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氧化硫的制取
- 共1464题
(14分)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 ;
(3)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因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
顺序是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4)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
(5)当D中产生 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CO2,而不是SO2;
(6)装置D的作用为 。
正确答案
(1)C+2H2SO4(浓)
CO2↑+2SO2↑+2H2O 2KMnO4+5SO2+2H2O=K2SO4+2MnSO4+2H2HO4(各2分)
(2)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分)
(3)③①② (2分)
(4) 品红溶液褪色。(2分)
(5)进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变浅,出气口一端脱脂棉蓝色不变;(2分)
(6)除去SO2并检验SO2已被除净。(2分)
略
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一系列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I.(1)仪器p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若用装置A由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固体制取SO2气体,并通过装置B完成表中设计实验,请填写表中空白:
(2)写出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若用装置A由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制取Cl2气体,装置B中的四处棉花依次做了如下处理:①蘸有FeCl2溶液 ②蘸有淀粉KI溶液 ③蘸有石蕊溶液 ④蘸有品红溶液
(1)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③处能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装置C中“吸收多余气体”所用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I.(1)分液漏斗(1分)
(2)SO2+I2+2H2O=SO42-+4H++2I- (2分)
II.(1)2Fe 2++Cl2=2Fe3++2Cl- (2分)
(2)先变红后褪色(1分) (3)氢氧化钠(NaOH)溶液 (1分)
试题分析:I.(1)图中仪器p为分液漏斗;SO2溶于水生成H2SO3显酸性,所以石蕊变红;SO2使品红褪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SO2通入碘水中,SO2被I2氧化,所以碘水褪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
(2)SO2、H2O与I2反应生成HI和H2SO4,HI和H2SO4为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可得离子方程式。
II.(1)Cl2把FeCl2氧化为FeCl3,把FeCl2和FeCl3改写为离子可得离子方程式。
(2)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显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漂泊石蕊,所以石蕊先变红后褪色。
(3)Cl2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所以用NaOH溶液吸收Cl2。
SO2和C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将混合气体SO2和CO2依次通过①品红;②酸性高锰酸钾;③品红;④澄清石灰水;请写出对应序号的现象和作用;
①品红;现象 ;作用 ;
②酸性高锰酸钾;现象 ;作用 ;
③品红;现象 ;作用 ;
④澄清石灰水;现象 ;作用 ;
正确答案
①品红褪色;检验二氧化硫的存在;②溶液褪色;除去二氧化硫;
③品红不退色;证明二氧化硫已除尽;④石灰水变浑浊 ;证明存在二氧化碳;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可用来检验SO2上网存在。由于SO2也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因此在检验CO2之前,要先除去SO2,可利用SO2的还原性,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为了保证完全除去SO2,还需要再一次通过品红溶液。
为测定某工厂烟道气中SO2的含量,使16.00L烟道气缓慢通过1L水,设SO2完全被吸收,且溶液体积不改变。取出其中20.00mL溶液,加入2—3滴淀粉溶液后,用1.18×10-3mol/L的饱和碘水(密度为1g/cm3)滴定,耗去19.07mL达到终点。(反应为SO2+I2+2H2O→H2SO4+2HI)求
(1)实验条件下碘的溶解度;
(2)该厂烟道气中SO2的含量(mg/L);
(3)为简便计算,在其余操作都不变的情况下,要使滴定时每水泵5mL碘水相当于烟道气中含SO21mg./L,则所配制的碘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正确答案
(1)
(2)
(3)
X=10-3(mol/L)
本题考查化学计算。(1)设碘的溶解度为S,则有,
;
(2)烟道气中SO2的含量为:
;
(3)设所配制的碘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X=10-3(mol/L)。
(本题16分)Ⅰ。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
Ⅱ。饱和的NaHSO3溶液可以与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水溶性的α-羟基磺酸钠。发生的反应为:
R-CHO + NaHSO3R-CH(OH)SO3Na
反应是可逆的,在通常条件下有70%--90%向正反应方向转化。
(4)利用Ⅰ中装置制取少量NaHSO3溶液,应采取措施,将装置进行部分改变。这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认有NaHSO3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溴苯中混有杂质乙醛,欲将此杂质除去,可采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其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在CH3-CH(OH)SO3Na 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有机物转化为:___________,将该转化产物分离出来的方法常用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2H2SO4(浓)+CuCuSO4+SO2↑+2H2O (2分)
(2)试管A中气体压强减小,空气从D导管进入试管A中 (2分)
(3)从D管口向A中大量鼓气 (2分)
(4)将B和C的位置调换;(2分)品红溶液褪色。(2分)
(5)饱和NaHSO3溶液(2分) 分液(2分) (6)CH3CHO(2分)蒸馏(2分)
试题分析:
(1)浓硫酸与铜反应,可参照课本浓硫酸的性质。
(2)D导管起到的作用是当A中的气压减小时,空气会由D导管进入A中,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
(3)通过题目可知,从D管鼓气可以达到目的。
(4)要制备亚硫酸氢钠,就必需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同时又要能验证出二氧化硫的已经过量,想到这里,将B与C两试管调换就可,当观察到品红溶液褪色时,说明二氧化硫已经过量,亚硫酸氢钠也就产生了。
(5)此小题是要结合信息,当然选用的是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除去了乙醛后属于互不相溶的液体,当采用分液的方法。
(6)根据题干中用亚硫酸氢钠除乙醛是一个可逆反应,当加入盐酸后,亚硫酸氢钠的浓度下降,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生成乙醛;因为乙醛溶在水溶液里,这时就要利用沸点不同,即蒸馏的方法。
扫码查看完整答案与解析