中,将NH3及时液化分离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

C硫酸工业中,采用常压条件的原因是此条件下催化剂活性最高

D电解精炼铜时,将粗铜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关于工业生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用焦炭在电炉中还原二氧化硅得到含杂质的粗硅

B生产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有石灰石、石英和纯碱

C工业上将粗铜进行精炼,应将粗铜连接在电源的正极

D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一氧化碳作还原剂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①可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来制取金属钠②可以用钠加入氯化镁饱和溶液中制取镁③用电解法制铝时,原料是氯化铝④炼铁高炉中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的,故无需加热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多选题
|
多选题

已知硫铁矿在沸腾炉中煅烧,通入沸腾炉中的气体原料是空气,其中N2的体积分数为0.80,则沸腾炉排出的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可能是

A0.13

B0.15

C0.22

D0.26

正确答案

A,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在我国干旱严重的华北地区,近年来利用飞机、高炮或火箭等运载工具向过冷云层中播撒碘化银或干冰,实现人工增雨,达到减灾的目的。下列有关人工增雨的评述中,你认为不太合理的是()

A它对农业生产和大气环境的改善有一定的效益

B它使用的碘化银中的重金属元素将对地表土壤造成污染

C它使用的碘化银如换成干冰,可避免重金属元素对土壤的污染

D它是人类彻底战胜自然的表现,体现了人类的力量是无穷的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下列物质不能跟硫酸铵肥料混合施用的是(  )

A碳酸氢铵

B草木灰

C过磷酸钙

D氯化钾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单选题

合成氨工业有下列生产流程,其先后顺序为()

①原料气制备②氨的合成③原料气净化和压缩④氨的分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③②①

D②③④①

正确答案

B
下一知识点 : 化学与材料的发展
百度题库 > 高考 > 化学 >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

  • 上一题
  • 1/15
  • 下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