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与资源开发利用
- 共19748题
用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制碘工艺应用技术。
①浸泡海带:取海带500g,加13~15倍水量分两次浸泡,得浸出液6000mL左右,碘含量为0.5g/L。
②碱化浸出液除褐藻糖胶:即海带浸出液1000mL,加入浓度为40% 的NaOH溶液,控制pH值为12左右,充分搅拌后使褐藻酸钠絮状沉淀而沉降。采用倾析法分离出清液。
③氧化游离:向上述清液中加入浓度为6mol× L-1的H2SO4溶液,使pH值为1.5~2。往酸化后溶液中加入NaClO溶液或H2O2溶液,充分搅拌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待溶液由淡黄逐渐变成棕红色即表明I-离子已转变为多碘离子(I3-)。
④交换吸附:氯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R—Cl表示)注入交换柱中(树脂层高度为12cm),如右图连接交换装置,待溶液全部通过后,树脂颜色变为黑红色。
⑤洗脱: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取8~10% 的NaOH溶液40mL注入交换柱中。在强碱作用下,树脂颜色逐渐变浅,待树脂基本褪色后,放出溶液,收集于一小烧杯中为碱性洗脱液。
第二步:取10% 的NaCl溶液40mL注入上述交换柱中。稍待一会儿,慢慢放出溶液收集于另一小烧瓶中,为氯化钠洗脱液。
⑥往碱性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6mol/L),烧杯底部会析出一层泥状粗碘。
⑦往氯化钠洗脱液中滴加H2SO4溶液(6mol/L)使之酸化,再滴加10% 的NaNO2溶液(在通风橱中进行)。待溶液由无色转变为棕红色直至出现棕黑色浑浊。
⑧离心分离即得粗碘。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在酸性条件下用NaClO(或H2O2)氧化碘的离子方程式: ,
及I2 +I-I3-。如何用化学方法检验有多碘离子生成 。
(2)第④步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
(3)步骤⑤洗脱时第一步发生的离子反应为(洗脱液中含有I-和IO3-离子):
;第二步洗脱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
(4)步骤⑦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正确答案
(1)2I-+ClO-+2H+ = I2+Cl-+H2O(或 2I-+2H++H2O2=I2+2H2O); 用淀粉试纸
(2)R-Cl+I3-= R-I3+Cl-
(3)3R-I3+6OH- = 3R-I+5I-+IO3-+3H2O;R-I+Cl- = R-Cl+I-。
(4)2I-+2NO2-+4H+ = I2+2NO↑+2H2O
本题考查用离子交换法从海带中提取碘。(1)NaClO(或H2O2)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将I-氧化成I2;(2)离子交换的原理,根据颜色变化可知,I3-交换Cl-,方程式为R-Cl+I3-= R-I3+Cl- ;(3)在强碱作用下,树脂颜色逐渐变浅,根据洗脱液中含有I-和IO3-离子,说明R-I3转化为I-和IO3-,方程式为:3R-I3+6OH- = 3R-I+5I-+IO3-+3H2O;加入Cl-与I-交换,R-I+Cl- = R-Cl+I-;(4)在酸性条件下NO2-具有氧化性,将I-氧化成 I2。
(10分)氯碱工业是高耗能产业,一种将电解池与燃料电池相组合的新工艺可以节能30%以上。在这种工艺设计中,相关物料的传输与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电极未标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解池的阴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入空气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燃料电池中阳离子的移动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3)电解池中产生2 mol Cl2,理论上燃料电池中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
(4)a、b、c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H2O + 2e-= H2↑ + 2OH- (或2H++ 2e-="==" H2↑)
(2)O2 + 2H2O + 4e-= 4OH- 从左向右
(3)1 mol (4)c>a>b
(1)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时,阴极是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
(2)在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通入空气,说明该电极是正极,氧气得到电子。在原电池中电子通过导线从负极传递到正极上,所以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3)电解池中产生2 mol Cl2,则反应中转移电子4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消耗氧气是1mol。
(4)因为在燃料电池的正极附近产生大量的OH-,而在负极附近,氢离子放电的同时需要消耗OH-,所以其浓度大小顺序为c>a>b。
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 、氢气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人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 。
(4)写出乙装置中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5)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 、 离子。
正确答案
(1)氮气:a 、氢气b (2分)
(2)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2分)
(3)不会,因为混合气体中含大量的不溶于水的氮气和氢气 (2分)
(4)4NH3 +5 O2 4NO + 6H2O (2分)
(5)NH4+, NO3-(2分)
试题分析:(2)浓硫酸作干燥气体用,同时可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混合气体中含大量的不溶于水的氮气和氢气,不会使装置内压强急剧下降,因而不会发生倒吸现象;
(4)不难看出,该反应中,铂作催化剂,再配平方程式即可;
(5)反应中有部分NO与氧气反应溶于水,同时有部分NH3溶于水,因而溶液中还含有NH4+, NO3-离子。
点评:本题考查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结合氮气、氧气、一氧化氮及氨气的性质,不难给出答案。
马格尼特法冶炼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炉料中除有煅烧白云石和硅铁外,还加入煅烧过的铝土矿,加Al2O3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渣的熔点,便于液态排渣。
已知白云石的成分为CaCO3·MgCO3,硅铁是指含有55%硅左右的铁[可表示为Si(Fe)],作还原剂,最后得到低品位的硅铁[可表示为Fe(Si)],简易流程图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白云石煅烧得CaO·MgO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②,还原炉中发生反应生成镁和炉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该成分的沪渣是一种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可作为生产 原料。
(4)马格尼特法冶炼镁,一台4500千瓦的炉子可日产约7.2吨镁,一天至少约消耗含硅60%的硅铁 吨。
正确答案
(1)CaCO3·MgCO3CaO·MgO+2CO2↑
(2)2(CaO·MgO)+Si(Fe)+0.3Al2O3 2Mg+2CaO·SiO2·0.3Al2O3+Fe(Si)
[或:2(CaO·MgO)+Si+0.3Al2O3 2Mg+2CaO·SiO2·0.3Al2O3]
(3)水泥 (4)8.4t
本题考查工艺流程中镁的冶炼。(2)由题中所述和流程中的信息,还原炉中为白云石煅烧产物与硅铁、铝土矿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炉渣、镁以及低品位的硅铁,方程式为:2(CaO·MgO)+Si(Fe)+0.3Al2O3 2Mg+2CaO·SiO2·0.3Al2O3+Fe(Si);(3)该炉渣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可以用来生成水泥等硅酸盐产品;(4)由关系:
2Mg~Si
48 28
7.2 x
X=4.2t
进矿渣的硅为4.2t。
设原有硅0.6x,进入低品硅铁中有硅0.6x-4.2
反应后,低品位硅铁变成了:x-4.2,可得: =0.2,x=8.4t。
(12分)硫酸铜、硝酸铁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以下是某工厂用含铁的废铜为原料生产胆巩(CuSO4·5H2O)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胆矾和石膏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100g水)见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红褐色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②写出浸出过程中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
③操作I的温度应该控制在 左右;
④从溶液中分离出硫酸铜晶体的操作Ⅱ应为:将热溶液 、 、洗涤、干燥。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铁粉和稀硝酸及右图装置制取Fe(NO3)3(固定所用
仪器和加热装置未画出)。
①为保证原料的充分利用,并加快反应速率,往往将加热温度控制在100℃以内。该实验中对圆底烧瓶加热的最佳方式是 加热;
②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尾气吸收装置(提示:碱液可快速、充分吸收产生的氮氧化物气体)。
正确答案
(1)①Fe(OH)3 …………2分
②3Cu+2HNO3+3H2SO4=3CuSO4+2NO↑+4H2O …………2分
③100°C …………2分
④冷却结晶、过滤 …………2分
(2)①水浴 …………2分
(其他合理答案也得分)
…………2分
略
电子产品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Cu、Al、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1中存在的金属有_____________。
(2)已知沉淀物的pH如下表:
①则操作②中X物质最好选用的是___________(填编号)
a.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漂白粉 c.氯气 d.双氧水
②理论上应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滤液2中既不存在Fe2+又不存在Fe3+的操作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在酸浸液中加入适量铝粉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5)由CuSO4·5H2O制备CuSO4时,应把CuSO4·5H2O放在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加热脱水。
(6)现在某些电器中使用的高铁电池是一种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高铁电池的总反应为 3Zn + 2K2FeO4 + 8H2O3Zn(OH)2 + 2Fe(OH)3 + 4KOH,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____,每有1mol K2FeO4被还原,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分,除标明1分外,其余每空均为2分) (1)Au、Pt(对一个给1分,错一个倒扣1分)
(2)①d ;②4.4≤pH<4.9(1分,或大于等于4.4,小于4.9;或[4.4,4.9);其它合理均正确,但要准确:大于等于4.4,小于4.9。如果不准确该空不得分。)
(3)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②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证明不存在Fe3+,③继续向溶液中滴入新制的氯水,如果溶液不变红证明不存在Fe2+。(三点少一点扣1分,扣完为止。其它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4)Al+ Fe3+=Fe+Al3+(如果有加氢离子的也给分) (5)坩埚(1分,字错误不得分)
(6) Zn—2e— +2OH—= Zn(OH)2;3(1分);Fe(OH)3—3e— + 5OH—= FeO42- + 4H2O
试题分析:(1)向混合物中加稀硫酸、浓硝酸混合酸后加热,Cu、Al、Fe被硝酸氧化,而Au或Pt不能被硝酸氧化,所以滤渣1的成分是Pt和Au。
(2)①滤液1中的含有的金属阳离子Cu2+、Al3+、Fe2+,根据沉淀氢氧化物时的pH值可知,要得到硫酸铜硫酸铜晶体,需要形成氢氧化铁或氢氧化铝晶体。由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而亚铁离子沉淀时的pH超过铜离子的,所以第②步加入氧化剂的目的是把Fe2+氧化为Fe3+,该氧化剂的优点是不引入杂质,产物对环境物污染,所以最好的是双氧水,答案选d。
②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Fe3+和Al3+形成沉淀,而铜离子不能形成沉淀,所以理论上应控制溶液pH的范围是4.4≤pH<4.9。
(3)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而铁离子能和KSCN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所以检验滤液2中既不存在Fe2+又不存在Fe3+的操作步骤是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②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如果溶液不变红证明不存在Fe3+,③继续向溶液中滴入新制的氯水,如果溶液不变红证明不存在Fe2+。(三点少一点扣1分,扣完为止。其它答案合理酌情给分。)
(4)滤渣2的成分为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铝,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铁和硫酸铝,所以要得到硫酸铝晶体,需要除去铁离子,因此加入单质铝的目的是置换出溶液中的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l+ Fe3+=Fe+Al3+。
(5)固体加热脱水应该在坩埚值完成,所以第③步由五水硫酸铜制备硫酸铜的方法应是在坩埚中加热脱水。
(6)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根据总的方程式可知,锌是还原剂,作负极,电极反应式是Zn—2e— +2OH—= Zn(OH)2;铁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低到+3价,得到3个电子,所以每有1mol K2FeO4被还原,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充电相当于电解,电解池中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根据反应的总方程式可知,充电时阳极电极反应式是Fe(OH)3—3e— + 5OH—= FeO42- + 4H2O。
工业上冶炼钛主要以钛铁矿、金红石(含TiO2大于96%)等为原料生产。
(1)由金红石为原料采用亨特(Hunter)法生产钛的流程如下:
①沸腾氯化炉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已知:Ti(s) +2Cl2(g) = TiCl4(l) △H = -804.2kJ/mol;
2Na(s) +Cl2(g) =" 2NaCl(s) " △H = -882.0kJ/mol
Na(s) =" Na(l) " △H ="2.6" kJ/mol
请写出用液态钠与四氯化钛置换出钛的热化学方程式
③海绵钛破碎后用0.5%~1.5%的盐酸洗涤,再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用盐酸洗涤的目的是 。
(2)科学家从电解冶炼铝的工艺得到启发,找出了冶炼钛的新工艺。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①TiO2直接电解法(剑桥法)生产钛是一种较先进的方法,电解质为熔融的氯化钙,原理如图所示,在阴极,被还原的Ca进一步还原TiO2获得钛,则在阴极所发生的反应为: 。
②SOM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先进技术,阳极用金属陶瓷,并用固体氧离子隔膜将两极产物隔开,只允许氧离子通过,在电解过程中阳极通入某种还原性气体,可防止CO、CO2污染物产生,通入的气体若是H2,则阳极电解反应式为 。
正确答案
(共10分)
(1)①TiO2+2Cl2+2C=TiCl4 +2CO
②TiCl4(l) +4Na(l) =" Ti(s)" +4NaCl(s) △H = -970.2kJ/mol
③除去其中的过量的钠并溶解氯化钠及钛的氯化物
(2)①2Ca2++4e +TiO2 =" 2CaO" +Ti ②H2+O2--2e-=H2O
略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以磷肥生产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与焦炭为原料可生产硫酸,同时
可以得到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以下是有关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试回答:
(1)写出方程式:反应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方程式:反应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根据下表和化学平衡知识,分析工业上制硫酸中SO2的催化氧化的适宜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Ⅰ:
(4)检验滤液H中含有C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化钙结晶水合物()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 (填序号)。
a.熔点较低(29℃熔化) b.能导电 c.易溶于水 d.无毒
正确答案
(15分)(1)2(3分)
(2)(3分)(反应不写水不扣分)
(3)常压、400—500℃、催化剂的条件下(3分)
(4)取少许滤液滴加到盐酸中产生气泡(3分) (5)a d (3分).
试题分析:(1)根据转化图可知,A应该是SO2,D是氧化钙,E和F是CO2和水,所以焦炭在高温下和石膏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2。
(2)石膏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和硫酸铵,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在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增大压强,对设备的越高,生产成本上升,所以采用的压强是常压。又因为催化剂的催化能力需要在一定温度下,所以实际采用的生产条件是常压、400—500℃、催化剂的条件下。
(4)碳酸盐能和盐酸反应产生气泡,据此可以检验碳酸盐,即检验滤液H中含有CO的方法是取少许滤液滴加到盐酸中产生气泡。
(5)氯化钙晶体是不能导电的,b不正确。溶于水显然不是选择的理由,所以答案选ad。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贴近高考,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助于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分)下图是工业生产硝酸的流程。
合成塔中内置铁触媒,氧化炉中内置Pt-Rh合金网。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1909年化学家哈伯在实验室首次合成了氨。2007年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在哈伯研究所证实了氢气与氮气在固体催化剂表面合成氨的反应过程,示意如下:
、
、
分别表示N2、H2、NH3。图⑤表示生成的NH3离开催化剂表面,图②和图③的含义分别是 。
⑵ 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将H2和N2按3∶1(体积比)混合后进入合成塔,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中NH3的体积分数为15%,此时H2的转化率为 。
⑶ 已知:4NH3(g)+3O2(g)=2N2(g)+6H2O(g) △H=-1266.8 kJ/mol
N2(g)+O2(g)=2NO(g) △H=+180.5 kJ/mol
氨催化氧化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⑷ 吸收塔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正确答案
⑴ 图②表示N2、H2被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图③表示在催化剂表面,N2、H2中化学键断裂
⑵ K= 26%
⑶ 4NH3(g)+5O2(g)=4NO(g)+6H2O(g) △H=-905.8kJ/mol
⑷ 使NO循环利用,全部转化成HNO3
本题以工业生产HNO3的背景,考查化学基础知识,涉及化学平衡常数,转化率的计算,盖斯定律应用等,属中档题。(2)设N2、H2的物质的量分为a,3a mol,N2的转化率为x。
N2(g)+3H2(g)2NH3(g)
起始 a 3a 0
平衡 a-x 3a-3x 2x
转化 x 3x 2x
NH3%==15%,H2的转化率为:
。
(3)总反应可由①+②×2求得,H将正负号一并带入计算。
(4)工业生产HNO3为循环反应,为不使N元素损失,故可再通入O2将其反应。
(14分)青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 冶炼铜的反应为
8CuFeS2 + 21O2 8Cu + 4FeO + 2Fe2O3 + 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 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
a. 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 用纯碱溶液吸收制Na2SO4 d.用浓硫酸吸收
(3) 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S2O82− + 2I− → 2SO42− + I2;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②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
a. 除去Al3+ 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__________,证明炉渣中含有FeO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Cu、O 2分 (2) b、c 2分
(3) ①2Fe3+ + 2I− → I2 + 2Fe2+ 2分 ②2Fe2+ + S2O82− → 2Fe3+ + 2SO42− 2分
(4) a. Al3+ + 4OH− → AlO2− + 2H2O 2分
b. 稀硫酸、KMnO4溶液 2分
用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若溶液褪色则证明存在 2分
(1)根据方程式可知,氧气是氧化剂,得到电子,因此被还原的元素是氧元素。CuFeS2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而生成物中有单质铜生成,所以被还原的元素还有铜。
(2)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用于制备硫酸,b正确。SO2还是一种大气污染物,不能随意丢弃,a不正确,c正确。浓硫酸不能稀释SO2,d不正确,答案选bc。
(3)铁离子能把碘离子氧化生成单质碘,而在一定条件下,而S2O82−又能把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方程式为2Fe3+ + 2I− → I2 + 2Fe2+、2Fe2+ + S2O82− → 2Fe3+ + 2SO42−。
(4)①由于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氢氧化钠中,所以方程式为Al3+ + 4OH−= AlO2− + 2H2O。
②因为氧化亚铁具有还原性,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又具有氧化性,亚铁离子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据此可以检验,所以选择的试剂是稀硫酸、KMnO4溶液。实验现象是用稀硫酸浸取炉渣,所得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若溶液褪色则证明存在。
纯碱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途非常广泛。
(1)利用氨碱法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氨碱法示意图
图中的中间产物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写化学式);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磺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甲企业用接触法生产硫酸采用的主要原料是硫磺和空气。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为了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____________(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许多瓷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为使硫磺充分燃烧,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的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SO2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8分)
(1)Ca(OH)2(1分);NH3(1分);
NH3+CO2+H2O+NaCl= NaHCO3↓+ NH4Cl(2分)
(2)热交换器(1分);增加SO3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有利于SO3的吸收(1分);
6:5(2分)
试题分析:
(1)结合题中信息可以得出C为石灰窑的产物CaO与H2O的生成物Ca(OH)2;D为Ca(OH)2和NH4Cl反应的产物NH3;装置乙中发生的为侯氏制碱法主要反应反应NH3+CO2+H2O+NaCl= NaHCO3↓+ NH4Cl。
(2)为了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热交换器;填充许多瓷管,其作用是增加SO3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设有1molS反应,根据方程式S+O2=SO2,需要1molO2,生成1molSO2,为使硫磺充分燃烧,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需要1.5molO2, 1molSO2在接触室中SO2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为0.5mol,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SO2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即1.25mol。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1.5mol: 1.25mol=6:5
⑴配平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
I2 + KIO3 + H2O="=" KH(IO3)2 + KCl + Cl2↑
⑵步骤②中,用硝酸而不用HI,其原因可能是
⑶步骤③要保持溶液微沸1小时,以完全排出氯气,排出氯气的原因为
⑷合成实验中涉及两次过滤,在实验室进行过滤实验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⑸用氢氧化钾调节溶液的PH值,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⑹参照碘酸钾溶解度曲线,步骤得到碘酸钾晶体,你建议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
(每空2分)(1)6,11,3=6,5,3;(2)HI具有还原性能将已生成的碘酸氢钾还原;(3)反应产生氯气跟KOH反应生成KClO,KClO能将KIO3氧化成KIO4,从而不能得到KIO3。(4)漏斗、烧杯、玻璃棒;(5)KH(IO3)2 +KOH==2KIO3+H2O;(6)蒸发结晶。
该题以KIO3制备实验为载体,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方程式配平,过滤实验的仪器、物质的分离方法等。图、表结合,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略(2)HI有较强还原性,IO3-有较强氧化性,二者发生反应:5I-+IO3-+6H+==3I2+3H2O,所以不能用HI酸化;(3)因为ClO-有强氧化性能将KIO3氧化成KIO4,故在加KOH之前要予以排除。(4)、(5)略(6)由表中数据可知KIO3在常温下的溶解度较小,又KIO3在650℃即分解,故最好采用蒸发浓缩溶液,让KIO3结晶析出再行过滤分离的方法。
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的简单流程图如下:
(1)写出装置甲的名称________。要使黄铁矿充分和迅速地燃烧,工业上常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触室中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采用________(填“常压”或“高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刚通入接触室中的SO2和O2在热交换器的管道________(填“里”或“外”)流动,在催化剂表面接触反应的SO2和O2在热交换器的管道________(填“里”或“外”)流动,这样两种流体通过管壁进行热交换。
(4)在吸收塔中为什么用98.3%的浓硫酸而不是用水吸收三氧化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工业接触法制硫酸的过程中,有两个操作过程采用了逆流的原理,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沸腾炉 把黄铁矿粉碎成细小的矿粒和从炉底通入强大的空气流 (2)常压 常压时SO2的转化率已经很高,采用高压对SO2的转化率提高不大却会大大增加设备成本 (3)外 里 (4)水与SO3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容易形成酸雾,不利于SO3吸收 (5)在沸腾炉中矿石由上向下落,空气由下往上升 在吸收塔中98.3%浓硫酸自上而下流,SO3等气体自下向上升
详见答案
(1)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 。(选填石灰石、粘土、石英、石膏)
(2)漂白粉由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其有效成分是 。(填化学式)
(3)测定硅铁合金中硅的含量可以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合金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其二是将合金粉末加入足量的 中,都可以通过收集生成气体并测定其体积数据而确定硅含量。写出第二种方法的反应离子方程式 。
正确答案
(1) 石灰石; (2)Ca(ClO)2 (3) NaOH溶液 Si +2OH-+ H2O ="=" SiO32- +2H2↑
试题分析:(1)工业上生产玻璃、水泥分别需要的原料是纯碱、石灰石和石英、石灰石和粘土,所以都要用到的原料是石灰石。
(2)漂白粉是次氯酸钙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3)铁能和酸反应生成氢气,但硅不能。硅可以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但铁不能。所以测定硅铁合金中硅的含量可以有两种方法,其一是将合金粉末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其二是将合金粉末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都可以通过收集生成气体并测定其体积数据而确定硅含量,其中第二种方法的反应离子方程式是Si +2OH-+ H2O ="=" SiO32- +2H2↑。
点评: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注重基础,侧重学生解题方法的培养和指导。该题贴近高考,难易适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答题效率。
石膏也可用于工业生产二氧化硫,进而生产硫酸。天然石膏的化学式为CaSO4·2H2O。将天然石膏脱水后,第2步化学反应就可制得二氧化硫。
(1)写出第1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2步化学反应中,下列原料可以使用的是(用序号填空)__________。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空气 ②氧气 ③硫酸 ④焦炭
(3)在第2步化学反应中,可能会排入空气的气态污染物是________。它(或它们)的主要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CaSO4·2H2O CaSO4+2H2O
(2)④ 2CaSO4+C 2CaO+2SO2↑+CO2↑
(3)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二氧化硫导致酸雨,一氧化碳使人中毒
在CaSO4→SO2的变化中硫元素被还原,所以要使用还原剂(焦炭)。焦
炭的氧化产物中有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